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性良好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領域,特別涉及ー種LED光源。
背景技術:
車船用前照燈為對照明要求非常高的ー種光源,目前的車船用前照燈主要為烏絲白熾燈,其工作原理為通過烏絲高達3000°C的白熾狀態發光而實現照明。本發明人在進行本發明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目前的車船用烏絲白熾前照燈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以下的缺陷I、目前的車船用烏絲白熾前照燈的發光效率一般為13_201m/W,照明效率較低;
2、目前的車船用鎢絲白熾前照燈的壽命較低,其應用壽命一般僅3-10個月不等。近年來隨著LED技術的發展,LED由于其發光效率更高(一般達到120_1601m/W),更加環保節能的優點而備受各國的青睞。但是由于LED的工作溫度要求較低而不可能如鎢絲燈ー樣耐受高溫,故在LED的強光源應用上受到極大的限制。目前有些LED照明專家仍然認為對照明強度極高且體積受限的車船用前照杰中應用LED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可實現良好散熱的LED光源。本發明實施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第二種可實現良好散熱的LED光源。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LED光源,包括主散熱基座、副散熱基座、以及LED光源,所述副散熱基座安裝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如端,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ー個主流體通道,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所述副散熱基座而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至少ー個主填充腔體,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分別與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獨立而不相連通,在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和/或,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種LED光源,在上述第一種LED光源中,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內還設置有至少ー個副填充腔體,各所述副填充腔體內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3種LED光源,在上述第一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后端設置有凹腔,各所述凹腔分別與各所述流體通道位置相對,
各所述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所述副散熱基座而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具體是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分別與所述凹腔連通,任一所述主流體通道通過所述凹腔與至少任ー另一所述主流體通道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4種LED光源,在上述第3種LED光源中,所述凹腔呈向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凸出的U形。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 5種LED光源,在上述第一種LED光源中,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互相不連通,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內還設置有至少ー個副流體通道,各所述副流體通道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所述副散熱基座而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具體是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的外壁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分別與各所述副流體通道分別互相連通。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6種LED光源,在上述第5種LED光源中,在各所述副流體通道的前端還連接有一喇叭狀的集流裝置,所述集流裝置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前端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大于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處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7種LED光源,在上述第5或6之任一種LED光源中,在各所述副流體通道的內壁上還分別延伸有至少ー個副葉片。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9種LED光源,在上述第I至6之任ー種LED光源中,在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內壁上還分別延伸有至少ー個主葉片。在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后端還設置有用于引流的引流機、和/或用于灌流的灌流機。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0種LED光源,在上述第I至6之任ー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外還套接有用干與外部連接的安裝散熱基座。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1種LED光源,在上述第I至6之任ー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電路腔體,所述電路腔體內設置有用于向所述LED晶片光源供電的控制電路板模塊,在所述電路腔體外設置有至少一所述主填充腔體。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2種LED光源,在上述第I至6之任ー種LED光源中,當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時,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還設置有透光罩。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3種LED光源,在上述第I至6之任ー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具體是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ー個LED固定平臺,至少一所述主流體通道經過所述LED固定平臺的底部;在所述LED固定平臺上設置有所述LED晶片光源。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4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3種LED光源中,在所述LED固定平臺上還設置有配光鏡,
