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晶面板制作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在信息社會的當代,作為可視信息傳輸媒介的顯示器的重要性在進一步加強,為了在未來占據主導地位,顯示器正朝著更輕、更薄、更低能耗、更低成本以及更好圖像質量的趨勢發展。
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機身薄、省電、無輻射等眾多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液晶電視、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數字相機、計算機屏幕或筆記本屏幕等,在平板領域占主導地位。
現有市場上的液晶顯示器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器,其包括液晶顯示面板及背光模組(backlightmodule)。液晶顯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與彩色濾光片基板(colorfilter,cf)之間灌入液晶分子,并在兩片基板上施加驅動電壓來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轉方向,以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
主動式液晶顯示器中,每個像素電性連接一個tft,tft的柵極(gate)連接至水平掃描線,漏極(drain)連接至垂直方向的數據線,源極(source)則連接至像素電極。在水平掃描線上施加足夠的電壓,會使得電性連接至該條水平掃描線上的所有tft打開,從而數據線上的信號電壓能夠寫入像素,控制不同液晶的透光度進而達到控制色彩與亮度的效果。陣列基板行驅動技術(gatedriveronarray,goa),是利用現有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的陣列(array)制程將柵極行掃描驅動電路制作在tft基板上,實現對柵極逐行掃描的驅動方式。goa技術能減少外接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ic)的焊接(bonding)工序,有機會提升產能并降低產品成本,而且可以是液晶顯示面板更適合制作窄邊框或無邊框的顯示產品。
目前,隨著液晶顯示器的不斷發展,輕薄已經成為主要的發展方向。現有技術中,為了使液晶顯示面板變得輕薄,使面板周圍的走線距離玻璃切割邊的距離減小,同時也降低了走線抗靜電(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能力。而顯示面板在各個制程中,會不同程度產生靜電;比如在面板切割時,由于刀輪和面板之間摩擦產生的靜電擊傷柔性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引腳(pin)和icbondingpin等ic側器件的風險越來越大,從而使產品產生不良,降低產品品質高。
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急需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域,所述基板的邊緣與所述顯示區域的邊界之間的部分構成非顯示區域,并于所述非顯示區域處設有一驅動ic,所述驅動ic包括若干信號輸入引腳、及若干信號輸出引腳,所述若干信號輸入引腳與所述若干信號輸出引腳之間形成有一凈空區,所述凈空區處設有一電容結構;
其中,所述電容結構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繞線和所述第二繞線之間的第一絕緣層;所述第一繞線、所述第一絕緣層、以及所述第二繞線依次疊放設置;所述第一繞線或所述第二繞線與所述若干信號輸入引腳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容結構沿所述基板的切割線方向延伸。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容結構呈細長的矩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一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具有若干信號引腳,所述若干信號引腳靠近所述基板的切割線處,所述柔性電路板通過所述若干信號引腳與所述基板電連接,所述第一繞線、所述第二繞線均可導電。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若干信號引腳沿所述基板的切割線方向并排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若干信號輸入引腳沿所述基板的切割線方向并排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若干信號輸出引腳沿所述基板的切割線方向并排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繞線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絕緣層覆蓋所述第一繞線,所述第二繞線位于所述第一絕緣層上與所述第一繞線相對的位置,所述第二繞線與所述若干信號輸入引腳電連接,以形成接地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繞線上設置有第二絕緣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繞線的制備材料為氧化銦錫。
相較于現有的顯示面板,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域和非顯示區域,并于非顯示區域處設有一驅動ic,驅動ic包括若干信號輸入引腳、及若干信號輸出引腳,若干信號輸入引腳與若干信號輸出引腳之間形成有一凈空區,凈空區處設有一電容結構;其中,電容結構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以及位于第一繞線和第二繞線之間的第一絕緣層;第一繞線、第一絕緣層、以及第二繞線依次疊放設置;第一繞線或第二繞線與所述若干信號輸入引腳電連接。該顯示面板在驅動ic的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之間的凈空區增加電容結構,使得在面板切割時由于刀輪與基板之間的摩擦產生的靜電由切割線處向面板內傳導時,該電容結構可存儲所傳導的靜電,并將其消耗,相對于只設置一接地繞線而言,提升了此處存儲靜電的能力,從而提升了面板ic側的靜電防護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容結構的一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容結構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發明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發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在附圖中,結構相似的模塊是以相同標號表示。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另外,術語“包括”及其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
