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反光材料制作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玻璃微珠植入的氣動噴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在反光材料領域,尤其是玻璃微珠型反光產品的生產,都要用到植珠設備,其對產品的逆反射性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植珠設備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也隨之產生了不少改進設備。
目前常規采用的植珠方法主要是直接將植珠膜表面與玻璃微珠進行接觸粘連,讓基材植珠面上的膠粘劑在隨基材運行過程中,自然粘附上玻璃微珠的辦法,但是玻璃微珠密度不高,玻璃微珠牢固度差,置入量無法控制,而且分布不均勻,容易出現層層浮珠,影響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數性能和光亮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玻璃微珠植入的氣動噴料機構,能夠利用氣動噴料,增強玻璃微珠植入牢固度,方便控制植入量,并增強均勻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玻璃微珠植入的氣動噴料機構,包括用于盛放玻璃微珠的放料斗和容料箱,所述放料斗與容料箱的內腔連接使其可向容料箱送料,所述容料箱內設有可轉動的噴料輥,所述噴料輥的外壁與容料箱的內壁貼合,且所述噴料輥具有部分從容料箱中伸出,所述噴料輥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排向內凹陷的嵌珠孔,轉動所述噴料輥可使其與容料箱配合并將玻璃微珠壓入嵌珠孔內,所述噴料輥上設有與嵌珠孔底部連通的充氣孔,所述容料箱上設有噴氣組件,轉動所述噴料輥可使充氣孔與噴氣組件對接。
作為優選,所述噴氣組件包括微型氣泵和連接端頭,所述連接端頭固定在容料箱的內壁上并與微型氣泵連接,轉動所述噴料輥可使位于最底部的充氣孔與連接端頭對接。
作為優選,所述容料箱的底部設有刮刀,所述刮刀與噴料輥外壁貼合。
作為優選,所述充氣孔沿所述噴料輥軸向設置,所述充氣孔的數量與嵌珠孔的排數對應,且充氣孔的一端從噴料輥中伸出用于與噴氣組件對接。
作為優選,所述容料箱內設有電熱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放料斗向容料箱投放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容納在容料箱中,由于噴料輥上設置嵌珠孔,而且噴料輥的外壁與容料箱的內壁貼合,隨著噴料輥的轉動,容料箱的內壁對玻璃微珠進行擠壓,使其均勻進入到嵌珠孔內,隨著噴料輥的進一步轉動,充氣孔與噴氣組件完成對接,利用噴氣組件向充氣孔通入高壓氣體,從而使用玻璃微珠從嵌珠孔均勻的向基材噴出,完成植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氣動噴料的方式,使得玻璃微珠與基材接觸具有加速度,增強玻璃微珠植入牢固度,同時通過調整嵌珠孔大小,即可控制植入量,而且具有分布均勻的優點,提高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噴料輥徑向剖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噴料輥軸向剖視);
圖中:1-放料斗、2-容料箱、3-噴料輥、4-嵌珠孔、5-充氣孔、6-微型氣泵、7-連接端頭、8-刮刀、9-電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盛放玻璃微珠的放料斗1和容料箱2,所述放料斗1與容料箱2的內腔連接使其可向容料箱2送料,所述容料箱2內設有可轉動的噴料輥3,所述噴料輥3的外壁與容料箱2的內壁貼合,且所述噴料輥3具有部分從容料箱2中伸出,所述噴料輥3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排向內凹陷的嵌珠孔4,轉動所述噴料輥3可使其與容料箱2配合并將玻璃微珠壓入嵌珠孔4內,所述噴料輥3上設有與嵌珠孔4底部連通的充氣孔5,所述容料箱2 上設有噴氣組件,轉動所述噴料輥3可使充氣孔5與噴氣組件對接。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放料斗1向容料箱2投放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容納在容料箱2中,由于在噴料輥3上設置間隔均勻的嵌珠孔4,而且噴料輥3的外壁與容料箱2的內壁貼合,隨著噴料輥3的轉動,容料箱2的內壁對玻璃微珠進行擠壓,使其均勻進入到嵌珠孔4內,隨著噴料輥3的進一步轉動,充氣孔5與噴氣組件完成對接,利用噴氣組件向充氣孔5通入高壓氣體,從而利用高壓氣體將玻璃微珠從嵌珠孔4均勻的向基材噴出,完成植入。
具體的,所述噴氣組件包括微型氣泵6和連接端頭7,所述連接端頭7固定在容料箱2的內壁上并與微型氣泵6連接,轉動所述噴料輥3可使位于最底部的充氣孔5與連接端頭7對接。當噴料輥3轉動后,充氣孔5與連接端頭7完成對接,利用微型氣泵6可向充氣孔5充入高壓氣體,使得玻璃微珠從嵌珠孔4 中噴出,增強玻璃微珠植入牢固度。
具體的,所述容料箱2的底部設有刮刀8,所述刮刀8與噴料輥3外壁貼合。利用刮刀8,當噴料輥3貼合刮刀8轉動時,刮刀8能夠將多余的玻璃微珠刮除。
具體的,所述充氣孔5沿所述噴料輥3軸向設置,所述充氣孔5的數量與嵌珠孔4的排數對應,且充氣孔5的一端從噴料輥3中伸出用于與噴氣組件對接。所述容料箱2內設有電熱管9。電熱管9對玻璃微珠進行預熱,使得玻璃微珠與基材結合更加牢固。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