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頂料孔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機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頂料孔蓋,用于壓力機的
工作臺頂料孔上,作堵蓋使用。
(二)
背景技術:
在汽車自動沖壓生產線上,進行沖壓時需要在如圖4所示帶有氣墊10的壓力機底 座11上放置工作臺體9、工作臺板6和模具8,然后模具8上放上工件7,工作時通過氣墊 10頂壓頂料桿12,頂料桿12繼而將貼附在模具上的已成形工件7從模具上分離下來,在頂 料孔5中不需要放入頂料桿12時,則需要放入一個頂料孔蓋A,以防落入雜質。頂料孔蓋 A要求不可高出工作臺板6,在需要放入頂料桿12時,把頂料孔蓋A取出,然后放入頂料桿 12。每個工作臺板有三、四百個頂料孔5,所以在更換模具時,把需要的頂料孔蓋取出是一項 操作量很大的重復性勞動。 如
圖1所示為現有頂料孔蓋結構示意圖。孔蓋的頂部為螺紋孔l,用做將頂料孔蓋 取出和放入時的聯接孔;蓋體上部為凸臺2,用于放入沉孔進行軸向定位;蓋體下部為沉入 體3,沉入頂料孔中用于徑向定位,現有的頂料孔蓋存在以下缺點 1.需要帶外螺紋的輔助操作件,操作時首先要找到輔助操作件,不用時要對輔件 進行保管,浪費時間和精力。 2.取出頂料孔蓋時需要用輔助操作件擰入孔蓋,然后取出,再將輔助件擰下來,操
作不便,花費時間較長,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枯燥。 3.因為需要長期反復操作,所以螺紋易損壞,導致功能失效。 4.蓋體為全實心結構,費料,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頂料孔蓋,用于沖壓設備的工作臺頂 料孔上,作堵蓋使用,提高了沖壓生產中模具更換的效率,降低了操作時間,減輕了操作勞 動強度。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頂料孔蓋,包
括蓋體,所述蓋體上部為用于放入壓力機工作臺沉孔做軸向定位用的凸臺2,蓋體下部為位
于凸臺2下方的沉入頂料孔中用于徑向定位用的沉入體3,還包括用于供手操作放入和取
出頂料孔蓋的手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設有手柄不需要借助其他輔助操作件,操作簡便,使換模效率提高、工作簡化。 2.結構簡單,制造時可以做成大批量注塑件,降低了機加工費用。 3.整體為中空的臺階形圓柱體結構,相比原有結構使用的原材料更少。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現有頂料孔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沖壓過程中頂料孔蓋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筋,2凸臺,3沉入體,4沉孔,5頂料孔,6工作臺板,7工件,8模具,9工 作臺體,10氣墊,11壓力機底座,12頂料桿,A頂料孔蓋。
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如圖2所示一種頂料孔蓋,包括蓋體,所述 蓋體上部為用于放入壓力機工作臺沉孔做軸向定位用的凸臺2,蓋體下部為位于凸臺2下 方的沉入頂料孔中用于徑向定位用的沉入體3,還包括用于供手操作放入和取出頂料孔蓋 的手柄。 本實用新型所述頂料孔蓋,其中所述手柄包括位于蓋體上端的兩個半圓形的沉孔 4和位于兩個沉孔4中間的連接筋1。 制造時頂料孔蓋A可以采用硬質聚氯乙烯材料,做成注塑件。 如圖3所示頂料孔5不使用時,用手指捏住連接筋l,然后放入頂料孔5即可。 在汽車自動沖壓生產線上,模具的更換越來越頻繁,要求的換模時間越來越短,使
用本實用新型的頂料孔蓋大大方便了換模時頂料孔蓋的取出,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勞動強
度和枯燥性。因此,本實用新型特別適用于沖壓行業中頂料孔的堵塞密封,同時也可用于其
它類似此類需要的地方。
權利要求一種頂料孔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上部為用于放入壓力機工作臺沉孔做軸向定位用的凸臺(2),蓋體下部為位于凸臺(2)下方的沉入頂料孔中用于徑向定位用的沉入體(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供徒手操作放入和取出頂料孔蓋的手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頂料孔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位于蓋體上端的兩個半 圓形的沉孔(4)和位于兩個沉孔(4)中間的連接筋(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頂料孔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上部為用于放入壓力機工作臺沉孔定位用的凸臺,蓋體下部為位于凸臺下方的沉入頂料孔中用于徑向定位用的沉入體,還包括用于供徒手操作放入和取出頂料孔蓋的手柄。所述頂料孔蓋,其中所述手柄包括位于蓋體上端的兩個半圓形的沉孔和位于兩個沉孔中間的連接筋。本實用新型設有手柄不需要借助其他輔助操作件,操作簡便,使換模效率提高、工作簡化。結構簡單,制造時可以做成大批量注塑件,降低了機加工費用。整體為中空的臺階形圓柱體結構,相比原有結構使用的原材料更少。
文檔編號B21D45/00GK201525139SQ20092022654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8日
發明者張茂軍, 曹仁旗 申請人: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