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前照燈的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10389閱讀:223來源:國知局
前照燈的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前照燈的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前照燈的旋轉馬達承受的載荷大,整體占用的空間大,對電機扭矩和功率要求高,且前照燈只能實現左右偏轉。

對比文件(申請公布號:CN 104703869 A)公開了一種前照燈裝置,該前照燈裝置應用在摩托車上,且包括:第一光源、第一楔形棱鏡、第二楔形棱鏡以及旋轉機構,旋轉機構可以使第一楔形棱鏡以旋轉軸為中心旋轉,第一光源的光線可以穿過第一楔形棱鏡和第二楔形棱鏡并偏轉射出。

該前照燈裝置利用一個電機驅動第一楔形棱鏡來調節光線向左、向右投射,因此該前照燈裝置的光線偏轉角度有限,調節響應速度慢,耗時長,且只能夠調整光線向左或向右轉動,無法實現光線向上或向下偏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前照燈的調節機構,該調節機構調節范圍更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前照燈的調節機構,所述前照燈發出的光線經過所述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前楔角片和后楔角片,所述前楔角片和所述后楔角片并置,所述前楔角片和所述后楔角片均為楔形且具有薄端和厚端,所述前楔角片和所述后楔角片均構造為可透光的透光件;磁性驅動組件,所述磁性驅動組件設置成利用磁力驅動所述前楔角片和所述后楔角片繞自身的旋轉軸線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磁性驅動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前楔角片和所述后楔角片上分別設置有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與每個楔角片上的第一磁性件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機構還包括:前套筒和后套筒,所述第一磁性件分別設置在所述前套筒和所述后套筒上。

進一步地,所述前套筒和所述后套筒上均設置有安裝所述第一磁性件的安裝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構造為環形以構成所述前套筒和所述后套筒。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是磁鋼,所述第二磁性件為電磁線圈。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線圈排列為環形。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線圈環繞在第一磁性件的徑向外側且均勻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磁性驅動組件還包括:前套筒、后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設置在所述前套筒和所述后套筒的徑向外側;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均為電磁線圈,所述第一磁性件嵌設在所述前套筒和所述后套筒上,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設在所述外套筒上。

進一步地,所述磁性驅動組件還包括:外套筒,所述第一磁性件為磁鋼環,所述磁鋼環設置在所述前楔角片和所述后楔角片的外周沿,所述第二磁性件為電磁線圈,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設在所述外套筒上。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前照燈的調節機構具有如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的前照燈的調節機構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且占用空間小,光線能夠實現任意方向的偏轉。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系統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DMD水冷板本體的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DMD水冷板的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本體的示意圖;

圖1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本體的示意圖;

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的示意圖;

圖1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周邊光源的示意圖;

圖1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中心光源的示意圖;

圖1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光源的光路圖;

圖1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光源的光路圖;

圖1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DMD水冷板的示意圖;

圖1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調節機構100,后楔角片101,前楔角片102,第一電機103,第二電機104,第一齒圈105,第二齒圈106,第一齒輪107,第二齒輪108,第一磁性件115,第二磁性件116,前套筒117,后套筒118,外套筒119,光源120,中心光源120a,周邊光源120b,散射片121,第一匯聚透鏡122,第二匯聚透鏡123,凹透鏡124,柱面鏡125,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藍色激光二極管128,風冷水排129,換熱器130,第一通斷閥131,第一水泵132,第二通斷閥133,第二水泵134,第一三通閥135,第二三通閥136,第一單向閥137,第二單向閥138,光源水冷板139,DMD水冷板140,DMD水冷板本體141,進水插接頭142,出水插接頭143,DMD水冷板殼體144,DMD水冷板冷卻通道145,隔板146,光源水冷板本體147,光源水冷板冷卻通道148,光源水冷板殼體149,凸起結構150,保護殼151,保護殼本體152,保護殼蓋板153,光源水冷板安裝槽154,光源水冷板蓋板155,光源槽板156,光源槽157,光源透鏡槽板158,光源透鏡薄壓片159,光源透鏡壓板160,控制板161,DMD水冷板蓋板162,墊片163,第一墊片164,第二墊片165,緊固彈簧166,緊固卡簧16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圖1至圖18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照燈系統進行詳細描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照燈系統可以包括光源、匯聚平行鏡組件,散射片、第一匯聚透鏡、調節機構100、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

其中,光源包括中心光源和周邊光源,中心光源和周邊光源獨立進行控制,也就是可以分別控制中心光源和周邊光源的亮度,二者進行亮度調節時互不影響。

由此,可以分別調整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可以將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調高,提升光線的照射距離,同時可以將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調低,避免過高的亮度對行人和對方的車輛造成炫目而影響交通安全。

光源發出的光線闖過匯聚平行鏡組件后匯聚并平行出射,也就是說,匯聚平行鏡組件具有聚光的作用,能夠將發散的光線匯聚到一起,提升光線的亮度;同時可以使得光線平行出射。

從匯聚平行鏡組件出的光線經過散射片出射,散射片可以使得光線更加均勻,避免局部區域的亮度過高而影響車燈照射效果。此外,均勻的光線還可以提升駕駛員的駕車體驗,避免駕駛員長期注視不均勻的照明光線而造成視覺疲勞。

從散射片出射的光線經過第一匯聚透鏡后出射,第一匯聚透鏡可以對從散射片出射的光線進行匯聚。

從第一匯聚透鏡出來的光線可以依次經過反射鏡或DMD芯片后進入到調節機構100中,調節機構100可以對光源組件發出的光進行調整以改變光線的出射方向,例如可以控制調節機構100使得光線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偏轉。

