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攝像頭打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于攝像頭模組的快速打膠針頭。
背景技術:
攝像頭模組在組裝過程中需要用固化膠水將各部件粘連在一起,該過程需要利用打膠裝置,將膠水點(或涂)到指定的路徑或位置,其打膠位置控制的精確性、出膠均勻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攝像頭模組的裝配精度和產品質量(耐摔打、使用期限等)。目前,攝像頭模組打膠使用的都是針孔結構的點膠設備,打膠針頭需要沿著打膠路徑運行,打膠效率比較低下。單次打膠至少需要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視點膠路徑長短而定),影響模組的產量,并且打膠路徑的規劃、打膠過程中路徑執行精度也對操作人員和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的快速打膠針頭。本發明一次出膠即可完成攝像模組的打膠過程,方便快捷,能在3-4秒完成打膠過程,有效減少打膠時間。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用于攝像頭模組的快速打膠針頭,包括一個壓力供膠裝置,一個設置在壓力供膠裝置上的打膠裝置,所述打膠裝置包括設在壓力供膠裝置上的分流組件,分流組件上設置有出膠小孔,外型模通過壓塊套在分流組件上并與出膠小孔外周形成匯膠腔,分流組件的頂部固定有一內型模,內型模與外型模端部彈性接觸形成出膠口,固定相機模組固定在內型模上,固定相機模組與出膠口相對接。
進一步,所述分流組件為中空的縮頸管,分流組件底部螺紋連接在壓力供膠裝置出口上,若干個出膠小孔均布在縮頸管管頸上。
進一步,所述分流組件的頂端設有固定內型模的凹槽,凹槽的內壁設有若干個與出膠小孔相對應的凸起,形成出膠流道。
進一步,所述內型模為底部凸起、頂部設有凹槽的杯狀結構,所述內型模的頂部外周為錐面;內型模的底部凸起鑲裝在內型模的凹槽中。
進一步,所述外型模通過壓塊套在分流組件的縮頸管上,在壓塊與外型模之間設有壓簧;外型模與出膠小孔至內型模頂部錐面相對接處為擴徑段,形成匯流腔。
進一步,外型模的自由端與內型模外周壁相接,外型模的自由端內壁為錐面,外型模的自由端與內型模外周壁相接處為平面接觸。
進一步,所述壓塊通過螺紋與分流組件連接,再通過壓簧約束外型模的初始位置。
進一步,所述內型模與外型模端部彈性接觸形成的出膠口為方環形、圓環形、三角環形、五邊環形或六邊環形。
本發明采用壓力+時間的方式進行出膠量的精確控制,膠水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從壓力供膠裝置中進入分流組件中;隨后從分流組件上開設的均勻分布的導流孔流入匯膠腔內,隨后膠水會在預壓力作用下充滿匯膠腔;之后,壓力供膠裝置壓力增大,外型模與內型模分離,出膠口出膠。出膠口的形狀為一個環形,可以設計為一個閉合的圓環形或方環形等多種形狀規格,從而適應特定的打膠工況。
1、能方便快捷得完成攝像模組的打膠過程,有效減少打膠時間,增大攝像頭模組生產效率;
2、能生產各種不同輪廓的膠形的打膠針頭,適用性廣泛。
附圖說明
圖1(a)、(b)分別是打膠針頭剖視圖和立體圖;
圖2是去除外型模的打膠針頭示意圖;
圖3(a)、(b)分別是出膠口出膠圖;
圖4(a)-(f)為部分出膠形狀。
圖1中:1是分流組件,2是壓塊,3是壓簧,4是外型模,5是內型模,6是相機固定支架,7是相機模組,8是壓力供膠裝置,9是匯膠腔。
