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彈性微結構光擴散板。
背景技術:
光擴散板是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手段,利用光線在行徑途中遇到兩個折射率相異的介質時,發生折射、反射與散射的物理想象,通過在PMMA、PC、PS、PP等基材基礎中添加無機或有機光擴散劑、或者通過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結構的陣列排列人為調整光線、使光線發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與散射,從而改變光的行進路線,實現入射光充分散色以此產生光學擴散的效果,光擴散板廣泛應用在液晶顯示、LED照明及成像顯示系統中。
傳統的擴散板不可彎折,抗沖擊能力差,因此在生產和轉運的過程中容易斷裂;且抗老化性能、熱疲勞性能差,使用一段時間后易發生黃華、脆裂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彈性好、抗沖擊性能強、使用壽命長的光擴散板,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彈性微結構光擴散板,包括擴散粒子層、微結構層以及彈性條;所述擴散粒子層一側表面開設有條形細槽;所述彈性條填充于條形細槽內;所述微結構層與擴散粒子層開設有條形細槽的表面連接;所述微結構層在與彈性條對應的位置處壓制有導光網點。
通過在擴散板中填充彈性條,使得擴散板不易脆裂、不易折斷,有利于提高轉運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并通過在微結構層設置導光網點使得彈性條處與擴散粒子層整體的透光率、霧度保持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微結構層為“V”型微結構、“U”型微結構、金字塔型微結構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條形細槽的深度為擴散粒子層的1/2-1/3,條形細槽是為了填充彈性條而設置,過深會使得擴散粒子層本身易斷裂,過淺則不能保證足夠的彈性。
進一步的,所述條形細槽總體積為擴散粒子層體積的1/5-1/10,條形細槽是為了填充彈性條而設置,彈性條設置過多會造成成本的升高與光學性能的不穩定,設置過少又無法充分的起到增強彈性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夠在保證擴散板光學性能的同時提高其機械性能,使得擴散板抗沖擊性能增強、不易發生折斷脆裂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擴散粒子層,11、條形細槽,2、微結構層,21、導光網點,3、彈性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彈性微結構光擴散板,包括擴散粒子層1、微結構層2以及彈性條3;所述擴散粒子層1一側表面開設有條形細槽11;所述彈性條3填充于條形細槽11內;所述微結構層2與擴散粒子層1開設有條形細槽11的表面連接;所述微結構層2在與彈性條3對應的位置處壓制有導光網點21。本實施例中彈性條為聚烯烴彈性體材料制成。
所述微結構層2為“V”型微結構。
所述條形細槽11的深度為擴散粒子層1的1/2,條形細槽11是為了填充彈性條3而設置,過深會使得擴散粒子層1本身易斷裂,過淺則不能保證足夠的彈性。
所述條形細槽11總體積為擴散粒子層1體積的1/10,條形細槽11是為了填充彈性條3而設置,彈性條3設置過多會造成成本的升高與光學性能的不穩定,設置過少又無法充分的起到增強彈性的作用。
通過在擴散板中填充彈性條3,使得擴散板不易脆裂、不易折斷,有利于提高轉運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并通過在微結構層2設置導光網點21使得彈性條3處與擴散粒子層1整體的透光率、霧度保持一致。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