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顯示領域,具體地,涉及轉印板。
背景技術:
目前,液晶顯示裝置由于其超薄、重量輕以及耗電低等優(yōu)點,從而在顯示領域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一對可以夾持液晶層的襯底,通過電極對液晶層適當加電壓,可控制液晶層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從而能夠進行液晶顯示。為了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具有設置在襯底的液晶層側表面的液晶配向膜。其中,配向膜的印刷方法可以為轉印、旋涂、噴墨印刷等。
然而,目前用于制備配向膜的轉印板仍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是基于發(fā)明人對以下事實的發(fā)現而做出的:
發(fā)明人發(fā)現,目前利用轉印的方式制備的配向膜,普遍存在良率不高的問題,轉印制備配向膜的實際位置,與預設的轉印位置之間具有較大的的差距。發(fā)明人經過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實驗發(fā)現,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轉印板在轉印過程中,不能夠對轉印的配向膜液(如pi液)進行精確對位而導致的。因此,如果可以對轉印板的結構進行改進,使其能夠簡便的實現配向膜液印刷位置的精確對位,則產品的良率將獲得較大的提高。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緩解或解決上述提及問題中至少一個。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轉印板。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該轉印板包括:襯底,所述襯底上具有印刷區(qū)以及非印刷區(qū),所述非印刷區(qū)環(huán)繞所述印刷區(qū)設置;多個定位標記,所述多個定位標記設置在所述非印刷區(qū)。由此,可以較為精確的控制轉印圖案的位置,提高轉印精度。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襯底為長方形襯底,所述印刷區(qū)包括多個印刷單元,多個所述印刷單元在所述襯底上呈陣列排布,所述定位標記包括: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所述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用于標記長度方向轉印位置;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所述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用于標記寬度方向轉印位置;以及邊緣定位標記,所述邊緣定位標記用于標記所述印刷單元的轉印位置。由此,可以在轉印起始時,通過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以及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對于開始進行轉印的位置進行精確對位,并利用邊緣定位標記,通過監(jiān)控,防止轉印發(fā)生偏移。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邊緣定位標記與所述印刷單元的邊緣對應設置。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時的對位精度。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印刷單元為長方形,所述邊緣定位標記設置在位于同行或者同列的多個所述印刷單元邊緣連線的延長線上。由此,可以對位于同一行或是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的邊緣,進行簡便的定位。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襯底的材料為電致伸縮材料。由此,可以通過調節(jié)襯底的形狀,調節(jié)襯底上印刷單元的形狀。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印刷區(qū)包括多個印刷單元,多個所述印刷單元在所述襯底上陣列排布,所述轉印板還包括:多個印刷單元控制電極,所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印刷單元中。由于襯底是由電致伸縮材料形成的,因此,可以通過上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調節(jié)印刷單元的形狀尺寸,從而可以精確控制每一個印刷單元的轉印位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的材料為導電聚氨酯。由此,可以簡化印刷單元控制電極的制備。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為條形電極,所述條形電極的至少一個邊緣,設置在所述印刷單元的邊緣上。由此,可以進一步精確控制印刷單元的尺寸。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是由多個條形子電極形成的,所述多個條形子電極平行排列。由此,可以避免電極面積過大,而影響印刷單元的印刷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印刷單元為長方形,所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包括多個第一方向控制電極以及多個第二方向控制電極,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電極沿所述印刷單元的長邊設置;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電極沿所述印刷單元的短邊設置。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的對位精確程度。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轉印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轉印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轉印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轉印板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轉印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襯底;200:印刷區(qū);210:印刷單元;300:非印刷區(qū);400:定位標記;410: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20: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30:邊緣定位標記;500: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10:第一方向控制電極;520:第二方向控制電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轉印板。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參考圖1,該轉印板包括:襯底100以及多個定位標記400。其中,襯底100上具有印刷區(qū)200以及非印刷區(qū)300,非印刷區(qū)300環(huán)繞印刷區(qū)200設置。多個定位標記400設置在非印刷區(qū)300中,用于在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時,進行轉印圖案的對位。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上述定位標記400的具體數量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待轉印的印刷區(qū)200的具體情況而定。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在該轉印板的四周都分別設置上述定位標記400。由此,可以較為精確的控制轉印圖案的位置,提高轉印精度。