圖2中:1是分流組件,2是壓塊,5是內型模,8是壓力供膠裝置。
圖3中:1是分流組件,2是壓塊,3是壓簧,4是外型模,5是內型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作為對發明做任何限制的依據。
如圖1(a)、(b)所示,該新型用于攝像頭模組的快速打膠針頭,包括一個壓力供膠裝置8,以及設置在壓力供膠裝置8上的打膠裝置,所述打膠裝置包括設在壓力供膠裝置8出口的分流組件1,分流組件1上設置有出膠小孔,外型模4通過壓塊2套在分流組件1上并與出膠小孔外周形成匯膠腔9,分流組件1的頂部固定有一內型模5,內型模5與外型模4端部彈性接觸形成出膠口,固定相機模組7固定在內型模5上。
其中,分流組件1底部螺紋連接在壓力供膠裝置8出口上,分流組件1為中空的縮頸管,環繞其頸口周向均勻分布若干個出膠小孔。分流組件1的頂端設有固定內型模5的凹槽,凹槽的內壁設有若干個與出膠小孔相對應的凸起,形成出膠流道。內型模5為底部凸起、頂部設有凹槽的杯狀結構,所述內型模5的頂部外周為錐面;內型模5的底部凸起鑲裝在內型模5的凹槽中。內型模5頂部設有凹槽,用于固定相機固定支架6。內型模5的頂部外周為錐面,外型模4的自由端內壁為錐面,外型模4的自由端與定內型模5外周壁相接處為平面接觸,見圖2所示。
外型模4通過壓塊2套在分流組件1的縮頸管上,在壓塊2與外型模4之間設有壓簧3;壓塊2通過螺紋與分流組件1連接,再通過壓簧3約束外型模4的初始位置。外型模4與出膠小孔至內型模5頂部錐面相對接處為擴徑段,形成匯流腔9。
如圖3(a)、(b)所示,本裝置的打膠針頭安裝在壓力供膠裝置8上,膠水在壓縮空氣的壓力作用下進入分流組件1中,分流組件上均勻設置有6個(或其它個)小孔,膠水從各小孔均勻流入匯膠腔9;外型模4和內型模5在壓簧3的作用下形成密封的匯膠腔,此時出膠口閉合,見圖3(a)所示;出膠口可設計成一個閉合的圓環形或方環形等多種形狀規格,從而擠壓出相應的輪廓形狀的膠水,以適應特定的打膠工況。內型模5接觸攝像模組7后,加大壓力打膠裝置8的壓力,外型模4自由端與內型模5外錐面分離,見圖3(b)所示,膠水均勻流出出膠口,在相機固定支架6與攝像模組7打膠位置上形成與打膠輪廓相同的環形膠;出膠量滿足要求后,降低壓力打膠裝置8的壓力至預壓力,在壓簧3的作用下外型模4自由端與內型模5外錐面閉合,截斷出膠,完成打膠動作。
打膠針頭一次出膠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攝像模組的打膠過程,能有效減少打膠時間。出膠輪廓由外型模4和內型模5的形狀決定,內型模5決定了環形膠水的內形,外型模4決定了環形膠水的外形,可適用于不同規格的攝像頭模組。出膠量由壓縮空氣壓力和保持時間決定,在一定條件下,壓力供膠裝置8供膠壓力和時間與出膠量滿足下述條件:
出膠量=供膠壓力×供膠時間
所需膠量大小由攝像頭模組的具體型號決定。
本發明具體方案的實現步驟:
1)壓力供膠裝置8提供預壓力;
2)膠水從壓力供膠裝置8流出,進入分流組件1;
3)膠水從分流組件1的6個(或其它個)小孔中均勻流入分流組件1、內型模4、外型模5形成的匯膠腔;在預壓力作用下,膠水不能流出出膠口;
4)打膠針頭對準攝像模組7,提高壓力打膠裝置8的壓力,外型模4與內型模5分離,膠水均勻流出出膠口,在攝像模組7和相機固定支架6打膠位置,即內型模5與外型模4端部彈性接觸形成的出膠口上形成方環形、圓環形、三角環形、五邊環形、六邊環形或其他輪廓形狀的膠形,見圖4(a)-(f),隨著壓力的保持,持續出膠;
5)降低壓力打膠裝置8的壓力至預壓力,在壓簧3的作用下外型模4與內型模5閉合,截斷出膠,完成打膠動作。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