所述LED固定平臺上的所述LED晶片光源被所述配光鏡半包圍。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5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4種LED光源中,在所述LED固定平臺與所述配光鏡形成的腔體內填充有可透光的吸熱填充物。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6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4種LED光源中,在所述LED固定平臺與所述配光鏡形成的腔體的頂部開ロ處還設置有透光蓋。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7種LED光源,在上述第I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具體是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至少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所述LED晶片光源。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8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7種LED光源中,在相對的任意兩所述LED晶片光源之間設置有至少ー個所述主流體通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19種LED光源,包括主散熱基座,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ー個主流體通道,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至少ー個主填充腔體,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分別與各所述主流體通道不相連通,在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LED固定平臺,在所述LED固定平臺上固定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所述LED固定平臺上的底部至少通過有一所述主流體通道。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0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9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主流體通道,任一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與至少任ー另一所述主流體通道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1種LED光源,在上述第20種LED光源中,在任意互相連通的兩所述主流體通道的連通轉角處呈圓滑U形。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2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9種LED光源中,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分別沿所述主散熱基座后端貫穿至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3種LED光源,在上述第22種LED光源中,在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還連接有一喇叭狀的集流裝置,所述集流裝置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前端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大于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處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4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9種LED光源中,在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內壁上還分別延伸有至少ー個主葉片。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5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9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電路腔體,所述電路腔體內設置有用于向所述LED晶片光源供電的控制電路板模塊,在所述電路腔體外設置有至少一所述主填充腔體。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6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9種LED光源中,在所述LED固定平臺上還設置有配光鏡,所述LED固定平臺上的所述LED晶片光源被所述配光鏡半包圍。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7種LED光源,在上述第26種LED光源中,在所述LED固定平臺與所述配光鏡形成的腔體內填充有可透光的吸熱填充物。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8種LED光源,在上述第26種LED光源中,在所述LED固定平臺與所述配光鏡形成的腔體的頂部開ロ處還設置有透光蓋。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29種LED光源,在上述第19種LED光源中,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具體是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至少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所述LED晶片光源。