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礦燈,其屬于煤礦照明及監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礦燈是礦工在井下作業時用的移動式照明燈,只是作為礦工工作時照明使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提高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性及便捷性,數字化智能化礦山的尤為重要。井下工作環境惡劣,工人下井時負重嚴重(礦燈、人員定位卡),當發生危險時不能快速有效的呼救,而且沒有一手視頻資料作為技術分析。給救援帶來一定的困難和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集照明、監控、人員定位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礦燈。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智能礦燈,包括按照位置關系安裝的光源腔主體、鋼化玻璃和光源腔蓋;在光源腔主體內固定有帶有反光杯的光源控制板,側面設有可控制光源控制板的按鍵,下方設有可監控的微型攝像機;所述光源腔主體通過礦燈防爆電纜連接有內置電池的電池腔,在電池上方的電池腔內設有可監控人員位置信息的人員定位卡控制板。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微型攝像機上設有存儲卡;所述人員定位卡控制板與光源控制板結合控制,在人員定位卡控制板上設有緊急呼救按鍵和數碼顯示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普通礦燈、報警、警示、人員定位和攝像機技術于一體,更輕便更簡單更安全的為井下工作人員提供照明、報警、警示、人員位置和視頻錄像等信息;當工作人員在井下發生意外, 按下一鍵呼救,地面人員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救援工作;與燈具控制系統結合,實現井下智能照明控制,“人來燈亮,人走燈滅”。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應用系統框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現人員定位的原理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燈具控制原理圖。在圖中,1、光源腔主體;2、光源腔蓋;3、鋼化玻璃;4、光源控制板;5、反光杯;6、微型攝像機;7、礦燈防爆電纜;8、人員定位控制板;9、按鍵;10、電池;11、電池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一種智能礦燈,包括帶有鋼化玻璃3和光源腔蓋2的光源腔主體1,在光源腔主體1內固定有帶有反光杯5的光源控制板4,光源腔主體1的側面固定有控制光源控制板4的按鍵9,可以控制光源遠光照明、近光照明及頻閃警示等;光源腔主體1下方的腔體內內置有具有監控功能的微型攝像機6;光源腔主體1與礦燈防爆電纜7的一端連接,給微型攝像機6及光源控制板4供電;礦燈防爆電纜7的另一端與電池腔11內的電池10連接形成電源回路;在電池10上方的電池腔11內有可以監控人員位置信息的人員定位卡控制板8,燈具控制及人員定位相結合的系統實現人員定位、呼救等功能。在監控微型攝像機6上還設有具有儲存功能的儲存卡,儲存現場視頻文件;所述人員定位卡控制板8有緊急呼救按鍵,并有數碼管顯示,當人員發生意外 是按下緊急呼救按鍵,信息傳遞到地面,數碼顯示“sos”信號標識信息已發出,并可以與燈具照明控制系統結合,實現智能照明控制“人來燈亮,人走燈滅”。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