調節機構100可以包括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并置,即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并排布置,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均為楔形且具有薄端和厚端,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均構造為可透光的透光組件,并且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中的至少一個設置成可繞自身旋轉軸線轉動。

調節機構100進一步包括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第一驅動件用于驅動后楔角片101繞自身的軸線轉動,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前楔角片102繞自身的軸線轉動。由于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為彼此獨立的驅動機構,因此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轉動速度和轉動方向可以分別進行調節。例如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可以同速同向轉動或者同速反向轉動。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的“前方”即朝向光線出射的方向,“后”即為遠離光線出射的方向。例如,前楔角片102為靠近燈罩的楔角片,后楔角片101與燈罩的距離稍遠于前楔角片102。

通過轉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可以改變光線在進入到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偏折方向,且通過改變光線在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中傳播的距離可以改變光線的偏折角度。

由于兩個楔角片分別采用了各自的驅動機構(即,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因此兩個楔角片可以獨立控制、互不干涉,這樣增加了調節響應速度,同時調節范圍相對更廣,能夠實現光線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的多方向調節以及耦合方向調節。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和前楔角片102的后側面貼合設置,由此降低了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空間占用,避免前照燈系統的外形太大而影響車輛的整體觀感。

為了降低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之間的摩擦力,可以在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之間設置潤滑脂等。當然,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之間也可以間隔開以避免二者彼此磨損,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使用壽命,并同時提高光線的出射量。

前楔角片102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夾角與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夾角相等。由此,可以保證穿過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光線可以水平出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前楔角片102的外輪廓和后楔角片101的外輪均為圓形,圓形結構的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轉動更加容易,且在相同出射面積的前提下,圓形的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占用的空間更小,方便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布置。

進一步地,后楔角片101的外輪廓的直徑和前楔角片102的外輪廓直徑相同。也就是說,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大小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同軸布置。由此,更加方便光線出射,且前照燈系統的整體占用空間進一步得到了降低。

進一步地,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和前楔角片102的后側面平行設置。例如,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和前楔角片102的后側面均可以垂直于水平面設置。由此,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轉動更加容易,且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可以同軸轉動而不會彼此干涉。

更進一步的,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和后楔角片101的外周面正交,前楔角片102的后側面與前楔角片102的外周面正交。例如,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垂直設置,前楔角片102的后側面垂直設置。

由此,光線穿過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透過率高,且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占用空間少,方便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布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前楔角片102的薄端與后楔角片101的厚端正對且前楔角片102的厚端與后楔角片101的薄端正對時,前楔角片102的前側面與后楔角片101的后側面平行。此時為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初始位置且光線經過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后向正前方出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的轉動方向和前楔角片102的轉動方向相同或相反。也就是說,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可以同向轉動,也可以反向轉動。

進一步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轉動速度相同,由此單位時間內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轉動角度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中,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結構完全相同,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可以相互替換,進而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生產成本得到了降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100還包括驅動組件,驅動組件設置成用于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中至少一個繞自身的旋轉軸線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驅動組件包括第一電機103和第二電機104,第一電機103用于驅動后楔角片101繞自身的旋轉軸線轉動,第二電機104用于驅動前楔角片102繞自身的旋轉軸線轉動。

也就是說,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分別由單獨的電機進行驅動,由此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互相獨立,二者的轉動不受對方的影響。

進一步地,第一電機103和后楔角片101之間通過第一齒圈105和第一齒輪107相連,第一齒圈105內嵌設有后楔角片101,第一齒圈105外設置有沿周沿分布的輪齒,第一齒輪107與第一電機103的驅動軸相連,第一齒圈105和第一齒輪107嚙合。第一電機103轉動,由于第一電機103的驅動軸與第一齒圈105嚙合,因此第一電機103可以驅動第一齒圈105轉動,進而第一齒圈105上的后楔角片101也可以發生轉動。

第二電機104和前楔角片102之間通過第二齒圈106和第二齒輪108相連,第二齒圈106內嵌設有前楔角片102,第二齒圈106外設置有沿周沿分布的輪齒,第二齒輪108與第二電機104的驅動軸相連,第二齒圈106和第二齒輪108嚙合。第二電機104轉動,由于第二電機104的驅動軸與第二齒圈106嚙合,因此第二電機104可以驅動第二齒圈106轉動,進而第二齒圈106上的前楔角片102也可以發生轉動。

可以理解的是,調節機構100還包括支撐座,支撐座用于支撐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以使得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可以分別繞自身的旋轉軸線轉動。支承座可以是瓦片狀,并可支撐在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100還包括用于檢測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是否處在初始位置的初始位置感應裝置。由此,可以確保前照燈準確地調整轉動角度,提升駕駛人員的駕車體驗。

例如,在安裝調試初始位置感應裝置的過程中,可以標定電子零位與機械零位的對應關系,進而用電子零位確定機械零位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初始位置傳感器包括霍爾傳感器和磁性件,霍爾傳感器固定安裝,例如霍爾傳感器可以固定安裝在支撐座上,磁性件設置在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上,霍爾傳感器通過感知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上磁性件的磁通量來確定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的轉動角度以及初始位置。

考慮到較寬的環境溫度范圍,霍爾傳感器應該盡量選擇帶溫度補償的型號,磁鐵應該選擇工作溫度和距離溫度比較高、機械強度好,磁場強的磁鐵。優選地,磁性件為釹鐵硼鍍層磁鐵。

