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光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
背景技術:
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既可應用于大型的演出場所,比如廣場亮化,演播廳等,用于對演出場所、戶外亮化工程進行照明,又可應用于隧道的照明中,現有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包括有封蓋、支撐框架和光學模組,光學模組模組上設有出光角透鏡,但是大多都是將封蓋封裝在支撐框架的下方,從而不利于對光學模組的快速安裝和拆卸,也不利于快速更換出光角透鏡,因而現有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不能快速地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這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維護上也存在不便。
發明內容·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快速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同時在維護上也更加方便。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包括有光學模組,封蓋和支撐框架,所述的光學模組安裝在支撐框架內,所述的封蓋蓋在光學模組的上方,所述的光學模組,封蓋和支撐框架三者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下面對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所述的光學模組設有出光角透鏡。所述封蓋的中央部位設有窗口,所述的光學模組的頭部從該窗口探出。所述的連接件為螺釘,所述的封蓋,光學模組和支撐架的邊緣上均設置有相互對應的螺孔,所述的螺釘穿設在所述的螺孔中。所述的支撐框架為凹槽狀,該支撐框架沿著其縱向并列地安裝多個所述的光學模組,每一個光學模組的上方均對應一個所述的封蓋。所述的支撐框架包括有主體框架和側蓋,所述主體框架的兩端均與側蓋固定連接。所述的光學模組為LED光學模組,所述的支撐框架的底部和所述的封蓋兩端均設有通風孔。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包括有固定支架和轉軸,所述的支撐框架和固定支架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設有樞接孔,所述的轉軸穿過樞接孔與所述的側蓋固定連接。所述的轉軸的端部設有旋鈕。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I、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包括有支撐框架,封蓋和光學模組,光學模組安裝在支撐框架內,封蓋蓋在光學模組的上方,從而封蓋也蓋在了支撐框架的上方,該設置能實現對光學模組的快速更換,進而也能實現對出光角透鏡的快速更換,因此,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快速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在維護上也更加方便。2、光學模組上設有出光角透鏡,則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出光角透鏡,使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3、封蓋的中央部位設有窗口,光學模組的頭部從窗口中探出,則使得光學模組所發出的光能從該封蓋的窗口中穿透出去。4、所述封蓋,光學模組和支撐架的邊緣上均設置有相互對應的螺孔,所述的螺釘穿設在所述的螺孔中,這樣的設置將支撐框架,光學模組和封蓋固定連接起來,從而也使封蓋固定地封裝在支撐框架和光學模組的上方。5、支撐框架為凹槽狀,該支撐框架沿著其縱向并列地安裝有多個光學模組,且每個光學模組的上方對應一個所述的封蓋,該設置使得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很好地適應隧道中的使用環境,同時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可以通過改變支撐框架的長度來增減光學模組的數量,從而滿足對不同功率和不同亮度的需求。6、支撐框架包括有主體框架和側蓋,主體框架的兩端均與側蓋固定連接,該結構使得光學模組能夠牢靠地安裝在支撐框架內。7、所述的光學模組為LED光學模組,則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具有節能的效果,所述的支撐框架的底部和所述的封蓋兩端均設有通風孔,這就使得空氣能夠從下而上穿過通風孔并帶走熱量,從而使得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8、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包括有固定支架和轉軸,支撐框架和固定支架通過轉軸活動連接,這樣的結構設置使得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夠進行轉動,從而實現在不同的方向上投光或照明。9、固定支架上設有樞接孔,所述的轉軸穿過樞接孔與側蓋固定連接,該結構具體實現了支撐框架和固定支架通過轉軸活動連接,從而使得支撐框架及其內部安裝的光學模組可以在固定支架上進行轉動。10、所述的轉軸的端部設有旋鈕,而且轉軸和側蓋為固定連接,因而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轉動旋鈕來轉動支撐框架及其光學模組從而實現該投光和隧道兩用燈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光或照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的爆炸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的總體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的局部剖視圖。圖4是本實施例所述的具有不同功率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的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光學模組,2、封蓋,201、窗口,3、支撐框架,301、主體框架,302、側蓋,4、螺釘,5、固定支架,501、樞接孔,6、轉軸,7、通風孔,8、旋鈕,9、電源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至圖3,一種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包括有光學模組1,封蓋2和支撐框架3,所述的光學模組I安裝在支撐框架3內,所述的封蓋2蓋在光學模組I的上方,所述的光學模組1,封蓋2和支撐框架3三者通過 螺釘4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的光學模組I設有出光角透鏡。所述封蓋2的中央部位設有窗口 201,所述的光學模組I的頭部從該窗口 201探出。所述的封蓋2,光學模組I和支撐架的邊緣上均設置有相互對應的螺孔,所述的螺釘4穿設在所述的螺孔中。