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燈箱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箱改良結構,利用支撐管及導線, 將發光組件設為高度不同的上層發光組件,凸顯文字及特定圖 案的發光顯示效果。
背景技術:
隨著光電產業的發展,光學設計已逐漸運用于日常生活中 ,如燈箱形式的照明裝置經常被利用在指示或廣告招牌等用途 ,使夜間或昏暗的室內得以附有光影的點綴。
燈箱形式的照明裝置,系將燈箱殼體內側底面或側面設置 數個發光組件,燈箱上蓋設以圖案、文字或遮光板,當輸入電 源后,發光組件放出光源,使上蓋所設的式樣呈現出背光及閃 爍或亮彩的視覺感受,而為加強文字及特定圖案的顯示效果, 通常以發光組件排列出該文字及特定圖案,且凸出于燈箱上蓋 之外,配合背光襯托,使其特別明亮,而凸出于燈箱上蓋的發 光組件,下方需配合電路板或其它支撐板,故此種方式雖凸顯 出該文字及特定圖案,但電路板及其它支撐板卻遮蔽了底面及 側面的發光組件,而產生塊狀陰影區域,使背光效果無法完全 發揮,已失去燈箱原有的功能目的,因此急待進一步的改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良習用燈箱結構,而提供一種燈箱 改良結構,使其可結合背光及凸出于燈箱上蓋的顯示功能,且 不會遮蔽其它發光組件,以發揮完整的背光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主要將下殼體設置電路板,其電 路板設有數個電子組件及發光組件,而上層發光組件以穿過支撐管的導線連接,支撐管支撐上層發光組件,使其凸出于上蓋 。 本實用新型的燈箱改良結構不同于習用燈箱結構,將凸出 上蓋的發光組件下方設置電路板或其它支撐板,而是利用導線 配合支撐管,使上層發光組件具有高低差,并使其上層發光組 件凸出上蓋的穿孔或設置于不同高度,呈現出欲展示的文字或 圖案,而不會遮蔽下層發光組件,此外,配何不同長度的導線 及支撐管,除了可清楚達到顯示效果之外,亦可呈現上層發光 組件及下層發光組件不同高度的層次效果,使燈箱改良結構具 有更多樣化的光學設計及廣告指示功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系統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局部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就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功能,采用較佳的實施例,配合 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 一 涉說明;
本實施例,請參閱圖1 3所示,主要結構包含下殼體l、 上蓋2、電路板3,其中;請參閱圖1、 2所示,以詳細說明各組 件的關系位置,下殼體1內側的底面設有電路板3,上端設置有 數個穿孔21的上蓋2,其電路板3設有下層發光組件31及數個電 子組件,以導線34連接上層發光組件32,配合支撐管33使上層 發光組件32高于下層發光組件31,且凸出于上蓋2的穿孔21。
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不同于習用技術使用電路板及其它支撐板等不透光體支撐上層發光組件,而是利用導線連
接上層發光組件32,上層發光組件32的下方則以可透光或反光 材質的支撐管33支撐,使其凸出于上蓋2穿孔21,且支撐管33 直徑較上層發光組件32小,故不會遮蔽下層發光組件31的光源 ,當輸入電源于電源輸入端12時,便可利用控制組件11使上層 發光組件32及下層發光組件31發出持續或閃爍的光源,而利用 導線34連接上層發光組件32配合支撐管33的長度調整,可使上
層發光組件32呈現高低不同的多層次表現,不受限于電路板或
支撐物的光源遮蔽,適合利用于更多樣化的光學設計及廣告指 示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燈箱改良結構,包含;一個下殼體,內側設有電路板,下方連接控制組件及電源輸入端,該電路板設有數個下層發光組件及電子組件,且以導線穿設支撐管,連接于上層發光組件;一個上蓋,設置于下殼體上方,該上蓋設有數個可供上層發光組件凸出的穿孔,其特征是,上層發光組件以導線連接,由支撐管支撐,使其高于下層發光組件,凸出于上蓋的穿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箱改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上蓋的穿孔及上層發光組件可排列為文字及圖案。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燈箱改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上層發光組件為不同高度,支撐管為不同長度。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燈箱改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撐管為透明、半透明或反光材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箱改良結構,下殼體內側設有電路板,上方設置具有數個穿孔的上蓋,其電路板設有下層發光組件及數個電子組件,以導線連接上層發光組件,配合支撐管使上層發光組件高于下層發光組件且凸出于上蓋的穿孔,經由輸入電源于電源輸入端,以控制組件控制上層發光組件及下層發光組件發出持續或閃爍的光源,呈現出特定的文字或圖案,而不會遮蔽下層發光組件的光源。
文檔編號F21V19/00GK201262370SQ20082013466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5日
發明者施顏明舜 申請人:吉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施顏明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