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光電產業的蓬勃發展,液晶顯示器已廣泛地應用在各種電器產品中,其中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具發光特性,因此,必須在液晶顯示面板底面加上一個發光源,在液晶顯示面板上才能達到飽滿的色彩顯示效果,背光模組之功能即在于供應充足的亮度與分布均勻的平面光源,使液晶顯示面板能正常顯示影像。
而現有技術的背光模組對LED燈的要求較高,只有發出的光的色域在特定范圍內的LED燈才符合要求,這就導致了背光模組對LED燈的兼容性較低,只能使用部分規格的LED燈。這樣在生產時,一些發出光的色域不在特定區域內的LED燈就無法使用,從而降低了LED燈的生產合格率,提高了制造成本。
故,有必要提供一種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對LED燈兼容性高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對LED燈兼容性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
導光板,所述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和發光面,所述發光面設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入光面設置在所述導光板的側面;
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個發光組件,每個所述發光組件為第一發光組件、第二發光組件、第三發光組件和第四發光組件中的一個,所述第一發光組件包括單個第一LED燈和單個第三LED燈,所述第二發光組件包括兩個第二LED燈,所述第三發光組件包括兩個第三LED燈,所述第四發光組件包括單個第二LED燈和單個第四LED燈;
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位于所述光源的發光方向上;
所述第一LED燈、所述第二LED燈、所述第三LED燈和所述第四LED燈發出的光所在的色域在色坐標上依次遞增。
在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導光板包括多個相同的用于對所述發光組件進行混光處理的導光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導光部和所述發光組件的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
在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導光板的發光面上設置有光學膜片。
在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導光板的底面設置有反射膜。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種液晶顯示裝置,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液晶顯示面板;
背光模組,包括:
導光板,所述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和發光面,所述發光面設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入光面設置在所述導光板的側面;
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個發光組件,每個所述發光組件為第一發光組件、第二發光組件、第三發光組件和第四發光組件中的一個,所述第一發光組件包括單個第一LED燈和單個第三LED燈,所述第二發光組件包括兩個第二LED燈,所述第三發光組件包括兩個第三LED燈,所述第四發光組件包括單個第二LED燈和單個第四LED燈;
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位于所述光源的發光方向上;
所述第一LED燈、所述第二LED燈、所述第三LED燈和所述第四LED燈發出的光所在的色域在色坐標上依次遞增。
在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導光板包括多個相同的用于對所述發光組件進行混光處理的導光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導光部和所述發光組件的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
在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導光板的發光面上設置有光學膜片。
在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導光板的底面設置有反射膜。
相較于現有技術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由于所述第一發光組件通過所述第一LED燈發出的光線和所述第三LED燈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光,達到所述第二發光組件的發光效果;所述第四發光組件通過所述第二LED燈發出的光線和所述第四LED燈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光,達到所述第三發光組件的發光效果。這樣,一些不符合所述背光模組要求的LED燈,可以通過與其他LED燈進行組合,從而使他們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合后達到所述背光模組的要求,從而使得所述背光模組可以使用更多規格的LED燈,從而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組的兼容性,從而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LED燈發出光的色域所在色坐標的位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優選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數字所代表的相應數字的名稱:1、光源,11、發光組件,12、LED燈;
2、導光板,21、導光部,22、光學膜片,23、反射膜;
31、第一LED燈發出的光的色域,32、第二LED燈的發出光的色域,33、第三LED燈發出的光的色域,34、第四LED燈發出的光的色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圖中,結構相似的單元以相同符號表示。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LED燈發出光的色域所在色坐標的位置的示意圖。
