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工業自動化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自動化設備的可調光圈。
背景技術:
工業自動化設備是實現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的重要設備,目前一些自動化生產線上需要自動定位操作的設備,而自動定位操作的設備一般視覺機構和執行機構組成,現有的視覺機構一般指工業相機,通過工業相機拍照從而分析工件的位置,從而得到三座標給執行機構,執行機構進行操作。工業相機離不開相應的光源結構,現有的光源結構一般采用光圈,但現有光圈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而生產線上有時會出現一些狀況造成工業相機的干涉,需要對工業相機的位置進行微調,從而也需要對光圈進行相應的調節。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用于自動化設備的可調光圈,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實現工業相機和光圈的位置調節,從而為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需求帶來便利的用于自動化設備的可調光圈。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自動化設備的可調光圈,包括光圈,所述光圈上相對的兩側成型有支耳,所述支耳上成型有豎直的立柱,相機安裝支架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頂端,光圈兩側的立柱上成型有相對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插接有l型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包括豎直部和水平部,連接板插接在所述豎直部上,連接板的底端成型有水平的齒條部,所述齒條部的下方嚙合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驅動電機的轉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在安裝座的豎直部上;
所述連接板上方的立柱上成型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一端插接在安裝座的豎直部上,連接柱上插套有壓簧,所述壓簧的兩端分別壓靠在立柱和安裝座上。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在使用時,驅動電機帶動驅動齒輪轉動,驅動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齒條部前后移動,從而連接板帶動立柱前后移動,從而實現相機安裝支架和光圈的位置調整。而在調整時,立柱上的連接柱相對于安裝座前后移動,連接柱上的壓簧被壓縮,從而壓簧的彈性作用力也便于相機安裝支架和光圈的位置調整。
通過上述方案,本發明的可調光圈結構簡單,優化了工業相機和光圈的安裝結構,能實現工業相機和光圈的位置調節,從而為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需求帶來便利。
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安裝座的豎直部上成型有通槽,所述連接板插接在所述通槽內,通槽的上端內壁和左右兩端內壁上成型有導向槽,連接板的上端側壁和左右兩側壁上成型有凸出的導向條,所述導向條插接在所述導向槽內。
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光圈由環形的上擋圈、下擋圈和夾持固定在所述上擋圈和下擋圈之間的若干led燈組成,所述led燈繞上擋圈的中心呈環形均勻分布,所述下擋圈的內圈直徑大于上擋圈的內圈直徑,led燈的頭部露出下擋圈的內圈。
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通槽上方的安裝座的豎直部上成型有圓形通孔,所述連接柱插接在所述圓形通孔內。
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相機安裝支架包括圓形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上成型有安裝孔,安裝部相對的兩側成型有支桿,所述支桿固定在立柱的頂端。
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連接板、連接柱和安裝座的水平部平行設置,所述立柱和安裝座的豎直部平行設置。
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安裝座的水平部上成型有若干腰型孔,安裝座通過所述腰型孔安裝固定在檢測設備上。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參見圖1、圖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自動化設備的可調光圈,包括光圈1,所述光圈1由環形的上擋圈11、下擋圈12和夾持固定在所述上擋圈11和下擋圈12之間的若干led燈13組成,所述led燈13繞上擋圈11的中心呈環形均勻分布,所述下擋圈12的內圈直徑大于上擋圈11的內圈直徑,led燈13的頭部露出下擋圈12的內圈,光圈1上相對的兩側成型有支耳14,所述支耳14上成型有豎直的立柱2,相機安裝支架3固定在所述立柱2的頂端,所述相機安裝支架3包括圓形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上成型有安裝孔31,安裝部相對的兩側成型有支桿32,所述支桿32固定在立柱2的頂端。
參見圖2至圖4,所述光圈1兩側的立柱2上成型有相對的連接板4,所述連接板4的一端插接有l型的安裝座5,所述安裝座5包括豎直部51和水平部52,所述水平部52上成型有若干腰型孔53,安裝座5通過所述腰型孔53安裝固定在檢測設備上,連接板4插接在所述豎直部51上,連接板4的底端成型有水平的齒條部41,所述齒條部41的下方嚙合有驅動齒輪6,所述驅動齒輪6與驅動電機7的轉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7固定在安裝座5的豎直部51上。
參見圖2,所述連接板4上方的立柱2上成型有連接柱8,所述連接柱8的一端插接在安裝座5的豎直部51上,連接柱8上插套有壓簧9,所述壓簧9的兩端分別壓靠在立柱2和安裝座5上。
參見圖4,所述安裝座5的豎直部51上成型有通槽511,所述連接板4插接在所述通槽511內,通槽511的上端內壁和左右兩端內壁上成型有導向槽512,連接板4的上端側壁和左右兩側壁上成型有凸出的導向條42,所述導向條42插接在所述導向槽512內,所述通槽511上方的安裝座5的豎直部51上成型有圓形通孔513,所述連接柱83插接在所述圓形通孔513內。
參見圖2,本發明中,所述連接板4、連接柱8和安裝座5的水平部52平行設置,所述立柱2和安裝座5的豎直部51平行設置。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驅動電機7帶動驅動齒輪6轉動,驅動齒輪6帶動與之嚙合的齒條部41前后移動,從而連接板4帶動立柱2前后移動,從而實現相機安裝支架3和光圈1的位置調整。而在調整時,立柱2上的連接柱8相對于安裝座5前后移動,連接柱8上的壓簧9被壓縮,從而壓簧9的彈性作用力也便于相機安裝支架3和光圈1的位置調整。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可調光圈結構簡單,優化了工業相機和光圈的安裝結構,能實現工業相機和光圈的位置調節,從而為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需求帶來便利。
本發明所提供的用于自動化設備的可調光圈,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