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容器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藥容器加工機床上都需要用到醫藥容器固定裝置,但是現有技術的醫藥容器固定裝置僅僅能實現對醫藥容器水平方向移動,不能實現對醫藥容器的牢固夾持從而將其沿著豎直方向提起來,限制了醫藥容器加工機床對醫藥容器加工的性能和效率。
發明內容
廉的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一端固設有電機,所述支座的另一端鉸接有兩個相互相對布置的夾持臂,所述夾持臂的中部鉸接于支座上,所述夾持臂的一端設有夾持部,所述夾持臂的另一端通過連桿結構與電機的輸出轉盤相連;所述兩個夾持臂之間設有復位彈簧。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桿結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轉盤相連,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連桿、第三連桿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第三連桿分別與一個夾持臂相鉸接。所述夾持部上設有采用橡膠制成的弧形定位部。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本實用新型包括支座,支座的一端固設有電機,支座的另一端鉸接有一對相互相對布置的夾持臂,夾持臂的中部鉸接于支座上,夾持臂的一端設有夾持部,夾持臂的另一端通過連桿結構與電機的輸出轉盤相連,通過電機驅動輸出轉盤轉動,從而能夠帶動夾持臂實現對醫藥容器的夾持定位,能夠實現豎直方向的移動,具有夾持牢固、操作簡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優點。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4]圖例說明I、支座;2、電機;21、輸 出轉盤;3、夾持臂;31、夾持部;32、弧形定位部;4、復位彈簧;41、第一連桿;42、第二連桿;43、第三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包括支座1,支座I的一端固設有電機2,支座I的另一端鉸接有兩個相互相對布置的夾持臂3,夾持臂3的中部鉸接于支座I上,夾持臂3的一端設有夾持部31,夾持臂3的另一端通過連桿結構與電機2的輸出轉盤21相連;兩個夾持臂3之間設有復位彈簧4。本實施例中,夾持部31上設有采用橡膠制成的弧形定位部32。本實施例中,連桿結構包括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和第三連桿43,第一連桿41的一端與電機2的輸出轉盤21相連,第一連桿41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鉸接,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分別與一個夾持臂3相鉸接。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I)的一端固設有電機(2),所述支座(I)的另一端鉸接有兩個相互相對布置的夾持臂(3),所述夾持臂(3)的中部鉸接于支座(I)上,所述夾持臂(3)的一端設有夾持部(31),所述夾持臂(3)的另一端通過連桿結構與電機(2)的輸出轉盤(21)相連;所述兩個夾持臂(3)之間設有復位彈簧(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結構包括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和第三連桿(43),所述第一連桿(41)的一端與電機(2)的輸出轉盤(21)相連,所述第一連桿(41)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 )鉸接,所述第二連桿(42 )、第三連桿(43 )分別與一個夾持臂(3 )相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31)上設有采用橡膠制成的弧形定位部(3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醫藥容器加工機床的機械手,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的一端固設有電機(2),所述支座(1)的另一端鉸接有兩個相互相對布置的夾持臂(3),所述夾持臂(3)的中部鉸接于支座(1)上,所述夾持臂(3)的一端設有夾持部(31),所述夾持臂(3)的另一端通過連桿結構與電機(2)的輸出轉盤(21)相連;所述兩個夾持臂(3)之間設有復位彈簧(4)。本實用新型具有夾持牢固、操作簡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優點。
文檔編號B23Q7/04GK202491242SQ20122013731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3日
發明者張雪燕 申請人:張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