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
背景技術:
換熱管是換熱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體之內,用于兩介質之間熱量的交換。現有的換熱器采用各種各樣的強化傳熱管,如翅片管、螺紋管、螺旋槽管等。如圖1-2所示,三維內肋管也是一種換熱管,包括管件I以及管件I內凸起的鱗片11。管件I內同一圓周上分布有若干鱗片11,相鄰圓周上的鱗片11交錯排布。現有的機床刀具都無法加工出上述的三維內肋管。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用于機床上三維內肋管的加工,且效率高。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包括刀桿、安裝在刀桿前端的刀具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桿為中空;所述的刀具本體為圓筒狀,其后端與刀桿連接,前端開有若干條徑向槽;用于切割的刀刃設于刀具本體前端的外圓周上;在刀具本體內還設置一拉桿,所述拉桿前端固定有錐體;在刀具本體前端設有與錐體配合的內錐面。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刀具本體后端內部設有用于限制錐體繼續前進的臺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具有上述結構的刀具,可以方便的加工出三維內肋管的鱗片。一次就可以成型一個圓周的鱗片,加工效率高;拉桿以及拉桿前端的錐體與刀具內部的斜面配合,用于控制刀具的膨脹和收縮,方便退刀。
圖1為三維內肋管縱截面示意圖。圖2為三維內肋管橫截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圖中標記I管件、2刀桿、3拉桿、4刀具本體、4a刀刃、5椎體、6螺母、7軸向槽、11鱗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3、圖4所示該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包括刀桿2、安裝在刀桿2前端的刀具本體4 ;所述的刀桿2為中空;所述的刀具本體4為圓筒狀,其后端與刀桿3通過螺紋連接,前端開有若干條徑向槽7 ;用于切割的刀刃4a設于刀具本體4前端的外圓周上;在刀具本體4內還設置一拉桿3,所述拉桿3前端通過螺母6和臺階固定有錐體5 ;在刀具本體4前端設有與錐體5配合的內錐面,刀具本體4后端內部可以設有用于限制錐體5繼續前進的臺階。使用的時候,首先將刀具本體4推入管件I內部,然后拉動拉桿3,利用錐體5撐開刀具本體4,利用刀刃4a在管件I內壁的同一圓周上切割出若干鱗片11后,推動拉桿3,使得刀具本體4合攏,退刀。接著將刀具本體4推入管件I下一個圓周上,轉動一定的角度后,重復上述過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包括刀桿、安裝在刀桿前端的刀具本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刀桿為中空;所述的刀具本體為圓筒狀,其后端與刀桿連接,前端開有若干條徑向槽;用于切割的刀刃設于刀具本體前端的外圓周上;在刀具本體內還設置一拉桿,所述拉桿前端固定有錐體;在刀具本體前端設有與錐體配合的內錐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本體后端內部設有用于限制錐體繼續前進的臺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工三維內肋管的刀具,包括刀桿、安裝在刀桿前端的刀具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桿為中空;所述的刀具本體為圓筒狀,其后端與刀桿連接,前端開有若干條徑向槽;用于切割的刀刃設于刀具本體前端的外圓周上;在刀具本體內還設置一拉桿,所述拉桿前端固定有錐體;在刀具本體前端設有與錐體配合的內錐面。具有上述結構的刀具,可以方便的加工出三維內肋管的鱗片。一次就可以成型一個圓周的鱗片,加工效率高;拉桿以及拉桿前端的錐體與刀具內部的斜面配合,用于控制刀具的膨脹和收縮,方便退刀。
文檔編號B23B27/00GK202824695SQ20122045189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徐光福, 曾明勇 申請人:四川驚雷壓力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