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感光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用印制電路板表面處理熱沖擊后不會收縮、開裂且在高溫下不會黃變的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業界會在阻焊油墨中添加一種或是幾種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直接提高阻焊白油的韌性,改善因為阻焊白油的應力而收縮、開裂的問題,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可以增加體系的韌性,降低阻焊油墨固化時的應力,尤其是在熱沖擊中產生的應力,同時增加與印制電路板的密著性,對阻焊油墨的耐化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由于電子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汽車用印制電路板的使用條件和使用壽命有更好的要求,為了有效利用光源,需大幅提升可見光反射率,因此需要高反射率的白色阻焊油墨;為了提升使用條件和使用壽命,必須使用高密度精細化的表面安裝技術,因此需要在高溫下仍具有高反射率的阻焊油墨,故對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所形成的的固化物暴露于熱、光惡劣條件下,不能產生黃變而影響反射率。
為了得到高反射率且暴露于熱、光而不會產生黃變的白色阻焊油墨,在大幅提升體系中鈦白粉的用量同時,使用需要高耐熱性且不易黃變的白色堿可溶感光性樹脂,高耐熱性堿可溶感光性樹脂一般以酚醛環氧、鄰甲基酚醛環氧或雙酚a型酚醛環氧為原物料,使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對其進行開環反應后再與酸酐類化合物進行聚合而得到具有羧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由于其本身含有大量苯環結構,故其耐熱性非常優異,但耐黃變性能較差,也有完全使用以雙酚a或雙酚f型環氧樹脂為原物料,使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對其進行開環反應后再與酸酐類化合物進行聚合而得到具有羧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其苯環含量降低,對耐黃變有一定幫助,但耐熱性大幅降低,無法滿足高端客戶如汽車板要求;為完全解決黃變問題,業界也有使用不含苯環的脂肪族環氧樹脂,先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開環反應后再與酸酐類化合物進行聚合而得到具有羧基及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其本身沒有苯環,故不存在高溫黃變異常,但其高溫耐熱性非常差,完全無法滿足客戶一般耐熱性要求。業界也有將上述三種化合物混合使用以期達到最優化效果,但仍無法同時滿足汽車板客戶耐黃變或耐熱性測試要求。
為了防止環氧樹脂結構中苯環的氧化劣化而抑制黃變,業界公知可加入使所產生的自由基無效的自由基捕捉劑、或使所產生的過氧化物分解成無害的物質,而避免產生新的自由基的過氧化物分解劑等的抗氧化劑,一般使用的抗氧化劑為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及胺系抗氧化劑,其中耐黃變效果最佳為酚系抗氧化劑的irganox1010,但在實驗中發現含有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體系,irganox1010非常難于分散,無法按照正常生產設備和生產參數生產出耐高溫黃變的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同時發現加入irganox1010后抗開裂效果也明顯減弱,無法滿足汽車板高低溫冷熱沖擊的要求。
目前市場用液態感光阻焊白油存在熱沖擊開裂的風險,尤其是厚銅板的制程此種風險更大,cn103118496a解決厚銅印制電路板阻焊開裂的方法是在阻焊油墨印刷前,先涂覆一層含無機填料的環氧樹脂。此種作業方式雖然可以改善阻焊油墨開裂的風險,但是增加了電路板廠的作業工序和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申請人提供了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明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形成的固化膜具有汽車用印制電路板表面處理熱沖擊后不會收縮、開裂且在高溫下不會黃變的優勢,可用于制備印刷電路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所述堿可溶感光性樹脂為化藥化工(無錫)有限公司生產的鄰甲酚醛環氧樹脂ccr-4959hw、ccr-4969hw、雙酚a型環氧樹脂ccr-1159w、丙烯酸環氧樹脂kpr-118、kpr-236一種或多種;所述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為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b-736、b-814、b-805、b-735、b-725、b-801、b-810一種或多種。
所述抗氧化劑為basf公司生產的irganoxao30、irganoxao40、irganoxao50、irganoxao60、irganoxao70、irganoxao80、irganoxao90、adeka公司生產的stabao30、stabao40、stabao50、stabao60、stabao70、stabao80、stabao90、住友化工生產的ga70、ga80、ga90的一種或多種。為平衡耐黃變性能和分散性能,優選irganoxao80、stabao80、ga80的至少一種。
所述光聚合性單體為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新戊二醇己二酸酷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環戊基酯、己內酯改性二(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基酯、環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化二(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異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丙酸改性三(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環氧丙烷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異氰脲酸酯、丙酸改性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己內酯改性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光引發劑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對二甲基苯乙酮、對二甲基氨基苯丙酮、二氯苯乙酮、三氯苯乙酮、對叔丁基苯乙酮、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p,p'-雙(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苯偶酰、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苯偶姻異丁基醚、2-(鄰-氟苯基)-4,5-二苯基聯咪唑、2-(鄰-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聯咪唑、2,4,5-三芳基聯咪唑、2-三氯甲基-5-苯乙烯基-1,3,-噁二唑、2-三氯甲基-5-(對-氰基苯乙烯基)-1,3,4-噁二唑、2-三氯甲基-5-(對-甲氧基苯乙烯基)-1,3,4-噁二唑、2,4,6-三(三氯甲基)-1,3,5-三嗪、2-甲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4-氯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4-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3,4,5-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雙(二氯甲基)-1,3,5-三嗪、2-(4-甲硫基苯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