下面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對該轉印板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該轉印板的具體用途以及形狀、尺寸等特征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例如,該轉印板可以為用于印刷顯示裝置配向膜的轉印板。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襯底100可以為長方形襯底。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在該轉印板上,可以具有多個待轉印的圖案,以便利用該轉印板進行批量轉印。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當該轉印板為用于制備配向膜的轉印板時,參考圖2,該轉印板上的印刷區(qū)可以包括多個印刷單元210,印刷單元210與待轉印襯底上設置的多個顯示屏一一對應。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上述多個印刷單元210可以在襯底100上陣列排布。也即是說,在襯底100的印刷區(qū)中,可以包括多個印刷單元210,多個印刷單元210可以呈陣列排布。例如,襯底100中可以具有多個尺寸相同的長方形印刷單元210,且多個長方形印刷單元210排列成規(guī)則的多行以及多列。由此,可以通過一塊轉印板,一次實現對多個顯示面板的配向膜的轉印。
參考圖2,定位標記400可以包括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20以及邊緣定位標記430。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用于標記該轉印板形成的轉印圖案(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整體在長度方向上的轉印位置;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20用于標記該轉印板形成的轉印圖案(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整體在寬度方向上的轉印位置;邊緣定位標記430用于標記多個印刷單元210的轉印位置。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長度方向印刷起點410以及寬度方向印刷起點420用于監(jiān)控該轉印板在長度方向以及寬度方向的印刷起點是否發(fā)生偏移。也即是說,可以用于監(jiān)控在襯底100上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是否在轉印中發(fā)生了整體的偏移。例如,可以在該轉印板的長邊方向上,設置兩個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如圖中所示出的410a以及410b)。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a以及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b之間的連線,和該轉印板形成的轉印圖案在長邊方向上的邊緣(如圖中豎直方向上的虛線)平行。由此,可以利用兩個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標記該轉印板轉印圖案在長度方向上的轉印位置。類似地,在該轉印板的寬邊方向上,也可以設置兩個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20(如圖中所示出的420a以及420b)。由此,可以利用兩個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20,標記該轉印板形成的轉印圖案在寬度方向上(如圖中所示出的水平方向)的轉印位置。邊緣定位標記430可以用于監(jiān)控該轉印板中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邊緣,以便確定多個印刷單元210是否發(fā)生了轉印偏移。具體地,邊緣定位標記430可以與印刷單元210的邊緣對應設置。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在同一行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兩個水平邊緣的延長線(如圖中所示出的水平方向虛線)上,以及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兩個垂直邊緣的延長線上(如圖中所示出的豎直方向上的虛線),設置多個邊緣定位標記430,以便對同一行、同一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邊緣進行標記。也即是說,每一個邊緣定位標記430,均與位于同一行或是同一列的印刷單元210的邊緣對應。由此,可以利用多個邊緣定位標記430,監(jiān)控同一行、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邊緣。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上述定位標記400(長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10、寬度方向印刷起點標記420以及邊緣定位標記430)的具體形狀不受特別限制,只要能夠簡便的實現印刷位置的定位即可。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上述定位標記可以為點狀標記物。由此,便于進行對位識別。例如,定位標記400可以為凸起或是凹陷的點狀標記物。該點狀標記物,可以是與襯底100同步形成的。例如,可以在制備襯底100時,即在形成襯底100的模具的相應位置,設置凸起或是凹陷,從而可以同步的在襯底100上設置上述定位標記400。或者,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當該轉印板用于轉印pi液進行配向膜的制備時,定位標記400設置為可以印刷上pi液,由此,便于利用pi液,對定位標記400進行識別。當邊緣定位標記430為圓形點狀標記物時,可以將邊緣定位標記430的圓心,設置在位于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邊緣的延長線上。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利用邊緣定位標記430進行定位的準確程度。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轉印板,在進行諸如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配向膜的轉印時,可以利用上述定位標記400,通過外部控制實現轉印板發(fā)生偏移時的調整。為了方便理解,下面對利用上述定位標記400,進行定位監(jiān)控的工作流程進行簡單介紹:
該轉印板的四周都分別設置了上述定位標記400,具體的數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待轉印襯底(如玻璃板)與上述定位標記400對應的位置上,也預先設置有定位標記。轉印完成后,由于轉印板的上述定位標記400處可以印刷上pi液,因此在轉印完成后的玻璃板上,也將具有與定位標記400位置對應的pi標記。此時,通過在控制系統(tǒng)中對比每一列或者行的定位標記400形成的pi標記的位置,與玻璃板上的定位標記之間位置的差異,可以直接反應出印刷是否發(fā)生偏移。具體的,參考圖2,可以首先利用包括但不限于攝像頭等裝置,捕獲玻璃板上長度方向印刷起點410a形成的pi標記位置,然后沿長邊方向驗證長度方向印刷起點410b形成的pi標記位置,此時,可以確定玻璃板上轉印圖案在長度方向的邊緣位置。利用控制系統(tǒng)對比玻璃板上自身設置的定位標記,判斷轉印圖案是否在長度方向發(fā)生了偏移。類似地,隨后利用攝像頭捕獲寬度方向起點標記420a形成的pi標記的位置,然后沿玻璃板的寬邊方向驗證該轉印圖案是否發(fā)生偏移。與之類似地,可以通過捕獲每一個邊緣定位標記430的位置,判斷每一行、每一列的印刷單元210的轉印位置,是否發(fā)生了偏移。通過預存的標準位置進行對比,如果轉印發(fā)生了整體偏移,可以通過調整控制系統(tǒng)或者控制系統(tǒng)主動改變印刷起始點的起始位置,從而改善pi的涂覆效果,改善了轉印圖案單邊偏大或者單邊偏小的情況。由此,可以在轉印過程中,通過定位標記400實現轉印位置的監(jiān)控,防止轉印發(fā)生偏移。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為了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時對位的準確性,保證多個印刷單元210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實現精準對位,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襯底100的材料可以為電致伸縮材料。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在襯底100的印刷區(qū)中,設置有多個可以容納待轉印溶液或是墨水(如pi液)的印刷單元210。采用電致伸縮材料形成襯底100,有利于利用電致伸縮材料的電致伸縮特性,調節(jié)印刷單元210的形狀。由此,可以精確控制該襯底100上每一個印刷單元210的位置,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的效果。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采用聚氨酯彈性體形成襯底100。電致伸縮材料在外加電壓下的形變公式可以表示為:
△l=lme2
