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照明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植物照明用COB LED燈。
背景技術:
光照是植物生長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代謝。光照也是調節光形態建成、光周期反應以及內在生物鐘節律性等植物重要生命活動的信號。自然光源受地理位置、季節、氣象條件的限制,不能被植物有效利用,約束作物培育且其光強、光子流量、光質、光周期等特性無法被精確控制,因此并非植物生長最佳光源。但是,這些傳統人工光源普遍具有功率大、發光效率低、發熱量大、耗電高等缺點,局限了其應用范圍。
作為第四代新型照明光源,LED具有許多不同于其他電光源的特點,這也使其成為節能環保光源的首選。植物照明LED植物燈中,紅光多于藍光主要是因為植物對紅藍光的需求不同。紅光有促進植物莖段生根、葉綠素形成、碳水化合物積累以及吸收和利用的作用。在快繁過程中運用紅光的LED植物生長燈補光對于促進各種植物的快速生根及提高種苗質量效果明顯。所以種植植物的時候選用植物生長燈,要根據植物的需要合理搭配紅藍光,以達到最好的補光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植物照明光源紅藍光比例不能任意調節的局限性,可以根據不同的植物對紅藍光比例需求不同而調節。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物照明用COB LED燈,其結構包括鋁制基板,通過COB封裝有藍色LED芯片、紅光LED芯片、白光LED芯片,所述紅光LED芯片、所述藍光LED芯片和所述白光LED芯片的數量比是10:1:1,所述紅光LED芯片包圍所述藍光LED芯片和所述白光LED芯片。
進一步的,所述紅光LED芯片分為四組分別控制,每一組所述紅色LED芯片的個數分別是1,2,3,4。
進一步的,所述藍光LED芯片和所述白光LED芯片為一組。
進一步的,所述藍光LED芯片和所述白光LED芯片分別單獨控制。
所述鋁制基板上LED芯片的間隙中鋪設有保護層。
進一步的,所述紅光LED芯片、所述藍光LED芯片和所述白光LED芯片形成4×3的長方形陣列,所述藍光LED芯片和所述白光LED芯片位于陣列的中間。
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有益效果有:
(1)鋁基板上快速散熱,芯片面積小,散熱效率高、驅動電流小,因而具有低熱阻、高熱導的高散熱性。相比普通SMD小功率光源特點:亮度更高,熱阻小(<6℃/W),光衰更小,顯指更高,光斑完美,壽命長。
(2)各組LED芯片的控制是分開的,可以根據不同的植物以及不同的外界光線,提供不同紅藍光比的照明和不同的亮度,達到節能和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現將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
1—鋁制基板;2—紅光LED芯片;3—藍光LED芯片;4—白光LED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植物照明用COB LED燈,其結構包括鋁制基板,通過COB封裝有藍色LED芯片、紅光LED芯片、白光LED芯片,紅光LED芯片、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的數量比是10:1:1,紅光LED芯片包圍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紅光LED芯片分為四組分別控制,每一組紅色LED芯片的個數分別是1,2,3,4。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為一組。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分別單獨控制。在鋁制基板上LED芯片的間隙中鋪設保護層。紅光LED芯片、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形成4×3的長方形陣列,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位于陣列的中間。
由于10個紅光LED芯片分別以數量為1,2,3,4的四組芯片組分別進行控制,藍光LED芯片和白光LED芯片也分別進行控制,所以藍光LED芯片和紅光LED芯片可以在1:1到1:10之間任意調節,調節范圍廣。當需要更加充足的光線時,可以將白色LED芯片點亮增加亮度。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