進一步地,霍爾傳感器與磁性件之間的距離對磁感應強度影響非常明顯,必須確保磁性件與霍爾傳感器表面之間距離在合適的范圍,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霍爾傳感器與磁性件的距離為s,所述s滿足:s≤3mm。優選地,s=2mm。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為非透光件。由此,可以避免光線穿過第一齒圈105和第二齒圈106而被外界感知,進而提升了車輛的整體光感。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驅動組件與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偏心設置。也就是說,驅動組件沒有設置在光線的傳播路徑上,避免其影響光線的傳遞。例如,驅動組件可以設置在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徑向外側上。

上面的實施例中描述的是利用雙電機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采用雙電機作為動力源,結構簡單、緊湊,同時電機可以采用微型電機,這樣可以進一步縮小調節機構100的體積。

在本實用新型下面將要描述的實施例中,采用另外一種驅動方式作為兩個楔角片的動力源。

參照圖3-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調節機構100包括磁性驅動組件,磁性驅動組件設置成利用磁力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繞自身的旋轉軸轉動。由此,可以省去了電機占用的空間,大大降低了調節機構100的體積,且結構簡單、調整方便。

具體地,如圖3所示,磁性驅動件包括第一磁性件115和第二磁性件116,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磁性件115,第二磁性件116與每個楔角片上的第一磁性件115對應設置。

換言之,第二磁性件116也可以是兩個且可以分別與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上的第一磁性件115作用,進而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轉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可以同向或反向轉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可以同速或非同速轉動。

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前照燈的調節機構100還包括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前楔角片102嵌套設置在前套筒117內,后楔角片101嵌套設置在后套筒118內,第一磁性件115分別設置在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上。第一磁性件115和第二磁性件116的作用力可以帶動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轉動,進而驅動設置在前套筒117內的前楔角片102和設置在后套筒118內的后楔角片101轉動。

更進一步地,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上均設置有安裝第一磁性件115的安裝槽。由此,提高了第一磁性件115的安裝穩定性,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照燈的調節機構100的整體觀感。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第一磁性件115構造為環形以構成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也就是說,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本身即為磁性件,例如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可以由磁鐵制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第一磁性件115為磁鋼,第二磁性件116為電磁線圈。電磁線圈通電以產生磁場進而與磁鋼相互作用,以實現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轉動。當然,兩個磁性件也可以都為電磁線圈。并且,電磁線圈中通入電流的大小的改變使得楔角片的驅動速度相應變化,電磁線圈中通入電流的方向變化使得楔角片能在順時針轉動與逆時針轉動之間進行切換。

進一步地,電磁線圈排列成環形。由此,第二磁性件116的磁場分布均勻,第一磁性件115和第二磁性件116可以更加穩定地彼此作用,提高了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轉動的穩定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磁性驅動件還包括前套筒117、后套筒118和外套筒119,外套筒119設置在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的徑向外側。第一磁性件115和第二磁性件116均為電磁線圈,第一磁性件115嵌設在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上,第二磁性件116嵌設在外套筒119上。

通過改變第前套筒117上的電磁線圈和后套筒118上的電磁線圈的電流流向,可以調整前套筒117和后套筒118的轉動方向,進而能夠調整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轉動方向。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磁性驅動組件還包括外套筒119,第一磁性件115為磁鋼環,磁鋼環設置在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外周沿,第二磁性件116為電磁線圈,第二磁性件116嵌設在外套筒119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前套筒117與外套筒119之間、后套筒118與外套筒119之間可以設置有滾珠。由此,顯著降低了前套筒117與外套筒119之間的摩擦力、后套筒118與外套筒119之間的摩擦力,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轉動更加容易。

采用上述的磁性件的驅動方式的好處是:兩個磁性件無需通過其它硬性連接結構如機械軸等直接連接,兩個磁性件可以“非接觸”的形式實現驅動,這樣兩個磁性件之間無需布置硬性連接結構如驅動軸等,零部件減少,結構更加簡單、緊湊,尺寸更小。而且采用“非接觸”的方式對整個前大燈的布置降低了難度,驅動機構不易暴露,提升了整個前大燈的感觀。

下面詳細描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具體參數。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前楔角片102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夾角與后楔角片101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夾角為α,且所述α滿足:10°≤α≤30°,由此可以確保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尺寸不至于過大,且同時保證光線在經過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后具有足夠的偏轉角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薄端厚度為t1,厚端厚度為t2,所述t1滿足:2mm≤t1≤3mm,所述t2滿足:14mm≤t2≤20mm。由此,限制了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尺寸,確保后光線在經過楔角片和前楔角片102能夠具有足夠的光線出射量。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薄端厚度為t1,厚端厚度為t2,所述t1和所述t2滿足:1/8≤t1/t2≤1/6。由此,可以確保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的尺寸不至于過大,且同時保證光線在經過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后具有足夠的偏轉角度。

進一步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外輪廓均為圓形且直徑相同。由此,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尺寸得到降低,進而整體的調節機構100和前照燈系統的尺寸得到了降低,提升了車輛的整體觀感。

更進一步的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外輪廓直徑為d,所述t1與所述d滿足:1/23≤t1/d≤1/17,所述t2與所述d滿足:1/3≤t2/d≤1/2.5。由此,當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尺寸確定時,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厚度也能夠得到確定。可以理解的是,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薄端和厚端之間為均勻過渡。

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中,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外輪廓的直徑為d,所述d滿足:45mm≤d≤55mm。由此,可以確保大燈組件具有足夠的出射量的同時,其尺寸不至于過大。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設計人員可以根據車型的大小來對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外輪廓直徑進行自行設計,這里不做具體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折射率為n,所述n滿足:1.3≤n≤1.7。經過多次試驗后發現,當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折射率滿足上述條件時,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尺寸不至于過大,且能夠保證經過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光線能夠具有足夠的偏折角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材質為玻璃、亞克力、硅膠或塑料。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材料最好滿足上述折射率的要求。

