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動裝夾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動裝夾系統。
背景技術:
在機械制造行業,常常需要對工件進行加工。加工過程中的基本的加工手段是銑、 削、鉆等。在上述的加工過程中,需要對工件進行裝夾,傳統的裝夾方式是通過旋松壓緊塊上的螺帽,工作臺面上定位塊頂住工件,然后將螺帽再次旋緊,再進行作業,周而復始,效率非常低下(尤其是批量作業),而且這樣的定位精度也較差,不利于大規模加工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工件定位且定位精確的氣動裝夾系統。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動裝夾系統,包括工作臺面,所述工作臺面上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下分布,其內設置有定位塊,在定位槽之間工作臺面的兩邊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通過曲軸連接壓塊,壓塊之間固定有工件。所述壓塊為尼龍壓塊,通過尼龍壓塊可以保護所述工件不至于損壞。工件裝在作業工作臺面上的定位槽之間,工件推入定位區域通過定位塊進行定位后,然后開啟氣缸,氣缸運動作用于連接的曲軸,曲軸帶動尼龍壓塊便可以對工件進行定位,可進行工件表面的銑、削、鉆作業。待加工完畢后,啟動氣缸開關,氣缸收縮,通過曲軸抬升尼龍壓塊,一次作業便完成,可進行下次作業。通過氣缸對定位塊的操作,對工件的定位與緊固兩個作業便可以迅速完成。本發明利用氣缸、連接曲軸以及尼龍壓塊的快速動作,迅速完成裝卸工件,極大地提高了裝夾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尼龍壓塊不會損傷工件表面,改變了傳統的作業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件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所示,氣動裝夾系統的工作臺面1上設置有定位槽2,所述定位槽2上下分布,其內設置有定位塊3,在定位槽2之間工作臺面1的兩邊設置有氣缸4,所述氣缸4通過曲軸5連接壓塊6,為了在加工時不損傷工件7表面,所述壓塊6為尼龍壓塊。工件7固定在壓塊6之間。若通過傳統的旋松壓緊塊上的螺帽,然后將螺帽旋緊進行定位,效率非常低下,而且定位精度也較差,不利于大規模加工生產。
3
通過氣缸4對定位塊3的操作,啟動氣缸4,通過曲軸5抬升尼龍壓塊,對工件7的定位與緊固兩個作業便可以迅速完成一次作業,提高裝夾效率和準確性。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裝夾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面(1),所述工作臺面(1)上設置有定位槽O),所述定位槽( 上下分布,其內設置有定位塊(3),在定位槽( 之間工作臺面(1) 的兩邊設置有氣缸G),所述氣缸(4)通過曲軸( 連接壓塊(6),壓塊(6)之間固定有工件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裝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6)為尼龍壓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動裝夾系統,其包括工作臺面(1),工作臺面(1)上設置有定位槽(2),定位槽(2)上下分布,其內設置有定位塊(3),在定位槽(2)之間工作臺面(1)的兩邊設置有氣缸(4),所述氣缸(4)通過曲軸(5)連接壓塊(6),壓塊(6)之間固定有工件(7),通過氣缸(4)對定位塊(3)的操作,工件的定位與緊固兩個作業便可以迅速完成,提高裝夾效率和準確性。
文檔編號B23Q3/06GK102267062SQ20111021737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明者潘文華, 趙良保 申請人:常熟市紅洲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