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燈槽安裝的內卡組合件,還涉及應用所述內卡組合件的簡易吊頂燈槽。
背景技術:
吊頂燈槽在吊頂裝飾系統中的應用比較普片。通過所述吊頂燈槽能夠很好地遮藏、定位照明燈,使所述照明燈完美地熔融到所述吊頂裝飾系統中,與所述吊頂裝飾系統的其他吊頂構件協調一致,而不會過于生硬地外露出來影響所述吊頂裝飾系統的外觀。吊頂裝飾系統發展到今時今日,吊頂燈槽的結構已經非常豐富。本發明人針對燈槽結構也提出了多個專利申請。例如在專利cn201410199546.4中提出的組合型的裝飾燈槽型材。包括呈型材狀的基礎定位部分與活動部分,活動部分通過一個側邊定位部從基礎定位部分的外側鉤掛到基礎定位部分上;基礎定位部分的外側設置有能夠定位第一發光體的第一安裝部,活動部分包括有可視外立面,可視外立面包括有能夠透光的透光窗區域;當活動部分安裝到基礎定位部分上時,透光窗區域能夠遮蓋在第一安裝部的外側。
上述專利201410199546.4中的組合型的裝飾燈槽型材是通過所述基礎定位部分來定位所述活動部分,安裝時先把所述基礎定位部分固定到基體上,然后再把所述活動部分鉤掛到所述基礎定位部分上。這是裝飾燈槽的一種安裝方式,并且這種定位方式的裝飾燈槽型材結構強度不高,而且容易受到其它安裝工作的影響。其次這種燈槽的耗材量大因而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旨在進一步簡化燈槽的安裝結構以及耗材量從而降低制造成本和安裝成本?;诖?,本發明首先提出一種用于燈槽安裝的內卡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卡組合件包括用于連接裝飾型材的金屬內卡件、連接到所述金屬內卡件上的第一塑料連接件和用于將所述內卡組合件連接到建筑面上的連接耳,所述金屬內卡件上設置有能夠卡接裝飾型材的第一卡接結構;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在所述定位槽的其中一個側壁部位設置有彈性扣,所述金屬內卡件避讓開所述定位槽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
其中,所述內卡組合件是用于定位、支承所述裝飾型材的支架體,同時還是定位發光體的支架體。
其中,所述金屬內卡件是獨立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并與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連接一起的構件。所以所述金屬內卡件可以采用有別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金屬材質制造。為了優化所述內卡組合件的承托力,所述金屬內卡件采用金屬材質制造,從而可以在其上設置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的所述第一卡接結構。所述金屬內卡件還是用于連接所述連接第一塑料連接件和所述裝飾型材的中間過渡連接件。就所述金屬內卡件的結構形式,所述金屬內卡件可以是整體式的卡件;又或者是分體組合的卡件,例如所述包括金屬內卡件左、右分置的左卡件、右卡件,所述左卡件、右卡件是彼此分離的兩個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結構,是用于與所述裝飾型材上設置的第二卡接結構適配連接形成卡接連接的一種公頭連接結構或母頭連接結構。
其中,相應地,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是獨立于所述金屬內卡件并與所述金屬內卡件連接一起的構件。所以,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可以采用與所述金屬內卡件完全不同的非金屬材料制造,例如塑膠材料。這樣,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可以制造得更輕巧、價格低廉,并可以在其上輕易地制作其他功能構造體。特別是使得能夠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在所述定位槽的其中一個側壁部位設置有彈性扣。這樣,例如燈管、燈條等發光體可以安裝到所述定位槽內并借助所述彈性扣得到固定。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成為所述發光體的安裝座。
其中,在所述定位槽的其中一個側壁部位設置有彈性扣,所述彈性扣是指一種具有彈性變形能力并且具有鉤扣邊的結構。這樣當燈具等物體卡入到所述定位槽中時,能夠借助于所述彈性扣予以壓緊不會輕易地退出。所述彈性扣可以是構成所述定位槽的一個側壁體中一個部分但又能夠彈性活動的部分,也可以是獨立于所述側壁體的一個獨立的具有彈性扣功能的構件。
其中,所述定位槽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是指以所述定位槽所在空間為基準,在所述定位槽的左右方向上所延伸的空間。所述金屬內卡件避讓開所述定位槽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意指所述金屬內卡件的金屬臂體不僅避讓所述定位槽所在空間,而且也避讓開所述延伸空間,這樣,當需要在所述定位槽中安裝長條狀的并且長度遠遠大于所述定位槽本身長度的燈具時,所述金屬內卡件不會阻礙長條狀燈具的安裝,讓長條狀的燈具能夠便捷地安裝到所述定位槽上。
其中,所述左右方向,是指以所述內卡組合件所連接的裝飾型材所延伸的方向為參考基準而定義的方向,左右方向即與所述裝飾型材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1)在所述內卡組合件中設置有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不僅便于制造和組裝所述內卡組合件,而且也便于擴展所述內卡組合件的功能,即在具有將所述裝飾型材定位到建筑立面上的功能外,還能借助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形成定位槽等適配于裝飾用的輔助機構,進而可以減少在所述裝飾型材上設置相應的機構而節省型材的耗用量,減低成本。(2)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并且所述金屬內卡件避讓開所述定位槽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從而能夠借助于該結構安裝燈具等,進而在所述裝飾型材的內側形成收藏式光效。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連接耳與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一體化設置,或者是所述連接耳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或者是所述連接耳與所述金屬內卡件一體化設置,或者是所述連接耳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金屬內卡件上;所述連接耳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讓連接到建筑面上的定位螺絲穿過。