當然,兩個楔角片的折射率也可以不同。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實施例中,后楔角片101的折射率與前楔角片102的折射率不同。由此,可以根據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折射率不同來調整穿過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光線的出射角度。

在該實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進而實現后楔角片101的折射率和前楔角片102的折射率不同。

在該實施例中,調節機構100還包括驅動組件,驅動組件設置成用于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分別繞自身的旋轉軸線轉動。驅動組件包括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需要設置兩個驅動件如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和前楔角片,由于折射率二者不同,因此通過匹配兩個驅動件的不同驅動速度,同樣可以實現光線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多個方向以及耦合方向的偏轉。在該實施例中,驅動件可以采用電機,這樣通過控制兩個電機以不同驅動速度工作,可以實現兩個楔角片轉動速度的不同,由此匹配折射率的差異,同樣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對光線偏轉的需求。

可選地,第一驅動件為第一電機,第二驅動件為第二電機。

下面詳細描述調節機構100的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調節機構100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與驅動組件相連且用于控制驅動組件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反向旋轉以使得經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向左或向右偏轉,或控制驅動組件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先同向旋轉、再反向旋轉以使得經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向上或向下偏轉。

控制器可以根據方向盤的轉動角度、路況或車輛的行駛狀態來控制驅動組件,使得驅動組件驅動前楔角片102和后楔角片101轉動以實現車燈出射的光線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偏轉。

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具有初始位置,當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處于初始位置時,后楔角片101的薄端位于最上側,后楔角片101的后端位于最下側,前楔角片102的薄端位于最下側,前楔角片102的后端位于最上側。

下面的具體示例均以初始狀態為最開始的階段來進行調節。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的“順時針”和“逆時針”為在后楔角片101的后方和前楔角片102的后方來分別對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進行調整。

當第一驅動件驅動后楔角片101順時針轉動且第二驅動件驅動前楔角片102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光線水平向右偏轉。優選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同速轉動且轉動角度相同。由此,光線在偏轉的過程中更加平穩,提升了前照燈照射效果。

由此,車輛在向右轉動時,只需控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驅動后楔角片101順時針轉動、前楔角片102逆時針轉動,即可以使得光線水平向右偏轉,調節簡單、方便,且光線偏轉的響應速度快。

當第一驅動件驅動后楔角片101逆時針轉動且第二驅動件前楔角片102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水平向左偏轉。優選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同速轉動且轉動角度相同。由此,光線在偏轉的過程中更加平穩,提升了前照燈的照射效果。

由此,車輛在向左轉動時,只需控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驅動后楔角片101逆時針轉動、前楔角片102順時針轉動,即可以使得光線水平向左偏轉,調節簡單、方便,且光線偏轉的響應速度快。

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均順時針轉動90°,第一驅動件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順時針轉動、第二驅動件再驅動前楔角片102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垂直向上偏轉。優選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同速轉動且轉動角度相同。由此,光線在偏轉的過程中更加平穩,提升了前照燈的照射效果。

由此,車輛在上坡時,只需控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先順時針轉動90°,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順時針轉動、前楔角片102逆時針轉動,即可以使得光線垂直向上偏轉,調節簡單、方便,且光線偏轉的響應速度快。

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均順時針轉動90°,第一驅動件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逆時針轉動、第二驅動件再驅動前楔角片102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垂直向下偏轉。優選地,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同速轉動且轉動角度相同。由此,光線在偏轉的過程中更加平穩,提升了前照燈的照射效果。

由此,車輛在下坡時,只需控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先順時針轉動90°,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逆時針轉動、前楔角片102順時針轉動,即可以使得光線垂直向下偏轉,調節簡單、方便,且光線偏轉的響應速度快。

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均順時針轉動且轉動角度小于90°,第一驅動件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順時針轉動、第二驅動件再驅動前楔角片102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向右上方偏轉。

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均順時針轉動且轉動角度小于90°,第一驅動件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逆時針轉動、第二驅動件再驅動前楔角片102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向左下方偏轉。

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均逆時針轉動且轉動角度小于90°,第一驅動件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順時針轉動、第二驅動件再驅動前楔角片102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向左上方偏轉。

當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驅動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均逆時針轉動且轉動角度小于90°,第一驅動件再驅動后楔角片101逆時針轉動、第二驅動件再驅動前楔角片102順時針轉動時,經過兩個楔角片射出的出射光線向右上方偏轉。

上述的調節方式都需要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回歸到零位時才能調節,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調節方式,該調節方式無需將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歸零,而是直接在已經偏轉的角度上計算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要偏轉的角度。

具體地,由控制模塊根據方向盤轉角、地圖、前后橋位置等傳感器確定車燈需要偏轉的角度,反向計算出后楔角片101及前楔角片102的目標位置,由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驅動后楔角片101及前楔角片102由現階段的位置偏轉至目標位置,而無需將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位置回歸至零位。

后楔角片101及前楔角片102順時針偏轉還是逆時針偏轉需要由目標位置與現階段位置進行計算,選取差值小于180°的旋轉方向。后楔角片101和前楔角片102的旋轉角度可以根據反向查表方式實現。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照燈調節機構100結構簡單,可以實現車燈向任意方向調節,光線的出射范圍廣,且調節方便、光線偏轉的響應速度快,提升了駕駛人員的駕車感受。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照燈系統還包括車燈的散熱系統。