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優選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包括:基板100,其具有一顯示區域s,基板100的邊緣與顯示區域s的邊界之間的部分構成非顯示區,并與非顯示區域p處設有一驅動ic10,該驅動ic10包括若干信號輸入引腳11、及若干信號輸出引腳12,該若干信號輸入引腳11與若干信號輸出引腳12之間形成有一凈空區a,該凈空區a處設有一電容結構13;
其中,電容結構13包括第一繞線131、第二繞線133、以及位于第一繞線131和第二繞線133之間的第一絕緣層132;第一繞線131、第一絕緣層132、以及第二繞線133依次疊放設置;第一繞線131與第二繞線133中,其中一條走線與若干信號輸入引腳11電連接,第一繞線131、第二繞線133均可導電。
具體實施過程中,該基板100的顯示區域s上設置有tft陣列基板、液晶層、以及彩膜基板。其中,該tft陣列基板可包括依次層疊設置在基板100上的:柵極、絕緣材料層、有源層、絕緣材料層、源漏極、絕緣材料層、公共電極、絕緣材料層、像素電極。
繼續參考圖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顯示面板還可包括一柔性電路板,該柔性電路板具有若干信號引腳14,該若干信號引腳14靠近基板100的切割線l處,該柔性電路板通過若干信號引腳14與基板100電連接
如圖1所示,信號引腳14位于基板100上靠近切割線l的一側,驅動ic10的信號輸入引腳11位于信號引腳14遠離切割線l的一側,電容結構13位于信號輸入引腳11遠離信號引腳14的一側,信號輸出引腳12位于電容結構13遠離信號輸入引腳11的一側。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該基板100靠近切割線l處設置有若干焊盤(pad),可通過焊接工藝該柔性電路板的多個信號引腳14封裝固定在該基板100上,以使該柔性電路板與基板100電連接。
參考圖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柔性電路板的若干信號引腳14沿基100的切割線l方向并排設置。
同樣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ic10的若干信號輸入引腳11沿基板100的切割線l方向并排設置。
同樣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ic10的若干信號輸出入引腳12沿基板100的切割線l方向并排設置。
實際應用中,在面板切割時,由于刀輪與基板100之間的摩擦產生的靜電由切割線l處向基板100內傳導,首先傳導至柔性電路板的信號引腳14處,接著,靜電由信號引腳14傳導至驅動ic10的信號輸入引腳11處,然后,靜電由信號輸入引腳11傳導至電容結構13,電容結構13由于自身電容特性,可將靜電存儲,以避免靜電繼續向面板內傳導。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于凈空區a實際上偏于狹長,因此,為了提升電容結構13存儲靜電的能力,可將該電容結構13設計為沿基板100的切割線l方向延伸。
實際應用中,該電容結構13的設計可以有多種,比如,如圖1所示,該電容結構13可以呈直線狀。也即,第一繞線131為直線,第二繞線133為直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電容結構13的儲電能力,參考圖2,可將該電容結構13設計為呈細長的矩形狀。也即,第一繞線131構成細長矩形狀,第二繞線133構成細長矩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繞線131位于述基板100上,第一絕緣層132覆蓋第一繞線131,第二繞線133位于第一絕緣層132上與第一繞線131相對的位置,第二繞線133與若干信號輸入引腳11電連接,以形成接地線。
參考圖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容結構13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繞線131可以由在第二繞線133前沉積的金屬層制備而成。比如,第一繞線131可以與面板的柵極線同時制備而成。而第二繞線133可以與面板的源極線同時制備而成。
參考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繞線133上可設置有第二絕緣層134。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繞線131位于述基板100上,第一絕緣層132覆蓋第一繞線131,第二繞線133位于第一絕緣層132上與第一繞線131相對的位置,第一繞線131與若干信號輸入引腳11電連接,以形成接地線。
具體地,第一繞線131可以與面板的源極線同時制備而成。第二繞線133可以由在第一繞線131后面沉積的公共電極層、像素電極材料層制備而成。比如,第二繞線133可以與面板的像素電極同時制備而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繞線133的制備材料可以為氧化銦錫。
由上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域和非顯示區域,并于非顯示區域處設有一驅動ic,驅動ic包括若干信號輸入引腳、及若干信號輸出引腳,若干信號輸入引腳與若干信號輸出引腳之間形成有一凈空區,凈空區處設有一電容結構;其中,電容結構包括第一繞線、第二繞線、以及位于第一繞線和第二繞線之間的第一絕緣層;第一繞線與第二繞線層疊設置;第一繞線或第二繞線與所述若干信號輸入引腳電連接。該顯示面板在驅動ic的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之間的凈空區增加電容結構,使得在面板切割時由于刀輪與基板之間的摩擦產生的靜電由切割線處向面板內傳導時,該電容結構可存儲所傳導的靜電,并將其消耗,相對于只設置一接地繞線而言,提升了此處存儲靜電的能力,從而提升了面板ic側的靜電防護能力。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優選實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優選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均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