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腐燈,特別涉及一種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
背景技術(shù):
核電站對燈具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可提供大范圍照明的工礦燈在核電站中使用較多,為適合核電站的特殊環(huán)境,工礦燈需具備防塵防腐的功能。為提供大范圍照明,在具備防塵防腐功能的同時工礦燈需用功率較大的光源,從而需解決工礦燈的散熱問題,而且如何使燈具的整體密封性增強也是所需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旨在提高燈具的散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包括燈殼、設置在所述燈殼內(nèi)的光源、與所述燈殼底部連接的防腐電氣箱,所述燈殼為采用鋁合金材料拉伸壓制而成的金屬外殼,在所述金屬外殼外表面涂有一層耐高溫防腐散熱涂料,所述防腐電氣箱與所述燈殼底部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膠圈。優(yōu)選地,所述防腐散熱涂料為一種輻射熱量的涂料,涂刷在所述金屬外殼外表面的防腐散熱涂料的涂層厚度為O. ImnTo. 3mm。優(yōu)選地,所述光源為雙鎢絲鹵鎢燈或LED發(fā)光體。本實用新型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的燈殼采用鋁合金材料拉伸壓制而成,具有導熱性,而且在燈殼表面涂有一層耐高溫防腐散熱涂料,該防腐散熱涂料為一種輻射熱量的涂料,能以8-13. 5 μ m波長形式發(fā)射走燈殼上的熱量,降低燈殼表面溫度,從而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在燈殼與電氣箱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膠圈,可增強電氣箱與燈殼底部連接處的密封性,使外部粉塵和氣體不能進入燈具內(nèi)部,增強燈具整體的密封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的一實施例的剖視圖。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jié)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參照圖I和圖2,提出本實用新型的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的一實施例,包括碗狀形燈殼10、設置在燈殼10內(nèi)的光源、與燈殼10底部連接的防腐電氣箱20,結(jié)構(gòu)簡單。在燈殼10底部設有供導線通過的出線孔,與光源連接的導線通過該出線孔與電氣箱20內(nèi)的驅(qū)動電路連接。光源為雙鎢絲鹵鎢燈或LED發(fā)光體。防腐電氣箱20與燈殼10底部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膠圈,可增強電氣箱20與燈殼10底部連接處的密封性,使外部粉塵和氣體不能進入燈具內(nèi)部,增強燈具整體的密封性。燈殼10為米用招合金材料拉伸壓制而成的金屬外殼,具有導熱性;在金屬外殼外表面涂有一層耐高溫防腐散熱涂料101。該防腐散熱涂料101為一種輻射熱量的涂料,能以8-13. 5 μ m波長形式發(fā)射走燈殼10上的熱量,降低燈殼10表面溫度,從而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該防腐散熱涂料101在起到輻射降溫的同時,也有很好的自潔性、防腐性、防水性、防火性、絕緣性、抗酸堿。涂刷在金屬外殼外表面的防腐散熱涂料101的涂層厚度為
O.ImnTo. 3mm,涂層很薄,可加快散熱速度。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jié)構(gòu)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 關(guān)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包括燈殼、設置在所述燈殼內(nèi)的光源、與所述燈殼底部連接的防腐電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殼為采用鋁合金材料拉伸壓制而成的金屬外殼,在所述金屬外殼外表面涂有一層耐高溫防腐散熱涂料,所述防腐電氣箱與所述燈殼底部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膠圈。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散熱涂料為一種輻射熱量的涂料,涂刷在所述金屬外殼外表面的防腐散熱涂料的涂層厚度為O.lmnTO. 3mm。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或2所述的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雙鎢絲鹵鎢燈或LED發(fā)光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核電站用防塵防腐工礦燈,包括燈殼、設置在燈殼內(nèi)的光源、與燈殼底部連接的防腐電氣箱,燈殼采用鋁合金材料拉伸壓制而成,具有導熱性,而且在燈殼表面涂有一層耐高溫防腐散熱涂料,該防腐散熱涂料能以8-13.5μm波長形式發(fā)射走燈殼上的熱量,降低燈殼表面溫度,從而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在燈殼與電氣箱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膠圈,可增強電氣箱與燈殼底部連接處的密封性,使外部粉塵和氣體不能進入燈具內(nèi)部,增強燈具整體的密封性。
文檔編號F21V31/00GK202629654SQ20122017226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夏昌明 申請人:夏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