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搖頭燈主要有二個方向的旋轉,其旋轉時控制非常的不方便,且多采用的是手動機械鎖,安裝及調節(jié)時操作非常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搖頭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搖頭燈,其特征在于,包括:
燈座,其上端設有軸承座,以及一控制裝置;
燈架,其下端與燈座轉動連接,所述燈架包括安裝架,設于安裝架下端的下轉動輪,設于安裝架底端的下驅動裝置,設于安裝架右側的右驅動裝置;
燈體,其橫向兩端與燈架轉動連接,所述燈體設有一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右端設有右轉動輪;
其中,所述下轉動輪與軸承座轉動連接;所述下驅動裝置與下轉動輪傳動連接;所述右驅動裝置與右轉動輪傳動連接;所述下驅動裝置、右驅動裝置與控制裝置電連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下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設于第一電機輸出軸的第一主動帶輪;所述下轉動輪為第一從動帶輪;所述燈架還包括傳動連接于第一主動帶輪與第一從動帶輪之間的第一傳動皮帶。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一傳動帶輪為同步帶;所述第一主動帶輪、第一從動帶輪為同步帶輪。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下驅動裝置與下轉動輪之間為齒輪傳動連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右驅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設于第二電機輸出軸的第二主動帶輪;所述右轉動輪為第二從動帶輪;所述燈架還包括傳動連接于第二主動帶輪與第二從動帶輪之間的第二傳動皮帶。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二傳動帶輪為同步帶;所述第二主動帶輪、第二從動帶輪為同步帶輪。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右驅動裝置與右轉動輪之間為齒輪傳動連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燈架還設有固定于安裝架底端且位于下轉動輪外周的下電動絲桿;所述軸承座的外周設有若干用于穿過下電動絲桿活動端的下缺口。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燈架還設有固定于安裝架右側且位于右轉動輪外周的右電動絲桿;所述右轉動輪的外周設有若干用于穿過右電動絲桿活動端的右缺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技術效果是:一種搖頭燈,燈架與燈座的上端轉動連接,燈體的橫向兩端轉動連接于燈架,下驅動裝置、右驅動裝置分別驅動燈架、燈體旋轉,并通過控制裝置控制下驅動裝置、右驅動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以便于控制搖頭燈的旋轉情況,特別對于搖頭燈數量較多時,其控制非常的方便。
進一步,燈架還設有鎖緊裝置,分別通過下電動絲桿和右電動絲桿對燈架、燈體進行限位,以便于鎖緊搖頭燈。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搖頭燈具體實施例的立體視圖。
圖2為圖1實施例的分解視圖。
附圖標記
10 搖頭燈 1 燈座
11 軸承座 111 下缺口
2 燈架 21 安裝架
22 下轉動輪 23 下驅動裝置
231 第一電機 232 第一傳動皮帶
24 右驅動裝置 241 第二電機
242 第二主動帶輪 243 第二傳動皮帶
25 下電動絲桿 26 右電動絲桿
3 燈體 31 轉動軸
32 右轉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示意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搖頭燈10,包括:燈座1,燈架2,燈體3。
燈座1的上端設有軸承座11,以及一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
燈架2的下端與燈座1轉動連接,其包括安裝架21,設于安裝架21下端的下轉動輪22,設于安裝架21底端的下驅動裝置23,設于安裝架21右側的右驅動裝置24。
燈體3的橫向兩端與燈架2轉動連接,其設有一轉動軸31,轉動軸31的右端設有右轉動輪32。
下轉動輪22與軸承座11轉動連接,下驅動裝置23與下轉動輪22傳動連接,右驅動裝置24與右轉動輪32傳動連接,下驅動裝置23、右驅動裝置24與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電連接。
下驅動裝置23包括第一電機231,設于第一電機231輸出軸的第一主動帶輪(圖中未示出)。下轉動輪22為第一從動帶輪,燈架2還包括傳動連接于第一主動帶輪(圖中未示出)與第一從動帶輪之間的第一傳動皮帶232。第一傳動帶輪為同步帶,第一主動帶輪(圖中未示出)、第一從動帶輪為同步帶輪。
右驅動裝置24包括第二電機241,設于第二電機241輸出軸的第二主動帶輪242。右轉動輪32為第二從動帶輪,燈架2還包括傳動連接于第二主動帶輪242與第二從動帶輪之間的第二傳動皮帶243。第二傳動帶輪為同步帶,第二主動帶輪242、第二從動帶輪為同步帶輪。
燈架2還設有固定于安裝架21底端且位于下轉動輪22外周的下電動絲桿25,軸承座11的外周設有若干用于穿過下電動絲桿25活動端的下缺口111。
燈架2還設有固定于安裝架21右側且位于右轉動輪32外周的右電動絲桿26,右轉動輪32的外周設有若干用于穿過右電動絲桿26活動端的右缺口(圖中未示出)。
下電動絲桿25、右電動絲桿26與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電連接。
當需要鎖緊搖頭燈10時,燈架2上的檢測裝置檢測到下缺口111、右缺口(圖中未示出)的位置,并控制下驅動裝置23、右驅動裝置24分別驅動第一從動帶輪、第二從動帶輪轉動,當下缺口111、右缺口(圖中未示出)分別與下電動絲桿25、右電動絲桿26的活動端對應時,下電動絲桿25、右電動絲桿26伸出并鎖緊第一從動帶輪、第二從動帶輪。
于其他實施例中,下驅動裝置與下轉動輪之間為齒輪傳動連接。
于其他實施例中,右驅動裝置與右轉動輪之間為齒輪傳動連接。
上述僅以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以便于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僅限于此,任何依本實用新型所做的技術延伸或再創(chuàng)造,均受本實用新型的保護。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