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用具,特別是一種新型LED投光燈。
背景技術:
投光燈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圍環境的燈具,又稱聚光燈。通常,它能夠瞄準任何方向,并具備不受氣候條件影響的結構。傳統的投光燈,包括面板、散熱板、LED燈板、反光罩和電源轉換裝置,LED燈板設置于散熱板上,所述散熱板后部帶有多列散熱翅板,在散熱板后面設有使投光燈繞一個基點進行角度調節的調節裝置,但是這種投光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調節裝置只能繞著散熱板旋轉,導致只能進行單一角度調節,而且這樣的調節方式調節幅度比較大,導致調節精度不高,對于光照范圍要求更好的場所,就只能粗略大調節一下,不能做到很精確,而且調節裝置結構復雜,因此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調節結構簡單方便、既能夠實現粗調,又能夠實現微調的新型LED投光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新型LED投光燈,包括外殼、散熱器、殼體、LED燈板和反光罩,所述LED燈板設置于殼體內,所述散熱器設于殼體背面,所述散熱器后部分布有散熱翅板,所述的反光罩設于外殼和殼體配合構成的容納腔內,在外殼正對反光罩處開設有透光部,在殼體上設有防水硅膠圈,在透光部上設有透明PC罩,在LED燈板上設有將LED燈板上的LED燈與外界隔離的透明保護罩,在散熱器的兩側通過第一螺栓活動連接有支架,在兩根支架的另一端分別通過一個第二螺栓繞兩根支架活動連接有 “C”型結構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兩個短桿分別與對應的支架平行,本設計通過在散熱器的兩側增加旋轉的支架,使得產品能夠繞著支架旋轉進行大幅度調節,使得整體設備繞支架360°旋轉調節光照范圍,由于LED燈后的散熱器與支架直接連接,從而實現粗調,然后通過在支架的另一端活動連接支撐桿,使得支架能夠繞著支撐桿旋轉,當粗調結束后,還未到達調節范圍時,通過旋轉支撐桿,使得支架被頂起,從而使LED燈到放置該設備的平面的高度進行了小范圍的調節,由于散熱器與支撐桿之間屬于間接調節,所以調節力度相對較小,從而實現微調的效果。
為了起到防滑作用,在支撐桿外涂覆有防滑層。
為了便于固定,在支撐桿上設有定位孔。
本實用新型得到的一種新型LED投光燈,通過對散熱器繞支架直接旋轉進行大幅度調節,從而實現粗調,當粗調結束后,還未到達調節范圍時,通過旋轉支撐桿,使得支架被頂起,從而使LED燈到放置該設備的平面的高度進行了小范圍的調節,由于散熱器與支撐桿之間屬于間接調節,所以調節力度相對較小,從而實現微調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1所提供一種新型LED投光燈的整體結構爆炸圖;
圖2是本實施例1中支架與支撐桿之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1中支架、支撐桿以及散熱器之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施例2中支架、支撐桿以及散熱器之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施例3中支架、支撐桿以及散熱器之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外殼1、散熱器2、殼體3、LED燈板4、LED燈4-1、反光罩5、散熱翅板6、透光部7、防水硅膠圈8、透明PC罩9、透明保護罩10、支架11、支撐桿12、短桿12-1、防滑層14、定位孔15、第一螺栓16、第二螺栓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新型LED投光燈,包括外殼1、散熱器2、殼體3、LED燈板4和反光罩5,所述LED燈板4設置于殼體3內,所述散熱器2設于殼體3背面,所述散熱器2后部分布有散熱翅板6,所述的反光罩5設于外殼1和殼體3配合構成的容納腔內,在外殼1正對反光罩5處開設有透光部7,在殼體3上設有防水硅膠圈8,在透光部7上設有透明PC罩9,在LED燈板4上設有將LED燈板4上的LED燈4-1與外界隔離的透明保護罩10,在散熱器2的兩側通過第一螺栓16活動連接有支架11,在兩根支架11的另一端分別通過一個第二螺栓17繞兩根支架11活動連接有 “C”型結構的支撐桿12,所述支撐桿12的兩個短桿12-1分別與對應的支架11平行,本設計通過在散熱器2的兩側增加旋轉的支架11,使得產品能夠繞著支架11旋轉進行大幅度調節,使得整體設備繞支架360°旋轉調節光照范圍,由于LED燈后的散熱器2與支架11直接連接,從而實現粗調,然后通過在支架11的另一端活動連接支撐桿12,使得支架11能夠繞著支撐桿12旋轉,當粗調結束后,還未到達調節范圍時,通過旋轉支撐桿12,使得支架11被頂起,從而使LED燈到放置該設備的平面的高度進行了小范圍的調節,由于散熱器2與支撐桿12之間屬于間接調節,所以調節力度相對較小,從而實現微調的效果。
工作時,當散熱器2繞著支架11旋轉時,使得整個LED燈的光照范圍根據需要而定,一旦粗調完成后,通過鎖緊第一螺栓16進行固定,當需要調節LED燈精度過高時,在粗調完成后,通過旋轉支撐桿12,使支架11到放置該設備的平面的距離進行微小變化,調節完成后通過第二螺栓17進行鎖緊固定,從而實現精調的效果。
實施例2: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新型LED投光燈的大致結構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為了起到防滑作用,在支撐桿12外涂覆有防滑層14,且由于防滑層14是直接涂覆在支撐桿12外,因此支撐桿12在圖5中是不顯示的。
實施例3: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新型LED投光燈的大致結構與實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為了便于固定,在支撐桿12上設有定位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