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包括鋁條邊框、電源盒、背板、EVA墊片、反射板、導光板、擴散板、MCPCB板,還包括90度角碼、導熱雙面膠,所述鋁條邊框兩端通過90度角碼固定連接成矩形邊框,所述MCPCB板通過導熱雙面膠與鋁條邊框固定,所述MCPCB板上設有高光效LED芯片,所述MCPCB板表面涂覆油墨,所述導光板、擴散板均采用光學級復合材料。本實用新型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的鋁條邊框通過90°角碼連接,這種無螺絲固定結構組裝更加方便,而采用了高光效的LED芯片,使用光學級復合材料的導光板與擴散板,擴散板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能夠有效提高光效,使得出光面更加均勻。
【專利說明】
_種局顯局光效LED面板燈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
【背景技術】
[0002]LED面板燈是一款高檔的室內照明燈具,整個燈具設計美觀簡潔、大氣豪華,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LED面板燈設計獨特,光經過高透光率的導光板后形成一種均勻的平面發光效果,照度均勻性好、光線柔和、舒適而不失明亮,可有效緩解眼疲勞。因此,LED平板燈已經成為室內照明的主流產品,LED面板燈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現有的LED面板邊框通過螺絲固定,安裝不夠方便,而且面板燈整燈光效不高,約在75-90LM/W左右,光效不夠好,同時也不利于節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裝方便、出光面更加均勻的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包括鋁條邊框、電源盒、背板、EVA墊片、反射板、導光板、擴散板、MCPCB板,所述鋁條邊框里設有凹槽,所述背板、EVA墊片、反射板、導光板、擴散板由上至下依次設置,并通過鋁條邊框的凹槽卡接固定,還包括90度角碼、導熱雙面膠,所述鋁條邊框兩端通過90度角碼固定連接成矩形邊框,所述MCPCB板設于位置相對的兩個鋁條邊框上,并位于導光板的入光面與鋁條邊框之間,所述MCPCB板通過導熱雙面膠與鋁條邊框固定,所述MCPCB板上設有高光效LED芯片,所述MCPCB板表面涂覆油墨,所述導光板、擴散板均采用光學級復合材料,所述電源盒通過螺絲固定于背板一側,所述電源盒與MCPCB板連接。
[0005]具體地,所述電源盒是翻蓋電源盒,所述電源盒里設有電源、導線,所述電源盒四周設有用于引出導線的通孔,所述電源通過導線與MCPCB板連接。
[0006]具體地,所述鋁條邊框貼有防水膠,所述電源盒與背板之間還設有護線圈。
[0007]具體地,所述擴散板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所述絲印網點均勻排列。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的鋁條邊框通過90°角碼連接,而且鋁條邊框通過角碼固定,這種無螺絲固定結構組裝更加方便,而采用了高光效的LED芯片,使用光學級復合材料的導光板與擴散板,擴散板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能夠有效提高光效,使得出光面更加均勻、不刺眼,同時MCPCB板表面涂覆有吸光性小反射率高的油墨,減少了的光損失,有利于節能。本實用新型窄邊框側發光LED面板燈采用半自動化設備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PCB原理圖
[0011]附圖標號說明:1.鋁條邊框;011.凹槽;2.電源盒;21.電池;3.背板;4.EBA墊片;5.反射板;6.導光板;7.擴散板;8.MCPCB板;81.LED芯片;9.角碼;10.導熱雙面膠;11.螺絲;12.防水膠;13.護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2]請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包括鋁條邊框
1、電源盒2、背板3、EVA墊片4、反射板5、導光板6、擴散板7、MCPCB板8,所述鋁條邊框I里設有凹槽011,所述背板3、EVA墊片4、反射板5、導光板6、擴散板7由上至下依次設置,并通過鋁條邊框I的凹槽011卡接固定,還包括90度角碼9、導熱雙面膠10,所述鋁條邊框I兩端通過90度角碼9固定連接成矩形邊框,所述MCPCB板8設于位置相對的兩個鋁條邊框I上,并位于導光板6的入光面與鋁條邊框I之間,所述MCPCB板8通過導熱雙面膠10與鋁條邊框I固定,所述MCPCB板8上設有高光效LED芯片81,所述MCPCB板8表面涂覆油墨,所述導光板6、擴散板7均采用光學級復合材料,所述電源盒2通過螺絲11固定于背板3—側,所述電源盒2與MCPCB板8連接。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的鋁條邊框I通過90°角碼9連接,而且鋁條邊框I通過角碼9固定,這種無螺絲11固定結構組裝更加方便,而采用了高光效的LED芯片81,使用光學級復合材料的導光板6與擴散板7,能夠有效提高光效,使得出光面更加均勻、不刺眼,同時MCPCB板8表面涂覆有吸光性小反射率高的油墨,減少了的光損失。本實用新型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采用半自動化設備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0014]具體地,所述電源盒2是翻蓋電源盒2,所述電源盒2里設有電源21、導線,所述電源盒2四周設有用于引出導線的通孔,所述電源21通過導線與MCPCB板8連接。
