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客車端墻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客車端墻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本公司客車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突破,出現了越來越多和原有國內25型客車 完全不同的產品,但數量又較少(例格魯吉亞車、馬來西亞車等),在鋼結構生產中,如果 每種產品都制作大型組焊工裝,不僅增加了成本,也影響了交貨期。在市場經濟下,能否以 高品質,多品種,小批量和低成本來適應市場需求,能否較快地進行產品更新,關系到企業 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的客車端墻生 產工藝,其基于一種可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得以實現。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基于一種可 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而實現,所述可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包括底架、與底架固定的短 工作臺、分布于短工作臺兩側的長工作臺,所述短工作臺遠端的底架上螺栓固定有門檻定 位組成,長工作臺的內側螺栓固定有門框定位組成,長工作臺外側的底架上螺栓固定有定 位條,所述定位條內側邊之間的距離等于客車端墻的寬度,所述門框定位組成外端面之間 的距離等于客車端墻的門框寬度,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一將與端墻尺寸相對應的門檻定位組成、門框定位組成、定位條固定到 位;
第二步一鋪設門側板于長工作臺上表面;
第三步一門側板內側放置折棚柱,所述折棚柱的內側面抵住門框定位組成的外端面;
第四步一門側板外側放置端角柱,所述端角柱的外側面抵住定位條內側邊;
第五步一依次鋪設門上橫梁及門上板,所述門上橫梁位于門側板與門上板之間;
第六步一通過門檻定位組成固定門檻;
第七步一將門側板壓緊在長工作臺上,門上板壓緊在長工作臺和短工作臺上;
第八步一焊接端墻各部件之間的焊縫。
進一步的,所述長、短工作臺上設置有用于壓緊端墻門上板的壓緊裝置,第七步 中,通過該壓緊裝置壓緊門上板。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條上設有用于固定客車門側板的側定位夾具。
更進一步的,所述門檻定位組成具有用于夾緊門檻的絲杠夾具。
進一步的,所述門框定位組成包括兩塊外端面互相平行的縱向定位座,縱向定位 座之間通過橫撐固定連接。
再進一步的,所述端墻組焊臺具有位于長工作臺外側的縱向軌道,所述縱向軌道上橫跨設置有可滑動的橫向軌道,橫向軌道上設有可滑動的壓緊小車,第七步中,通過壓緊 小車將門側板壓緊在長工作臺上。
本發明生產端墻效率高,門檻定位組成、門框定位組成、定位條可根據端墻尺寸進 行選擇,定位方式簡便快捷,并且通過多重壓緊機構進行壓緊固定,有利于焊接過程中各部 件不松動,保證焊接質量。本發明在保證工裝使用可靠、經濟方便的前提下,采取更換少量 不同模塊和調整少量零件的定位尺寸方法,解決端墻寬度方向尺寸及端端墻門各種尺寸變 化的需要。這樣不僅適用于國內標準客車端端墻的組焊,也適合一些國外異型尺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解決了一些異型客車底架尺寸寬窄、長短不一,制 作專用胎模周期長,成本高,影響交貨,質量難保證的問題,一胎多用,節省臺位,充分利用 廠房的面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產潛力,增加效益。
可見,本發明構思奇巧、操作簡便效率高,適用于多種尺寸的端墻生產。本發明將 在軌道交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客車端墻生產工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基于一種可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而實現,如圖1 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可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包括底架1、與底架1固定的短工作臺2、 分布于短工作臺兩側的長工作臺3、3',短工作臺2遠端的底架1上螺栓固定有門檻定位組 成7,長工作臺3、3'的內側螺栓固定有門框定位組成11,長工作臺3、3'外側的底架1上 螺栓固定有定位條9、9',定位條9、9'內側邊之間的距離等于客車端墻的寬度,門框定位 組成11外端面之間的距離等于客車端墻的門框寬度,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一將與端墻尺寸相對應的門檻定位組成7、門框定位組成11、定位條9固 定到位;
