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鋁包鋼線的強度和生產效率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包鋼線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提高鋁包鋼線的強度和生產效率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生產鋁包鋼線的方法是這樣的:在鋼絲外緊密包覆鋁層制成鋁包鋼桿以后,再經過拉絲機進行拉絲,制成鋁包鋼線。這種方法分別需要經過拉絲機的8道壓力模、拉絲模進行拉絲,并使用拉絲粉進行潤滑。在此過程中,壓力模內導入拉絲粉,使拉絲粉與鋁包鋼桿順利進入壓力模,鋁包鋼桿與壓力模的間隙為0.5-0.7_。拉絲模的主要作用是對鋁包鋼桿產生塑性變形,并根據需要最終確定鋁包鋼線的直徑。拉絲時,每道模具的單個壓縮比(表示鋁包鋼桿拉絲后形成鋁包鋼線的直徑縮小程度的參數)越大,模具內的壓力越高,模具內的溫升就越高,也越能提高拉絲后的鋁包鋼線的強度。現有的方法由于分別需要經過拉絲機的8道壓力模、拉絲模進行拉絲,每道模具的單個壓縮比相對較小,模具內溫度升高較少,從而影響拉絲后鋁包鋼線的強度。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拉絲后鋁包鋼線的強度,并且提高鋁包鋼線的生產效率,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鋁包鋼線的強度和生產效率的生產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提高鋁包鋼線的強度和生產效率的生產方法,在鋼絲外緊密包覆鋁層制成鋁包鋼桿以 后,再經過拉絲機進行拉絲,將拉絲的模具道數從現有的8道壓力模、拉絲模減少至6-7道,將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由原來的0.5-0.7mm增加至0.95-1.1mm0采用本發明在生產兩種直徑規格相差在±0.3mm內的鋁包鋼線時,只需將在前拉絲的鋁包鋼線的最后一道模具的規格更換成適合于后續拉絲的鋁包鋼線的最后一道模具的規格,其余的幾道模具不必更換即可生產,節約了生產中的準備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生產中由于拉絲的模具道數減少,而鋁包鋼線的總壓縮比不變,增大了每道模具的單個壓縮比,模具內的壓力提高,模具內的溫升就越高,也越能提高拉絲后的鋁包鋼線的強度;本發明增大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后,拉絲時使拉絲粉能更順利的進入壓力模內,可以在模具內的壓力增高以后不降低原有的拉絲速度;本發明也能提聞廣品的生廣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在生產LB20A-3.0mm規格的鋁包鋼線中的實施:模具道數為7道,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為1.1mm。拉絲后鋁包鋼線強度比原來平均提高40Mpa,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15-20%。實施例2在生產LB27-2.8mm規格的鋁包鋼線中的實施:模具道數為6道,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為1.02mm。拉絲后鋁包鋼線強度比原來平均提高32Mpa,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13-17%。實施例3在 生產LB35-3.2mm規格的鋁包鋼線中的實施:模具道數為7道,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為0.95mm。拉絲后鋁包鋼線強度比原來平均提高28Mpa,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13-15%。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鋁包鋼線的強度和生產效率的生產方法,在鋼絲外緊密包覆鋁層制成鋁包鋼桿以后,再經過拉絲機進行拉絲,其特征在于將拉絲的模具道數從現有的8道壓力模、拉絲模減少至6-7道,將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由原來的O. 5-0. 7mm增加至O. 95-1. 1mm。
全文摘要
一種提高鋁包鋼線的強度和生產效率的生產方法,在鋼絲外緊密包覆鋁層制成鋁包鋼桿以后,再經過拉絲機進行拉絲,將拉絲的模具道數從現有的8道壓力模、拉絲模減少至6-7道,將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由原來的0.5-0.7mm增加至0.95-1.1mm。本發明在生產中由于拉絲的模具道數減少,而鋁包鋼線的總壓縮比不變,增大了每道模具的單個壓縮比,模具內的壓力提高,模具內的溫升就越高,也越能提高拉絲后的鋁包鋼線的強度;本發明增大壓力模與鋁包鋼桿的間隙后,拉絲時使拉絲粉能更順利的進入壓力模內,可以在模具內的壓力增高以后不降低原有的拉絲速度;本發明也能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C1/04GK103252370SQ20121004413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7日
發明者戴富梁, 劉運鋒, 王獻國, 齊春艷 申請人:江蘇藤倉亨通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