等鹵代甲基-s-三嗪、2-(鄰-苯甲酰基肟)-1-[4-(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2-(鄰-苯甲酰基月虧)-1-[4-(苯硫基)苯基]-1,-戊二酮、2-(鄰-苯甲酰基肟)-1-[4-(苯硫基)苯基]-1,2-己二酮、2-(鄰-苯甲酰基肟)-1-[4-(苯硫基)苯基]-1,2-庚二酮、2-(鄰-苯甲酰基肟)-1-[4-(苯硫基)苯基]-1,2-辛二酮、2-(鄰-苯甲酰基肟)-1-[4-(甲基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2-(鄰-苯甲酰基肟)-1-[4-(乙基苯硫基)苯基]-1,2-丁二酮、芐基二甲基縮酮、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2-甲基噻噸酮、2-異丙基噻噸酮、2-乙基蒽醌、八甲基蒽醌、1,2-苯并蒽醌、2,3-二苯基蒽醌、偶氮二異丁腈、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異丙苯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鈦白粉為金紅石型鈦白粉,tipaquecr-50、tipaquecr-57、tipaquecr-80、tipaquecr-90、tipaquecr-93、tipaquecr-95tipaquecr-97、tipaquecr-60、tipaquecr-63、tipaquecr-67、tipaquecr-58、tipaquecr-85、tipaqueut771、ti-purer-100、ti-purer-101、ti-purer-102、ti-purer-103、ti-purer-104、ti-purer-105、ti-purer-108、ti-purer-900、ti-purer-902、ti-purer-960、ti-purer-706、ti-purer–931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胺類催化劑為三亞乙基二胺、n,n,n’,n’-四甲基1,6-己二胺、雙(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n”,n”-五甲基二亞乙基三胺、n-甲基嗎啉、n-乙基嗎啉、n,n-二甲基乙醇胺、二嗎啉基二乙醚、n-甲基咪唑、二甲氨基吡啶、三嗪、n’-(2-羥乙基)-n,n,n’-三甲基-雙(2-氨基乙基)醚、n,n-二甲基己醇胺、n,n-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n,n,n’-三甲基-n’-(2-羥乙基)乙二胺、n-(2-羥乙基)-n,n’,n”,n”-四甲基二亞乙基三胺、n-(2-羥丙基)-n,n’,n”n”-四甲基二亞乙基三胺、n,n,n’-三甲基-n’-(2-羥乙基)丙二胺、n-甲基-n’-(2-羥乙基)哌嗪、雙(n,n-二甲氨基丙基)胺、雙(n,n-二甲氨基丙基)異丙醇胺、2-氨基奎寧環、3-氨基奎寧環、4-氨基奎寧環、2-奎寧醇、3-奎寧醇、4-奎寧醇、1-(2’-羥丙基)咪唑、1-(2’-羥丙基)-2-甲基咪唑、1-(2’-羥乙基)咪唑、1-(2’-羥乙基)-2-甲基咪唑、1-(2’-羥丙基)-2-甲基咪唑、1-(3’-氨基丙基)咪唑、1-(3’-氨基丙基)-2-甲基咪唑、1-(3’-羥丙基)咪唑、1-(3’-羥丙基)-2-甲基咪唑、n,n-二甲氨基丙基-n’-(2-羥乙基)胺、n,n-二甲氨基丙基-n’n’-雙(2-羥乙基)胺、n,n-二甲氨基丙基-n’n’-雙(2-羥丙基)胺、n,n-二甲氨基乙基-n’,n’-雙(2-羥乙基)胺、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n,n-二甲氨基乙基-n’n’-雙(2-羥丙基)胺、三聚氰胺、苯并胍胺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中至少一種;
所述稀釋劑為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丙酮、甲乙酮、環己酮、n-甲基-2-吡咯烷酮、甲苯、二甲苯、四甲基苯、溶纖劑、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卡必醇、甲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二醇單乙基醚、三甘醇單甲基醚、三甘醇單乙基醚、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纖劑乙酸酯、乙基溶纖劑乙酸酯、丁基溶纖劑乙酸酯、卡必醇乙酸酯、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a和甲醛進行縮合反應而得的樹脂的環氧化物、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鄰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對叔丁基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脂環式環氧樹脂、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四氫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六氫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二縮水甘油基對羥基苯甲酸、二聚酸縮水甘油酯、四縮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三縮水甘油基對氨基苯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多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多縮水甘油醚、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多縮水甘油醚、脫水山梨糖醇多縮水甘油醚、季戊四醇多縮水甘油醚、三(2,3-環氧丙基)異氰脲酸酯、三縮水甘油基三(2-羥基乙基)異氰脲酸酯、二環戊二烯型環氧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一種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5-30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3-20份抗氧化劑,30-90份光聚合性單體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5-30份光引發劑,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30-90份環氧樹脂,0.05-0.5份胺類催化劑,30-90份稀釋劑,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00-200份鈦白粉,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一種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應用,所述組合物經過光固化或熱固化可形成干膜、固化物,還可用于制備印刷電路板。
本發明有益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明組合物應用于汽車用印制電路板,表面處理熱沖擊后不會收縮、開裂且在高溫下不會黃變。
本發明所用抗氧化劑結構如下所示:
其中r1和r2可以同時或分別為氫、甲基、乙基或異丙基等,不同于完全受阻酚結構的抗氧化劑,其酚羥基部位具有一個特丁基和一個甲基或以上位阻的半受阻酚結構足以對其自身提供保護,同時,由于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阻酚羥基的空間位阻,從而既滿足了耐黃變要求,又改善了體系分散性,同時滿足了耐開裂及耐黃變要求。
本發明采用金紅石型鈦白粉,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白色度與銳鈦礦型相比雖然稍差,但由于幾乎不具有光活性,可以顯著抑制鈦白粉的光活性引起的樹脂劣化而導致的黃變,而且經過實驗發現其耐高溫性能也更好,在封裝有led的印刷電路板的絕緣層中用作白色顏料時,能夠長期維持高反射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3所得固化層的熱沖擊效果圖;
圖2為對比例2所得固化層的熱沖擊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各實施例所用原料及原料用量如表1所示。
表1