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30種LED光源,在上述第25種LED光源中,在相對的任意兩所述LED晶片光源之間設置有至少ー個所述主流體通道。由上可見,應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由于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內腔設置有可供氣體或者液體等流體流進以及流出的主流體通道,且該主流體通道伸進至副散熱基座內,故無論在主散熱基座101或者副散熱基座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第二 LED晶片光源 或者兩者的LED晶片光源發光工作過程中,LED晶片光源發光產生的熱量傳導至與LED晶片光源固定連接的主散熱基座、副散熱基座,主散熱基座、副散熱基座上的熱量被傳遞至主流體通道1011內部流通的流體,通過流體在主流體通道內的流進流出被快速帶到外部,實現快速散熱的目的。經過本發明人試驗,本實施例特別適用于超大功率的,譬如采用本實施例LED光源制成汽車或者摩托車用需要強光的車LED光源前燈,還可以制成輪船用的探照燈等等。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ー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I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5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不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6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7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8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9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10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縱向中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1-10提供的LED光源中主散熱基座的A向透視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11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12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13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11提供的ー種LED光源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15提供的一種LED光源結構不意圖。附圖標記
主散熱基座101 ;主流體通道1011 ;主填充腔體1307 ;主填充腔體1308 ;電路腔體:1013 ;電源線流體通道:1014 ;LED固定平臺:1015 ;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 ;配光鏡1017 ;透光蓋1018 ;副散熱基座102 ;臺階1021 ;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 ;透光罩1023 ;副填充腔體1024 ;凹腔1025 ;電源線
104;安裝散熱基座103 ;副散熱基座202 ;主散熱基座301 ;填充流體通道3011 ;副散熱基座302 ;凹腔3025 ;轉向斜面3026 ;填充腔體300 ;第二凹腔3027 ;電路腔體3013 ;主散熱基座401 ;主流體通道4011 ;第一 LED晶片光源4016 ;副散熱基座402 ;第二 LED晶片光源4021 ;副流體通道4025 ;副散熱基座502 ;透光罩5023 ;集流裝置505 ;主散熱基座601 ;引流機(或灌流機)606 ;主散熱基座701 ;主流體通道702 ;主填充腔體703 ;電路腔體704 ;LED晶片光源705 ;LED固定平臺706 ;配光鏡707 ;集流裝置708 ;主散熱基座801 ;引流機(或灌流機):802 ;副散熱基座:900 ,第二 LED晶片光源:9021 ;副流體通道:9025 ;副填充腔體903 ;副散熱基座1000 ;第二 LED晶片光源10021 ;副流體通道10025 ;副填充腔體 10003 ;主散熱基座100 ;LED固定平臺1001 ;LED固定平臺1002 ;主流體通道1003 ;主流體通道1004 ;主填充腔體1005 ;主填充腔體1006 ;主流體通道1007 ;主流體通道1008 ;LED晶片光源1009 ;LED晶片光源1000 ;主散熱基座110 ;主流體通道1103 ;主流體通道1104 ;主流體通道1105 ;主流體通道1106 ;主流體通道1107 ;主散熱基座1201 ;LED固定平臺:1203 ;LED固定平臺:1204 ;配光鏡:1202 ;配光鏡:1205 ;主填充腔體1207 ;主填充腔體1208 ;主流體通道1209 ;主流體通道1200 ;主散熱基座1301 ;配光鏡1302 ;配光鏡1305 ;主填充腔體1307 ;主填充腔體1308 ;主散熱基座140 ;LED固定平臺1403 ;LED固定平臺1404 ;配光鏡1402 ;配光鏡1405 ;主填充腔體1407 ;主填充腔體1408o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I :參見圖1、1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ー種LED光源,該光源主要包括主散熱基座101、副散熱基座102以及LED晶片光源。其結構如下副散熱基座102安裝在主散熱基座101的前端。在主散熱基座101內設置有至少ー個主流體通道1011。參見圖I、1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主散熱基座101中的下半部分左右對稱地設置有兩個主流體通道1011,在該LED晶片光源上,每個主流體通道1011在主散熱基座101的后端設置有開頭以分別與外部連通。在進行主散熱基座101與副散熱基座102的連接吋,使主散熱基座101上的各主流體通道1011的前端部分伸入在副散熱基座102而與副散熱基座102連接,參見圖I、1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主散熱基座101上設置有主流體通道1011的下半部分設置成沿前端伸出狀,相應地在副散熱基座102與主散熱基座101前后相対的下半部分設置有ー個向前端縮進的臺階1021,從而可以將主散熱基座101下半部分沿前端伸出的部分固定在副散熱基座102中后端下部沿前端縮進的臺階1021上實現主散熱基座101以及副散熱基座102的下部連接,此時兩主流體通道1011的前端均部分伸入在副散熱基座102內。在主基內還分別設置有至少ー個主填充腔體1012,每個主填充腔體1012分別與每個主流體通道1011相互獨立而不相連通,在各個主填充腔體1012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參見圖I、11所示,本實施例作為示意地,在主散熱基座101的上半部分設置有兩個主填充腔體1012,其中靠近主散熱基座101后端的主填充腔體1012內還進ー步設置有電路腔體1013,在該電路腔體1013內設置有用于給LED晶片光源供電的控制電路板模塊(向控制電路板模塊提供外部電源的電源線104可從主散熱基座101的后端引迸、),這樣在本實施例LED晶片光源應用工作過程中,控制電路板模塊工作發出的熱量能快速傳到至外部的主填充腔體1012內的吸熱填充物,從而避免控制電路板模塊溫度過高而影響正常工作。