第二步一鋪設門側板C于長工作臺上表面;
第三步一門側板C內側放置折棚柱D,所述折棚柱D的內側面抵住門框定位組成 11的外端面;
第四步一門側板C外側放置端角柱E,所述端角柱E的外側面抵住定位條9內側 邊;
第五步一依次鋪設門上橫梁(圖中未示意)及門上板A,所述門上橫梁位于門側 板C與門上板A之間;
第六步一通過門檻定位組成7固定門檻B ;
第七步--將門側板C壓緊在長工作臺3、3'上,門上板A壓緊在長工作臺3、3 ‘ 和短工作臺2上;
第八步一焊接端墻各部件之間的焊縫。
如圖1所示,本例中,可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還具有位于長工作臺3、3'外側的 縱向軌道4、4',縱向軌道4、4'上橫跨設置有可滑動的橫向軌道5,橫向軌道5上設有可滑4動的壓緊小車6。第七步中,通過壓緊小車將門側板壓緊在長工作臺上。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長、短工作臺2、3'上設置有用于壓緊端墻門上板A 的壓緊裝置13 ;第七步中,通過該壓緊裝置13壓緊門上板A。定位條9上設有用于固定客 車門側板C的側定位夾具10 ;本例中,門框定位組成11包括兩塊外端面互相平行的縱向 定位座8、8',縱向定位座8、8'之間通過橫撐12固定連接。本例中,門檻定位組成7包括 用于夾緊門檻B的絲杠夾具,通過該絲杠夾具夾住門檻B實現定位。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 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基于一種可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而實現,所述可 調式模塊化端墻組焊臺包括底架、與底架固定的短工作臺、分布于短工作臺兩側的長工作 臺,所述短工作臺遠端的底架上螺栓固定有門檻定位組成,長工作臺的內側螺栓固定有門 框定位組成,長工作臺外側的底架上螺栓固定有定位條,所述定位條內側邊之間的距離等 于客車端墻的寬度,所述門框定位組成外端面之間的距離等于客車端墻的門框寬度,生產 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將與端墻尺寸相對應的門檻定位組成、門框定位組成、定位條固定到位;第二步--鋪設門側板于長工作臺上表面;第三步--門側板內側放置折棚柱,所述折棚柱的內側面抵住門框定位組成的外端面;第四步--門側板外側放置端角柱,所述端角柱的外側面抵住定位條內側邊;第五步--依次鋪設門上橫梁及門上板,所述門上橫梁位于門側板與門上板之間;第六步--通過門檻定位組成固定門檻;第七步--將門側板壓緊在長工作臺上,門上板壓緊在長工作臺和短工作臺上;第八步--焊接端墻各部件之間的焊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短工作臺上設置有 用于壓緊端墻門上板的壓緊裝置,第七步中,通過該壓緊裝置壓緊門上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條上設有用于固 定客車門側板的側定位夾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檻定位組成具有用 于夾緊門檻的絲杠夾具。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框定位組成包括兩 塊外端面互相平行的縱向定位座,縱向定位座之間通過橫撐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墻組焊臺具有位于 長工作臺外側的縱向軌道,所述縱向軌道上橫跨設置有可滑動的橫向軌道,橫向軌道上設 有可滑動的壓緊小車,第七步中,通過壓緊小車將門側板壓緊在長工作臺上。
全文摘要
客車端墻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將與端墻尺寸相對應的門檻定位組成、門框定位組成、定位條固定到位;鋪設門側板于長工作臺上表面;門側板內側放置折棚柱,所述折棚柱的內側面抵住門框定位組成的外端面;門側板外側放置端角柱,所述端角柱的外側面抵住定位條內側邊;依次鋪設門上橫梁及門上板,所述門上橫梁位于門側板與門上板之間;通過門檻定位組成固定門檻;將門側板壓緊在長工作臺上,門上板壓緊在長工作臺和短工作臺上;焊接端墻各部件之間的焊縫。本發明構思奇巧、操作簡便生產效率高,適用于多種尺寸的端墻生產。本發明將在軌道交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B23K37/04GK102029474SQ201010591200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4日
發明者張立, 彭京, 趙本新, 金厚棟 申請人: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