由于傳統車燈的光源發出的熱量較少,一般的風冷以及自然散熱都能滿足其需求,但像素式車燈的光源為激光光源,激光光源的發射裝置激光二極管,它具有高亮度、低功耗等優點,但是其產生的熱量也較多。如果要保證其正常工作,必須設計一套散熱系統將熱量散發出去。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車燈的散熱系統,該車燈的散熱系統可以冷卻車燈,將車燈產生的大量熱量散發出去。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照燈系統還包括散熱系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系統可以應用于投影式前照燈的散熱,但不限于此。

如圖7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燈的散熱系統可以包括光源組件冷卻板、風冷水排129和換熱器130。

其中,光源組件冷卻板可以對光源以及光源相關的組件進行冷卻,避免光源組件的溫度過高而影響其工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包括:光源和DMD芯片,但不限于此。

風冷水排129可選擇地與光源組件冷卻板相連以將光源組件冷卻板吸收的熱量散失。換熱器130與車輛的壓縮機相連,換熱器130可選擇地與光源組件冷卻板相連以將光源組件冷卻板吸收的熱量傳遞給壓縮機的冷媒。

也就是說,光源組件冷卻板吸收的光源組件的熱量可以通過兩種途徑散失掉,一種途徑是傳遞給風冷水排129,攜帶熱量的冷卻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以將熱量散失到大氣中;另一種途徑是傳遞給換熱器130,攜帶熱量的冷卻水與壓縮機的低溫冷媒進行熱交換以將熱量傳遞給壓縮機。

需要說明的是,光源組件冷卻板吸收的熱量可以通過冷卻介質傳遞至風冷水排129中,光源水冷板139吸收的熱量可以通過冷卻介質傳遞至換熱器130中。光源組件冷卻板與風冷水排129之間、光源組件冷卻板與風冷水排129之間可以通過管路相連,可選地,冷卻介質可以為冷卻水。

當光源組件的散熱量較小時,可以將光源組件冷卻板與風冷水排129相連,進而熱量可以被冷卻水帶到風冷水排129并散失到大氣中;當光源組件的散熱量較大時,可以將光源組件冷卻板與換熱器130相連,進而光源組件產生的熱量可以被冷卻水帶到換熱器130中并傳遞給冷媒。

一般來講,光源組件冷卻板與換熱器130相連時的散熱效果高于光源組件冷卻板與風冷水排129相連時的散熱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燈的散熱系統,通過設置與光源組件冷卻板相連的風冷水排129和換熱器130,使得光源組件冷卻板吸收的光源熱量可以通過風冷水排129或換熱器130散失掉,大大降低了光源組件的溫度,確保光源組件能夠在合適的溫度下工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源組件的工作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光源組件冷卻板與風冷水排129首尾相連以構成風冷散熱通路,風冷散熱通路上設置有第一通斷閥131。

當第一通斷閥131打開時,風冷散熱通路導通,冷卻水可以在風冷散熱通路中流通,冷卻水可以將光源組件冷卻板吸收的光源組件的熱量帶到風冷水排129,風冷水排129與空氣進行熱量交換以將熱量散失到大氣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風冷散熱通道上還設置有第一水泵132。第一水泵132可以提高風冷散熱通道的流通效果,使得冷卻水快速地在風冷散熱通道內流通,提高風冷水排129的散熱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組件冷卻板與換熱器130首尾相連以構成水冷散熱通道,水冷散熱通道上設置有第二通斷閥133。

當第二通斷閥133打開時,水冷散熱通道導通,冷卻水可以在水冷散熱通道內流通,冷卻水可以將光源水冷板139吸收的光源組件的熱量帶到換熱器130,冷卻與水與冷媒在換熱器130中進行熱交換以將熱量散失到冷媒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水冷散熱通道上還設置有第二水泵134。第二水泵134可以提高水冷散熱通道的流通效果,使得冷卻水快速地在水冷散熱通道內流通,提高換熱器130的散熱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組件冷卻板的排水口、風冷水排129的進水口和換熱器130的進水口通過第一三通閥135相連;光源組件冷卻板的進水口、風冷水排129的排水口和換熱器130的排水口通過第二三通閥136相連。

由此,簡化了散熱系統的結構,光源組件冷卻板所在的散熱通道更加簡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散熱系統的成本。

進一步地,第二三通閥136與風冷水排129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137,第二三通閥136與換熱器130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138。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單向閥137的流通方向為風冷水排129的出水口到光源組件冷卻板的進水口的方向,第二單向閥138的流通方向為換熱器130的出水口到光源組件冷卻板的進水口的方向。

由此,當風冷散熱通道和水冷散熱通道中的一個導通時,冷卻液不會進入到風冷散熱通道和水冷散熱通道中的另一個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組件冷卻板包括用于冷卻光源本體的光源水冷板139和用于冷卻DMD芯片的DMD水冷板140,光源水冷板139與DMD水冷板140串聯設置。

如圖8-9所示,具體地,DMD水冷板140的出水口與光源水冷板139的進水口相連,DMD水冷板140的進水口、風冷水排129的出水口和換熱器130的出水口通過第二三通閥136相連,光源水冷板139的出水口、風冷水排129的進水口和換熱器130的進水口通過第一三通閥135相連。

DMD水冷板140包括進水插接頭142、出水插接頭143和DMD水冷板本體141,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分別與DMD水冷板本體141內的冷卻水道連通,其中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為寶塔頭接頭。