參見圖I所示,在主散熱基座101內還可以進ー步設置有分別可供電源導線通 過的電源線流體通道1014,此時控制電路板模塊上引出的電源導線可以電源線流體通道1014被引至主散熱基座101側面的LED晶片光源。當在副散熱基座102上還設置有LED晶片光源時,還可以使得主散熱基座101上的電源線流體通道1014與副散熱基座102上的電源線流體通道1014連通,進ー步將控制電路板模塊上引出的電源導線引至主散熱基座101側面的LED晶片光源,以提供供電。參見圖I、11所示,本實施例作為示意,在主散熱基座101的靠前的頂部側面設置有LED固定平臺1015,在該LED固定平臺1015上安裝有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在該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的四周,即在該LED固定平臺1015上設置有配光鏡1017 (該配光鏡1017的形狀具體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比如碗狀或者半球狀等等),從而使得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位于配光鏡1017中,被配光鏡1017立體包圍,此吋,LED發出的光可以在配光鏡1017的配光調節下以確定的方向對外發出,達到預定的光照目的。譬如設置在主散熱基座101側面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可以但不限于可以用于摩托車或者汽車或者輪船的近光燈。進ー步地,參見圖I所示,在本實施例主散熱基座101的LED固定平臺1015與其上的配光鏡1017形成的腔體的頂部開ロ處密封安裝有透光蓋1018,該透光蓋1018在應用過程中既可以用于調節其內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的光照效果,還可以用于防潮、防塵、防碰撞已達到保護其內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的目的。該透光蓋1018可根據實際需要安裝也可以不安裝。另外,還可以但不限于在主散熱基座101的LED固定平臺1015與其上的配光鏡1017形成的腔體內填充可透光的吸熱物質,以在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工作發光過程中發出的熱量被快速傳導至其四周的吸熱物質。參見圖I所示,在本實施例副散熱基座102的前端還可以但不限于設置有第二LED晶片光源1022,在該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的前端覆蓋有透光罩1023,該透光罩1023將副散熱基座102前端的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密封在透光罩1023內,起到調節其內的第二LED晶片光源1022的光照效果,還可以用于防潮、防塵、防碰撞已達到保護其內的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的目的。參見圖I所示,在本實施例副散熱基座102的后端上部還可以但不限于設置有副填充腔體1024,在該副填充腔體1024內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在副散熱基座102前端的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工作吋,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發出的熱量通過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底部的副散熱基座102被快速傳導至副填充腔體1024內的吸熱填充物,提高第二LED晶片光源1022的散熱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副填充腔體1024設置在副散熱基座102的上部最后端,此時可以采用隔熱的配光鏡1017充當副散熱基座102上的副填充腔體1024的腔體蓋,在往副填充腔體1024內填充好吸熱物質后,在該副填充腔體1024的后端開ロ處密封封堵上該隔熱的配光鏡1017,該隔熱的配光鏡1017 —方面起對主散熱基座101上第一LED晶片光源1016起配光的作用,另ー方面起隔熱作用,以避免副填充腔體1024內吸熱物質的熱量傳導至主散熱基座101上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所在位置而影響主散熱基座101上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位置的溫度,在一方面起封堵副填充腔體1024的作用。另外,本實施例中的吸熱物質具體為熱容量較大的物質,其可以為導電物質也可以為絕緣物質,其可以為氣態也可以為液態還可以呈膠狀或者固體狀等。譬如但不限于選用水作為密封在各主填充腔體1012以及副填充腔體1024內的吸熱物質,當選用水為吸熱物質時,當在主散熱基座101側面設置有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的外周填充吸熱物質時,·預先對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以及其相關電路進行密封以避免受潮或者短路。參見圖I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ー種示意,可以將副散熱基座102的下部前端設置成平面狀,在副散熱基座102的后端下部設置有一沿前端凹進的U形凹腔1025,該U形凹腔1025與連接在副散熱基座102后端的主散熱基座101的兩主流體通道1011共同連通,此時主散熱基座101下部左右対稱的兩主流體通道1011在副散熱基座102的凹腔1025處連通,兩個主流體通道1011形成水平左右対稱的U形成回旋流體通道。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不意,本實施例圖I僅以副散熱基座102上的凹腔1025呈U形為例進行說明,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其設置成任何形狀。本發明人在進行本發明研究過程中試驗發現將該凹腔1025設置成內壁向前端凹進的圓滑形狀有利于提高主散熱基座101上多個主流體通道1011形成的回旋流體通道中的流體的運動順暢性,有利于提高流體的流速。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01、副散熱基座102均可以但不限于為散熱性良好的金屬散熱基座。另外,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01的各主流體通道1011內還可以但不限于設置有主葉片,各主葉片從各主流體通道1011的內壁延伸突出在各主流體通道1011內。各主葉片的設置能進ー步提高主散熱基座101與流過各主流體通道1011的流體的接觸面積,確保主散熱基座101與流過的流體充分接觸,有利于進ー步有利于提高主散熱基座101到流體的熱量傳導效率,提高本實施例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的散熱效率。