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汽車側圍搭扣翻邊壓緊的機構的制作方法
—種用于汽車側圍搭扣翻邊壓緊的機構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制造領域,涉及汽車制造中的壓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預搭扣用 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白車身焊接的過程中,組合白車身的總拼工位是指白車身下部線總成、側 圍總成、頂蓋總成等大總成組合焊接的工位,也是汽車車身雛形焊接工位,總拼工位必須要 保證白車身焊接后的精度,如焊接偏差較大,將直接導致白車身不合格,導致功虧一簣。因 此,總拼工位十分重要和復雜,其中,尤其以側圍總成的焊接最為重要,側圍總成與下部線 總成的焊接精度將直接影響整個白車身的合格率。
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白車身焊接后的精度,在側圍設計時,往往設計若干個側圍 搭扣,在總拼還未焊接前,先將側圍總成與下部線總成通過側圍上的搭扣連接固定在起來, 使側圍總成與下部線總成進行搭接,成為一體,起到初步定位作用,保證焊接時側圍總成或 下部線總成不會產生單獨的位置變化,從而保證白車身焊接后精度的作用,提高白車身合 格率。
傳統的側圍搭扣搭接壓緊方式為人工安裝,通過用錘頭敲打使其與下部線總成門 檻壓緊,起到固定作用,此種方式極為落后,耗時、耗力、工作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現在的汽 車工藝發展水平。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一種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自動進行側圍搭扣的安裝,提高 車輛的安裝效率和安裝精度。
本發明的方案如下
—種用于側圍搭扣翻邊壓緊的機構,包括角座以及安裝于所述角座上的壓緊機 構,所述壓緊機構包括與所述角座相連的型板,分別與所述型板鉸鏈相連的氣壓缸、一級壓 板和壓板結構,所述壓板結構的底端與所述氣壓缸的導桿鉸鏈連接,所述壓板結構的其中 一端經由連接板與所述一級壓板相連,另一端頂部設有壓頭。
所述壓緊機構為U型件,包括固定連接的壓板以及氣壓缸連接板,所述壓板一端 與所述氣壓缸的導桿連接,另一端頂部設有壓頭,所述氣壓缸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 板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以及氣壓缸連接板為螺栓連接。
所述型板上還設有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氣壓缸連接板朝向型板運動的軌跡上。
所述鉸鏈連接均為銷軸連接。
所述銷軸連接上還設有擋板。
所述第一壓板的推面為斜面。
所述壓頭的推面為弧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采用氣路進行控制,實現機構的動作,氣壓缸下進氣ロ進氣時,導桿伸出,機構進入壓緊過程,使得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氣壓缸上進氣ロ進氣吋,導桿縮回,機構進入返回過程,采用本發明所示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取代了原有的人工操作,既簡單又方便,省時,省力,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打開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壓緊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型板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壓板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型壓板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型氣壓缸連接板結構示意圖;圖7本發明實施例型壓頭結構示意圖;圖8本發明實施例型連接板結構示意圖;圖9本發明實施例型銷軸結構示意圖;圖10本發明實施例型擋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ー種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包括角座I以及安裝于角座I上的壓緊機構,壓緊機構包括與角座I相連的型板2,分別與型板2鉸鏈相連的氣壓缸11、一級壓板5和壓板結構,壓板結構底端與氣壓缸的導桿鉸鏈連接,一端經由連接板10與一級壓板相連,另一端頂部設有壓頭。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型板2的右下部設有兩排螺孔,用于與角座I固定連接,型板2上還設有三個凸起端,分別用于連接第一壓板6、氣壓缸11以及壓板結構。本實施例中,壓緊機構為U型件,包括固定連接的壓板9、設于壓板9 一端頂部的壓頭8以及與壓板9固定連接的氣壓缸連接板7,壓頭8的底部設有卡槽,用于卡合連接壓板9。如圖5和圖6所示,壓板9與氣壓缸連接板7均為L型件,兩者之間通過螺栓固定,組成U型件。壓板9的另一端即U型壓緊機構的底端與氣壓缸11的導桿連接,氣壓缸連接板7的另一端與連接板10鉸鏈相連,從而實現壓板9、氣壓缸連接板7以及壓頭8之間作為整體的固定,以及壓板結構與第一壓板6、連接板10,氣壓缸11之間的轉動連接。本實施例中,鉸鏈連接均為銷軸連接。各鉸鏈之間通過銷軸4控制,實現整個機構各零件之間的配合以及カ的傳動。同時為了防止在使用吋,銷軸4旋轉和脫落,在銷軸4上設有擋板5。