其中l(wèi)為電致伸縮材料在外加電壓方向上的長度,m為電致伸縮系數,從上式可以看出電致伸縮材料的形變與外加電壓的方向無關,從而說明驅動電壓可以采用交流信號。當該轉印板上的某一個印刷單元210發(fā)生對位不準確的情況時,可以通過調節(jié)該處驅動電壓的大小,從而使該處電致伸縮材料產生形變,從而實現對局部的轉印位置進行改善的效果。由此,可以對每個印刷單元210的轉印位置進行實時調節(jié),從而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的精確程度。
參考圖3,該轉印板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印刷單元210中。由此,可以利用該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控制印刷單元200處的襯底發(fā)生電致伸縮,從而調節(jié)每一個印刷單元210的尺寸。由此,可以精確控制每一個印刷單元的轉印位置。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該轉印板進一步包括用于將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與外部電路相連的電極線。該電極線在襯底100上的具體排布不受特別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只要能夠實現對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施加電壓即可。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多個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可以是在需要形成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的位置上,通過在形成襯底100的電致伸縮材料中添加導電粒子而制備的。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當襯底100由聚氨酯形成時,可以在需要形成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的位置,添加有足夠濃度的炭黑或是金屬離子的聚氨酯。由此,可以簡便地實現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的設置。例如,上述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可以是通過化學方法,原料混合或者浸漬的方式制備的。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與印刷單元210的對應關系不受特別限制,只要能夠依靠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進行對每一個印刷單元210的尺寸進行調節(jié)即可。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參考圖3,多個印刷單元210可以排列成多個行以及多個列,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可以為條形,且條形的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的方向,為多個印刷單元210排列形成的行的方向或者列的方向。也即是說,條形的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的至少一個邊緣,可以設置在位于同一行或是同一列的印刷單元210的邊緣連線上。由此,可以利用該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對形成該印刷單元210的襯底100施加適當的電壓,以便襯底發(fā)生電致伸縮,從而實現對印刷單元210的形狀的調節(jié)。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可以是由多個條形子電極形成的。參考圖3,多個條形子電極可以平行排列。例如,多個條形子電極可以與呈矩陣排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列的方向對應設置,即可以沿著位于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兩個邊緣以及中線的位置,分別設置條形子電極。由此,可以依靠三個條形子電極,實現對該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形狀的控制。類似地,多個條形子電極可以與呈矩陣排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行的方向對應設置,即沿著位于同一行排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兩個邊緣以及中線,設置條形子電極(圖中未示出)。由此,可以避免由于電極面積過大,而影響該印刷單元210的轉印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為了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的效果,參考圖4,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還可以包括多個第一方向控制電極510以及多個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當印刷單元210為長方形時,第一方向控制電極510可以沿印刷單元210的長邊設置;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可以沿印刷單元210的短邊設置。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當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僅沿著呈陣列排布的印刷單元210的行或者列的方向排布時,該印刷單元控制電極500可以實現對于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轉印位置的控制,而不能夠分別控制位于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轉印位置。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第一方向控制電極510以及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可以分別沿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行以及列設置。由此,可以實現對每一個印刷單元210的兩個方向均進行控制,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利用該轉印板進行轉印時的轉印精度。
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參考圖4,第一方向控制電極510可以為沿著多個印刷單元210的列的方向設置的條形標記,其長度與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在列方向上的長度相匹配,以便用于確定該印刷單元210在縱向(列)上的形狀;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可以為沿著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印刷單元210的行的方向排列的塊狀標記,且每一個印刷單元210,均具有與其對應設置的多個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以便利用電致伸縮原理,增強對每一個印刷單元210在橫向(行)上尺寸進行調節(jié)的力度以及精確程度。
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上述關于第一方向控制電極510以及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的形狀、設置方向的描述,僅為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根本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只要上述一方向控制電極510以及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可以實現對于每一個印刷單元210的橫向、縱向(行、列)上的形狀控制即可。例如,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參考圖5,第二方向控制電極520也可以為條形,并與印刷單元210在橫向上的邊緣以及中線對應設置。由此,可以在利用前面描述的定位標記400監(jiān)控到轉印發(fā)生偏移之后,對每一個印刷單元210的轉印位置進行精確調節(jié)。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術語“上”、“下”、“橫向”、“縱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而不是要求本發(fā)明必須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