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攝像頭模組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帶有光學防抖功能的攝像頭在電子設備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而攝像頭本體中的光學防抖組件與相應的姿態檢測傳感器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是影響光學防抖功能的重要因素。
在相關技術中,由于攝像頭模組的印刷電路板強度問題,在攝像頭模組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會導致相應的姿態檢測傳感器與光學防抖組件之間的位置發生變動,從而影響防抖效果、造成電子設備良率及生產進度的下降。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攝像頭模組及電子設備,以加強印刷電路板的強度,從而確保攝像頭模組的防抖效果、提升電子設備的生產進度及良品率。
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攝像頭模組,包括:
設置于印刷線路板PCB表面的攝像頭本體和姿態檢測傳感器;其中,所述攝像頭本體內設有光學防抖功能組件,且所述攝像頭本體與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分別位于所述PCB同一側表面的不同區域;
設置于所述PCB表面的加強結構,且所述加強結構在所述PCB上的安裝位置配合于所述攝像頭本體與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之間的間隙,以限制所述PCB在所述間隙處發生形變。
所述PCB表面設有加強結構以限制PCB在攝像頭本體與姿態檢測傳感器之間的間隙處發生彎折和變形,從而固定和維持了姿態檢測傳感器與攝像頭本體的相對位置關系,因此保障了攝像頭模組的光學防抖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結構跨越所述攝像頭本體與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之間的間隙而設置,增加了PCB在攝像頭本體與姿態檢測傳感器之間的間隙處的強度,避免其發生彎折或形變。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結構、所述攝像頭本體和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位于所述PCB的同一側;其中,所述加強結構的第一端與所述攝像頭本體固定連接,且所述加強結構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處。
進一步地,所述攝像頭本體的任一側表面朝向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所述加強結構由所述任一側表面朝向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凸出并延伸形成。所述加強結構與所述攝像頭本體一體成型,因此避免了所述加強結構與所述攝像頭本體的固定連接操作,簡化了安裝步驟。
進一步地,所述攝像頭本體和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位于所述PCB的第一側,所述加強結構位于所述PCB上相對于所述第一側的第二側。位于PCB第二側的加強結構減少了其對于所述PCB第一側空間的占用,同時避免了與所述PCB第一側空間發生干涉。
進一步地,所述攝像頭本體與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加強結構沿所述第一方向或基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結構包括:一條或多條加強筋。因為加強板的受力面積更大,因此分散應力的效果較加強筋更好。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結構包括兩組加強筋,每組加強筋包括至少一條加強筋;其中,當所述攝像頭本體與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時,兩組加強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分布于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的兩側。設置在所述姿態檢測傳感器兩側的加強筋可以分散PCB受到的彎折應力,使加強效果更好。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結構包括:一塊或多塊加強板。
根據本公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電子設備,組裝有上述攝像頭模組。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公開通過在PCB表面設置加強結構,限制了PCB在攝像頭本體與姿態檢測傳感器之間的間隙處發生形變,從而固定和維持所述PCB上姿態檢測傳感器與攝像頭本體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而保障了攝像頭模組的光學防抖效果。此外,還有助于提升以及安裝有所述上述攝像頭模組的電子設備的生產進度及良品率。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是相關技術中攝像頭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相關技術中攝像頭模組的PCB彎折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立體圖;
圖5是本公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立體圖;
圖6是本公開又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立體圖;
圖7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仰視圖;
圖8是本公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發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發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圖1是相關技術中攝像頭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相關技術中的攝像頭模組10包括設置于PCB13表面不同區域的攝像頭本體12和姿態檢測傳感器11,攝像頭本體12內設有光學防抖功能組件121,且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分別位于PCB13同一側表面的不同區域。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光學防抖功能組件121可以根據姿態檢測傳感器11檢測到的姿態變化信息,實現相應的光學防抖功能。此外,在PCB13表面與攝像頭本體12及姿態位置傳感器11位置不同的區域還可以設置有驅動電路芯片15以配合攝像頭模組10的對應功能。
圖2是相關技術中攝像頭模組的PCB彎折結構示意圖。由于攝像頭模組10所使用的PCB13厚度較薄,使其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甚至裝配該攝像頭模組10的電子設備的日常使用過程中,PCB13都有可能發生例如圖2所示的彎折或其他類型的變形,導致相應的姿態檢測傳感器11與光學防抖功能組件121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動,從而影響攝像頭模組10的光學防抖效果。
因此,本公開通過對攝像頭模組10進行結構改進,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下面結合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3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分解示意圖。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攝像頭模組10可以包括:設置于印刷線路板PCB13表面(如圖3所示的上側或頂側)的攝像頭本體12和姿態檢測傳感器11(如陀螺儀等,本公開并不對此進行限制);其中,攝像頭本體12內設有光學防抖功能組件121,且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分別位于PCB13同一側表面的不同區域;該攝像頭模組10進一步地包括設置于PCB13表面的加強結構14,且加強結構14在PCB13上的安裝位置配合于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之間的間隙,以限制PCB13在間隙處發生形變。