寶塔頭接頭包括與DMD水冷板本體141配合的配合端和自由端,寶塔頭接頭本體的橫截面積在從配合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逐漸減小,且寶塔頭接頭的外周構造為階梯型結構。由此,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與冷卻水管路的配合難度得到了降低,且由于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的外周構造為階梯狀結構,可以提高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與冷卻水管路配合的密封性和穩固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水冷板139和DMD水冷板140的冷卻水道構造為異形結構以增大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例如,可以在冷卻水道內增加隔板或凸起等提高冷卻水道的接觸面積。在介紹DMD水冷板140和光源水冷板139的過程中還會詳細描述。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DMD水冷板140和光源水冷板139,DMD水冷板140可以對DMD芯片進行冷卻。

如圖7-9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DMD水冷板140可以包括DMD水冷板本體141、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

其中,DMD水冷板本體141內設置有DMD水冷板冷卻通道145,DMD水冷板本體141上設置有與DMD水冷板冷卻通道145兩端連通的DMD水冷板進水口和DMD水冷板出水口。

進水插接頭142設置在DMD水冷板進水口,出水插接頭143設置在DMD水冷板出水口,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為寶塔頭接頭。

寶塔頭接頭包括與DMD水冷板本體141配合的配合端和自由端,寶塔頭接頭本體的橫截面積在從配合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逐漸減小,且寶塔頭接頭的外周構造為階梯型結構。由此,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與冷卻水管路的配合難度得到了降低,且由于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的外周構造為階梯狀結構,可以提高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與冷卻水管路配合的密封性和穩固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DMD水冷板140,DMD水冷板本體141內設置有DMD水冷板冷卻通道145,DMD水冷板本體141可以對DMD芯片進行充分冷卻。

此外,采用寶塔頭接頭的進水插接頭142和出水插接頭143,可以顯著提高DMD水冷板140的密封性,且安裝效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8和圖17所示,DMD水冷板本體141包括DMD水冷板殼體144和DMD水冷板蓋板162,DMD水冷板殼體144具有敞口,DMD水冷板蓋板162用于蓋設所述敞口。DMD水冷板殼體144與DMD水冷板蓋板162限定出了DMD水冷板冷卻通道145,當需要對DMD水冷板本體141進行維修時,可以方便地將DMD水冷板蓋板162從DMD水冷板殼體144上拆卸下來,進而降低了維修難度,提高了維修效率。

進一步地,如圖8所示,DMD水冷板殼體144上或DMD水冷板蓋板162上設置有多個隔板146,多個隔板146分隔DMD水冷板冷卻通道145。

由此,顯著提高了DMD冷卻水道與冷卻水的接觸面積,冷卻水可以更好地與DMD水冷板本體141接觸,提高了DMD水冷板140的吸熱能力,DMD水冷板140可以從DMD芯片吸收更多的熱量,確保DMD芯片處于相對穩定的工作溫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7所示,DMD芯片安裝在DMD水冷板殼體144上,具體地,DMD芯片安裝在DMD水冷板殼體144上正對敞口的側壁上。其中,DMD芯片與DMD水冷板殼體144之間設置有墊片163。

由此,提高了DMD芯片安裝在DMD水冷板殼體144的穩固性,DMD芯片不容易從DMD水冷板殼體144上脫落。優選地,墊片163包括第一墊片164和第二墊片165,第一墊片164和第二墊片165重疊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DMD水冷板140還包括保護殼151,DMD水冷板本體141設置在保護殼151內。由此,可以保護DMD芯片和DMD水冷板本體141,避免DMD芯片和DMD水冷板140受到外界因素的損壞。

進一步地,保護殼151包括保護殼本體152和保護殼蓋板153,保護殼蓋板153蓋設在保護殼本體152上,保護殼本體152與保護殼蓋板153之間限定出保護殼151安裝空間,DMD水冷板本體141設置在保護殼151安裝空間內。

更進一步地,保護殼本體152與保護殼蓋板153通過螺紋緊固件固定。由此,保護殼本體152和保護殼蓋板153之間安裝和拆卸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保護殼151的安裝效率和維修效率。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保護殼本體152與保護殼蓋板153之間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進行固定,這里不做具體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DMD水冷板本體141通過緊固件安裝在光路組件上。由此,DMD水冷板140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DMD水冷板本體141的安裝效率。

進一步地,如圖17所示,緊固件穿設DMD水冷板本體141,緊固件上套設有緊固彈簧166和緊固卡簧167,緊固彈簧166和緊固卡簧167分別設置在DMD水冷板本體141的兩側,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實施DMD水冷板本體141設置在緊固彈簧166和緊固卡簧167之間。

由此有效避免了緊固件松動的現象,提高了緊固件緊固DMD水冷板本體141與光路組件連接的穩定性。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139。

如圖10-1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139包括光源水冷板本體147,所述光源水冷板本體147內設置有光源水冷板冷卻通道148,光源水冷板本體147上設置有與光源水冷板冷卻通道148兩端連通的光源水冷板進水口和光源水冷板出水口,其中光源本體上形成有敞開的安裝槽,光源的一部分安裝在安裝槽內。

冷卻水可以從光源水冷板進水口進入到光源水冷板冷卻通道148內,然后從光源水冷板出水口流出。光源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安裝在光源水冷板本體147上,光源水冷板本體147可以對光源進行冷卻以使得光源能夠保持在合適的工作溫度。