[0015]具體地,所述鋁條邊框I貼有防水膠12,所述電源盒2與背板3之間還設有護線圈13ο
[0016]具體地,所述擴散板7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所述絲印網點均勻排列。
[0017]采用上述方案,擴散板7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能夠有效提高光效,使得出光面更加均勻,提高出光率。
[0018]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9]本具體實施例高顯高光效LED面板燈,鋁條邊框I里設有凹槽011,背板3、EVA墊片
4、反射板5、導光板6、擴散板7由上至下依次設置,并通過鋁條邊框I的凹槽011卡接固定,還包括90度角碼9、導熱雙面膠10,鋁條邊框I兩端通過90度角碼9固定連接成長方形邊框,這種無螺絲11固定結構組裝更加方便,MCPCB板8設于位置相對且長度較長的兩個鋁條邊框I上,并位于導光板6的入光面與鋁條邊框I之間,MCPCB板8通過導熱雙面膠10與鋁條邊框I固定,MCPCB板8上設有高光效LED芯片81,MCPCB板8表面涂覆油墨,導光板6與擴散板7均采用光學級復合材料制作,,擴散板7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絲印網點均勻排列,能夠有效提高光效,使得出光面更加均勻、不刺眼。其中,鋁條邊框I還貼有防水膠12,電源盒2與背板3之間還設有護線圈13,電源盒2通過十字圓頭自攻螺絲11固定于背板3—側,電源盒2內的電源21通過導線與MCPCB板8連接。本具體實施例采用新一代高光效LED芯片81,在原有基礎上光效提高10-20%,導光板6與擴散板7采用一種光學級復合材料,使得出光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8-10%,出光面更加均勻,不刺眼,面板燈整燈光效大于120LM/W,而MCPCB板8表面涂覆有一種吸光性小反射率尚的油墨,減少光的損失,有利于提尚光效,有利于節能。
[0020]其中,本具體實施例由鋁條邊框I構成長方形邊框,該長方形邊框的長度為1210.9-1211.2mm,寬度為 601.9-602.2mm,而背板 3 的長度為 1191.8-1192.0mm,寬度為582.7-583.0mm,厚度為 4mm,導光板 6 的長度為 1175.6-1175.8,寬度為 564.7-564.9mm,厚度為3mm,擴散板7的長度為1175.6-1176.0mm,寬度為564.6-564.8mm,厚度為1.5mm。
[0021]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包括鋁條邊框、電源盒、背板、EVA墊片、反射板、導光板、擴散板、MCPCB板,所述鋁條邊框里設有凹槽,所述背板、EVA墊片、反射板、導光板、擴散板由上至下依次設置,并通過鋁條邊框的凹槽卡接固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90度角碼、導熱雙面膠,所述鋁條邊框兩端通過90度角碼固定連接成矩形邊框,所述MCPCB板設于位置相對的兩個鋁條邊框上,并位于導光板的入光面與鋁條邊框之間,所述MCPCB板通過導熱雙面膠與鋁條邊框固定,所述MCPCB板上設有高光效LED芯片,所述MCPCB板表面涂覆油墨,所述導光板、擴散板均采用光學級復合材料,所述電源盒通過螺絲固定于背板一側,所述電源盒與MCPCB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盒是翻蓋電源盒,所述電源盒里設有電源、導線,所述電源盒四周設有用于引出導線的通孔,所述電源通過導線與MCPCB板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鋁條邊框貼有防水膠,所述電源盒與背板之間還設有護線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顯高光效的LED面板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板表面印刷有絲印網點,所述絲印網點均勻排列。
【文檔編號】F21V17/10GK205690311SQ201620584457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公開號201620584457.6, CN 201620584457, CN 205690311 U, CN 205690311U, CN-U-205690311, CN201620584457, CN201620584457.6, CN205690311 U, CN205690311U
【發明人】劉建桃
【申請人】深圳市莎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