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播種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包括中心軸和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穴播器總成的中部安裝有中心軸,穴播器總成包括輪圈體、鴨嘴、取種圈、舀種弧板和種槽塞塊,輪圈體外側安裝有鴨嘴,輪圈體內部固定有取種圈,對應各鴨嘴位置的取種圈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舀種弧板能夠聚集種子并將種子由取種前孔送入取種槽孔,之后種子通過塞塊安裝腔進入鴨嘴內腔實現播種,通過調整種槽塞塊的不同面,可選用不同規格的取種槽孔,以適應不同規格作物種子的播種,增大了穴播器的可播種作物品種范圍,從而大大降低了農戶的作業成本,具有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專利說明】
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播種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
【背景技術】
[0002]近幾年隨著市場調節、種植產業結構調整,農戶種植的作物品種向繁雜化發展,穴播種植的籽粒農作物的種子規格、品種也越來越多,不同規格、品種的種子的體積差異較大,有的品種種子外形差異較大,而現有穴播器通常使用的小槽輪式、窩眼式取種器或普通舀勺式取種裝置,進行不同規格或類型種子的播種必須更換相應的槽輪、窩眼輪或g種勺,而現實中配備適合各種種子規格的槽輪、窩眼輪及g種勺的制造成本較大、更換部件費工費時,一般較難以實現,因此限制了穴播器的播種范圍,使其播種作物的種子規格、品種較單一,對不同規格種子的適應性較差,往往需要配備多臺播種設備,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農戶的作業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穴播器存在的可播種作物品種范圍較窄、可播作物種子規格較單一,配備多臺播種設備增加了用戶作業成本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包括中心軸和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穴播器總成的中部安裝有中心軸,穴播器總成包括輪圈體、鴨嘴、取種圈、S種弧板和種槽塞塊,輪圈體外側安裝有鴨嘴,輪圈體內部固定有取種圈,對應各鴨嘴位置的取種圈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塞塊安裝腔的外端與相應鴨嘴的內腔相通,對應塞塊安裝腔中部位置的取種圈上設有取種前孔,取種前孔與塞塊安裝腔相通,朝中心軸一側的各取種前孔外緣處分別設有開口朝向塞塊安裝腔外端的g種弧板,塞塊安裝腔內部安裝有種槽塞塊,種槽塞塊的不少于兩個的外側面上設有尺寸或/和形狀不相同的取種槽孔,其中一個取種槽孔的端部或/和中部與取種前孔相通,所述取種槽孔的外端通過塞塊安裝腔與鴨嘴內腔相通。
[0005]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06]對應上述各塞塊安裝腔位置的取種圈上可分別設有塞塊導套,各塞塊導套呈斜向布置,塞塊導套的外端向穴播器總成的工作旋轉方向傾斜,塞塊導套的外端固定在取種圈上或與取種圈連為一體,塞塊安裝腔位于塞塊導套內部。
[0007]上述種槽塞塊中部可設有螺釘安裝孔,對應螺釘安裝孔位置的塞塊導套上設有鎖定長孔,種槽塞塊通過螺釘安裝孔、鎖定長孔和鎖定螺釘固定在塞塊導套內并能夠調節種槽塞塊伸入塞塊安裝腔內的長度。
[0008]上述g種弧板可呈U形,各g種弧板上的位于穴播器總成工作旋轉方向的一端與輪圈體之間形成g種口,g種弧板的另一端沿塞塊導套的傾斜方向延伸并與輪圈體內壁相連。
[0009]上述種槽塞塊可為長方體,取種槽孔可包括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后右種槽,種槽塞塊的上側右部、下側右部、前側右部、后側右部分別設有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后右種槽,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后右種槽的開口端位于種槽塞塊的右端面上;或/和,種槽塞塊可為長方體,取種槽孔可包括上左種槽、下左種槽、前左種槽、后左種槽,種槽塞塊的上側左部、下側左部、前側左部、后側左部分別設有上左種槽、下左種槽、前左種槽、后左種槽,上左種槽、下左種槽、前左種槽、后左種槽的開口端位于種槽塞塊的左端面上。
[0010]上述取種圈可包括不少于兩個的取種座塊,各取種座塊的一端分別有燕尾卡槽,各取種座塊的另一端分別有燕尾卡塊,各取種座塊通過燕尾卡塊和相鄰取種座塊的燕尾卡槽首尾依次固定連接在一起,靠近燕尾卡塊位置的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種座固定孔,各取種座塊通過種座固定孔和種座螺栓固定安裝在輪圈體上,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
