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矩形金屬框上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
背景技術:
傳統的金屬框加工方式為框體四邊下料,然后用鉚接壓合方式組框或是氬弧焊的焊接方法成型,形成矩形框,這種下料方法材料浪費嚴重,加工工序多,框體的結構強度不夠,框體容易變形,表面不平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兩塊下出的L形金屬板可以拼成一個矩形金屬框,使用這種模具下料產生的廢料少,原材料的浪費就少,可 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板、凸模、下模板、凹模、下模座和下托板,所述上模座位于模具的最上端,所述下托板位于所述模具的最下端,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上模座下方,所述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板內,所述下模座位于所述下托板上方,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方,所述凹模位于所述下模板內并位于所述凸模下方,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刃部均為L形。。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下模座設置有頂料桿。本發明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采用具有L形凸模和凹模的下料模具下料,產生的無用廢料少,浪費材料少,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圖I是L形金屬板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下料模具待加工的原材料料帶的示意 圖3是本發明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的結構示意 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L形金屬板,2、料帶,3、上模座,4、上模板,5、凸模,6、下模板,7、凹模,8、下模座,9、頂料桿,10、下托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這些實施例僅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請參閱圖I至圖3,所述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包括上模座3、上模板4、凸模5、下模板6、凹模7、下模座8和下托板10,所述上模座3位于模具的最上端,所述下托板10位于所述模具的最下端,所述上模板4位于所述上模座3下方,所述凸模5位于所述上模板4內,所述下模座8位于所述下托板10上方,所述下模板10位于所述下模座8上方,所述凹模7位于所述下模板6內并位于所述凸模5下方,所述凸模5和凹模7的刃部均為L形。另外,所述下模座8設置有頂料桿9。進一步地,下料時將原材料料帶2放置到下模板6內的凹模7上,沖床將上模座3壓下,上模座3帶動凸模5下移靠近凹模7和料帶2,凸模5繼續下移則凸模5的L形刃部將料帶2上的材料沖下,頂料桿9將沖好的L形金屬板I頂起,脫離模具,下料完成。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下料效率高,浪費材料少,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模板、凸模、下模板、凹模、下模座和下托板,所述上模座位于模具的最上端,所述下托板位于所述模具的最下端,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上模座下方,所述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板內,所述下模座位于所述下托板上方,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方,所述凹模位于所述下模板內并位于所述凸模下方,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刃部均為L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設置有頂料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板、凸模、下模板、凹模、下模座和下托板,所述上模座位于模具的最上端,所述下托板位于所述模具的最下端,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上模座下方,所述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板內,所述下模座位于所述下托板上方,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方,所述凹模位于所述下模板內并位于所述凸模下方,所述下模座設置有頂料桿,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刃部均為L形。本發明L形金屬板的下料模具下料浪費材料少,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1D28/14GK102896202SQ20121040372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郭荔輝 申請人:昆山銘佳利電子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