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及led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包括頂部具有缺角的燈體,所述燈體內陷有碗杯結構,所述燈體內部位于碗杯結構下方設有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為碗杯結構的杯底,所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之間設有直條形水溝,所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分別伸出燈體折向同一邊后再相背折疊形成有兩個L形無后折引腳。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巧妙的特點,尺寸小,可滿足不同領域對LED產品生產要求,而且具有高聚光杯結構,聚光能力強,發光強度大。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LED結構。
【專利說明】
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及LED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LED、光電技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及LED結構。
技術背景
[0002]隨著LED應用技術的不段發展,LED在應用面的不擴大,逐漸的伴隨著應用市場的細化對LED的封裝結構及形式的要求也不斷加強。目前,LED作為半導體固態照明,無論是指示、顯示還是照明應用等都已經應用到各種工業產品中,特別是穿戴智能設備,對內部元器件在保證原有的功能不變的情況下,要求體積結構小型化。就無論是PCB SMD,還是PLC封裝形式的LED,其結構大小已經不能滿足部分產品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結構設計巧妙,具有小尺寸的特點。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包括頂部具有缺角的燈體,所述燈體內陷有碗杯結構,所述燈體內部位于碗杯結構下方設有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為碗杯結構的杯底,所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之間設有直條形水溝,所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分別伸出燈體折向同一邊后再相背折疊形成有兩個L形無后折引腳。
[0005]優選地,所述碗杯結構斜面夾角為10°。
[0006]優選地,所述燈體的長度不大于2.0_,寬度不大于1.0_,高度不大于1.2_。
[0007]優選地,所述碗杯深度不大于0.6mm。
[0008]優選地,所述L形無后折引腳之間的距離為1mm。
[0009 ]優選地,所述燈體下部分側面為傾斜面。
[0010]—種LED結構,包括以上所述的任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巧妙的特點,尺寸小,可滿足不同領域對LED產品生產要求,而且具有高聚光杯結構,聚光能力強,發光強度大。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剖視圖。
[0014]圖3為實用新型的正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只是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6]如圖1-3所示,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包括頂部具有缺角11的燈體I,所述燈體I內陷有碗杯結構2,所述燈體I內部位于碗杯結構2下方設有第一金屬片3和第二金屬片4,第一金屬片3和第二金屬片4為碗杯結構2的杯底,所述第一金屬片3與第二金屬片4之間設有直條形水溝5,所述第一金屬片3與第二金屬片4分別伸出燈體I折向同一邊后再相背折疊形成有兩個L形無后折引腳6。碗杯口 21大于碗杯底部22,形成倒錐形的腔體。
[0017]優選地,所述碗杯結構2斜面夾角為10°。
[0018]優選地,所述燈體I的長度不大于2.0_,寬度不大于1.0_,高度不大于1.2_。
[0019]優選地,所述碗杯結構2深度不大于0.6mm。
[0020]優選地,所述L形無后折引腳6之間的距離為1mm。
[0021 ]優選地,所述燈體I下部分側面為傾斜面。
[0022]—種LED結構,包括以上所述的任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
[0023]進一步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分別伸出燈體折向同一邊后再相背折疊形成有兩個L形無后折引腳,可減少由于引腳原因而增加支架燈珠的厚度和長度,可大大地減小尺寸,在燈體內部的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和燈體頂部之間由燈體圍成一個倒錐形的腔體,即形成所述的碗杯結構,倒錐形的腔體主要放置LED芯片,其開口角度提供芯片的光學結構和提供LED發光面,對LED的出光進行一個光學聚光杯的作用,燈體下部分側面為傾斜面便于燈體的安裝,缺角的設計可便于其在使用過程中識別。
[002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護范圍。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具有缺角的燈體,所述燈體內陷有碗杯結構,所述燈體內部位于碗杯結構下方設有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第一金屬片和第二金屬片為碗杯結構的杯底,所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之間設有直條形水溝,所述第一金屬片與第二金屬片分別伸出燈體折向同一邊后再相背折疊形成有兩個L形無后折引腳。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結構斜面夾角為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燈體的長度不大于2.0mm,寬度不大于1.0mm,高度不大于1.2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深度不大于0.6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無后折引腳之間的距離為1m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燈體下部分側面為傾斜面。7.一種LED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種超小型側發光LED支架燈珠。
【文檔編號】F21V19/00GK205716495SQ20162057932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明人】劉杯, 劉友輝, 劉雪蓉
【申請人】深圳市柯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