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文印產品,尤其涉及一種圖像形成設備。
背景技術:
1、圖像形成設備(例如打印機或數字復印機)的光源目前普遍使用的有激光器和led打印頭兩種,其中,激光器采用激光光源,光源發射的激光束通過偏轉鏡偏轉和透鏡折射后照射至感光鼓上形成點光束,光束上調制了打印信號,光束照射至感光鼓上,有打印信號的地方形成靜電潛像,經過充電吸附碳粉,轉印和定影輸出打印圖像;led打印頭與激光器原理不同,led打印頭是由多個以陣列方式排布的led光源組成的燈條,每一個物理像素對應一個發光二極管。在打印信號的控制下,需要打印的部分對應的發光二極管點亮,產生的光線通過聚焦頭直接投影在感光鼓表面,完成感光過程。
2、由于激光器需要通過偏轉鏡、透鏡等多個光學組件來產生單點光束,光路較長,且激光光束易受環境影響,所以激光器是固定在打印機機體內的,占用打印機的空間較大,同時要采用大功率激光源,保證激光光束經過較長光路后仍能在感光鼓表面聚焦。而led打印頭則體積較小,適用于便攜式圖像形成設備,led打印頭是由數千個獨立的發光部件構成的固體光源,例如發光二極管,單個的led發光二極管產生的單點光束,功率較小,這就需要led打印頭布置要靠近感光鼓的表面,此種設計,在更換硒鼓的過程中容易對led打印頭造成碰撞損傷,影響led打印頭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設備,用于解決現有的圖像形成設備中更換硒鼓的過程中容易對led打印頭造成碰撞損傷,影響led打印頭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機體、機蓋、支架以及led打印頭;所述機體包括頂部開口的殼體,處理盒能夠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機蓋設置于所述殼體的頂部,用于打開或閉合所述開口;所述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殼體內壁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支架能夠相對于所述殼體在檢修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間轉動,所述led打印頭設置于所述支架上,在所述支架由所述檢修位置轉動至所述工作位置的過程中,所述支架帶動所述led打印頭靠近所述處理盒中的感光鼓;在所述支架由所述工作位置轉動至所述檢修位置的過程中,所述支架帶動所述led打印頭遠離所述處理盒中的感光鼓。
3、可選地,在所述支架由所述檢修位置轉動至所述工作位置的過程中,所述支架帶動所述led打印頭由所述殼體外運動至所述殼體內,當所述支架處于所述工作位置時,所述支架和所述led打印頭位于所述殼體內且不凸出于所述開口。
4、可選地,所述殼體的上部相對設置有鉸接座和限位豁口,所述鉸接座和限位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處理盒;所述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鉸接座鉸接,當所述支架處于所述工作位置時,所述支架遠離所述鉸接座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豁口內,且所述led打印頭與所述處理盒中的感光鼓的軸向基本平行。
5、可選地,所述限位豁口的內壁設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支架遠離所述鉸接座的一端設有能夠與所述第一卡接部對應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6、可選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個為卡槽,另一個為與所述卡槽適配的凸起。
7、可選地,所述鉸接座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側板和連接在兩所述側板之間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開口的內壁上,兩所述側板之間連接有轉軸,所述支架的一端間隔設置有鉸接耳,所述鉸接耳位于兩個所述側板之間并與所述轉軸轉動連接。
8、可選地,所述固定板上設有過線孔,用于傳輸數據和電力信號的線纜穿過所述過線孔。
9、可選地,所述處理盒上設有供所述led打印頭置入的開口,處理盒長度方向的兩端蓋上均設有用于對所述led打印頭長度方向的兩端部進行支撐的托臺。
10、可選地,所述托臺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容納led打印頭兩端部的凸部,以增加托臺與打印頭端部的接觸面積。
11、可選地,所述led打印頭與所述支架之間彈性連接。
12、可選地,所述支架包括依次連接的頂板、轉折板和承接板,所述頂板的一端與所述殼體內壁的一側轉動連接,當所述支架處于所述檢修位置時,所述頂板的一側與所述殼體的內側相抵。
13、可選地,所述打印頭安裝于安裝板上,所述支架的承接板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通孔,各所述通孔內均活動穿設有銷軸,所述銷軸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安裝板,所述銷軸的另一端設有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內徑的限位頭,所述銷軸上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彈性抵頂于所述安裝板和承接板。
14、可選地,所述承接板上設有開口,安裝板與打印頭上線纜插座對應位置處設置開口,用于傳輸數據和電力信號的線纜通過頂板與承接板之間的空間,依次穿過承接板上的開口和安裝板上的開口連接于打印頭上的線纜插座。