如圖18所示光源水冷板本體147上形成有頂部敞開的光源水冷板安裝槽154,光源的至少一部分安裝在光源水冷板安裝槽154內。由此,設置在光源水冷板安裝槽154內的光源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冷卻,提高了光源水冷板139的冷卻效率,使得光源能夠在合適的溫度下工作,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源的工作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139,通過在光源水冷板本體147上形成安放光源的光源水冷板安裝槽154,使得光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冷卻,提高了光源水冷板139的冷卻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水冷板冷卻通道148圍繞光源水冷板安裝槽154設置。由此,光源水冷板冷卻通道148可以更加充分地對光源進行冷卻,提高了光源水冷板139的冷卻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8所示,光源水冷板本體147包括光源水冷板殼體149和光源水冷板蓋板155,光源水冷板蓋板155蓋設在光源水冷板殼體149上。光源水冷板殼體可以與光源水冷板蓋板155通過螺紋緊固件固定。

由此,光源水冷板蓋板155可以容易地安裝在光源水冷板殼體149上,提高了光源水冷板本體147的安裝效率。且在需要對光源水冷板139進行維修時,光源水冷板蓋板155可以容易地從光源水冷板殼體149上拆卸,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源水冷板本體147的維修效率。

光源水冷板殼體149上可以設置有凸起結構150,凸起結構150位于光源水冷板冷卻水道中148中,由此可以提高冷卻水與光源水冷板冷卻水道148的接觸面積,提高光源水冷板殼體149的散熱效果。

進一步地,如圖18所示,光源水冷板139還包括光源槽板156,光源槽板156安裝有另一部分光源,所述光源水冷板殼體的與光源水冷板蓋板155正對的側壁上形成有光源槽板安裝槽,所述光源槽板156設置在光源槽板安裝槽內。光源水冷板本體147可以對光源槽板156上的光源的熱量進行吸收,避免光源的熱量過高而影響其工作穩定性。

更進一步的地,光源槽板156上設置有多個光源槽157,光源的所述一部分與中心部分的多個光源槽157正對,外周部分的多個光源槽157安裝光源的所述另一部分。

也就是說,光源的所述一部分雖然不直接安裝在光源槽板156上,但是光源槽板156的中心部分上設置有多個光源槽157以避讓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發出的光線,避免光源槽板156遮擋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發出的光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水冷板139還包括光源透鏡安裝板組件,光源透鏡安裝板組件設置有多個透鏡安裝孔,多個透鏡安裝孔用于安裝透鏡,且多個透鏡安裝孔與多個光源槽157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光源透鏡安裝板組件包括光源透鏡槽板158、光源透鏡薄壓片159和光源透鏡壓板160,光源透鏡槽板158通過光源透鏡薄壓片159和光源透鏡壓板160壓合固定在光源槽板156上。

光源透鏡安裝板組件從下到上依次為:光源透鏡槽板158、光源透鏡薄壓片159和光源透鏡壓板160。光源透鏡薄壓片159和光源透鏡壓板160主要是為了在調整光源透鏡時減少透鏡與透鏡之間的相互影響。

優選地,光源槽板156上形成有與光源透鏡安裝板組件對應的安裝板組件容納槽。由此,光源透鏡安裝板組件安裝更加穩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光源水冷板139還包括控制板161,控制板161與光源通訊連接以控制光源的亮度。由此,可以通過改變光源的亮度來提高投影區域的亮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燈的散熱系統包括上述實施例的光源水冷板139,由于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燈的散熱系統具有上述光源水冷板139,因此可以對光源進行更加有效地散熱,使得光源保持在相對穩定地工作溫度下。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包括光源120、匯聚平行鏡組件、散射片121和第一匯聚透鏡122。

其中,如圖12所示,光源120包括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周邊光源120b設置在中心光源120a的外周,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獨立進行控制,也就是可以分別控制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亮度,二者進行亮度調節時互不影響。

由此,可以分別調整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可以將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調高,提升光線的照射距離,同時可以將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調低,避免過高的亮度對行人和對方的車輛造成炫目而影響交通安全。

如圖15所示,光源120發出的光線穿過匯聚平行鏡組件后匯聚并平行出射,也就是說,匯聚平行鏡組件具有聚光的作用,能夠將發散的光線匯聚到一起,提升光線的亮度;同時可以使得光線平行出射。

從匯聚平行鏡組件出的光線經過散射片121出射,散射片121可以使得光線更加均勻,避免局部區域的亮度過高而影響車燈照射效果。

從散射片121出射的光線經過第一匯聚透鏡122后出射,第一匯聚透鏡122可以對從散射片121出射的光線進行匯聚。

其中周邊光源120b經過匯聚平行鏡組件、散射片121和第一匯聚透鏡122后出射的光線向中心區域出射,中心光源120a經過匯聚平行鏡組件、散射片121和第一匯聚透鏡122后出射的光線向外周區域出射。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可以分別單獨進行控制,在對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內的亮度進行調節時可以互不影響,進而可以分別調整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使得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各自滿足使用要要求。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5所示,匯聚平行鏡組件包括第二匯聚透鏡123和凹透鏡124,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二匯聚透鏡123匯聚出射,從第二匯聚透鏡123出射的光線經過凹透鏡124平行出射。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還包括柱面鏡125,從第一匯聚透鏡122出射的光線經過柱面鏡125出射。柱面鏡125可以適當地匯聚光線,當從第一匯聚透鏡122出射的光線不滿足使用要求時,可以采用柱面鏡125進行再次調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至少一個為光纖耦合激光光源。

具體地,中心光源120a為光纖耦合激光光源,光纖耦合激光光源包括中心光源本體和光纖,中心光源本體設置在光纖的一端,光纖內具有光路傳遞通道,中心光源本體發出的光線在光路傳遞通道的壁上經過多次反射后從光線的另一端出射。