其中,當所述連接耳與第一塑料連接件或所述金屬內卡件之間采用分體結構時,所述連接耳與第一塑料連接件或所述金屬內卡件之間可以螺絲連接、扣接連接、插接連接、鉤掛連接等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這樣,所述連接耳與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金屬內卡件之間可以根據不同的燈槽應用場景選擇性地形成其中的一種結構方式,也就使得所述內卡組合件具有非常廣泛的適用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還包括延長臂,所述延長臂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金屬內卡件上,所述連接耳與所述延長臂一體化設置。這樣,借助所述延長臂能夠增大所述內卡組合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空間上延展范圍,同時也就能夠增大所述裝飾型材與所述建筑面之間的水平或垂直間距。在所述建筑面和所述裝飾型材之間可以增加更多的裝飾元素,例如裝飾扣板,所述裝飾扣板與所述裝飾型材組合成復合轉角吊頂層。大大地豐富了所述燈槽的結構形式和適用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金屬內卡件包括兩個支臂即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以相互垂直的角度布置,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設置有所述第一卡接結構,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呈板狀并沿所述第一支臂所延伸的方向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以相互垂直的角度布置,可以是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間直接連接形成90°的角度,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間并不直接連接而是通過第三臂體過渡連接,而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延長軸線之間形成90°的角度。在所述兩個支臂之間形成90°的夾角空間,便于定位轉彎弧度大于等于π/2的裝飾型材。
其中,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呈板狀并沿所述第一支臂所延伸的方向布置,不僅定義了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呈板狀的結構,而且也定義了板狀結構的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所具有的板平面與所述第一支臂所延伸的方向具有平行的布置關系,這樣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也實際上是垂直于所述第二支臂的方向設置。
就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安裝位置,包括:
第一種,可以是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支臂與所述第二支臂之間。在該種結構中,可以直接借助于設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上的連接耳將所述內卡組合件及其所連接的裝飾型材直接定位到豎立建筑面上,而所述第二支臂延伸到所述轉角的水平面之下。
第二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外側面沒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這樣就可以借助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的連接耳將所述內卡組合件及其所連接的裝飾型材直接定位到豎立建筑面上。另外,在所述裝飾型材的外側邊緣沒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還可以成為所述內卡組合件支撐于所述豎立建筑面上的支撐面,提高所述內卡組合件和所述裝飾型材的安裝穩定性。
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還可以成為鋸切定位面。鋸切定位面是用于鋸切裝飾型材時讓型材處于水平位置工作面,從而便于鋸切出45°轉角。該方案的優點在于工程安裝現場鋸切45°轉角型材時可以直接借助于所述內卡組合件而無需另外尋找其他特制的墊塊將所述裝飾型材找平,以及能夠借助于所述內卡組合件抵消所述裝飾型材在切割過程中所承受的下壓力,并通過所述內卡組合件的金屬內卡件對所述裝飾型材進行定型,減少所述裝飾型材受力變形。所述內卡組合件具有一物二用的功能。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本文論述到的鋸切定位面都具有相同的定義,下面將不再重復論述。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第二支臂的頂端面持平。這樣借助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第二支臂的頂端面持平形成另一個能夠被利用的鋸切定位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所述第一支臂的外側面是指安裝所述內卡組合件及其所述裝飾型材到建筑墻面上時朝向豎立建筑面的端面。
正如上面所論述的,所述金屬內卡件的結構形式可以是多樣的。下就所述金屬內卡件具有左、右分置的左卡件、右卡件的情況下,進一步論述所述內卡組合件的具體結構。具體如下,一種用于燈槽安裝的內卡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卡組合件包括用于連接裝飾型材的金屬內卡件、連接到所述金屬內卡件上的第一塑料連接件和用于將所述內卡組合件連接到建筑面上的連接耳,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在所述定位槽的其中一個側壁部位設置有彈性扣,所述金屬內卡件避讓開所述定位槽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所述金屬內卡件包括左、右分置的左卡件、右卡件,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上分別設置有能夠卡接裝飾型材的第一卡接結構。
