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led背光源燈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LED燈的組成構件,特別是指一種用于安放LED晶片的背光源燈殼。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影響LED燈的亮度及使用壽命的ー個重要因素就是溫度,散熱問題是LED燈技術研發一直在攻克、完善的課題。LED燈的組成部件之一、用于安放LED晶片的燈殼,通常包括主殼體以及固定連設于該主殼體的正、負電扱。現有的燈殼為了保證正、負電極牢固地連接于主殼體,其正、負電極被主殼體大面積地包覆著,正、負電極的裸露面積較小,這樣的結構就使得晶片發光所產生的熱的傳熱散熱面積偏小,散熱效果差,制約著LED燈的亮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LED背光源燈売,以克服現有的燈殼其正、負電極裸露的面積較小,燈殼散熱能力較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LED背光源燈殼,包括主殼體以及固定連設于該主殼體的正、負電極,正、負電極分別包括電源連接端和晶片連接端,該電源連接端設于該主殼體背面側沿處,該主殼體正面設有晶片置放槽,該正、負電極的正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晶片置放槽的槽底,該正、負電極的背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主殼體的背面。更具體地,上述正、負電極的機構及與主殼體的連接方式包括下述兩種方式—是,上述正、負電極的斷面分別呈T字型設置,上述主殼體背面與正、負電極背面平齊地分別包覆正、負電極的側沿。ニ是,上述正、負電極的一側沿分別彎折成疊合的上、下片層,且該上片層的面積大于該下片層的面積;上述主殼體背面與正、負電極背面平齊地分別包覆上述上片層的側沿。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該燈殼的正、負電極背面裸露面積得到有效的増大,其散熱面積相應得到増大;晶片發光產生的熱量由正、負電極的銅導體導出,再由連接正、負電極背面的第三介質引導從而將熱量散發出來;這樣的燈殼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熱性能,同時也減少了主殼體的制備原料,進一步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I為燈殼背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燈殼正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A-A方向剖視示意圖。[0013]圖4為實施方式ー的圖2中B-B方向剖視示意圖。圖5為實施方式ニ的圖2中B-B方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為優選實施方式。參照圖I、圖2、圖3、圖4, 一種LED背光源燈殼,包括主殼體I以及固定連設于該主殼體I的正電極21、負電極22,正電極21、負電極22分別包括電源連接端和晶片連接端,該電源連接端設于該主殼體I背面側沿處,該主殼體I正面設有晶片置放槽10,該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正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晶片置放槽10的槽底,該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背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主殼體I的背面。該燈殼的正電極21、負電極22背面裸露面積得到有效的増大,其散熱面積相應得到増大;晶片發光產生的熱量由 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銅導體導出,再由連接正電極21、負電極22背面的第三介質引導從而將熱量散發出來;這樣的燈殼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熱性能,同時也減少了主殼體I的制備原料,進ー步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如圖4所示,上述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一側沿分別彎折成疊合的上片層2a、下片層2b,且該上片層2a的面積大于該下片層2b的面積;上述主殼體I背面與正電極21、負電極22背面平齊地分別包覆上述上片層2a的側沿。實施方式ニ參照圖I、圖2、圖3、圖5, —種LED背光源燈殼,包括主殼體I以及固定連設于該主殼體I的正電極21、負電極22,正電極21、負電極22分別包括電源連接端和晶片連接端,該電源連接端設于該主殼體I背面側沿處,該主殼體I正面設有晶片置放槽10,該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正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晶片置放槽10的槽底,該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背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主殼體I的背面。該燈殼的正電極21、負電極22背面裸露面積得到有效的増大,其散熱面積相應得到増大;晶片發光產生的熱量由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銅導體導出,再由連接正電極21、負電極22背面的第三介質引導從而將熱量散發出來;這樣的燈殼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熱性能,同時也減少了主殼體I的制備原料,進ー步地降低了生產成本。為了保證主殼體I抓牢上述正電極21、負電極22,如圖5所示,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斷面分別呈T字型設置,上述主殼體I背面與正電極21、負電極22背面平齊地分別包覆正電極21、負電極22的側沿。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1.ー種LED背光源燈殼,包括主殼體以及固定連設于該主殼體的正、負電極,該主殼體正面設有晶片置放槽,該正、負電極的正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晶片置放槽的槽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負電極的背面中部裸露地設于所述主殼體的背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LED背光源燈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負電極的斷面分別呈T字型設置,所述主殼體背面與正、負電極背面平齊地分別包覆正、負電極的側沿。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LED背光源燈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負電極的ー側沿分別彎折成疊合的上、下片層,且該上片層的面積大于該下片層的面積;所述主殼體背面與正、負電極背面平齊地分別包覆所述上片層的側沿。
專利摘要一種LED背光源燈殼,包括主殼體以及固定連設于該主殼體的正、負電極,正、負電極分別包括電源連接端和晶片連接端,該電源連接端設于該主殼體背面側沿處,該主殼體正面設有晶片置放槽,該正、負電極的正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晶片置放槽的槽底,該正、負電極的背面中部裸露地設于該主殼體的背面。該燈殼的正、負電極背面裸露面積得到有效的增大,其散熱面積相應得到增大;晶片發光產生的熱量由正、負電極的銅導體導出,再由連接正、負電極背面的第三介質引導從而將熱量散發出來;這樣的燈殼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熱性能,同時也減少了主殼體的制備原料,進一步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F21V23/06GK202546674SQ20122022990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羅巍 申請人:福建省鼎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