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ED車燈,尤其是一種自適應LED車燈。
背景技術:
現有LED車燈一般做成體積更小的遠近光一體車燈,該種遠近光一體的車燈包括近光光源、與近光光源匹配的近光反光杯、遠光光源和與遠光光源匹配的遠光反光杯。近光光源與遠光光源分別為獨立器件,當夜晚會車時,將對應的遠光光源熄滅,從而防止眩光。該種LED車燈具有兩個光源,且需與各自的反光杯匹配,生產工藝更為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適應LED車燈,便于控制,且生產工藝簡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適應LED車燈,包括LED光源和與LED光源配合的反光杯;所述LED光源包括LED基板和設于LED基板上的兩排以上的LED芯片組,所述LED芯片組按出光方向呈前后排列,每一排的LED芯片組內的LED芯片呈一字排列,后排的LED芯片組的LED芯片數量比前一排的LED芯片組的LED芯片數量多。本實用新型的LED光源為獨立的LED封裝光源,該獨立LED封裝更方便設置,且只對應一個反光杯,因此車燈的生產工藝更簡單;由于LED光源內的LED芯片呈階梯分布,可以集成近光光源和遠光光源,通過控制不同排的LED芯片組即可實現遠近光的切換,從而防止眩光,控制方便。
作為改進,每一排LED芯片組的軸對稱線與反光杯的軸對稱線重合,這樣能使得光線集中,且光線更加均勻。
作為改進,每一排LED芯片組內相鄰LED芯片之間的間距相等。
作為改進,同一排LED芯片組的LED芯片相互串聯。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LED光源為獨立的LED封裝光源,該獨立LED封裝更方便設置,且只對應一個反光杯,因此車燈的生產工藝更簡單;由于LED光源內的LED芯片呈階梯分布,可以集成近光光源和遠光光源,通過控制不同排的LED芯片組即可實現遠近光的切換,從而防止眩光,控制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LED芯片在LED基板上的分布示意圖I。
圖2為LED芯片在LED基板上的分布示意圖II。
圖3為LED芯片在LED基板上的分布示意圖III。
圖4為LED芯片在LED基板上的分布示意圖IV。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自適應LED車燈,包括LED光源和與LED光源配合的反光杯。所述LED光源為獨立的LED封裝光源,其包括LED基板1和設于LED基板1上的兩排以上的LED芯片組2;獨立的LED封裝光源可以是多個LED芯片對應一個熒光膠層,或者是一個LED芯片對應一個熒光膠層。所述LED芯片組2按出光方向呈前后排列,每一排的LED芯片組2內的LED芯片3呈一字排列,后排的LED芯片組2的LED芯片3數量比前一排的LED芯片組2的LED芯片3數量多;本實用新型的LED芯片呈階梯分布,該光源可以用于車燈的近光燈或遠光燈,通過切換不同排的LED芯片實現遠近光的切換,以及實現調整近光光型時的目的。本實施例可采用的排列方式有:①如圖1所示,一共設有兩排LED芯片組2,前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兩顆LED芯片3,后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四顆LED芯片3;②如圖2所示,一共設有兩排LED芯片組2,前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兩顆LED芯片3,后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三顆LED芯片3;③如圖3所示,一共設有三排LED芯片組2,前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兩顆LED芯片3,中間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三顆LED芯片3,后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四顆LED芯片3;④如圖4所示,一共設有兩排LED芯片組2,前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三顆LED芯片3,后排LED芯片組2一共設有四顆LED芯片3。每一排LED芯片組2的軸對稱線與反光杯的軸對稱重合;每一排LED芯片組2內相鄰LED芯片之間的間距相等;同一排LED芯片組2的LED芯片相互串聯。
本實用新型的LED光源為獨立的LED封裝光源,該獨立LED封裝更方便設置,且只對應一個反光杯,因此車燈的生產工藝更簡單;由于LED光源內的LED芯片按照出光方向前后排列,可以集成近光光源和遠光光源,通過控制不同排的LED芯片組2即可實現遠近光的切換,從而防止眩光,控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