另外,本實施例以在主散熱基座101的側面以及副散熱基座102的前端均設置有LED光源為例進行說明,在應用中可以僅僅在主散熱基座101的側面設置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 (此時可以但不限于省略副散熱基座102),也可以僅僅在副散熱基座102的前端設置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另外,本實施例以橫截面為圓形的主散熱基座101以及副散熱基座102對本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是并不僅限于此,在應用時,可以選用方形或者五角星形或者其他任意異性的主散熱基座101、副散熱基座102,采用上述的機構同樣可以達到本發明的提高散熱效果的目的。另外,在本實施的主散熱基座101外還可以但不限于進ー步套裝有安裝散熱基座103,以便于方便地將本實施例的LED光源方便地裝在其他設備上,譬如作為摩托車的前照燈或者汽車的前照燈,或者輪船的水下探照燈(此時流過各主流體通道1011的流體為海水)或者水上探照燈(此時流過各主流體通道1011的流體為空氣)。另外,本實施例以在主散熱基座101內設置用于容納控制電路板模塊的電路腔體1013對本實施例技術方案進行示意性說明,但是并不僅限于此,在設計時,可以根據實際安裝需要將控制電路板模塊設置在主散熱基座101的外部,而在主散熱基座101內不設置電路腔體1013。由上可見,由于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01內腔設置有可供氣體或者液體等流體流進以及流出的主流體通道1011,且該主流體通道1011伸進至副散熱基座102內,故無論在主散熱基座101或者副散熱基座102的第一 LED晶片光源1016、第二 LED晶片光源1022或者兩者的LED晶片光源發光工作過程中,LED晶片光源發光產生的熱量傳導至與LED 晶片光源固定連接的主散熱基座101、副散熱基座102,主散熱基座101、副散熱基座102上的熱量被傳遞至主流體通道1011內部流通的流體,通過流體在主流體通道1011內的流進流出被快速帶到外部,實現快速散熱的目的。經過本發明人試驗,本實施例特別適用于超大功率的,譬如采用本實施例LED光源制成汽車或者摩托車用需要強光的車LED光源前燈,還可以制成輪船用的探照燈等等。實施例2:參見圖2、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I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在本實施例的副散熱基座202的前端未設置有LED光源。并且將副散熱基座202的前端設置成圓頭狀。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與實施例I中的記載相同。實施例3:參見圖3、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I所不同住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301的側面無需安裝LED晶片光源。本實施例相應免除配合主散熱基座301的LED晶片光源照明所需的配光鏡;并且在主散熱基座301的上部設置一前后貫通的填充流體通道3011,在副散熱基座302的后端上部設置ー個向內凹進的第二凹腔3027,在主散熱基座301、副散熱基座302連接后使主散熱基座301上部的填充流體通道3011與副散熱基座302后端上部的第二凹腔3027正好相對配合,整體在主散熱基座301以及副散熱基座302的上部共同形成ー個可用于填充吸熱物質的填充腔體300內合為ー個填充腔體300,可以在該填充腔體300內進ー步設置相對于填充腔體300密封獨立不連接的電路腔體3013。本實施例副散熱基座302后端下部的凹腔3025相對于實施例I進ー步加寬,且其在副散熱基座302前段的轉角位置處,形成一個轉向斜面3026,該轉向斜面3026在流體流過過程中可起到流體導向的作用,進ー步加快填充流體通道3011形成的回旋流體通道內流進以及流出的流體流過的速度,進ー步提高整個LED光源的散熱效率。本實施例除了上述的進ー步有益效果外,與實施例I中的相應描述同理可以取得實施例I中所述相應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4:參見圖4、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I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I、本實施例的副散熱基座402前端可以不安裝透光蓋。2、在本實施例的副散熱基座402的下部的凹腔變成了前后貫通的副流體通道4025,在進行安裝時,使主散熱基座401上的各主流體通道4011分別與副散熱基座402上副流體通道4025共同連通,每個主流體通道4011均貫穿主散熱基座401以及副散熱基座402的前端以及后端,形成貫穿前后的貫穿流體通道。在位于副散熱基座402前端的第二 LED晶片光源4022和/或位于主散熱基座401側面的LED晶片光源工作過程中,主散熱基座401上電路腔體內控制電路板模塊工作過程 中產生的熱量以及第一 LED晶片光源4016以及副散熱基座402上第二 LED晶片光源4022產生的熱量分別被快速傳導至各自所在的主散熱基座401、副散熱基座402,從主散熱基座401以及副散熱基座402而前進后出或者后進前出地流過的流體(氣體或者液體)可快速將主散熱基座401以及副散熱基座402上的熱量帶到外部,實現快速散熱。特別地,當將本實施例LED光源裝在可運動的設備或者裝置上,譬如裝在摩托車或者汽車的前方時,在摩托車或者汽車行進過程中,本實施例裝置相對于周圍的空氣向前行進,有大量的空氣貫穿流體通道在副散熱基座402前端的入口流進,以以摩托車或者汽車行進基本相同的速度從主散熱基座401的后端流出,將主散熱基座401以及副散熱基座402上的熱量快速帶出外部,而實現快速散熱,且無需額外安裝特定的鼓風裝置即可實現大量的流體在貫穿流體通道中高速流過。本實施例中的主填充腔體、副填充腔體以及主散熱基座401上的LED固定平臺的設置與實施例I中基本同理。本實施例除了上述的進ー步有益效果外,與實施例I中的相應描述同理可以取得實施例I中所述相應的有益效果。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以在副散熱基座402的下半部分設置ー個前后貫通的副流體通道4025,該副流體通道4025共同與主散熱基座401下部的所有主流體通道4011共同連通。形成ニ合為ー的貫通流體通道。但是本實施例并不限于此,還可以在副散熱基座402上設置數量分別與主散熱基座401上的主流體通道4011數量一致的副流體通道4025,在連接后使主散熱基座401上的每個主流體通道4011分別與副散熱基座402上的每個副流體通道4025位置正對分別連通,在主散熱基座401以及副散熱基座402上形成多個分別前后貫通的貫通流體通道。另外,與在各主流體通道4011內可分別設置主葉片同理,還可以在副散熱基座402的副流體通道4025或者各副流體通道4025內分別設置副葉片,各副葉片從副流體通道4025的內壁延伸突出在副流體通道4025內。副主葉片的設置能進ー步提高副散熱基座402與流過副流體通道4025的流體的接觸面積,確保副散熱基座402與流過的流體充分接觸,有利于進一步有利于提聞副散熱基座402到流體的熱量傳導效率,從而提聞本實施例LED光源的散熱效率。實施例5:參見圖5、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4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I、本實施例的副散熱基座502前端安裝有透光罩5023 ;