[0011]上述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邊可分別有前壓環和后動盤,前壓環和后動盤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壓緊在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端,前壓環的內部套裝有定盤,中心軸固定在定盤的中心處,中心軸的前部設有能夠鎖定在播種機機架上的定位平臺,定盤上設有能夠與種箱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孔,后動盤的前端中心固定有動盤軸套,中心軸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動盤軸套內。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g種弧板能夠聚集種子并將種子由取種前孔送入取種槽孔,之后種子通過塞塊安裝腔進入鴨嘴內腔實現播種,通過調整種槽塞塊的不同面,可選用不同規格的取種槽孔,以適應不同規格作物種子的播種,增大了穴播器的可播種作物品種范圍,從而大大降低了農戶的作業成本,具有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附圖1中的種槽塞塊的主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3為附圖2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I為中心軸,2為輪圈體,3為鴨嘴,4為取種圈,5為舀種弧板,6為種槽塞塊,7為塞塊安裝腔,8為取種前孔,9為前右種槽,10為塞塊導套,11為g種口,12為上左種槽,13為下左種槽,14為前左種槽,15為后左種槽,16為燕尾卡槽,17為燕尾卡塊,18為種座固定孔,19為鎖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18]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0]如附圖1所示,該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包括中心軸I和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穴播器總成的中部安裝有中心軸I,穴播器總成包括輪圈體2、鴨嘴3、取種圈4、g種弧板5和種槽塞塊6,輪圈體2外側安裝有鴨嘴3,輪圈體2內部固定有取種圈4,對應各鴨嘴3位置的取種圈4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7,塞塊安裝腔7的外端與相應鴨嘴3的內腔相通,對應塞塊安裝腔7中部位置的取種圈4上設有取種前孔8,取種前孔8與塞塊安裝腔7相通,朝中心軸I 一側的各取種前孔8外緣處分別設有開口朝向塞塊安裝腔7外端的g種弧板5,塞塊安裝腔7內部安裝有種槽塞塊6,種槽塞塊6的不少于兩個的外側面上設有尺寸或/和形狀不相同的取種槽孔,其中一個取種槽孔的端部或/和中部與取種前孔8相通,所述取種槽孔的外端通過塞塊安裝腔7與鴨嘴3內腔相通。通過g種弧板5能夠聚集種子并將部分種子通過取種前孔8送入取種槽孔,之后取種槽孔內的種子通過塞塊安裝腔7進入鴨嘴3內腔實現播種,通過調整種槽塞塊6的不同面,即能夠實現種道的調整,選用不同規格的取種槽孔連通取種前孔
8、鴨嘴3內腔,可適應不同規格作物種子的播種,增大了穴播器的可播種作物品種范圍,替代了多臺播種設備,實現了一機多用,從而大大降低了農戶的作業成本。
[0021]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22]如附圖1所示,對應各塞塊安裝腔7位置的取種圈4上分別設有塞塊導套10,各塞塊導套10呈斜向布置,塞塊導套10的外端向穴播器總成的工作旋轉方向傾斜,塞塊導套10的外端固定在取種圈4上或與取種圈4連為一體,塞塊安裝腔7位于塞塊導套10內部。塞塊導套10向穴播器總成的工作旋轉方向傾斜,作業時,便于使取種槽孔及塞塊安裝腔7內的種子滑入鴨嘴3的內腔。
[0023]如附圖1所示,種槽塞塊6中部設有螺釘安裝孔,對應螺釘安裝孔位置的塞塊導套10上設有鎖定長孔,種槽塞塊6通過螺釘安裝孔、鎖定長孔和鎖定螺釘19固定在塞塊導套10內并能夠調節種槽塞塊6伸入塞塊安裝腔7內的長度。通過擰松鎖定螺釘19,調整種槽塞塊6裝入塞塊導套10的深度,可以調節取種槽孔在取種前孔8中露出的大小,從而根據播種需要調節每穴種子的數量,實際使用時,最好使取種槽孔的寬窄尺寸及深淺尺寸略大于種子。
[0024]如附圖1所示,g種弧板5呈U形,各g種弧板5上的位于穴播器總成工作旋轉方向的一端與輪圈體2之間形成g種口 11,g種弧板5的另一端沿塞塊導套10的傾斜方向延伸并與輪圈體2內壁相連。g種弧板5呈U形,其一端短,與輪圈體2之間形成的g種口 11能夠使種子順利進入g種弧板5的內腔內,另一端長,長端沿穴播器總成的工作旋轉方向傾斜,便于兜種,當g種弧板5旋轉至中心軸I下方準備g種時,g種弧板5的長端擋住從左方g種口 11進入g種弧板5內腔的種子,當g種弧板5隨穴播器總成繼續旋轉,部分種子通過取種前孔8進入取種槽孔,多余種子從g種口 11落下,當g種弧板5旋轉到中心軸I右方時,進入取種槽孔的種子沿塞塊安裝腔7進入鴨嘴3的內腔,當S種弧板5旋轉到中心軸I下方時,鴨嘴3壓入土中并打開,鴨嘴3內腔中的種子被播入土壤內,完成播種。
