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模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模塊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的光模塊散熱普遍采用鋁擠型散熱片或光模塊金屬外殼自然散熱。此被動散熱方式受環境溫度影響內部溫度波動大,光模塊長時間高速傳輸工作時,熱流密度大此方式無法滿足散熱要求,導致光模塊使用壽命短、失效率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模塊散熱結構,該散熱結構可對光模塊進行有效散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光模塊散熱結構,包括光模塊、半導體制冷器和導熱銅板,上述光模塊包括呈長方體的模塊殼,光模塊的主體安裝在模塊殼內,模塊殼的上表面設有置放凹槽,該置放凹槽的形狀與導熱銅板的形狀一致,上述導熱銅板置放在上述置放凹槽內,置放凹槽的內側壁設有定位孔,上述導熱銅板的側邊設有安裝盲孔,安裝盲孔內安放有彈簧和定位柱,定位柱的底部設有安放孔,彈簧的一端置于安放孔內,上述定位柱通過彈簧與上述安裝盲孔彈性相連,上述安裝盲孔的端部設有內折限位緣,上述定位柱的外側壁設有限位凸緣,限位凸緣與上述內折限位緣對應,上述內折限位緣用于避免限位凸緣滑出安裝盲孔,定位柱的外端置于上述定位孔中,上述導熱銅板通過定位柱安裝在上述模塊殼上,上述導熱銅板上表面涂覆有導熱膏,上述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片貼靠在上述導熱膏上。
優選地,上述置放凹槽的底部設有通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光模塊產生的熱傳至導熱銅板上,導熱銅板將熱量傳遞至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片上,散熱效果好;導熱銅片與模塊殼通過定位柱固定連接,避免使用螺栓等固定件,組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半導體制冷器體積小、重量輕,在制冷時通過半導體芯片的來實現的。無制冷機械運動部件、無冷媒、無泄漏,更環保,具有高可靠性,同時半導體制冷溫差大達到68℃;散熱效果好;組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如圖1所示,一種光模塊散熱結構,包括光模塊、半導體制冷器和導熱銅板2,上述光模塊包括呈長方體的模塊殼1,光模塊的主體安裝在模塊殼1內,模塊殼1的上表面設有置放凹槽,該置放凹槽的形狀與導熱銅板2的形狀一致,上述導熱銅板2置放在上述置放凹槽內,置放凹槽的內側壁設有定位孔,上述導熱銅板2的側邊設有安裝盲孔,安裝盲孔內安放有彈簧和定位柱,定位柱的底部設有安放孔,彈簧的一端置于安放孔內,上述定位柱通過彈簧與上述安裝盲孔彈性相連,上述安裝盲孔的端部設有內折限位緣,上述定位柱的外側壁設有限位凸緣,限位凸緣與上述內折限位緣對應,上述內折限位緣用于避免限位凸緣滑出安裝盲孔,定位柱的外端置于上述定位孔中,上述導熱銅板2通過定位柱安裝在上述模塊殼1上,上述導熱銅板2上表面涂覆有導熱膏3,上述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片4貼靠在上述導熱膏3上。
上述置放凹槽的底部設有通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光模塊產生的熱傳至導熱銅板2上,導熱銅板2將熱量傳遞至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片4上,散熱效果好;導熱銅片與模塊殼1通過定位柱固定連接,避免使用螺栓等固定件,組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半導體制冷器體積小、重量輕,在制冷時通過半導體芯片的來實現的。無制冷機械運動部件、無冷媒、無泄漏,更環保,具有高可靠性,同時半導體制冷溫差大達到68℃;散熱效果好;組裝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