實施例1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5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ao8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4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2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實施例2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10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ao8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4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2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實施例3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15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ao8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4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2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實施例4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5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ao8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6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6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實施例5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10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ao8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6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6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實施例6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2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15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ao8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6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6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對比例1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5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101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6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6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對比例2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10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101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5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2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對比例3
一種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100份堿可溶感光性樹脂(化藥化工ccr-4969hw),15份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帝斯曼利康樹脂b-817),15份抗氧化劑(巴斯夫irganox1010),60份光聚合單體(長興化學em265)混合,用分散機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20分鐘;
(2)然后添加15.5份光引發劑(15份汽巴產irgacure907,0.5份汽巴產irgacureoxe02),邊攪拌邊添加,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3)再添加50份環氧樹脂(25份日本化藥nc3000,25份臺灣長春cne202),0.1份胺類催化劑(日本四國化成2e4mz),50份稀釋劑(美國dow化學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15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0分鐘;
(4)最后添加120份鈦白粉(杜邦r103),在2000rpm的轉速下邊攪拌邊添加,添加結束后繼續攪拌分散30min,攪拌結束后,用三輥研磨機研磨分散3遍,制得所述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
測試例:
將本發明實施例1~6、對比例1~3所得白色堿可溶感光性組合物,分別在分散機上,在1000rpm的轉速下攪拌分散15分鐘,攪拌分散結束靜置15分鐘,然后通過100目絲網印刷工藝印刷至預先加工好的具有貫穿孔的印刷線路板上,形成20~30um厚度的阻焊涂層,置于75度烤箱中干燥后,利用7kw(志圣uve-m720)紫外曝光機曝光,利用1%碳酸鈉顯影液顯影90秒,最后經過150度高溫烘烤60分鐘。對最終得到的固化涂層進行高溫耐黃變、熱沖擊及附著力測試。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1)高溫耐黃變測試
將所得固化層涂布松香型阻焊劑,使其浸入288度錫爐中30秒。用unterlabcolorquestxe測定浸錫前和浸錫后之b1和b2,△e值為b2-b1之差,數據越大,表示黃變越嚴重。
(2)熱沖擊測試
將所得固化層涂布松香型阻焊劑,使其浸入288度錫爐中30秒。放大鏡觀察開裂情況,如果沒有出現開裂可判定耐熱沖擊ok,如果出現開裂則判定熱沖擊ng。
(3)附著力測試
將3m膠帶的一端從板材的最邊緣,慢慢平貼在所得固化物上面,壓平后,等待90秒,然后左手壓住樣板,右手捏住膠帶的自由端,反方向約180度迅速撕掉3m膠帶。放大鏡觀察脫離情況,如果沒有出現脫離情況可判定附著力ok,如果出現脫離情況則判定附著力ng。
由表2中測試結果可知:對于實施例1~6與對比例1~3對比,實施例1~6的△e值均小于1,符合汽車板耐高溫黃變要求。而比較例1~3的△e值均大于1,高溫黃變很嚴重,比較例2和3由于添加較大量完全受阻酚結構的抗氧化劑,其空間位阻較大,且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分子量較大,導致體系分散性很差,抗氧化劑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e值超過了2。
實施例3是使用空間位阻較小的半受阻酚結構的抗氧化劑,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可以很好的分散均勻而達到改善體系韌性的效果,固化層在熱沖擊測試中沒有出現開裂情況,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
對比例2耐熱沖擊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固化層出現了嚴重開裂,主要是在完全受阻酚結構的抗氧化劑體系中,由于其空間位阻較大,導致大分子量的熱塑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很難分散均勻而無法達到有效改善體系韌性的效果,從而導致開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