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 結構。
技術背景在五金加工行業經常需要使用鋼板,例如制造一些沖壓產品。目 前所采用的薄鋼板通常巻繞成鋼巻。而在對這些鋼板進行沖壓或其他 加工之前,必須對鋼板進行預處理,對其進行。目前所采用的矯正方 式是通過壓輥對鋼板進行滾壓,以消除鋼板自身的應力,同時對產品 進行整平。見圖l,傳統的鋼板矯正機中具有一個矯正模座,該模座 通常包括一組上下設置的壓輥組91,鋼板92由上下兩行壓輥91之 間的間隙穿過,壓輥91對鋼板92進行滾壓。由于矯正機構的傳動結 構比較復雜,所以傳統的矯正機通常只包括一組矯正模座,這樣就造 成一定的不足。例如,由于一臺矯正機只包括一組矯正模座,這樣在 使用過程中就會造成其處理的能力較低,生產效率不高。為了提高生 產效率有時需要同時使用多臺矯正機,這不僅增加了作業人員的操作 難度,并且較多的設備也會占據一定的空間。另外,不同規格的鋼板 需要不同直徑的壓輥來對其進行矯正。所以一般的生產廠家針對不同 的產品,霈要購買不同矯正規格的鋼板矯正機,以處理不同厚度、寬
度的鋼板。如此就造成了生產成本的提高,同時較多的設備也會占據 一定的生產空間。實用新型內審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目前產品之不足,提供 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該鋼板矯正機可安裝多個矯正模座,以 令矯正機具有更大的處理能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實 用新型包括基座、安裝在基座上的矯正模座以及用于帶動矯正模座中 壓輥旋轉的驅動機構,基座上至少安裝了兩組矯正模座,驅動機構驅 動其中一組矯正模座中的壓輥,矯正模座的壓輥之間通過傳動軸連 動。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馬達、驅動輪以及若干傳動齒輪軸。 所述的驅動機構與第一矯正模座連動,其連接方式為第一矯正模座中上排或下排壓輥通過傳動軸與驅動機構對應的傳動齒輪軸連動。所述的傳動軸與傳動齒輪軸以及壓輥之間通過聯軸器連接,以確 保傳動的穩定性。所述第一矯正模座中上排或者下排壓輥通過傳動軸與第二矯正 模座中的上排或下排壓輥連接。第一矯正模座直接通過壓輥將扭矩傳 動至第二矯正模座。同樣,連接于兩矯正模座之間的傳動軸與壓輥、壓輥之間設置聯 軸器。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至少兩組矯正模座,這樣使用者可同時處理多 組鋼板,這樣就拓寬了本實用新型所能處理鋼板的能力,通過一臺設 備實現多臺設備的功能。同時本實用新型雖然采用了多組矯正模座, 但是并未增加驅動機構,而是采用傳動軸將兩模座聯動起來,實現同 步運行。使用時,根據鋼板的規格選擇不同的矯正模座,鋼板將由該 矯正模座上下壓輥之間的間隙通過,通過壓輥之間的滾壓消除鋼板自 身的內在應力,并對其進行整平。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現有矯正模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可用于鋼板自動對接機中,將其安裝在對接機的輸送 機構之后,經過本實用新型矯正模座中壓輥的滾壓對鋼板進行整平及 消除內在應力,并進入下一個機構。見圖2 4,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1、兩組矯正模座2、 3。所 述的矯正模座2、 3左右水平分布。每個矯正模座均包括上下分布的 兩排壓輥2 、 30。在每組矯正模座前后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料架21(31) 和出料架22 (32)。工作時,將鋼板由矯正模座2、 3上下兩排壓輥 20、 30之間的間隙經過,在鋼板經過的同時,上下兩排壓輥將對其
進行滾壓,對鋼板進行矯正、整平。本實用新型中兩組矯正模座2、 3由驅動機構4驅動。其中,驅 動機構4驅動與其靠近的第一矯正模座2中的壓輥20,而第一矯正 模座2通過傳動軸5再驅動第二矯正模座3中的壓輥30,如此實現兩組矯正模座連動。所述的驅動機構4包括馬達41、驅動輪42以及若干傳動齒輪 軸43。馬達41安裝在基座1上,驅動輪42以及兩組矯正模座2、 3 都安裝在基座1的上臺面。馬達41通過皮帶傳動或者鏈傳動或者齒 輪傳動帶動驅動輪42運轉。一組傳動齒輪軸43組合安裝在一機架上。 其中有一定數量的傳動齒輪軸43水平安裝,再通過上下設置的相同 規格的傳動齒輪軸43令中間水平設置的傳動齒輪軸43可以保持同 步、同向運轉。驅動輪42驅動這組傳動齒輪其中一個傳動齒輪軸43, 而傳動齒輪軸43之間通過相互嚙合實現連動。