2、在副散熱基座502的副流體通道的前端還連接有ー個喇叭狀的集流裝置505,該集流裝置505在副散熱基座502前端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大于與副散熱基座502連接處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本實施例除了可以取得實施例4所述的有益效果外,還進一歩由于在副散熱基座502前端還設置有集流裝置505,當將本實施例LED光源裝在可運動的設備或者裝置上,在本光源所在設備或者裝置行進過程中,該集流裝置505可進ー步加大流過貫穿流體通道的流體流量,進ー步提高散熱效果。實施例6:參見圖6、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5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
I、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601的后端還增設有引流機(或灌流機)606。本實施例除了可以取得實施例5所述的有益效果外,還進ー步由于在主散熱基座601的后端設置有引流機(或灌流機)606,該引流機(或灌流機)606在電的驅動下工作,能進ー步加速流過所述貫穿流體通道的流體的流速,從而進一步提高本,進ー步提高散熱效果。實施例7 參見圖7、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1_6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未包括副散熱基座以及副散熱基座上的相關部件。本實施例LED光源主要包括主散熱基座701,在主散熱基座701的下半部分設置有至少ー個主流體通道702,各主流體通道702在主散熱基座701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別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開ロ,即形成前后貫通狀。在主散熱基座701上的上半部分的后端設置有一個主填充腔體703,主填充腔體703與各主散熱基座701下半部分的主流體通道702相對獨立而不相連通,主填充腔體703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在主填充腔體703內還設置有電路腔體704,該電路腔體704內設置有電路腔體704,在該電路腔體704內設置有用于給LED晶片光源705供電的控制電路板模塊,這樣在本實施例LED晶片光源705應用工作過程中,控制電路板模塊工作發出的熱量能快速傳到至外部的主填充腔體703內的吸熱填充物,從而避免控制電路板模塊溫度過高而影響正常工作。在主散熱基座701的上半部分的側面還設置有LED固定平臺706,在LED固定平臺706上固定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705,此時,主散熱基座701下半部分前后貫通的主流體通道702位于LED固定平臺706上的下方。與實施例I中主散熱基座701上的LED晶片光源705固定的原理同理,在該LED晶片光源705的四周,即在該LED固定平臺706上設置有配光鏡707,從而使得LED晶片光源705位于配光鏡707中,被配光鏡707立體包圍,此時,LED發出的光可以在配光鏡707的配光調節下以確定的方向對外發出,達到預定的光照目的。譬如設置在主散熱基座701側面的LED晶片光源705可以但不限于可以用于摩托車或者汽車或者輪船的近光燈。由上可見,應用本實施例技術方案,由于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701內腔設置有可供氣體或者液體等流體流進以及流出的主流體通道702,故在主散熱基座701的LED晶片光源705工作過程中,LED晶片光源705發光產生的熱量傳導至與主散熱基座701,主散熱基座701上的熱量被傳遞至主流體通道702內部流通的流體,通過流體在主流體通道702內的流進流出被快速帶到外部,實現快速散熱的目的。參見圖7所示,還可以在本實施例的前后貫通的主流體通道702的前端連接ー喇叭狀的集流裝置708,該集流裝置708的設置有利于加大進入主流體通道702內流通的流體的流量,有利于加快主散熱基座701上的熱量到主流體通道702內流過的流體的傳導效率,進一步提聞散熱效果。需要說明的是,設置在本實施例主散熱基座701下方的前后貫通的主流體通道702可以為左右対稱的兩個,也可以但不限于為ー個。可以為各前后貫通的主流體通道702分別配置ー個喇叭狀的集流裝置708,也可以為所有的主流體通道702共同連接ー個喇叭狀的集流裝置708,使得所有的主流體通道702共同與該集流裝置708的管道流通,形成前端到后端一進多出的流體流體通道結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以在主散熱基座701的下半部分設置前后直線貫通的主流體通道702為例進行說明,但是并進僅限于此,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如實施例1、2、3同理地,在主散熱基座701內設置至少兩主流體通道,各主流體通道僅僅在主散熱基座的后端或者前端開ロ,并且,任一主流體通道在本主流體通道開ロ端的對端在主散熱基座內與任ー另ー主流體通道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此時在主流體通道內形成后進后出的回旋流體通道或者前進前出的回旋流體通道,以供流體的流進以及流出。當在主散熱基座701內的主流體通道形成回旋流體通道結構時,在任意互相連通的兩主流體通道的連通轉角處呈圓滑U形,該U形設計有利于進ー步提高流體在主流體通道回旋連接處的流速,使得流體的流動更加順暢,有利于進ー步提高散熱效果。另外,無論在主散熱基座701內的主流體通道設置為前后貫通狀還是回旋貫通狀,與實施例I中同理地,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701的各主流體通道702內還可以設置主葉片,各主葉片從各主流體通道702的內壁延伸突出在各主流體通道702內。各主葉片的設置能進ー步提高主散熱基座701與流過各主流體通道702的流體的接觸面積,確保主散熱基座701與流過的流體充分接觸,有利于進ー步有利于提高主散熱基座701到流體的熱量傳導效率,提高本實施例LED光源的散熱效率。另外,與實施例1、2、4、5、6同理,在本實施例主散熱基座701的LED固定平臺706與其上的光鏡形成的腔體的頂部開ロ處還可以進一歩加裝透光蓋,該透光蓋在應用過程中既可以用于調節其內的LED晶片光源705的光照效果,還可以用于防潮、防塵、防碰撞已達到保護其內的LED晶片光源705的目的。該透光蓋可根據實際需要安裝也可以不安裝。另外,與實施例1、2、4、5、6同理,、還可以但不限于在主散熱基座701的LED固定平臺706與其上的光鏡形成的腔體內填充可透光的吸熱物質,以在LED晶片光源705工作發光過程中發出的熱量被快速傳導至其四周的吸熱物質。實施例8:參見圖8、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7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參見圖8所示,與實施例6同理,還可以在主散熱基座801的后端設置引流機(或灌流機)802。本實施例除了可以取得實施例7所述的有益效果外,還進ー步由于在主散熱基座801的后端設置有引流機(或灌流機)802,該引流機(或灌流機)802在電的驅動下工作,能進ー步加速流過所述貫穿流體通道的流體的流速,從而進一步提高本,進ー步提高散熱效果。