其中,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是分別設置在所述金屬內卡件的左、右兩側的卡接部。這樣,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能夠共同分擔所述裝飾型材的重量,提高所述裝飾型材的安裝穩定性。其次,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是左右分置的,所以在它們之間形成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同時也成為透光通道。所以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的設置并不會阻擋光線。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是彼此分離的兩個部件,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通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連接起來。這樣,借助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還能夠強化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和承托力。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可以采用相同的結構和外觀形狀,從而簡化所述金屬內卡件的制造工藝。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左卡件包括兩個支臂即第一左支臂和第二左支臂,所述第一左支臂和第二左支臂以相互垂直的角度布置,在所述第一左支臂和第二左支臂上分別設置有所述第一卡接結構;所述右卡件包括兩個支臂即第一右支臂和第二右支臂,所述第一右支臂和第二右支臂以相互垂直的角度布置,在所述第一右支臂和第二右支臂上同樣分別設置有所述第一卡接結構;所述第一左支臂與第一右支臂齊頭并列,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呈板狀并沿所述第一左支臂與第一右支臂所延伸的方向布置。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一左支臂與第一右支臂,所述第一左支臂與第一右支臂的外側面沒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內卡組合件還包括第二塑料連接件,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一左支臂與第一右支臂,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左支臂、所述第二右支臂,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左支臂、所述第二右支臂的頂端面,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第二左支臂、所述第二右支臂的頂端面持平。這樣,借助所述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和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的連接,能夠進一步強化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和承托力。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內卡組合件還包括第二塑料連接件,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一左支臂與所述第一右支臂,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左支臂與所述第二右支臂,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不低于所述第二左支臂、所述第二右支臂的頂端面,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持平。這樣借助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持平能夠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連接耳與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一體化設置,或者是所述連接耳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上,或者是所述連接耳與所述左卡件或右卡件一體化設置,或者是所述連接耳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左卡件或右卡件上;所述連接耳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讓連接到建筑面上的定位螺絲穿過。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延長臂,所述延長臂包括有一對左右分置的連接臂,一對所述連接臂分別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上,所述連接耳與所述延長臂一體化設置。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使用上述第一種內卡組合件或第二種內卡組合件的簡易吊頂燈槽,包括有裝飾型材以及至少一對沿所述裝飾型材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的所述內卡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型材的內側設置有適配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的第二卡接結構,所述內卡組合件收容在所述裝飾型材的后方并通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卡接到所述裝飾型材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結構上。這樣,至少一對間隔布置的所述內卡組合件可以為所述裝飾型材的不同部位或兩端提供均衡平穩的承托力。并借助所述內卡組合件在所述裝飾型材的內側安裝長條狀的多個燈管、燈條等發光體。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裝飾型材的內側沒有設置位于所述裝飾型材上的燈安裝槽。所述燈安裝槽,是用于安裝定位燈條、燈具的定位槽。這樣,所述裝飾型材由于省略所述燈安裝槽的設置而能夠減少所述裝飾型材的耗材量和重量。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當讓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處于豎立方向時,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裝飾型材的頂端面持平。這樣借助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頂端面與所述裝飾型材的頂端面持平同樣能夠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
為了能夠形成鋸切定位面,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當讓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處于豎立方向時,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的外側面與所述裝飾型材的外側邊緣持平。
