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往自行車或摩托車等車型 內胎的氣門嘴上自動鎖螺母的設備。
背景技術:
內胎,位于輪胎的內部,其用于保持輪胎的內壓并推頂位于內胎外部的外胎而使 之鼓起,從而便于該外胎在道路上行駛。如圖1所示,市場上內胎7均包括呈圓環形的彈性 管71以及設置在彈性管71上的氣門嘴72,該氣門嘴72呈向外突出狀而具有桿部721,該 桿部721中間形成有與彈性管71內部相通的通氣孔(圖中未標示),該通氣孔用以供空氣 進入或排出。為了能夠進行充氣以及維持住該內胎7中的空氣,該氣門嘴72的桿部721形 成有外螺紋,該通氣孔內還形成有內螺紋,該氣門嘴72的桿部721上還依次套設有墊片73 和螺母74,該螺母74與該桿部721的外螺紋配合而將該墊片73推頂在彈性管71上;該通 氣孔中還容設有氣門芯75,該氣門芯75與該通氣孔中的內螺紋相配合而定位,該氣門芯75 相當于一個單向閥,其僅允許氣體進入而能阻止彈性管71中的氣體外流。在對內胎7進行質量檢測或者對內胎7進行安裝使用時,往往需要先將墊片73套 入氣門嘴72的桿部721上,然后在將螺母74順著氣門嘴72的桿部721外螺紋而旋緊,目 前通常的做法均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即通過操作工人通過手工操作而將螺母74套入 氣門嘴72的桿部721上并旋緊,故其具有工作效率低以及人力成本高的問題。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在往內胎7上鎖螺母74時存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 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手工鎖 螺母所具有的工作效率低以及人力成本高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中,包括用于輸送螺母的輸送裝置、用于將螺母鎖緊 在內胎氣門嘴上的鎖緊裝置以及用于對內胎進行定位的固定裝置,該鎖緊裝置具有供與螺 母套配的套筒、驅動套筒轉動的轉動動力機構、驅動套筒直線往復運行的直線動力機構以 及套設在套筒內部并用于對螺母進行定位的定位件,該內胎氣門嘴被固定裝置定位的位置 位于該套筒的直線往復行程上。進一步,該輸送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圓盤振動器、直線振動器以及分擋器,該分擋 器位于該直線振動器的出口處且為并排設置的兩個氣缸。進一步,該兩個氣缸的活塞桿運行方向與直線振動器的輸送方向垂直。進一步,該輸送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直線振動器的出口處的開合平臺以及與該開合 平臺相連并驅動開合平臺動作的驅動機構。進一步,該驅動機構為氣缸。[0012]進一步,該轉動動力機構為力矩電機。進一步,該直線動力機構為氣缸。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通過該輸送裝 置將螺母一個個地輸送過來,并該螺母的邊緣被鎖緊裝置的套筒套住,螺母中心則被定位 件定位,該套筒在直線動力機構和轉動驅動機構的共同驅動下而將螺母鎖入由固定裝置固 定的內胎氣門嘴上,故整臺設備能實現自動鎖螺母,進而具有工作效率高以及人力成本低 的效果。
圖1為一種常用內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輸送裝置的俯視圖。圖中自動鎖螺母設備100[0020]輸送裝置1圓盤振動器11[0021]直線振動器12分擋器13[0022]開合平臺14驅動機構15[0023]鎖緊裝置2[0024]套筒21轉動動力機構22[0025]扭力控制器221扭力調整按鈕222[0026]定位件23同步皮帶輪24[0027]同步皮帶25支架26[0028]直線動力機構27氣缸28[0029]固定裝置3[0030]水平夾具31上下夾具32[0031]內胎7彈性管71[0032]氣門嘴72桿部721[0033]墊片73螺母74[0034]氣門芯7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 行詳細闡述。如圖2及圖3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100,包括輸 送裝置1、鎖緊裝置2以及固定裝置3,其中該輸送裝置1,用于將螺母74 一個個按順序地輸送至該鎖緊裝置2處;該鎖緊裝置2,用于將由輸送裝置1輸送來的螺母74鎖緊在內胎7的氣門嘴72 上,具體的,該鎖緊裝置2具有套筒21、轉動動力機構22、定位件23和直線動力機構27,該 轉動動力機構22和直線動力機構27均與套筒21相連并分別驅動套筒21做轉動和直線往復運動,該套筒21供與螺母74套配,其具體根據螺母74的外形而選配,比如其可以選擇為 12邊形的套筒21 ;該轉動動力機構22則可以被直線動力機構27帶動而與套筒21 —起作 