本發明型結構采用氣壓缸連接板7、連接板10、一級壓板6之間的鉸鏈旋轉,使得氣壓缸11帶動ー級壓板6、逐步實現側圍搭扣先翻邊傾斜,再通過壓頭8繼續推進側圍搭扣貼合下部線門檻并壓紫。下面結合的工作過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在汽車白車身進行總拼エ位焊接,對側圍搭扣進行搭接有壓緊的要求時,首先確定好側圍搭扣預先設計位置,通過角座I將本發明固定在夾具上,然后通過氣路控制,推動SLIDE (定位壓緊側圍總成的夾具活動機構,可使側圍總成進行平面滑動)使側圍總成到達與下部線總成焊接位置狀態。從而將本發明整體移動至所需位置。此時,側圍搭扣處于地面向上垂直成90度的原始狀態,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的第一壓板6位于側圍搭扣前方。當需要對側圍搭扣進行翻邊壓緊時,操作本發明機構控制的氣路開關,使得氣壓缸11下進氣ロ進氣,氣壓缸導桿伸出,推動壓板9向前運動,同時帶動氣壓缸連接板7和壓頭8向前運動。氣壓缸連接板7由于通過連接板10和一級壓板6連接,從而氣壓缸連接板7轉動時帶動ー級壓板6轉動。由于第一壓板6預先處于側圍搭扣的前方,當一級壓板6受到推力轉動時,與側圍搭扣相接觸,推動側圍搭扣朝與下部線搭接方向傾斜翻邊,此時側圍搭扣相對于本發明向外傾斜一定角度。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將ー級壓板6的推面設計為斜面,可以有效地限制側圍搭扣按照斜面進行傾斜,為后面的壓頭8接觸側圍搭扣并壓緊提供條件。當一級壓板6轉動傾斜一定角度后,因機構的轉動規律,一級壓板6逐步脫離側圍搭扣,朝反方向運動,此時,壓板9帶動壓頭8朝側圍搭扣方向運動,壓頭8探入一級壓板6推動側圍搭扣向外運動形成的傾斜空間中,開始與側圍搭扣相接觸并壓緊側圍搭扣,直至側圍搭扣的狀態相對初始位置旋轉180度,徹底與下部線門檻搭接壓緊,使側圍總成與下部線總成成為一體,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壓頭8推面為弧面,在接觸并壓緊側圍搭扣的過程中,弧面設計的推面可減小與側圍搭扣之間的摩擦,便于側圍搭扣順利地按照壓頭8所受カ的方向進行屈服。為了防止壓頭8處提供的壓カ過大,可能造成下部線門檻變形,因此構型板2上增加擋塊3,擋塊3位于氣缸連接板7向下靠近壓板的運動軌跡上,起到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的限位作用,以限制氣壓缸連接板7的到位后繼續前迸。當氣壓缸11上進氣ロ進氣,氣壓缸11的導桿縮回,機構按相反動作回到圖1所示狀態。本發明采用氣路進行控制,實現機構的動作,操控控制氣路的按鈕即可。氣壓缸11下進氣ロ進氣,導桿伸出,機構進入壓緊過程,氣壓缸11上進氣ロ進氣,導桿縮回,機構進入返回過程,取代人工操作,既簡單又方便,省時省力,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掲示,不脫離本發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用于側圍搭扣翻邊壓緊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座以及安裝于所述角座上的壓緊機構,所述壓緊機構包括與所述角座相連的型板,分別與所述型板鉸鏈相連的氣壓缸、一級壓板和壓板結構,所述壓板結構的底端與所述氣壓缸的導桿鉸鏈連接,所述壓板結構的其中一端經由連接板與所述ー級壓板相連,另一端頂部設有壓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機構為U型件,包括固定連接的壓板以及氣壓缸連接板,所述壓板一端與所述氣壓缸的導桿連接,另ー端頂部設有壓頭,所述氣壓缸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板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以及氣壓缸連接板為螺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板上還設有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氣壓缸連接板朝向型板運動的軌跡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連接均為銷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銷軸連接上還設有擋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的推面為斜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頭的推面為弧面。
全文摘要
一種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包括角座以及安裝于角座上的壓緊機構,壓緊機構包括與角座相連的型板,分別與型板鉸鏈相連的氣壓缸、一級壓板和壓板結構,壓板結構為U型件,U型件的底端與氣壓缸的導桿鉸鏈連接,其中一端經由連接板與一級壓板相連,另一端頂部設有壓頭。本發明采用氣路進行控制,實現機構的動作,氣壓缸下進氣口進氣時,導桿伸出,機構進入壓緊過程;氣壓缸上進氣口進氣時,導桿縮回,機構進入返回過程,采用本發明所示的側圍搭扣翻邊壓緊機構,可取代人工操作,既簡單又方便,省時省力,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3K37/04GK103028883SQ201210586418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周廣法, 張榮生, 徐燕明, 方晗, 吳成明, 趙福全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