實施例9:參見圖9、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7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還包括可拆卸的副散熱基座900,在副散熱基座900的前端的上部還設置有第二 LED晶片光源9021。副散熱基座900內下部的副流體通道9025與后端的主散熱基座701的主流體通道702相互貫通,從而在主散熱基座701以及副散熱基座900的內部形成前后貫通且前后分別與外部連通的貫通流體通道。作為ー種優選方案,在副散熱基座上還可以在第二 LED晶片光源9021的背面設置一副填充腔體903,在副填充腔體903內填充有吸熱物質,以進ー步加強對第二 LED晶片光源9021的散熱。本實施例能除了具有實施例1-8的有益效果外,還進ー步由于其副散熱基座900可拆卸,故進ー步有利于適應不同的照明場景,方便用戶的應用。 實施例10 參見圖10、11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8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還包括可拆卸的副散熱基座1000,在副散熱基座1000的前端的上部還設置有第二 LED晶片光源10021。副散熱基座1000內下部的副流體通道10025與后端的主散熱基座701的主流體通道702相互貫通,從而在主散熱基座701以及副散熱基座1000的內部形成前后貫通且前后分別與外部連通的貫通流體通道。作為ー種優選方案,在副散熱基座上還可以在第二 LED晶片光源9021的背面設置一副填充腔體10003,在副填充腔體10003內填充有吸熱物質,以進ー步加強對第二 LED晶片光源10021的散熱。本實施例能除了具有實施例1-8的有益效果外,還進ー步由于其副散熱基座1000可拆卸,故進ー步有利于適應不同的照明場景,方便用戶的應用。實施例11 :參見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1_10所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10的基礎上,在主散熱基座100的頂面以及底面分別設置有LED固定平臺1001、1002,在每個LED固定平臺1001、1002上分別設置有LED晶片光源1009、1000,而在該兩相對的LED固定平臺1001、1002之間設置左右堆成的兩主流體通道1003、1004。其中該兩主流體通道1003、1004可以但不限于為前后分別與外部連通的前后貫通流體通道,也可以為分別僅在一端部開ロ在另一端部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的結構。在主散熱基座100外分別還可以套接安裝散熱基座。本實施例技術方案除了可以具有實施例1-10中所述的有益效果外,還由于其在主散熱基座100的多個側面分別設置有LED固定平臺1001、1002,使得本實施例的整體LED光源可多面多角度照明,已適用不同的光照角度以及照明場景需求。本實施例以圓形的主流體通道1003、1004為例進行示意,但并不僅限于此,在應用時可以但不限于將主流體通道1003、1004設置為矩形、或者橢圓形等等。在LED固定平臺1001、1002的頂部分別設置有主填充腔體1005、1006,在主填充腔體1005、1006內部分別密封有吸熱物質。
或者還可以將在LED固定平臺1001、1002的頂部分別設置主流體通道1007、1008,通過流體巡回的形式實現LED固定平臺1001、1002上的LED晶片光源1009、1000的發出的熱量的散熱。實施例12參見圖13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9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10上設置的主流體通道數量進ー步增多,其除了在主散熱基座110的中心左右對稱地設置有四個口徑較大的主流體通道1103、1104、1105、1106夕卜,還進ー步在主流體通道1103、1104、1105、1106之間以及主散熱基座110頂面以及底面的LED固定平臺之間進ー步設置口徑較小的主流體通道1107。與實施例11同理地,各主流體通道可以但不限于為前后分別與外部連通的前后 貫通流體通道,也可以為分別僅在一端部開ロ在另一端部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的結構。本實施例除了幾倍實施例9的有益效果外,還進一歩由于本實施例中設置的以供流體流過的主流體通道更多,使主散熱基座110與流過的流體的接觸面積更大,進ー步大大提高了主散熱基座110到流過的流體的熱傳導效率,有利于進ー步提高散熱效果。本實施例以矩形的主流體通道為例進行示意,但并不僅限于此,在應用時可以但不限于將主流體通道設置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等等。實施例13參見圖14示,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11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201不為橢圓形柱體而為方形的柱體;并且在主散熱基座1201頂部以及底部的LED固定平臺1203、1204的深度相對較淺,而將配光鏡1202、1205以及主填充腔體1207、1208 (在其內分別填充油吸熱物質)分別伸出在主散熱基座1201的平面;在主散熱基座1201的LED固定平臺1203、1204的外側未設置有用于供流體通過的主流體通道,而僅僅在主散熱基座1201的左右兩側對稱地設置有供流體通過的主流體通道 1209,1200 ο本實施例取得有益效果基本與實施例9相同。實施例14參見圖15,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14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301的橫截面為左右四個轉角呈橢圓形轉角中部呈矩形。其中位于主散熱基座1301頂部以及底部的LED固定平臺上伸出主散熱基座1301平臺的配光鏡1302、1305以及主填充腔體的伸出高度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本實施例取得有益效果基本與實施例11相同。實施例15參見圖16,本實施例的LED光源與實施例12之處主要在于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140的橫截面不為圓形而為矩形;并且,在主散熱基座140頂部以及底部的LED固定平臺1403、1404的深度相對較淺,而將配光鏡1402、1405以及主填充腔體1407、1408伸出在主散熱基座140的平面。