[0025]如附圖1、2、3所示,種槽塞塊6為長方體,取種槽孔包括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9、后右種槽,種槽塞塊6的上側右部、下側右部、前側右部、后側右部分別設有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9、后右種槽,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9、后右種槽的開口端位于種槽塞塊6的右端面上;或/和,種槽塞塊6為長方體,取種槽孔包括上左種槽12、下左種槽
13、前左種槽14、后左種槽15,種槽塞塊6的上側左部、下側左部、前側左部、后側左部分別設有上左種槽12、下左種槽13、前左種槽14、后左種槽15,上左種槽12、下左種槽13、前左種槽14、后左種槽15的開口端位于種槽塞塊6的左端面上。通過在種槽塞塊6四個側面的左右兩邊各開一個取種槽孔,可設置八個取種槽孔,即可播八個品種的作物,根據種子大小,所開種道的尺寸、形狀不同,這樣適應性更好;實際使用時,最好在各種槽處刻印不同標號,這樣,能夠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種子類型、形狀和體積,選擇不同的取種槽孔,以適應不同種子的播種要求,調整時既方便又快捷。
[0026]如附圖1所示,取種圈4包括不少于兩個的取種座塊,各取種座塊的一端分別有燕尾卡槽16,各取種座塊的另一端分別有燕尾卡塊17,各取種座塊通過燕尾卡塊17和相鄰取種座塊的燕尾卡槽16首尾依次固定連接在一起,靠近燕尾卡塊17位置的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種座固定孔18,各取種座塊通過種座固定孔18和種座螺栓固定安裝在輪圈體2上,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7。通過多個取種座塊連接組成取種圈4,各取種座塊通過燕尾卡塊17和燕尾卡槽16連接,組裝及維修拆裝方便,而且固定取種座塊的種座螺栓數量明顯減少,顯著降低了穴播器的制造維護成本。
[0027]如附圖1所示,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邊分別有前壓環和后動盤,前壓環和后動盤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壓緊在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端,前壓環的內部套裝有定盤,中心軸I固定在定盤的中心處,中心軸I的前部設有能夠鎖定在播種機機架上的定位平臺,定盤上設有能夠與種箱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孔,后動盤的前端中心固定有動盤軸套,中心軸I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動盤軸套內。通過前壓環和后動盤安裝穴播器總成,不但結構簡單,而且工作穩定可靠,通過定盤上的進種孔實現進種,定盤與后動盤之間的取種圈4內腔形成種子室,定盤套裝在前壓環內并能夠實現相對轉動,定盤與前壓環之間最好安裝密封圈,能夠防止種子漏出。
[0028]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主權項】
1.一種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軸和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穴播器總成的中部安裝有中心軸,穴播器總成包括輪圈體、鴨嘴、取種圈、g種弧板和種槽塞塊,輪圈體外側安裝有鴨嘴,輪圈體內部固定有取種圈,對應各鴨嘴位置的取種圈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塞塊安裝腔的外端與相應鴨嘴的內腔相通,對應塞塊安裝腔中部位置的取種圈上設有取種前孔,取種前孔與塞塊安裝腔相通,朝中心軸一側的各取種前孔外緣處分別設有開口朝向塞塊安裝腔外端的g種弧板,塞塊安裝腔內部安裝有種槽塞塊,種槽塞塊的不少于兩個的外側面上設有尺寸或/和形狀不相同的取種槽孔,其中一個取種槽孔的端部或/和中部與取種前孔相通,所述取種槽孔的外端通過塞塊安裝腔與鴨嘴內腔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對應各塞塊安裝腔位置的取種圈上分別設有塞塊導套,各塞塊導套呈斜向布置,塞塊導套的外端向穴播器總成的工作旋轉方向傾斜,塞塊導套的外端固定在取種圈上或與取種圈連為一體,塞塊安裝腔位于塞塊導套內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種槽塞塊中部設有螺釘安裝孔,對應螺釘安裝孔位置的塞塊導套上設有鎖定長孔,種槽塞塊通過螺釘安裝孔、鎖定長孔和鎖定螺釘固定在塞塊導套內并能夠調節種槽塞塊伸入塞塊安裝腔內的長度;或/和,g種弧板呈U形,各g種弧板上的位于穴播器總成工作旋轉方向的一端與輪圈體之間形成g種口,g種弧板的另一端沿塞塊導套的傾斜方向延伸并與輪圈體內壁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種槽塞塊為長方體,取種槽孔包括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后右種槽,種槽塞塊的上側右部、下側右部、前側右部、后側右部分別設有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后右種槽,上右種槽、下右種槽、前右種槽、后右種槽的開口端位于種槽塞塊的右端面上;或/和,種槽塞塊為長方體,取種槽孔包括上左種槽、下左種槽、前左種槽、后左種槽,種槽塞塊的上側左部、下側左部、前側左部、后側左部分別設有上左種槽、下左種槽、前左種槽、后左種槽,上左種槽、下左種槽、前左種槽、后左種槽的開口端位于種槽塞塊的左端面上。