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燈導熱結構。
背景技術:
LED燈以其體積小、壽命長、能耗低、耐振動、啟動時間快以及環保等優勢,已經成為光源技術的首選。在LED燈具里面,通常都是由若干小LED燈珠集合組裝,形成最終的大功率LDE燈。大功率LED燈所散發的熱量會集中到大功率LED封裝器件上,大功率LED封裝器件上的熱量能否充分散出,對于LED燈的光衰和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大功率LED燈具,通常都是把LED燈珠安裝在基板上,然后把基板固定在散熱器上,LED燈珠不與散熱器直接接觸,需要以基板為中介才能把熱傳導至散熱器,然后通過散熱器把熱散發出去。這種結構的設置方式,LED燈的散熱效果不好,往往會產生嚴重的發熱現象,影響LED燈的使用壽命,且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燈導熱結構,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有利于延長LED燈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LED燈導熱結構,包括燈板和散熱器;所述燈板上設置有若干燈珠安裝孔;所述燈珠安裝孔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導熱套,所述第一導熱套向下伸出所述燈板;所述散熱器包括由上基板、下基板、左基板和右基板形成的框架,以及導熱架和紫銅散熱帶;所述上基板上設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導熱架包括第二導熱套和導熱片,所述導熱片設置在所述第二導熱套的底部;所述第二導熱套的上部固定在所述通孔內,其下部伸進所述框架內;所述紫銅散熱帶固定在所述導熱片的底部;所述燈板設置在所述上基板上,且所述燈珠安裝孔與所述通孔一一對應,使得所述第一導熱套的下部插入所述通孔內,并套接在第二導熱套內。
優選的,所述上基板、下基板、左基板和右基板上均設置有若干第一散熱孔。
優選的,所述燈板上設置有若干第二散熱孔;所述第二散熱孔與所述上基板上的第一散熱孔上下相通。
優選的,所述散熱器還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所述上基板、下基板、左基板、右基板、前基板和后基板包圍形成所述框架。
優選的,所述第一導熱套為紫銅導熱套;所述導熱架為紫銅導熱架。
優選的,所述上基板、下基板、左基板、右基板、前基板和后基板均為鋁合金基板。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LDE燈導熱結構,在使用時,LED燈珠安裝在燈板上的燈珠安裝孔內,由于燈珠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一導熱套,LED燈珠散發的熱量可以很好地傳導至第一導熱套。同時,第一導熱套的下部直接與上基板通孔內的第二導熱套相接,第一導熱套的熱量依次傳遞給第二導熱套、導熱片和紫銅散熱帶,從而把LED燈珠散發的熱量帶走。由于燈板安裝在上基板上,燈板的熱量也可以傳遞到上基板上,再進行進一步散發。該LDE燈導熱結構布局簡單,LED燈珠的熱量直接傳遞給導熱套,并不是通過燈板進行間接傳遞,散熱效果好,能夠延長LED燈的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DE燈導熱結構,上、下、左、右基板上均設置有第一散熱孔,進一步利于熱量的散發;燈板上設置有第二散熱孔,且第二散熱孔與上基板上的第一散熱孔相通,使得空氣對流通暢,提高散熱效果。
(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DE燈導熱結構,第一導熱套、導熱架和散熱帶均由紫銅制備而成,紫銅的導熱系數大,導熱效果好。而上、下、左、右、前、后基板為鋁合金基板,鋁合金基板散熱效果也較好,同時,質量較輕,實用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ED燈導熱結構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ED燈導熱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中:10、燈板;11、燈珠安裝孔;12、第二散熱孔;13、第一導熱套;20、上基板;21、右基板;22、通孔;23、第二導熱套;24、導熱片;25、紫銅散熱帶;26、第一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一種LED燈導熱結構,包括燈板10和散熱器,燈板10上設置有若干燈珠安裝孔11;燈珠安裝孔11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導熱套13,第一導熱套13向下伸出燈板10;所述散熱器包括由上基板20、下基板、左基板和右基板21形成的框架,以及導熱架和紫銅散熱帶25;上基板20上設置有若干通孔22;所述導熱架包括第二導熱套23和導熱片24,導熱片24設置在第二導熱套23的底部;第二導熱套23的上部固定在通孔22內,其下部伸進所述框架內;紫銅散熱帶25固定在導熱片24的底部;燈板10設置在上基板20上,且燈珠安裝孔11與通孔22一一對應,使得第一導熱套13的下部插入通孔22內,并套接在第二導熱套23內。
下面,對該LDE燈導熱結構的設置方式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上基板20、下基板、左基板和右基板21上均設置有若干第一散熱孔26。第一散熱孔26有利于空氣流通,提高散熱效果。
此外,燈板10上設置有若干第二散熱孔12;第二散熱孔12與上基板20上的第一散熱孔26上下相通,這樣的設置方式使得空氣流通順暢,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
為了提高整個散熱器的穩定性,所述散熱器還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上基板20、下基板、左基板、右基板21、前基板和后基板包圍形成所述框架。
同時,第一導熱套13可以設置為紫銅導熱套;所述導熱架也可以設置為紫銅導熱架,紫銅的導熱系數大,導熱效果好。而上基板20、下基板、左基板、右基板21、前基板和后基板均可以設置為鋁合金基板,鋁合金基板散熱效果也較好,同時,質量較輕,實用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LDE燈導熱結構,在使用時,LED燈珠安裝在燈板10上的燈珠安裝孔11內,由于燈珠安裝孔11內設置有第一導熱套13,LED燈珠散發的熱量可以很好地傳導至第一導熱套13。同時,第一導熱套13的下部直接與上基板20通孔22內的第二導熱套23相接,第一導熱套13的熱量依次傳遞給第二導熱套23、導熱片24和紫銅散熱帶25,從而把LED燈珠散發的熱量帶走。由于燈板10安裝在上基板20上,燈板10的熱量也可以傳遞到上基板20上,再進行進一步散發。該LDE燈導熱結構布局簡單,LED燈珠的熱量直接傳遞給導熱套,并不是通過燈板10進行間接傳遞,散熱效果好,能夠延長LED燈的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