平動;該轉動動力機構22優選為力矩電機,從而能很好地控制螺母74的旋緊扭力,具體的, 該力矩電機還連接有扭力控制器221和扭力調整按鈕222,通過對扭力調整按鈕222的控 制,可以改變扭力控制器221的輸出電壓從而使力矩電機產生不同的轉速與輸出力矩,從 而起到確保螺母74能被鎖緊;該直線動力機構27則優選為氣缸,從而驅動套筒21作直線 往復運動;為了讓該力矩電機的動力能輸出到套筒21上,該鎖緊裝置2還包括位于力矩電 機和套筒21之間的同步皮帶輪24以及同步皮帶25,該套筒21固定套設在同步皮帶輪24 上;當然為了讓該力矩電機能夠呈固定狀態,該力矩電機通過支架26而與整個設備的架構 固定相連;該定位件23套設在該套筒21內部,其優選為頂尖結構,從而供與螺母74的中孔 相定位,為了使該定位件23的位置可被調整,該定位件23還連接有氣缸28。該固定裝置3,用于對內胎7進行定位,且使內胎7的氣門嘴72位于該套筒21的 直線往復行程上,具體的,該固定裝置3可以采用本領域常用的夾具,具體其又可以根據需 要而包括水平夾具31和上下夾具32,當然其亦無需同時采用,只要能起到對內胎7進行夾 持即可。這樣,本實用新型通過該輸送裝置1將螺母74 一個個地輸送過來,并被鎖緊裝置 2的定位件23定位后并由套筒21套住,該套筒21在直線動力機構27和轉動驅動機構15 的共同驅動下而將螺母74鎖入由固定裝置3固定的內胎7氣門嘴72上,故整臺設備能實 現自動鎖螺母74,進而具有工作效率高以及人力成本低的效果。作為該輸送裝置1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該輸送裝置1包括依次設置的圓盤振動 器11、直線振動器12以及分擋器13,該分擋器13位于該直線振動器12的出口處且為并排 設置的兩個氣缸。該圓盤振動器11與該直線振動器12均為本領域人員公知的技術,故不 詳述;而該分擋器13則起到將直線振動器12輸送過來的相鄰螺母74之間形成一個間隙的 作用,進而便于該螺母74能一個個地輸出,優選的,該兩個氣缸的活塞桿運行方向與直線 振動器12的輸送方向垂直,如圖示中,該輸送方向即為水平輸送方向,從而不會占據過多 直線振動器12的輸送空間。需要說明的是,該輸送裝置1不僅限于上述方式,其還可以為 本領域常用的其它輸送方式,只要能起到將螺母74輸送到達鎖緊裝置2下端即可。為了確保該螺母74能與套筒21之間充分地套配,該輸送裝置1還包括開合平臺 14和驅動機構15,該開合平臺14設置在直線振動器12的出口處,當其為閉合狀態時,供螺 母74放置;而當其為打開狀態時,供套配有螺母74的套筒21通過;該驅動機構15優選為 氣缸,并驅動該開合平臺14動作,該動作即指該開合平臺14打開和關閉。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輸送螺母的輸送裝置、用于將螺母鎖緊在內胎氣門嘴上的鎖緊裝置以及用于對內胎進行定位的固定裝置,該鎖緊裝置具有供與螺母套配的套筒、驅動套筒轉動的轉動動力機構、驅動套筒直線往復運行的直線動力機構以及套設在套筒內部并用于對螺母進行定位的定位件,該內胎氣門嘴被固定裝置定位的位置位于該套筒的直線往復行程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輸送裝置包括依次 設置的圓盤振動器、直線振動器以及分擋器,該分擋器位于該直線振動器的出口處且為并 排設置的兩個氣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兩個氣缸的活塞桿 運行方向與直線振動器的輸送方向垂直。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輸送裝置還包括設 置在直線振動器的出口處的開合平臺以及與該開合平臺相連并驅動開合平臺動作的驅動 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驅動機構為氣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轉動動力機構為力 矩電機。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直線動力機構為氣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內胎自動鎖螺母設備,包括用于輸送螺母的輸送裝置、用于將螺母鎖緊在內胎氣門嘴上的鎖緊裝置以及用于對內胎進行定位的固定裝置,該鎖緊裝置具有供與螺母套配的套筒、驅動套筒轉動的轉動動力機構、驅動套筒直線往復運行的直線動力機構以及套設在套筒內部并用于對螺母進行定位的定位件,該內胎氣門嘴被固定裝置定位的位置位于該套筒的直線往復行程上。本實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以及人力成本低的效果。
文檔編號B23P19/06GK201685091SQ20102022081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日
發明者沈輝 申請人:沈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