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為此可以應用到用于燈槽安裝的內卡組合件以及簡易吊頂燈槽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簡易吊頂燈槽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的內卡組合件100的連接耳2采用第一種實施方式;
圖2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簡易吊頂燈槽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第一塑料連接件和連接耳2的組合件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沿a-a方向剖切后的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和連接耳的組合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簡易吊頂燈槽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的內卡組合件100a的連接耳2a采用第二種實施方式;
圖6是所述內卡組合件100a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7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簡易吊頂燈槽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的內卡組合件100b的連接耳2b采用第三種實施方式;
圖8是內卡組合件100b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用于燈槽安裝的內卡組合件以及簡易吊頂燈槽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豎立建筑面b和水平頂面a圍成室內空間的轉角部位。簡易吊頂燈槽安裝在所述豎立建筑面b上,并與所述水平頂面a形成一定的間隔距離。所述簡易吊頂燈槽發射出來的光線可以照射到豎立建筑面b和水平頂面a上形成洗墻和洗頂效果。所述簡易吊頂燈槽包括有裝飾型材1和用于支承、定位所述裝飾型材1的至少一對內卡組合件100。全部的所述內卡組合件100沿所述裝飾型材1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內卡組合件100包括用于連接所述裝飾型材1的金屬內卡件4、連接到所述金屬內卡件4上的第一塑料連接件3和用于將所述內卡組合件100連接到建筑面上的連接耳2,所述金屬內卡件4上設置有能夠卡接裝飾型材1的第一卡接結構。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上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30,在所述定位槽30的其中一個側壁部位設置有彈性扣33,所述金屬內卡件4避讓開所述定位槽30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其中,所述金屬內卡件4可以是整體式或者是分體組合的卡件。下面以所述金屬內卡件4采用分體組合的結構形式為例介紹所述內卡組合件100的具體結構。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金屬內卡件4包括左、右分置的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是彼此分離的兩個部件,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通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連接起來。當然作為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圖中未畫出),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可以直接通過過渡件連為一體,而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連接到所述金屬內卡件4上。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成為連接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和所述裝飾型材1的中間過渡金屬件。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可以采用不同的或者相同的結構。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為采用沖壓、鑄造成型的板狀結構,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具有相同的結構形狀從而具有互換性和通用性,簡化了所述金屬內卡件4的制造工藝,下面以所述左卡件4a為例作介紹。
所述左卡件4a具有兩個支臂(41a、42a),即第一左支臂42a和第二左支臂41a,所述第一左支臂42a和第二左支臂41a之間通過弧形的第三臂體43a過渡連接而間接連接一起,而所述第一左支臂42a和第二左支臂41a的延長軸線之間形成90°的角度。這樣,在所述兩個支臂(41a、42a)之間形成90°的夾角空間,便于定位轉彎弧度大于等于π/2的裝飾型材1。當然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圖中未畫出),所述左卡件4a的所述第一左支臂42a和第二左支臂41a還可以是相互垂直的角度布置,所述第一左支臂42a和第二左支臂41a之間直接連接形成90°的角度。
在所述第一左支臂42a上設置有公頭結構的第一卡接結構420a,在所述第二左支臂41a上設置有公頭結構的第一卡接結構410a。所述第一卡接結構(410a、420a)是用于與所述裝飾型材1上設置的母頭結構的第二卡接結構(11、12)適配連接形成卡接連接的一種公母頭連接結構。所述裝飾型材1的內側設置有適配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410a、420a)的第二卡接結構(11、12),所述內卡組合件100收容在所述裝飾型材1的后方并通過所述第一卡接結構(410a、420a)卡接到所述裝飾型材1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結構(11、12)上。同樣地,所述右卡件4b也收容在所述裝飾型材1的后方并通過第一卡接結構(420b、410b)卡接到所述裝飾型材1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結構(11、12)上。而板狀結構的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及其所組裝的所述金屬內卡件4并不需要具有與所述裝飾型材1一樣大小的左右延伸長度。所述金屬內卡件4能夠按照所述裝飾型材1的長度靈活地布置在所述裝飾型材1的任意位置或適當位置上,并能夠為所述裝飾型材1提供均衡平穩的承托力。而且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是左、右分置的,所以在它們之間形成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同時也成為透光通道。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的設置并不會阻擋光線。組裝完成后,借助所述裝飾型材1能夠遮藏所述金屬內卡件4,避免所述金屬內卡件4外露出來影響所述吊頂燈槽的外觀效果。所述裝飾型材1成為所述燈槽的燈槽蓋。