所述的支撐框架3為凹槽狀,該支撐框架3沿著其縱向并列地安裝多個所述的光學模組1,每一個光學模組I的上方均對應一個所述的封蓋2。所述的支撐框架3包括有主體框架301和側蓋302,所述主體框架301的兩端均與側蓋302固定連接。所述的光學模組I為LED光學模組1,所述的支撐框架3的底部和所述的封蓋2兩端均設有通風孔7。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包括有固定支架5和轉軸6,所述的支撐框架3和固定支架5通過轉軸6活動連接。所述的固定支架5上設有樞接孔501,所述的轉軸6穿過樞接孔501與所述的側蓋302固定連接。所述的轉軸6的端部設有旋鈕8。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包括有電源座9。本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I、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包括有支撐框架3,封蓋2和光學模組1,光學模組I安裝在支撐框架3內,封蓋2蓋在光學模組I的上方,從而封蓋2也蓋在了支撐框架3的上方,該設置能實現對光學模組I的快速更換,進而也能實現對出光角透鏡的快速更換,因此,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快速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在維護上也更加方便。2、光學模組I上設有出光角透鏡,則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出光角透鏡,使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3、封蓋2的中央部位設有窗口 201,光學模組I的頭部從窗口 201中探出,則使得光學模組I所發出的光能從該封蓋2的窗口 201中穿透出去。4、封蓋2,光學模組I和支撐架的邊緣上均設置有相互對應的螺孔,所述的螺釘4穿設在所述的螺孔中,這樣的設置將支撐框架3,光學模組I和封蓋2固定連接起來,從而也使封蓋2固定地封裝在支撐框架3和光學模組I的上方。5、支撐框架3為凹槽狀,該支撐框架3沿著其縱向并列地安裝有多個光學模組1,且每個光學模組I的上方對應一個所述的封蓋2,該設置使得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很好地適應隧道的使用環境,同時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可以通過改變支撐框架3的長度來增減光學模組I的數量,從而滿足對不同功率和不同亮度的需求。如圖4所示,最下方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在其支撐框架3的縱向上并列地安裝有三個光學模組1,其對應的功率為75W,中間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安裝有兩個光學模組I,其對應的功率為50W,最上方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安裝有一個光學模組I,其對應的功率為25W。6、支撐框架3包括有主體框架301和側蓋302,主體框架301的兩端均與側蓋302固定連接,該結構使得光學模組I能夠牢靠地安裝在支撐框架3內。7、所述的光學模組I為LED光學模組1,則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具有節能的效果,所述的支撐框架3的底部和所述的封蓋2兩端均設有通風孔7,這就使得空氣能夠從下而上穿過通風孔7并帶走熱量,從而使得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0044]8、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還包括有固定支架5和轉軸6,支撐框架3和固定支架5通過轉軸6活動連接,這樣的結構設置使得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夠進行轉動,從而實現在不同的方向上投光或照明。9、固定支架5上設有樞接孔501,所述的轉軸6穿過樞接孔501與側蓋302固定連接,該結構具體實現了支撐框架3和固定支架5通過轉軸6活動連接,從而使得支撐框架3及其內部安裝的光學模組I可以在固定支架5上進行轉動。10、所述的轉軸6的端部設有旋鈕8,而且轉軸6和側蓋302為固定連接,因而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轉動旋鈕8來轉動支撐框架3及其光學模組I從而實現該投光和隧道兩用燈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光或照明。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光學模組,封蓋和支撐框架,所述的光學模組安裝在支撐框架內,所述的封蓋蓋在光學模組的上方,所述的光學模組,封蓋和支撐框架三者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模組設有出光角透鏡。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蓋的中央部位設有窗口,所述的光學模組的頭部從該窗口探出。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為螺釘,所述的封蓋,光學模組和支撐架的邊緣上均設置有相互對應的螺孔,所述的螺釘穿設在所述的螺孔中。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框架為凹槽狀,該支撐框架沿著其縱向并列地安裝多個所述的光學模組,每一個光學模組的上方均對應一個所述的封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框架包括有主體框架和側蓋,所述主體框架的兩端均與側蓋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模組為LED光學模組,所述的支撐框架的底部和所述的封蓋兩端均設有通風孔。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有固定支架和轉軸,所述的支撐框架和固定支架通過轉軸活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設有樞接孔,所述的轉軸穿過樞接孔與所述的側蓋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軸的端部設有旋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其包括有光學模組,封蓋和支撐框架,所述的光學模組安裝在支撐框架內,所述的封蓋蓋在光學模組的上方,所述的光學模組,封蓋和支撐框架三者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該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用燈能快速適應投光和隧道照明兩種不同的使用環境,同時在維護上也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F21V5/04GK202791652SQ2012204558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周偉杰, 李柏林, 洪如俊, 彭超, 何宇虹 申請人:廣州廣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