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橋架插拔式隧道鎖脫扣照明燈具固定裝置,屬于隧道照明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經濟的都不斷發展,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及地鐵等越來越多,修建了大量的隧道供車輛、地鐵通行,為司機提供舒適安全的行車環境,在隧道內會間隔設置若干隧道燈。隧道燈的安裝一般都包括安裝電纜橋架和燈具的固定裝置兩個部分。在現有的安裝方法中,通常都是確定安裝位置后,先將安裝電纜橋架固定于隧道墻壁上,在電纜橋架上安裝燈具底座,再用固定件將燈具固定于隧道壁上,由于需要給燈具定位和完成接線等其他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協作配合才能夠完成整個隧道燈的安裝工作。這樣以來,不但容易造成燈具定位不準確,而且燈具的安裝時間較長,工作效率低。而當需要對燈具進行維修時,必須用工具將固定件拆下才能將燈具取下,并且需要封閉相應的車道。由于燈具拆卸非常不方便,使隧道內的隧道燈不能正常工作的時間過長,影響人們的行車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拆裝方便,便于檢修、維護的橋架插拔式隧道鎖脫扣照明燈具固定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橋架插拔式隧道鎖脫扣照明燈具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在隧道壁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裝有電纜橋架,支架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掛接在電纜橋架上的燈座,所述燈座上鉸接有燈具連接座,所述燈具連接座上固定有燈具,所述燈座上設置有電源插頭,所述電纜橋架的底部設置有插座固定孔,所述插座固定孔上設置有電源插座,所述燈具連接座上設置有弧形長孔,所述弧形長孔內設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燈座上。
優選的,所述燈座的兩側鉸接有鎖片,與之相對應,電纜橋架的底部兩側設置有鎖孔,所述鎖片上設置有復位彈簧,鎖片頂部設置有鎖緊凸起。
優選的,所述燈座上還鉸接有控制桿,所述控制桿的一端與鎖片底部相接觸,控制桿另一端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滑動安裝在燈座,且頂桿和底座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優選的,所述燈座上設置有定位插桿,與之相對應的,電纜橋架上設置有定位插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簡化安裝工藝,降低成本,降低因接線造成的質量和安全隱患,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便于運營維護管理,無需高車,無需封路;減少維護費用,提高維護效率,降低運營管理成本;同時改變了傳統的隧道燈具維護方法,將維護作業變的更為方便、靈活、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纜橋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橋架插拔式隧道鎖脫扣照明燈具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在隧道壁上的支架1,支架1上安裝有電纜橋架2,支架1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掛接在電纜橋架上的燈座3,燈座3上鉸接有燈具連接座4,燈具連接座4上固定有燈具5,燈座3上設置有電源插頭6,電纜橋架2的底部設置有插座固定孔7,插座固定孔7上設置有電源插座8,燈具連接座4上設置有弧形長孔9,弧形長孔9內設置有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10固定在燈座3上。燈座掛接在電纜橋架上,方便進行快速拆裝,拆裝方便,便于維護。燈具連接座上開設弧形長孔,方便調整燈具的角度。
其中,燈座掛接在電纜橋架上,主要是在燈座3的兩側鉸接有鎖片11,與之相對應,電纜橋架2的底部兩側設置有鎖孔12,鎖片11上設置有復位彈簧13,鎖片11頂部設置有鎖緊凸起14,燈座3上還鉸接有控制桿15,控制桿15的一端與鎖片11底部相接觸,控制桿15另一端設置有頂桿16,頂桿16滑動安裝在燈座3,且頂桿16和底座3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在進行安裝時,將鎖片插入電纜橋架的鎖孔內,當鎖緊凸起穿過鎖孔時,鎖片繞鉸接點轉動;待鎖緊凸起完全穿過鎖孔時,鎖片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電源插頭方向動作,使鎖緊凸起卡緊,燈具安裝在電纜橋架上。當需要拆卸時,在鎖片的下端兩側施加軸線方向的水平推力,鎖片繞鉸接點轉動,鎖緊凸起與電纜橋架脫離,同時驅動控制桿繞鉸接點轉動,使頂桿向上移動,待鎖緊凸起與電纜橋架完全脫離時,頂桿繼續向上移動,將燈具推出,完成燈具的拆卸。拆下燈具后,頂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整個過程操作簡單,安裝拆卸方便,便于維護、檢修,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燈座3上設置有定位插桿18,與之相對應的,電纜橋架2上設置有定位插孔19。在燈座安裝時,定位插桿插入定位插孔內,方便燈座的定位,同時保證鎖片鎖緊更加可靠,不易松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