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連接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并位于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之間。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成為連接于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之間的過渡連接件,使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相互連接一起,強化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和承托力。另外,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與所述左卡件4a、右卡件4b之間是分體結構,所以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可以采用與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完全不同的材料制造,例如塑膠材料。這樣,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可以制造得更輕巧、價格低廉,并可以在其上輕易地制作其他功能構造體。例如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上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槽30,在所述定位槽30的下側壁部位設置有彈性扣33,上側壁部位設置有一對左右分置的扣臂(31、32),所述扣臂(31、32)的頂端面(310、320)成為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所述金屬內卡件4避讓開所述定位槽30所定義的左右方向上的延伸空間。這樣,當需要在所述定位槽30中安裝長條狀的并且長度遠遠大于所述定位槽30本身長度的燈具7時,所述金屬內卡件4不會阻礙長條狀的所述燈具7的安裝,所述燈具7能夠便捷地安裝到所述定位槽30上并借助所述彈性扣33和所述扣臂(31、32)得到固定。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成為所述燈具7的安裝座,進而可以減少在所述裝飾型材1上設置相應的機構而節省型材的耗用量,減低成本。例如所述裝飾型材1可以省略定位燈具的燈安裝槽,即所述裝飾型材1的內側沒有設置位于所述裝飾型材1上的燈安裝槽。
就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安裝位置,包括:
第一種,所述第一左支臂42a與所述第一右支臂42b齊頭并列,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位于所述第一左支臂42a、所述第一右支臂42b所組成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左支臂4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所組成的一端之間。在該種結構中,可以直接借助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左支臂42a或第一右支臂42b上的連接耳將所述內卡組合件100及其所連接的裝飾型材1直接定位到所述豎立建筑面b上,而所述第二左支臂41a和第二右支臂41b延伸到所述轉角的水平面之下。
第二種,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左支臂42a與所述第一右支臂42b齊頭并列,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連接所述第一左支臂42a與第一右支臂42b,所述第一左支臂42a的外側面421a與第一右支臂42b的外側面421b沒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外側面300。這樣就可以借助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上的連接耳2將所述內卡組合件100及其所連接的裝飾型材1直接定位到所述豎立建筑面b上。另外,在所述裝飾型材1的外側邊緣13沒有凸出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外側面300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外側面300還可以成為所述內卡組合件100支撐于所述豎立建筑面b上的支撐面。提高所述內卡組合件100和所述裝飾型材1的安裝穩定性。本實施例也就采用該第二種方案。
所述內卡組合件100還包括有第二塑料連接件5,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連接所述第二左支臂41a與所述第二右支臂41b。這樣,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與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分置在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的兩端。借助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能夠進一步強化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的連接穩定性和承托力。
如圖1所示,所述裝飾型材1本身設置為呈弧形的外露裝飾面,在切割時并不便于對其進行鋸切45°切角而往往需要再借助墊塊把所述裝飾型材1墊平。使用這些墊塊常常出現加工不便,更重要的是加工不準確的問題。鑒于此,本發明提出多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的頂端面50低于所述第二左支臂41a的頂端面41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b,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與所述第二左支臂4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a、411b)持平。這樣,借助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與所述第二左支臂4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a、411b)持平形成一個鋸切定位面。鋸切定位面是用于鋸切裝飾型材時讓型材處于水平位置工作面,從而便于鋸切出45°轉角。該方案的優點在于工程安裝現場鋸切型材時可以直接借助于所述內卡組合件而無需另外尋找其他特制形狀的墊塊將所述裝飾型材找平,以及能夠借助于所述內卡組合件100抵消所述裝飾型材1在切割過程中所承受的下壓力,并通過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對所述裝飾型材1進行定型,減少所述裝飾型材1受力變形。所述內卡組合件100具有一物二用的功能。當所述裝飾型材1的頂端面14凸出于所述第二左支臂4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a、411b)時,可以在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的頂端面50與所述第二左支臂4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a、411b)之下放置板狀墊塊提升所述裝飾型材1的頂端面14即可。