在色坐標中,由原點為起點,與X軸呈61度夾角做一條射線。在所述射線上,以相同設定長度取四個連續的線段,所述線段位于色度圖內部。所述線段兩側附近區域,即為LED燈12所發出的光的色域在色坐標中的范圍。31為所述第一LED燈所發出的光的色域在色坐標中的范圍,32為所述第二LED燈所發出的光的色域在色坐標中的范圍,33為所述第三LED燈所發出的光的色域在色坐標中的范圍,34為所述第四LED燈所發出的光的色域在色坐標中的范圍。
請參閱圖2和圖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優選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光源1和導光板2。
光源1由若干個發光組件11組成,每個發光組件11為所述第一發光組件、所述第二放光組件、所述第三發光組件和所述第四發光組件中的一個。
導光板2包括所述入光面和所述發光面,所述發光面設置在導光板2的上表面,所述入光面設置在導光板2的側面,導光板2的入光面位于光源1的發光方向上。
導光板2上還包括若干個相同的用于對發光組件11進行混光處理的導光部21,且與發光組件11的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
導光板2的所述發光面上設置有光學膜片22,導光板2的底面設置有反射膜23。
發光組件11包括兩個LED燈12,所述第一發光組件由一個所述第一LED燈和一個所述第三LED燈組合構成,所述第二發光組件由兩個所述第二LED燈組合構成,所述第三發光組件由兩個所述第三LED燈組合構成,所述第四發光組件由一個所述第二LED燈和一個所述第四LED燈組合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光源1包括四個發光組件11,分別為兩個所述第一發光組件和兩個所述第四發光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工作原理:
先接通電源,然后發光組件11發出光線,光線從所述入光面射入導光板2中,再經過導光部21的混光處理,最后從所述發光面射出。
從所述發光面射出的光線需要再進入光學膜片22,光學膜片22用于提高光線的正視亮度,反射膜23將從底面射出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2,避免光線浪費。
這樣即完成了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工作原理。
相較于現有技術的背光模組,由于所述第一發光組件通過所述第一LED燈發出的光線和所述第三LED燈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光,達到所述第二發光組件的發光效果;所述第四發光組件通過所述第二LED燈發出的光線和所述第四LED燈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光,達到所述第三發光組件的發光效果。這樣,一些不符合所述背光模組要求的LED燈12,可以通過與其他LED燈12進行組合,從而使他們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合后達到所述背光模組的要求,從而使得所述背光模組可以使用更多規格的LED燈12,從而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組的兼容性,從而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和背光模組;
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光源1和導光板2。
光源1由若干個發光組件11組成,每個發光組件11為所述第一發光組件、所述第二放光組件、所述第三發光組件和所述第四發光組件中的一個。
導光板2包括所述入光面和所述發光面,所述發光面設置在導光板2的上表面,所述入光面設置在導光板2的側面,導光板2的入光面位于光源1的發光方向上。
導光板2上還包括若干個相同的用于對發光組件11進行混光處理的導光部21,且與發光組件11的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
導光板2的所述發光面上設置有光學膜片22,導光板2的底面設置有反射膜23。
發光組件11包括兩個LED燈12,所述第一發光組件由一個所述第一LED燈和一個所述第三LED燈組合構成,所述第二發光組件由兩個所述第二LED燈組合構成,所述第三發光組件由兩個所述第三LED燈組合構成,所述第四發光組件由一個所述第二LED燈和一個所述第四LED燈組合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光源1包括四個發光組件11,分別為兩個所述第一發光組件和兩個所述第四發光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工作原理:
先接通電源,然后發光組件11發出光線,光線從所述入光面射入導光板2中,再經過導光部21的混光處理,最后從所述發光面射出。
從所述發光面射出的光線需要再進入光學膜片22,光學膜片22用于提高光線的正視亮度,反射膜23將從底面射出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2,避免光線浪費。
這樣即完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工作原理。
相較于現有技術的液晶顯示裝置,由于所述第一發光組件通過所述第一LED燈發出的光線和所述第三LED燈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光,達到所述第二發光組件的發光效果;所述第四發光組件通過所述第二LED燈發出的光線和所述第四LED燈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光,達到所述第三發光組件的發光效果。這樣,一些不符合所述背光模組要求的LED燈12,可以通過與其他LED燈12進行組合,從而使他們發出的光線進行混合后達到所述背光模組的要求,從而使得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可以使用更多規格的LED燈12,從而提高了所述液晶顯示裝置的兼容性,從而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選實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優選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均可做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