15、本申請提供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圖像形成設備將led打印頭設置在與殼體內壁轉動連接的支架上,支架能夠相對于殼體在檢修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間轉動,在支架由檢修位置轉動至工作位置的過程中,支架帶動led打印頭由殼體外運動至殼體內并靠近處理盒中的感光鼓;在支架由工作位置轉動至檢修位置的過程中,支架帶動led打印頭遠離處理盒并運動至殼體外。
16、由此設置,當需要更換處理盒或對機體內部進行檢修時,打開機蓋,將支架翻轉至檢修位置,此時led打印頭位于殼體外,用戶更換處理盒或檢修機體內部的過程中不會對led打印頭造成磕碰損傷,更換或檢修完畢后,放下支架的過程中,帶動led打印頭由殼體外運動至殼體內,靠近并最終對準處理盒中的感光鼓,用于在圖像形成過程中使感光鼓曝光,最后蓋上機蓋即可。
1.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機蓋、支架以及led打印頭;所述機體包括頂部開口的殼體,處理盒能夠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機蓋設置于所述殼體的頂部,用于打開或閉合所述開口;所述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殼體內壁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支架能夠相對于所述殼體在檢修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間轉動,所述led打印頭設置于所述支架上,在所述支架由所述檢修位置轉動至所述工作位置的過程中,所述支架帶動所述led打印頭靠近所述處理盒中的感光鼓;在所述支架由所述工作位置轉動至所述檢修位置的過程中,所述支架帶動所述led打印頭遠離所述處理盒中的感光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由所述檢修位置轉動至所述工作位置的過程中,所述支架帶動所述led打印頭由所述殼體外運動至所述殼體內,當所述支架處于所述工作位置時,所述支架和所述led打印頭位于所述殼體內且不凸出于所述開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上部相對設置有鉸接座和限位豁口,所述鉸接座和限位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處理盒;所述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鉸接座鉸接,當所述支架處于所述工作位置時,所述支架遠離所述鉸接座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豁口內,且所述led打印頭與所述處理盒中的感光鼓的軸向基本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豁口的內壁設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支架遠離所述鉸接座的一端設有能夠與所述第一卡接部對應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個為卡槽,另一個為與所述卡槽適配的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座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側板和連接在兩所述側板之間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開口的內壁上,兩所述側板之間連接有轉軸,所述支架的一端間隔設置有鉸接耳,所述鉸接耳位于兩個所述側板之間并與所述轉軸轉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設有過線孔,用于傳輸數據和電力信號的線纜穿過所述過線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盒上設有供所述led打印頭置入的開口,處理盒長度方向的兩端蓋上均設有用于對所述led打印頭長度方向的兩端部進行支撐的托臺。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臺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容納led打印頭兩端部的凸部,以增加托臺與打印頭端部的接觸面積。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打印頭與所述支架之間彈性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依次連接的頂板、轉折板和承接板,所述頂板的一端與所述殼體內壁的一側轉動連接,當所述支架處于所述檢修位置時,所述頂板的一側與所述殼體的內側相抵。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頭安裝于安裝板上,所述支架的承接板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通孔,各所述通孔內均活動穿設有銷軸,所述銷軸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安裝板,所述銷軸的另一端設有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內徑的限位頭,所述銷軸上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彈性抵頂于所述安裝板和承接板。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上設有開口,安裝板與打印頭上線纜插座對應位置處設置開口,用于傳輸數據和電力信號的線纜通過頂板與承接板之間的空間,依次穿過承接板上的開口和安裝板上的開口連接于打印頭上的線纜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