第二種,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的頂端面50不低于所述第二左支臂41a的頂端面41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b,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與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的頂端面50持平。這樣,借助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與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的頂端面50持平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
第三種,所述第一左支臂42a的外側面421a與第一右支臂42b的外側面421b沒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1的外側面300。這樣,借助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1的外側面300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進一步的,讓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處于豎立方向,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外側面300與所述裝飾型材1的外側邊緣13持平。借助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1的外側面300與所述裝飾型材1的外側邊緣13持平同樣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
第四種,當讓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處于豎立方向時,所述第二塑料連接件5的頂端面50、所述第二左支臂41a的頂端面411a、所述第二右支臂41b的頂端面411b都低于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與所述裝飾型材1的頂端面14持平。這樣,借助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頂端面(310、320)與所述裝飾型材1的頂端面14持平同樣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
如圖2所示,所述連接耳2是用于將所述內卡組合件100連接到所述豎立建筑面b上的連接特征體。其可以是與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一體化設置,而成為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的構造體。又或者,所述連接耳2與所述左卡件4a或右卡件4b一體化設置。又或者是所述連接耳2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左卡件4a或右卡件4b上。
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連接耳2是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上的獨立構件。在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上設置有安裝凹陷部35,在所述安裝凹陷部35內設置有第一扣臂34,在所述安裝凹陷部35的底部設置有插口36。在所述連接耳2上設置有第二扣臂22和下插臂220。安裝時,把所述連接耳2的下插臂220插入到所述插口36內,所述第二扣臂22扣接到所述第一扣臂34上,即能夠把所述連接耳2連接到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上。所述連接耳2上設置有定位孔20,所述定位孔20用于讓連接到建筑面上的定位螺絲穿過。定位螺絲穿過所述定位孔20把所述內卡組合件100及其連接的所述裝飾型材1連接到所述豎立建筑面b上的。
除此之外,所述連接耳還可以采用其他的結構形式和連接方式。例如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連接耳2a為金屬板件,在其上設置有定位孔20a。所述內卡組合件100a還包括延長臂6,所述延長臂6包括前延長臂段61和后延長臂段62。所述前延長臂段61和后延長臂段62可伸縮地套接一起。所述前延長臂段61包括左右分置的第一前連接臂611和第二前連接臂612,以及把所述第一前連接臂611和第二前連接臂612連接一起的前連接板613。所述后延長臂段62包括左右分置的第一后連接臂621和第二后連接臂622,以及把所述第一后連接臂621和第二后連接臂622連接一起的后連接板623。其中,所述第一前連接臂611和第二前連接臂612分別可拆卸地連接到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上。所述連接耳2a通過焊接等連接方式與第一后連接臂621和第二后連接臂622連接一體。這樣,借助所述延長臂6能夠增大所述裝飾型材1a與所述豎立建筑面b之間的水平間距。在所述豎立建筑面b和所述裝飾型材1a之間可以增加更多的裝飾元素,例如裝飾扣板8,所述裝飾扣板8與所述裝飾型材1a組合成復合轉角吊頂層。大大地豐富所述燈槽的結構形式和適用性。
又或者,所述連接耳還可以采用如圖7和圖8所示的結構形式和連接方式。所述連接耳2b包括有一對左右分置的側臂(21b、22b),以及連接于一對所述側臂(21b、22b)之間的背板23b。在所述背板23b上設置有定位孔20b。一對所述側臂(21b、22b)分別連接在所述左卡件4a和右卡件4b上并環抱所述第一塑料連接件3,并讓所述背板23b的外側面230b與所述裝飾型材1b的外側邊緣13b持平。這樣,所述連接耳2b不僅具有連接定位的功能,還能夠借助于所述背板23b的外側面230b與所述裝飾型材1b的外側邊緣13b持平形成另一個鋸切定位面,以及成為所述內卡組合件100b支撐于所述豎立建筑面上的支撐面,提高所述內卡組合件100b和所述裝飾型材1b的安裝穩定性。
由此可見,所述連接耳(2、2a、2b)有著多種的結構方式和連接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燈槽應用場景選擇性其中的一種,所述連接耳(2、2a、2b)的多樣性大大地擴展了所述內卡組合件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