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單刃切刀的制作方法
—種單刃切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切具,尤其涉及一種鑄造切刀。
背景技術:
切刀是機加工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的切具,傳統切刀基本為單一的方形或梯形金屬刀具,在使用時與壓力機等設備配合使用,這種傳統的切刀是由工具鋼加工而成,其存在易破損、使用壽命短、加工成本高等不足,另外,傳統的切刀是實際使用時,由于切刀為單一刀片形式,其切割返回后,切刀表面會伴隨切割殘片,這樣不僅給下一次加工帶來不便,而且很難清理,降低了切刀的使用壽命;再有,傳統的切刀只作為切割用具使用,不能為機加工領域帶來其它有效的幫助,隨著機械加工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切刀已經很難滿足廣大用戶以及生產廠家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切割效果好,生產效率高,便于維護和維修,而且使用壽命長,制作成本低,應用范圍廣,極大滿足領域需求的單刃切刀。本發明主要包括有切刀本體,該切刀本體為上寬下窄的金屬片,其下端設有用于切削的刃口,所述切刀板體靠近上端位置開設用于固定的通孔;上述切刀本體的一側設有鋸齒I,該側鋸齒I由上至下設置,并且鋸齒I的頭部靠近切刀本體的上端端頂,鋸齒I的根部靠近切刀本體的下端端頂;上述切刀本體的另一側即與鋸齒I相對一側開設鋸齒II,該側鋸齒II的長度與鋸齒I的長度相同,并且鋸齒II的頭部與切刀本體上端端頂之間的距離等于鋸齒I的頭部與切刀本體上端端頂之間的距離;所述切刀本體的正面由上至下開設若干個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I,這些槽孔I最好等距設置;所述切刀本體的背面由上至下開設若干個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II,這些槽孔II最好等距設置;所述槽孔I和槽孔II的深度相同。本發明的材料可采用工具鋼,對于要求不高的也可以用其它硬質鋼材;在應用時,由于刀具正面以及背面開設開口向外的槽孔,在切刀切割后,切割時形成的多余殘片會滑落至槽孔內,避免殘留在切刀表面,減少對下次切割的影響;另外,切刀兩側開設鋸齒,可利用本發明的切刀對一些工件的條形孔的兩側進行清理,起到銑削的作用,使用時,將本刀具固定在壓力機或其它機床上,本刀具對準條形孔,通過上下形成對條形孔的孔內壁進行清理。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切割效果好,減少殘留對切割的影響,生產效率高;
2、便于維護和維修,使用壽命長,制作成本低;
3、應用范圍廣,可作為工件條形孔清理刀具使用。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和圖2所示的單刃切刀的示意圖中,切刀本體I為上寬下窄的金屬片,其下端設有用于切削的刃口 2,所述切刀板體靠近上端位置開設用于固定的通孔3 ;上述切刀本體的一側設有鋸齒4,該側鋸齒4由上至下設置,并且鋸齒4的頭部靠近切刀本體的上端端頂,鋸齒4的根部靠近切刀本體的下端端頂;上述切刀本體的另一側即與鋸齒4相對一側開設鋸齒5,該側鋸齒5的長度與鋸齒4的長度相同,并且鋸齒5的頭部與切刀本體上端端頂之間的距離等于鋸齒4的頭部與切刀本體上端端頂之間的距離;所述切刀本體的正面由上至下開設若干個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6,這些槽孔6等距設置;所述切刀本體的背面由上至下開設若干個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7,這些槽孔7等距設置;所述槽孔6和槽孔7的深度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單刃切刀,包括切刀本體,其特征是切刀本體為上寬下窄的金屬片,其下端設有刃口,所述切刀板體靠近上端位置開設通孔;上述切刀本體的一側設有鋸齒I,該側鋸齒 I由上至下設置,并且鋸齒I的頭部靠近切刀本體的上端端頂,鋸齒I的根部靠近切刀本體的下端端頂;上述切刀本體的另一側即與鋸齒I相對一側開設鋸齒II,該側鋸齒II的長度與鋸齒I的長度相同,并且鋸齒II的頭部與切刀本體上端端頂之間的距離等于鋸齒I的頭部與切刀本體上端端頂之間的距離;所述切刀本體的正面由上至下開設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I,切刀本體的背面由上至下開設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II,所述槽孔I和槽孔II的深度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刃切刀,其特征是槽孔I等距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單刃切刀,其特征是槽孔II等距設置。
全文摘要
一種單刃切刀,切刀本體的一側設有鋸齒Ⅰ,側鋸齒Ⅰ由上至下設置,切刀本體的另一側即與鋸齒Ⅰ相對一側開設鋸齒Ⅱ,切刀本體的正面由上至下開設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Ⅰ,切刀本體的背面由上至下開設開口向外并且截面為三角形的水平槽孔Ⅱ,槽孔Ⅰ和槽孔Ⅱ的深度相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切割效果好,生產效率高,便于維護和維修,使用壽命長,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B23P23/02GK103042392SQ2012105720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于寶瓏, 于士博 申請人:大連市金州區天源鑄造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