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屬于套絲機夾緊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套絲機是把1980年前的手動管螺紋絞板電動化,它使管道安裝時的管螺紋加工變得輕松、快捷,降低了管道安裝工人的勞動強度。套絲機工作時,先把要加工螺紋的管子放進夾緊裝置中夾緊固定才能夠繼續エ作,現在的套絲機基本都要靠人工操作,將管子放入夾緊裝置中夾緊再進行管螺紋加工,エ人的勞動強度仍舊很大且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實現了自動化夾緊,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包括機架、傳動機構和翻料機構,傳動機構和翻料機構安裝在機架上;傳動機構的結構為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機架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與齒條的一端固定連接,齒條上套裝有ー個導向槽,導向槽固定在機架上,齒輪與齒條相嚙合,齒輪的齒輪軸與擺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擺動桿的另一端與推桿的一端鉸接,推桿的另一端與翻料機構中的推塊鉸接;翻料機構的結構為機架兩側均固定安裝有一個光杠,每個光杠上均套裝有ー個滑塊,兩個滑塊底部焊接在一個底板上,底板的中間固定安裝有推塊,推塊上鉸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裝有夾具,固定板底部活動安裝有圓形支撐桿,兩個導向板固定在機架上且兩個導向板分別位于支撐桿兩端下方,所述導向板為有ー個圓弧角的矩形鋼板,支撐桿在相應的導向板的圓弧角上滾動。所述夾具的結構為弧形凹槽兩側開有缺ロ。所述夾具上安裝有多個卡環。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均通過彈簧與推塊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均安裝有一個滾輪,所述滾輪在相應的導向板的圓弧角上滾動。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使用氣缸推動齒條帶動齒輪反復轉動,同時帶動夾具前后活動,夾具下的支撐桿在導向板圓弧角上活動使夾緊裝置90°翻轉,實現了管件夾緊的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2、本實用新型在齒條上套裝有導向槽,使齒條運行、傳動更加平穩。3、本實用新型的推塊通過底板與兩個套裝在光杠上的滑塊固定連接,使推塊運動穩定,并對推塊行程起到限位作用。[0016]4、本實用新型在夾具的弧形凹槽兩側開有缺口,使本實用新型也可對三通、四通等管件進行加工,且夾具安裝在固定板上可更換不同型號的夾具,適用范圍更加廣泛。5、本實用新型將夾具和推塊通過彈簧連接,使加工時夾具在導向板的圓弧角上運行更加平穩。6、本實用新型在支撐桿兩端安裝滾輪在導向板的圓弧角上活動,使夾具翻轉活動更加方便靈活。7、本實用新型在夾具上安裝多個卡環,當放進管件時卡住管件,防止夾具翻轉時管件脫落。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圖I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中I為機架,2為導向板,3為支撐桿,4為氣缸,5為齒條,6為齒輪,7為擺動桿,8為推桿,9為推塊,10為底板,11為滑塊,12為光杠,13為夾具,14為導向槽,15為彈簧,16為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包括機架I、傳動機構和翻料機構,傳動機構和翻料機構安裝在機架I上;傳動機構的結構為氣缸4的缸體固定在機架I上,氣缸4的活塞桿端部與齒條5的一端固定連接,齒條5上套裝有一個導向槽14,導向槽14固定在機架I上,齒輪6與齒條5相哨合,齒輪6的齒輪軸與擺動桿7的一端固定連接,擺動桿7的另一端與推桿8的一端鉸接,推桿8的另一端與翻料機構中的推塊9鉸接;翻料機構的結構為機架I兩側均固定安裝有一個光杠12,每個光杠12上均套裝有一個滑塊11,兩個滑塊11底部焊接在一個底板10上,底板10的中間固定安裝有推塊9,推塊9上鉸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安裝有夾具13,固定板16底部活動安裝有圓形支撐桿3,兩個導向板2固定在機架I上且兩個導向板2分別位于支撐桿3兩端下方,所述導向板2為有一個圓弧角的矩形鋼板,支撐桿3在相應的導向板2的圓弧角上滾動。所述夾具13的結構為弧形凹槽兩側開有缺口。所述夾具13上安裝有多個卡環。所述支撐桿3的兩端均通過彈簧15與推塊9連接。所述支撐桿3的兩端均安裝有一個滾輪,所述滾輪在相應的導向板2的圓弧角上滾動。本實用新型中的固定板16上安裝的夾具13可更換不同型號。工作過程將管件放入夾具13中用卡環夾緊,氣缸4活塞桿伸出推動齒條5運動,并帶動齒輪6轉動一定角度,固定在齒輪軸上的擺動桿7旋轉并推動推桿8,推桿8推動推塊9,將夾具13推動到導向板2的圓弧角上,由于推塊9施加的推力,夾具13下的支撐桿3沿導向板16的圓弧角活動帶動夾具90°翻轉并實現夾緊;加工完成后氣缸4活塞桿縮回拉動齒條5運動,并帶動齒輪6復位,固定在齒輪軸上的擺動桿7旋轉拉動推桿8與推塊9,進而拉動鉸接在推塊9上的夾具13恢復初始位置,取下加工好的管件,至此一次加工完成。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 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例如本實用新型中的底板10、推塊9和滑塊11也可鑄造為一體。
權利要求1.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I)、傳動機構和翻料機構,傳動機構和翻料機構安裝在機架(I)上;傳動機構的結構為氣缸(4)的缸體固定在機架(I)上,氣缸(4)的活塞桿端部與齒條(5)的一端固定連接,齒條(5)上套裝有ー個導向槽(14),導向槽(14)固定在機架(I)上,齒輪(6)與齒條(5)相嚙合,齒輪(6)的齒輪軸與擺動桿(7)的一端固定連接,擺動桿(7)的另一端與推桿(8)的一端鉸接,推桿(8)的另一端與翻料機構中的推塊(9)鉸接;翻料機構的結構為機架(I)兩側均固定安裝有一個光杠(12),每個光杠(12)上均套裝有一個滑塊(11),兩個滑塊(11)底部焊接在一個底板(10)上,底板(10)的中間固定安裝有推塊(9),推塊(9)上鉸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安裝有夾具(13),固定板(16)底部活動安裝有圓形支撐桿(3),兩個導向板(2)固定在機架(I)上且兩個導向板(2)分別位干支撐桿(3)兩端下方,所述導向板(2)為有ー個圓弧角的矩形鋼板,支撐桿(3)在相應的導向板(2)的圓弧角上滾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13)的結構為弧形凹槽兩側開有缺ロ。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13)上安裝有多個卡環。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的兩端均通過彈簧(15)與推塊(9)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的兩端均安裝有一個滾輪,所述滾輪在相應的導向板(2)的圓弧角上滾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屬于套絲機夾緊裝置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套絲機機械式夾緊裝置,實現了自動化夾緊,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與齒條的一端固定連接,齒輪與齒條相嚙合,齒輪的齒輪軸與擺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擺動桿的另一端與推桿的一端鉸接,推桿的另一端與翻料機構中的推塊鉸接,機架兩側均固定安裝有一個光杠,每個光杠上均套裝有一個滑塊,兩個滑塊與推塊通過底板固定,推塊上鉸接有安裝有夾具的固定板,固定板底部的圓形支撐桿在相應的固定在機架上的導向板圓弧角上滾動;本實用新型用于管件套絲。
文檔編號B23G1/52GK202527814SQ20122013510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劉旭昇, 楊小鋼 申請人:劉旭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