本實施例取得有益效果基本與實施例10相同。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1-13中的固定在主散熱基座以及副散熱基座上的LED晶片光源可以為各種形狀的LED晶片光源,本實施例提供了ー種LED晶片光源的技術方案作為示意該LED晶片光源主要由固定在金屬基座上的LED晶片組成,在安裝時,將該金屬基板面對面相互接觸緊貼地安裝在本實施例的主散熱基座以及副散熱基座上。安裝的本實施例主散熱基座以及副散熱基座上的LED晶片光源的具體結構如下在金屬基板的頂面設置有ー凹坑;絕緣基材鋪設在金屬基板上頂面區域;在PCB絕緣基材上鋪設有走線銅箔。復數個LED晶片固定在凹坑內,各LED晶片的絕緣層與金屬基板面接觸,各LED晶片的一電極引腳分別焊接于金屬基板上,另ー電極引腳分別通過各導電引線與走線銅箔電連接;各LED晶片以及導電引線以及熒光粉被共同包裹在硅膠填充部內。應用本技術方案有利于實現大功率的LED強光源,其有利于提高散熱性能,其特別適 用于車船用前照燈光源。另外,本實施LED晶片光源上的金屬基板直接采用本實施例的金屬主主散熱基座以及金屬副散熱基座替換實現。需要說明的是,應用本實施例技術方案還可以將實施例1-12所示結構的LED光源為單元,而將多個單元組成ー個LED光源矩陣,進ー步提高光照強度以及實現多角度發光。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LED光源,其特征是,包括主散熱基座、副散熱基座、以及LED光源, 所述副散熱基座安裝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一個主流體通道,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所述副散熱基座而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至少一個主填充腔體,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分別與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獨立而不相連通,在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 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和/或,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車船用LED光源,其特征是, 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內還設置有至少一個副填充腔體,各所述副填充腔體內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車船用LED光源,其特征是,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主流體通道, 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后端設置有凹腔,各所述凹腔分別與各所述流體通道位置相對, 各所述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所述副散熱基座而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具體是 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分別與所述凹腔連通,任一所述主流體通道通過所述凹腔與至少任一另一所述主流體通道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船用LED光源,其特征是, 所述凹腔呈向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凸出的U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車船用LED光源,其特征是, 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互相不連通, 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內還設置有至少一個副流體通道,各所述副流體通道在所述副散熱基座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 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所述副散熱基座而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具體是 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的外壁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分別與各所述副流體通道分別互相連通。
6.一種LED光源,其特征是,包括主散熱基座,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一個主流體通道,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至少一個主填充腔體,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分別與各所述主流體通道不相連通,在各所述主填充腔體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LED固定平臺,在所述LED固定平臺上固定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 所述LED固定平臺上的底部至少通過有一所述主流體通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是, 在所述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主流體通道,任一所述主流體通道在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與至少任一另一所述主流體通道互相連通,形成回旋流體通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是, 在任意互相連通的兩所述主流體通道的連通轉角處呈圓滑U形。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是, 各所述主流體通道分別沿所述主散熱基座后端貫穿至所述主散熱基座的前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是, 在各所述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還連接有一喇叭狀的集流裝置,所述集流裝置在所述副散熱基座前端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大于與所述副散熱基座連接處的管道的通道橫截面的面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領域,公開了一種散熱性良好的LED光源。其包括主散熱基座、副散熱基座,副散熱基座安裝在主散熱基座的前端,在主散熱基座內設置有至少一個主流體通道,各主流體通道在主散熱基座的后端分別與外部連通,各主流體通道的前端部分伸入在副散熱基座而與副散熱基座連接,在主散熱基座內還設有至少一個主填充腔體,各主填充腔體分別與各主流體通道獨立而不相連通,在各主填充腔體內分別密封填充有吸熱填充物,在副散熱基座的前端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和/或,在主散熱基座的側面設置有可對外發光的LED晶片光源。
文檔編號F21V29/00GK102853303SQ20121036155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黎昌興 申請人:黎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