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
背景技術:
對于Φ89Χ 10集箱,現有的加工刀具包括端面車刀、內孔車刀、管端倒角器等。 加工方法是先用端面車刀加工管端長度尺寸到位,然后用內孔車刀加工集箱管端內Dk到位,再用管端倒角器機加管端坡口。這種加工方法需三次更換刀具、三次機加,加工時間也至少需要25分鐘時間。因此,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包括內坡口加工刀片、刀桿和外坡口加工刀片,其中所述外坡口加工刀片裝入刀桿的中部,通過螺釘壓緊固定;所述內坡口加工刀片裝入刀桿的前端,通過螺釘壓緊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本加工刀具,能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效率。在鏜床上,它能實現集箱坡口一次裝夾一次成型,由原來的三次更換刀具、三次機加縮短為一次裝刀一次機加完成。經實踐,采用本實用新型后,集箱一個坡口由原來的25 分鐘縮短為現在的5分鐘,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負荷。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專用加工刀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坡口加工刀片4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坡口加工刀片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內坡口加工刀片2、刀桿3 和外坡口加工刀片4,其中外坡口加工刀片4裝入刀桿3的中部,通過螺釘壓緊固定;內坡口加工刀片2裝入刀桿3的前端,通過螺釘壓緊固定。外坡口加工刀片4的形狀和構造如圖2所示;內坡口加工刀片2的形狀和構造如圖3所示。
權利要求1. 一種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坡口加工刀片、刀桿和外坡口加工刀片,其中所述外坡口加工刀片裝入刀桿的中部,通過螺釘壓緊固定;所述內坡口加工刀片裝入刀桿的前端,通過螺釘壓緊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集箱管端坡口處的加工刀具,包括內坡口加工刀片、刀桿和外坡口加工刀片,其中所述外坡口加工刀片裝入刀桿的中部,通過螺釘壓緊固定;所述內坡口加工刀片裝入刀桿的前端,通過螺釘壓緊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本加工刀具,能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效率。在鏜床上,它能實現集箱坡口一次裝夾一次成型,由原來的三次更換刀具、三次機加縮短為一次裝刀一次機加完成。經實踐,采用本實用新型后,集箱一個坡口由原來的25分鐘縮短為現在的5分鐘,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負荷。
文檔編號B23B27/00GK202162399SQ20112017103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6日
發明者康艷萍, 陳和平 申請人: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