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板重卷檢查機領域,特別是一種為了避免汽車板表面劃傷的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
技術背景 當今高質量的汽車板需求量劇增,汽車板除了材質和軋制エ藝要求嚴格外,最主要是防止在后續處理線中對汽車板表面的劃傷。汽車板重卷檢查生產線是將成卷的汽車板開卷經上、下表面檢查后再卷取。以往的精整重卷線的開卷機的卷筒卷徑變化(鋼卷套在卷筒上)皆是從C*508mm(C*610mm)漲徑到,因鋼卷內徑為 cClSOSmm(cI^lOmm),當開卷機開卷到剩余最后飛圈(與帶后有夫)時,鋼卷的箍緊カ抵不住卷筒漲徑力,那么開卷機卷徑一直漲徑到O525mm(0)625mm),這就造成了鋼卷在最后幾圈內的層間擦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用性強,結構簡単,操作方便的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它至少包括卷筒扇形塊、卷筒棱錐套以及卷筒拉桿,其中卷筒拉桿的一端外側為卷筒棱錐套,另一端連接在液壓缸的輸出端,卷筒棱錐套套接在卷筒扇形塊內,液壓缸上分布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ロ ;其特征是液壓缸的缸體上固定有位移傳感器的接收端,卷筒拉桿上靠近液壓缸的位置固定有位移傳感器的感應端,液壓傳感器的接收端還與機組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的機組控制系統與控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ロ進油量的電液閥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液壓缸動作時,位移傳感器的接收端將感應端感應到的卷筒拉桿精確位移反饋給機組控制系統,機組控制系統根據具體設定參數通過控制電液閥從而控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ロ的進油,實現了使開卷機卷徑在機組運行全過程保持恒定的卷筒直徑。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油ロ ;2、第二油ロ ;3、液壓缸;4、位移傳感器;5、卷筒拉桿;6、卷筒棱錐套;7、卷筒扇形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的本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所示,本開卷機的卷筒包括卷筒扇形塊7、卷筒棱錐套6以及卷筒拉桿5,其中卷筒拉桿5的一端外側為卷筒棱錐套6,另一端連接在液壓缸3的輸出端,卷筒棱錐套6套接在卷筒扇形塊7內,液壓缸3上分布有第一油ロ I和第二油ロ 2 ;當第一油ロ I進油時,液壓缸3通過卷筒拉桿5帶動卷筒棱錐套6向左移動,使得卷筒扇形塊7向內運動,卷筒直徑縮小;第二油ロ 2進油時,液壓缸3通過卷筒拉桿5帶動卷筒棱錐套6向右移動,使得卷筒扇形塊7向外運動,卷筒直徑増大。同時還增加有位移傳感器4,其中液壓缸3的缸體上固定有位移傳感器4的接收端,卷筒拉桿5上靠近液壓缸3的位置固定有位移傳感器的感應端,液壓傳感器的接收端還與機組控制系統電連接,機組控制系統與控制第一油ロ I和第二油ロ 2進油量的電液閥電連接;當液壓缸3動作時,位移傳感器4的接收端將感應端感應到的卷筒拉桿5精確位移反饋給機組控制系統,機組控制系統根據具體設定參數通過控制電液閥從而控制第一油ロ I和第二油ロ 2的進油,實現了使開卷機卷徑在機組運行全過程保持恒定的卷筒直徑。本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由于采用高精度直線位移傳感器4精確檢測卷筒拉桿5的位移,系統控制電液閥使開卷機卷徑在機組運行全過程保持恒定的卷筒直徑,有效保證了即使在最后幾圈帶材不會因卷筒直徑改變而造成層間劃傷。通過多條機組的使用證實效果良好,解決了由于開卷機卷徑改變造成帶材表面擦傷的問題,提高了板材的成材率。
權利要求1.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它至少包括卷筒扇形塊(7)、卷筒棱錐套(6)以及卷筒拉桿(5),其中卷筒拉桿(5)的一端外側為卷筒棱錐套(6),另一端連接在液壓缸(3)的輸出端,卷筒棱錐套(6)套接在卷筒扇形塊(7)內,液壓缸(3)上分布有第一油口(I)和第二油口(2);其特征是液壓缸(3)的缸體上固定有位移傳感器(4)的接收端,卷筒拉桿(5)上靠近液壓缸(3)的位置固定有位移傳感器的感應端,液壓傳感器的接收端還與機組控制系統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機組控制系統與控制第一油口( I)和第二油口(2)進油量的電液閥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了避免汽車板表面劃傷的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它至少包括卷筒扇形塊(7)、卷筒棱錐套(6)以及卷筒拉桿(5),其中卷筒拉桿(5)的一端外側為卷筒棱錐套(6),另一端連接在液壓缸(3)的輸出端,卷筒棱錐套(6)套接在卷筒扇形塊(7)內,液壓缸(3)上分布有第一油口(1)和第二油口(2);其特征是液壓缸(3)的缸體上固定有位移傳感器(4)的接收端,卷筒拉桿(5)上靠近液壓缸(3)的位置固定有位移傳感器的感應端,液壓傳感器的接收端還與機組控制系統電連接。它是一種實用性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開卷機卷筒恒卷徑控制系統。
文檔編號B21C47/28GK202570849SQ2012201020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蔣繼中, 范海峰, 吳永杰, 尹剛 申請人: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