在本實施例中,加強結構14可以跨越攝像頭本體12及姿態檢測傳感器11之間的間隙,以對PCB13在該間隙處進行加強,從而限制PCB13在該間隙處發生形變,防止影響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而確保攝像頭模組10的光學防抖效果。其中,為了確保加強結構14具有較佳的加強效果,其材質可以選用金屬,也可以選用硬質塑料等其他硬度較高的材質,本公開不對此進行限制。加強結構14可以僅在跨越上述間隙的兩端處與PCB13固定連接;或者,加強結構14也可以在該間隙處與PCB13固定連接,以提升對PCB13在該間隙處的加強效果。其中,加強結構14與PCB13可以通過粘接、焊接或其他固定連接方式進行固定,本公開并不對此進行限定。
加強結構14可以包括多種形式。例如,加強結構14可以包括加強筋、加強板或多種形式組合使用。下面結合圖4-6,針對加強筋形式的加強結構14及其攝像頭模組進行介紹。
圖4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加強結構14、攝像頭本體12和姿態檢測傳感器11可以位于PCB13的同一側表面,且加強結構14分別與攝像頭本體12及PCB13固定連接。攝像頭本體12上朝向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前端面為第一面122,該第一面122可以是如圖4所示攝像頭本體12的側面或后端面,本公開對此不作限定。當加強結構14跨越上述的間隙時,作為一示例性實施例,該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可以與攝像頭本體12的第一面122固定連接,即該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恰好位于該間隙的第一側邊界(相對靠近攝像頭本體12的一側)處,且加強結構14的第二端可以位于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側邊(假定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此處可以認為加強結構14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沿垂直于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排布)處,即該加強結構14的第二端越過了該間隙的第二側邊界(相對靠近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一側)。其中,加強結構14可以通過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連接在攝像頭本體12上;或者,加強結構14可以自第一面122朝向姿態檢測傳感器11凸出并延伸形成,即加強結構14與攝像頭本體12一體成型,所以在固定連接過程中只要將加強結構14與PCB13板固定即可,可以省去加強結構14與攝像頭本體12的固定連接操作,以簡化安裝步驟。
如圖5所示,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可以越過上述間隙的第一側邊界,使得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位于攝像頭本體12的側邊處,而加強結構14的第二端可以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固定連接,即加強結構14的第二端恰好位于上述間隙的第二側邊界處。這種實施方式同樣可以確保加強結構14跨越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之間的間隙,進而保障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相對位置關系。
如圖6所示,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第二端可以分別越過上述間隙的第一側邊界、第二側邊界,使得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位于攝像頭本體12的側邊處、加強結構14的第二端位于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側邊處。而類似地,當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別固定連接至攝像頭本體12、姿態檢測傳感器11時,即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第二端恰好位于上述間隙的第一側邊界、第二側邊界處時,同樣能夠確保加強結構14跨越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之間的間隙,進而保障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相對位置關系,此處不再贅述。
對于圖4-6所示的加強筋形式的加強結構14,在一實施例中,該加強結構14可以包括兩組加強筋,每組加強筋包括至少一條加強筋;其中,當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時,兩組加強筋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分布于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兩側。由于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重力會產生對PCB13的彎折應力,而設置在其兩側的加強筋可以分散PCB13受到的彎折應力,使加強效果更好。當然,加強筋也可以分布在PCB13上的其他位置或者與第一方向呈預設角度,只要能夠起到避免PCB13在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間隙處發生彎折或形變即可,本公開并不對此進行限制。此外,本公開的加強結構14也可以包括一塊或多塊的加強板,由于加強板分散應力的受力面積更大,因此加強效果較加強筋更好。
圖7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仰視圖;圖8是本公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攝像頭模組的仰視圖。如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攝像頭本體12和姿態檢測傳感器11位于PCB13的第一側(如圖7所示的上側或頂側),加強結構14位于PCB13上相對于第一側的第二側(如圖7所示的下側或底側)。設置在PCB13第二側上的加強結構14減少了其對PCB13第一側空間的占用,同時避免了與PCB13與設置在第一側的電子元器件(例如圖1所示的驅動電路芯片15以及姿態檢測傳感器11)在位置上發生干涉。其中,加強結構14可以是如圖7所示的加強筋,也可以是如圖8所示的加強板,本公開并不對此進行限定。以加強筋為例,其分布方式可以參考如圖4-6所示的實施例,例如使得加強結構14的第一端恰好位于間隙的第一側邊界處或越過第一側邊界,以及使得加強結構14的第二端恰好位于間隙的第二側邊界處或越過第二側邊界等,此處不再贅述;同時,對于加強筋的數量、位置等,同樣可以參考如圖4-6所示的實施例,比如包括兩組加強筋,每組加強筋包括至少一條加強筋,且兩組加強筋在上述的第二方向上分布于姿態檢測傳感器11的兩側等,此處不再贅述。
本公開還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如上述任一實施例的攝像頭模組10,通過在PCB上設置加強結構14,限制了PCB13在攝像頭本體12與姿態檢測傳感器11之間的間隙處發生形變,從而固定和維持PCB13上姿態檢測傳感器11與攝像頭本體12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攝像頭模組10的光學防抖效果好,以確保該電子設備的光學防抖效果好、生產進度快且良品率高。其中,該電子設備可以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本公開并不對此進行限制。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發明后,將容易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發明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發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發明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