上述驅動機構4通過中間水平設置的傳動齒輪軸43與第一矯正 模座2連動,其連接方式為第一矯正模座2中上排或下排壓輥20 通過傳動軸5與驅動機構4中這組水平設置的傳動齒輪軸43連動, 這樣驅動機構4就可以驅動第一矯正模座2中壓輥20運行了 。另外, 傳動軸5與傳動齒輪軸43以及壓輥20之間通過聯軸器6連接。之所 以采用聯軸器是因為,聯軸器是機械傳動中主要用來聯接軸與軸(有 時也聯接軸其它回轉零件),以傳遞運動與轉矩,同時也可用作安全 裝置的常用部件。由于制造及安裝誤差,承載后的變形以及溫度變化 的影響等,兩根需要連動的轉軸往往不能保證嚴格的對中,而是存在200720050233.8說明書第5/5頁著某種程度的相對位移,而采用聯軸器所聯接的兩軸,就可以使兩轉 軸之間具有一定范圍的相對活動空間,增強運行中的穩定性。通過聯軸器就實現了第一矯正模座2中壓輥20的穩定運行。第二矯正模座3也是采用上述類似的傳動方式。將第一矯正模座 2中上排壓輾或者下排壓輥通過傳動軸與第二矯正模座3中的上排或 下排壓輥連接。連接過程中,同樣采用聯軸器6進行連接。如此,第 一矯正模座2通過傳動軸5又帶動了第二矯正模座3中的壓輥30運 轉。本實施例采用了兩組矯正模座,根據需要,兩組矯正模座可以采 用相同或不同規格的壓輥,以可以同時出來多組鋼板,即通過一臺設 備實現多臺設備的功能。上述實施例中采用了兩組矯正模座,當然可根據需要設置三組、 四組或者更多的矯正模座。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至少兩組矯正模座2、 3,這樣就可同時處理 多組鋼板,拓寬了本實用新型所能處理鋼板的能力,通過一臺設備實 現多臺設備的功能。同時本實用新型雖然采用了多組矯正模座,但是 并未增加驅動機構,而是采用傳動軸將兩模座聯動起來,實現同步運 行。當然,以上所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例而已,并非來限制本 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 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 內。
權利要求1、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包括基座(1)、安裝在基座(1)上的矯正模座以及用于帶動矯正模座中壓輥旋轉的驅動機構(4),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至少安裝了兩組矯正模座(2、3),驅動機構(4)驅動其中一組矯正模座中的壓輥,矯正模座(2、3)的壓輥(20、30)之間通過傳動軸(5)連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4)包括馬達(41)、驅動輪(42)以 及若干傳動齒輪軸(43)。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4)與第一矯正模座(2)連動,其連接 方式為第一矯正模座(2)中上排或下排壓輥(20)通過傳動軸(5) 與驅動機構(4)對應的傳動齒輪軸(43)連動。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軸(5)與傳動齒輪軸(43)以及壓輥(20) 之間通過聯軸器(6)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矯正模座(2)中上排或、者下排壓輥(20)通過 傳動軸(5)與第二矯正模座(3)中的上排或下排壓輥(30)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于兩矯正模座(2、 3)之間的傳動軸(5)與 壓輥(20)、壓輥(30)之間通過聯軸器(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鋼板矯正機的改進結構。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安裝在基座上的矯正模座以及用于帶動矯正模座中壓輥旋轉的驅動機構,基座上至少安裝了兩組矯正模座,驅動機構驅動其中一組矯正模座中的壓輥,矯正模座的壓輥之間通過傳動軸連動。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至少兩組矯正模座,這樣使用者可同時處理多組鋼板,這樣就拓寬了本實用新型所能處理鋼板的能力,通過一臺設備實現多臺設備的功能。同時本實用新型雖然采用了多組矯正模座,但是并未增加驅動機構,而是采用傳動軸將兩模座聯動起來,實現同步運行,以簡化產品結構。
文檔編號B21D1/02GK201040294SQ20072005023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2日
發明者蔡昌益 申請人:蔡昌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