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器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長焦鏡頭。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畫角小于20度的長焦鏡頭都是引入大量鏡片,造成鏡片多,對焦負荷大,對焦速度不好保證,尤其鏡頭體積大,成本高,給消費者造成較大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修正各種像差、成像效果好、性價比高、單組鏡片實現對焦,體積小,對焦速度易保證的長焦鏡頭。
本發明提出一種長焦鏡頭,其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分布,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鏡;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四透鏡;
所述長焦鏡頭滿足:0.55<efl/ttl<1.65,其中efl為系統的有效焦距,ttl為系統的光學總長。
進一步的,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鏡,所述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固定膠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固定膠合組成浮動對焦鏡組,所述浮動對焦鏡組滿足:0.05<l/h<0.15,其中l為鏡片總行程,h為系統像面大小。
進一步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和浮動對焦鏡組,至少有一枚透鏡滿足:1.42<n<1.62,65<λ<95,其中n為玻璃的折射率,λ為玻璃的阿貝數。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設有光闌。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鏡頭的系統滿足:0.6<fe/efl<0.8,其中fe為系統的光闌前所有透鏡的整組焦距,efl為系統的有效焦距。
進一步的,設在所述第五透鏡像側方的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六透鏡。
進一步的,設在所述第六透鏡像側方的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七透鏡。
進一步的,設在所述第七透鏡像側方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長焦鏡頭以單組鏡片移動來實現合焦,畸變和像差控制的好,長度短,鏡少片,對焦負荷小,對焦速度易保證,同時鏡頭體積小,成本低,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很好選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軸上色差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象散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畸變曲線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倍率色差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長焦鏡頭,其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次分布: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1,其物側面為凸面,第一透鏡1的第一球面為凸面,第二球面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鏡2,其物側面為凸面,第二透鏡2的第三球面為凸面,第四球面為凹面。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3,其物側面為凹面,第三透鏡3凹面,第六球面為凹面。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四透鏡4,其物側面為凸面,第四透鏡4的第七非球面為凸面,第八球面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鏡5,其物側面為凸面,第五透鏡5的第九球面為凸面,第十球面為凹面。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六透鏡6,其物側面為凸面,第六透鏡6的第十一球面為凸面,第十二球面為凹面。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七透鏡7,其物側面為凹面,第七透鏡7的第十三球面為凹面,第十四球面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鏡8,其物側面為凸面,第八透鏡8的第十五球面為凸面,第十六球面為凸面。
其中,第四透鏡4的第八球面和第五透鏡5的第九球面膠合。即,所述第四透鏡4與第五透鏡5固定膠合。
所述第四透鏡4與第五透鏡5固定膠合組成浮動對焦鏡組,所述浮動對焦鏡組滿足:0.05<l/h<0.15,其中l為鏡片總行程,h為系統像面9大小。
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和浮動對焦鏡組,至少有一枚透鏡滿足:1.42<n<1.62,65<λ<95,其中n為玻璃的折射率,λ為玻璃的阿貝數。
所述第三透鏡3與第四透鏡4之間設有光闌10。
所述長焦鏡頭的系統滿足:0.6<fe/efl<0.8,其中fe為系統的光闌前所有透鏡的整組焦距,efl為系統的有效焦距。
以一個具體的長焦鏡頭舉例說明,其系統參數為:ttl=60.5;efl=72.5;h=21.6;f/#=2.4。厚度欄有“/”前數值為無窮遠時的間隔,“/”后為最近對焦時的間隔。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的軸上色差圖,軸上色差圖表示不同波段在不同的光瞳帶偏離理想像面位置的程度。橫軸表示偏移量,縱軸表示歸一化的光瞳帶。主要看0.707瞳帶附近的所有波長最小的偏移量,如本圖中,在0.84瞳帶435.8nm和656.3nm的波長相交點到486.1nm波長的橫軸距離約為0.04mm。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的象散曲線圖。像散圖表示設計子午和弧矢方向的像場與理想像場的偏移程度。橫軸表示偏移量,縱軸表示半像高。如圖系統在整個視場范圍內像場偏移在0.06以內,子午和弧矢曲線最大偏離在0.04左右。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的畸變曲線圖。畸變圖表示實際像高和理想像高的差別。橫軸表示畸變百分比,縱軸表示半像高。從圖中可見該系統的畸變在0.5%以內,一般來說人眼分辨不出拍攝物體的扭曲變形。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長焦鏡頭的倍率色差曲線圖。從該圖來看系統整個視場最大在14微米左右。
本發明的長焦鏡頭以單組鏡片移動來實現合焦,畸變和像差控制的好,長度短,鏡少片,對焦負荷小,對焦速度易保證,同時鏡頭體積小,成本低。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