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
技術背景
一般要求較高的錐孔的加工都是采用磨削和鉸削工藝,其中磨削是在內圓磨床上通過砂輪磨削,其工藝流程大致為粗車、精車、磨削;而鉸削則是在鉆床或銑床(包括數控設備)上進行,其工藝流程大致為鉆孔、擴孔、鉸削;一般只保證孔加工的尺寸和表面精度即可。但對于大型薄壁件,外徑達1. 8m,內錐為1 :8,大徑為Φ89,內錐孔有接觸面要求,是基準,它與上方大孔的同軸度要求較高,這種結構特點就決定了它不能使用常用的工藝方案,因為磨床不能讓開1. 8m的外徑,而鉆床或銑床上不能保證與上方大孔的同軸度要求。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解決了在數控立車上鉸削外徑達1. Sm、內錐1 :8、大徑Φ89公差高的大型薄壁件內錐孔的工藝難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用粗車刀粗車各內圓,用加長鏜刀粗鏜內錐孔; 第二步、精車各內圓、精鏜內錐孔用冷卻液澆工件外圓,充分冷卻工件,松卡盤釋放應力后重新找正夾緊工件;用精車刀精車各內圓至設計要求尺寸;用加長鏜刀精鏜內錐孔,使內錐孔的錐度為1:8 ; 第三步、粗鉸孔用鉸刀粗鉸內錐孔,錐度1:8,工藝要求鉸圓即可,用塞規檢查接觸面,達到80%以上的接觸面要求即可; 第四步、精鉸孔用鉸刀精鉸內錐孔,錐度1 8,工藝要求用塞規檢查接觸面,達到80%以上的接觸面要求即可;同時用深度千分尺測量直徑D,直至達到設計要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通過本方案的實施,解決了外徑達1. Sm、 內錐1 :8、大徑Φ89的大型薄壁件內錐孔的加工工藝難題,保證了該類內錐孔較高的尺寸及形位公差精度等質量要求,且一次性鉸削成形提高了生產效率約50%。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注以下步驟均在ail數控立車上加工)第一步、粗車各內圓、粗鏜內錐孔用粗車刀粗車各內圓;用加長鏜刀粗鏜內錐孔,單邊留精加工量1 1. 5mm,由于該產品結構封閉的特點,冷卻液在后期無法徹底清除,因此,加工中不能開冷卻液,這樣加工變形較大,需注意留量。
第二步、精車各內圓、精鏜內錐孔用冷卻液澆工件外圓,充分冷卻工件,松卡盤釋放應力后重新找正夾緊工件;用精車刀精車各內圓至設計要求尺寸;用加長鏜刀精鏜內錐孔,使內錐孔的錐度為1:8,單邊留精加工鉸削余量在0. 2 0. 5mm,以保證一次鉸削成形,效率最高且鉸刀磨損量最小。
第三步、粗鉸孔用鉸刀粗鉸內錐孔,錐度1 8,其中轉速設定在4 15r/min(轉每分鐘)、進給量設定在 0. 1 0. 3mm/r (毫米每轉),以保證在滿足接觸面要求的前提下延長鉸刀壽命,以保證鉸刀修磨周期約1次/500個。工藝要求鉸圓即可,用塞規檢查接觸面,達到80%以上的接觸面要求即可;若檢查接觸面較差需檢查鉸刀的刀刃口前后角,若有磨損需修磨。
第四步、精鉸孔用鉸刀精鉸內錐孔,錐度1:8,其中轉速設定在4 15r/min、進給量設定在0. 1 0. 3mm/r,以保證在滿足接觸面要求的前提下延長鉸刀壽命,以保證鉸刀修磨周期約1次 /500個。工藝要求用塞規檢查接觸面,達到80%以上的接觸面要求即可;同時用深度千分尺測量直徑D,直至達到設計要求。
在工藝設計過程中,鏜削使用加長鏜刀,能保證內錐孔的鏜削深度要求;鉸削使用的鉸刀需按內錐孔尺寸要求進行選擇;鉸刀的連接刀柄需適應an數控立車設備及鉸刀的結構特點,用于將鉸刀和設備有效連接起來;塞規需按本內錐孔尺寸要求進行選擇,用于檢測內錐孔尺寸。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用粗車刀粗車各內圓,用加長鏜刀粗鏜內錐孔;第二步、精車各內圓、精鏜內錐孔用冷卻液澆工件外圓,充分冷卻工件,松卡盤釋放應力后重新找正夾緊工件;用精車刀精車各內圓至設計要求尺寸;用加長鏜刀精鏜內錐孔,使內錐孔的錐度為1:8 ;第三步、粗鉸孔用鉸刀粗鉸內錐孔,錐度1 8,工藝要求鉸圓即可,用塞規檢查接觸面,達到80%以上的接觸面要求即可;第四步、精鉸孔用鉸刀精鉸內錐孔,錐度1 8,工藝要求用塞規檢查接觸面,達到80%以上的接觸面要求即可;同時用深度千分尺測量直徑D,直至達到設計要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的用加長鏜刀粗鏜內錐孔時,單邊留精加工量1 1. 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精鏜內錐孔時,單邊留精加工鉸削余量0. 2 0. 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所述粗鉸內錐孔時,轉速設定在4 15r/min、進給量設定在0. 1 0. 3mm/r。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扇內錐孔加工方法,解決了在數控立車上鉸削外徑達1.8m、內錐18、大徑Φ89公差高的大型薄壁件內錐孔的工藝難題。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通過本方案的實施,解決了外徑達1.8m、內錐18、大徑Φ89的大型薄壁件內錐孔的加工工藝難題,保證了該類內錐孔較高的尺寸及形位公差精度等質量要求,且一次性鉸削成形提高了生產效率約50%。
文檔編號B23P13/00GK102513779SQ20121000243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周涼琴 申請人:南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