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取種圈包括不少于兩個的取種座塊,各取種座塊的一端分別有燕尾卡槽,各取種座塊的另一端分別有燕尾卡塊,各取種座塊通過燕尾卡塊和相鄰取種座塊的燕尾卡槽首尾依次固定連接在一起,靠近燕尾卡塊位置的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種座固定孔,各取種座塊通過種座固定孔和種座螺栓固定安裝在輪圈體上,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取種圈包括不少于兩個的取種座塊,各取種座塊的一端分別有燕尾卡槽,各取種座塊的另一端分別有燕尾卡塊,各取種座塊通過燕尾卡塊和相鄰取種座塊的燕尾卡槽首尾依次固定連接在一起,靠近燕尾卡塊位置的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種座固定孔,各取種座塊通過種座固定孔和種座螺栓固定安裝在輪圈體上,各取種座塊上分別設有塞塊安裝腔。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邊分別有前壓環和后動盤,前壓環和后動盤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壓緊在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端,前壓環的內部套裝有定盤,中心軸固定在定盤的中心處,中心軸的前部設有能夠鎖定在播種機機架上的定位平臺,定盤上設有能夠與種箱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孔,后動盤的前端中心固定有動盤軸套,中心軸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動盤軸套內。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邊分別有前壓環和后動盤,前壓環和后動盤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壓緊在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端,前壓環的內部套裝有定盤,中心軸固定在定盤的中心處,中心軸的前部設有能夠鎖定在播種機機架上的定位平臺,定盤上設有能夠與種箱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孔,后動盤的前端中心固定有動盤軸套,中心軸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動盤軸套內。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邊分別有前壓環和后動盤,前壓環和后動盤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壓緊在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端,前壓環的內部套裝有定盤,中心軸固定在定盤的中心處,中心軸的前部設有能夠鎖定在播種機機架上的定位平臺,定盤上設有能夠與種箱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孔,后動盤的前端中心固定有動盤軸套,中心軸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動盤軸套內。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調種道的組合種圈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邊分別有前壓環和后動盤,前壓環和后動盤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并壓緊在穴播器總成的前后兩端,前壓環的內部套裝有定盤,中心軸固定在定盤的中心處,中心軸的前部設有能夠鎖定在播種機機架上的定位平臺,定盤上設有能夠與種箱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孔,后動盤的前端中心固定有動盤軸套,中心軸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動盤軸套內。
【文檔編號】A01C7/18GK205694195SQ20162064603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7日
【發明人】張朝書
【申請人】張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