中心光源120a采用光纖耦合激光光源,可以減少光線的損耗,降低了能耗,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心光源120a的亮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色溫可調。例如,當車輛在霧天行駛時,可以改變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色溫,使得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色溫偏黃,光源組件發出的光線具有更強的穿透性。

進一步地,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均為三原色激光光源。

具體地,如圖13和14所示,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中的每一個均包括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通過調節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各自的亮度或點亮的個數來調整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發出的光線的色溫。

更具體地,周邊光源120b包括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多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其中,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設置在周邊光源120b的內側,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設置在周邊光源120b的外側,多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設置在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之間。由此,周邊光源120b發出的光線的色溫更加均勻,提升了車燈光線出射的整體效果。

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的數量為n1,綠色激光二極管127的數量為n2,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數量為n3,n1、n2和n3滿足如下關系式:(14~18)∶(6~10)∶(1~5)。

中心光源120a包括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多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其中,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設置在中心光源120a的內側,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設置在中心光源120a的外側,多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設置在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之間。由此,中心光源120a發出的光線的色溫更加均勻,提升了車燈光線出射的整體效果。

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的數量為n1,綠色激光二極管127的數量為n2,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數量為n3,n1、n2和n3滿足如下關系式:(14~18)∶(6~10)∶(1~5)。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功率可調。由此,可以通過調整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功率來調整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亮度。

可選地,在周邊光源120b和中心光源120a中,多個所述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的點亮個數可變、多個所述綠色激光二極管127的點亮個數可變、多個所述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點亮個數可變。

也就是說,每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每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每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都可以單獨進行控制,由此通過控制二極管的點亮和熄滅來調整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發出的光線的色溫。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包括光源、匯聚平行鏡組件、散射片和第一匯聚透鏡。

其中,如圖16所示,光源包括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獨立進行控制,也就是可以分別控制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亮度,二者進行亮度調節時互不影響。

由此,可以分別調整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可以將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調高,提升光線的照射距離,同時可以將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調低,避免過高的亮度對行人和對方的車輛造成炫目而影響交通安全。

光源發出的光線穿過匯聚平行鏡組件后匯聚并平行出射,也就是說,匯聚平行鏡組件具有聚光的作用,能夠將發散的光線匯聚到一起,提升光線的亮度;同時可以使得光線平行出射。

從匯聚平行鏡組件出的光線經過散射片出射,散射片可以使得光線更加均勻,避免局部區域的亮度過高而影響車燈照射效果。

從散射片出射的光線經過第一匯聚透鏡后出射,第一匯聚透鏡可以對從散射片出射的光線進行匯聚。

中心光源120a經過匯聚平行鏡組件、散射片和第一匯聚透鏡后出射的光線向中心區域出射,周邊光源120b向環繞中心區域的外周區域出射,其中周邊光源120b為LED光源。

周邊光源120b為LED光源可以降低光源組件的整體功耗,且為了避免LED光源發出的光在傳遞過程中過度損耗,可以將LED光源放置在一系列透鏡的后方或者一系列透鏡的終端透鏡的周圍。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可以分別單獨進行控制,在對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內的亮度進行調節時可以互不影響,進而可以分別調整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使得光照中心區域的亮度和光照外圍區域的亮度各自滿足使用要要求。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匯聚平行鏡組件包括第二匯聚透鏡和凹透鏡,中心光源120a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二匯聚透鏡匯聚出射,從第二匯聚透鏡出射的光線經過凹透鏡平行出射。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源組件還包括柱面鏡,從第一匯聚透鏡出射的光線經過柱面鏡出射。柱面鏡可以適當地匯聚光線,當從第一匯聚透鏡出射的光線不滿足使用要求時,可以采用柱面鏡進行再次調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光源120a為激光光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色溫可調。例如,當車輛在霧天行駛時,可以改變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色溫,使得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的色溫偏黃,光源組件發出的光線具有更強的穿透性。

進一步地,中心光源120a為三原色激光光源。

具體地,如圖14所示,中心光源120a包括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通過調節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各自的亮度或點亮的個數來調整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發出的光線色溫。

中心光源120a包括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多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其中,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設置在中心光源120a的內側,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設置在中心光源120a的外側,多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設置在多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多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之間。由此,中心光源120a發出的光線的色溫更加均勻,提升了車燈光線出射的整體效果。

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的數量為n1,綠色激光二極管127的數量為n2,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數量為n3,n1、n2和n3滿足如下關系式:(14~18)∶(6~10)∶(1~5)。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功率可調。由此,可以通過調整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功率來調整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亮度。

可選地,在周邊光源120b和中心光源120a中,多個所述紅色激光二極管126的點亮個數可變、多個所述綠色激光二極管127的點亮個數可變、多個所述藍色激光二極管128的點亮個數可變。

也就是說,每個紅色激光二極管126、每個綠色激光二極管127和每個藍色激光二極管128都可以單獨進行控制,由此通過控制二極管的點亮和熄滅來調整中心光源120a和周邊光源120b發出的光線的色溫。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杭锦旗| 二连浩特市| 雷波县| 广平县| 谢通门县| 博罗县| 玉山县| 红河县| 泗阳县| 叙永县| 抚远县| 汝南县| 荥经县| 敦煌市| 宣武区| 常山县| 来凤县| 罗江县| 惠东县| 应城市| 雷波县| 商水县| 甘洛县| 儋州市| 汶川县| 商城县| 鹤壁市| 麻栗坡县| 昌吉市| 海晏县| 中卫市| 北川| 沿河| 高台县| 称多县| 谢通门县| 蒙山县| 武冈市| 林口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