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車用led透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燈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車用LED透鏡。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日益普及。車燈具是汽車的一個重要配件,人們將LED燈具使用于汽車上還處于初步階段,還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節能環保和低成本也是汽車燈具領域不斷追求的目標,使用節能的LED燈具達到良好的照明或者美化效果是汽車燈具廠家和技術人員不斷探求的主題。尋找一種有效利用光能,安裝便捷和成本低的車用燈具及其附件一直是行業面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于車用貼片式LED燈上面的新型車用LED透鏡。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新型車用LED透鏡包括透鏡主體和連接部件,所述的透鏡主體上設有出光面。所述的連接部件與透鏡主體連接,連接部件包括支撐腳或者卡扣。所述的透鏡主體的出光面為弧形。該新型車用LED透鏡還包括凸臺,所述的凸臺設于透鏡主體和連接部件之間,所述的凸臺為透明材料。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數量為I個或者復數個。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數量為2個、3個或者4個。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形狀包括圓柱形、三棱柱形、四棱柱形或者片狀。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高度為I. 5毫米到6毫米。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本新型車用LED透鏡安裝在貼片式LED燈的上部,具有很好的聚光效果,而且通過支撐腳或者卡扣與貼片式LED燈連接,安裝便捷。同時,新型車用LED透鏡還具有保護車用LED燈的效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新型車用LED透鏡包括透鏡主體I和連接部件3,透鏡主體I上設有出光面,透鏡主體I整體為透明材料,所述的透明材料包括PMMA、PC、ABS、玻璃或者上述材料的混合材料。連接部件3與透鏡主體I連接,連接部件3包括支撐腳或者卡扣。[0017]透鏡主體I的出光面為弧形。為了更穩定的固定連接,該新型車用LED透鏡還可以設有凸臺2,所述的凸臺2設于透鏡主體I和連接部件3之間,凸臺2為透明材料。根據實際情況,支撐腳或者卡扣的數量可以設為I個或者復數個。優選的方案是支撐腳或者卡扣的數量設為2個、3個或者4個。根據具體情況,支撐腳或者卡扣的形狀包括圓柱形、三棱柱形、四棱柱形或者片狀以及其他形狀。支撐腳或者卡扣的高度為I. 5毫米到6毫米。這樣整個新型車用LED透鏡的整體高度為2毫米到40毫米。支撐腳或者卡扣通過熱鉚接或者扣接到車用的貼片式LED燈的上部。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本新型車用LED透鏡安裝在貼片式LED燈的上部,具有很好的聚光效果,而且通過支撐腳或者卡扣與貼片式LED燈連接,安裝便捷,維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時,新型車用LED透鏡還具有保護車用LED燈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鏡主體和連接部件,所述的透鏡主體上設有出光面;所述的連接部件與透鏡主體連接,連接部件包括支撐腳或者卡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鏡主體的出光面為弧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凸臺,所述的凸臺設于透鏡主體和連接部件之間,所述的凸臺為透明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數量為I個或者復數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數量為2個、3個或者4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形狀包括圓柱形、三棱柱形、四棱柱形或者片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腳或者卡扣的高度為I. 5毫米到6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屬于車用燈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車用LED透鏡包括透鏡主體和連接部件,其中,透鏡主體上設有出光面。連接部件與透鏡主體連接,連接部件包括支撐腳或者卡扣。本新型車用LED透鏡安裝在貼片式LED燈的上部,具有很好的聚光效果,而且通過支撐腳或者卡扣與貼片式LED燈連接,安裝便捷,維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時,新型車用LED透鏡還具有保護車用LED燈的效果。
文檔編號F21V5/04GK202708983SQ20122034342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楊國春, 王雪松 申請人:蘇州弘瀚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