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內錐鉆夾頭。
背景技術:
手槍電鉆是一種非常常用的電動工具。手緊鉆夾頭和扳手鉆夾頭是應用于手槍電鉆中最經典和普遍的鉆夾頭,但它們會因受到沖擊而導致夾持鉆具松動,因此,它們在沖擊電鉆中的應用存在問題。盡管鉆夾頭的基本結構已經定型,即使微小的改進也需付出比較大的心血,但一直以來,技術人員仍然執著地試圖改良上述經典鉆夾頭的結構。比較重大的 改進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技術人員終于找到了如何克服上述鉆夾頭如何克服受沖擊后所夾鉆體容易松動的解決辦法,即在上述鉆夾頭中引入自鎖機構,從而克服了電鉆受到沖擊時容易發生的夾持鉆具松動的問題。實際上,在自鎖式結構應用于手槍電鉆的鉆夾頭之前或同一時期,在歐美幾個有影響力的鉆夾頭制造企業也在開發另一種鉆夾頭,同樣也為了克服上述問題,這就是內錐鉆夾頭。內錐鉆夾頭設有與驅動機器配合連接的連接體,連接體的后部設有用于與驅動機器連接的連接孔,所述連接體的前端為錐形頭并在錐形頭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鉆夾頭還設有可相對連接體轉動的鉆體,所述鉆體套在連接體外,鉆體中設有圍繞連接孔軸線分布的夾爪孔,所述鉆夾頭的夾爪穿過所述夾爪孔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連接,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為反向螺紋。由于內錐鉆夾頭的螺紋是反向螺紋,使內錐鉆夾頭有自緊功能,其鉆具越鉆越緊,這樣,即使受到沖擊,也不會因此而發生松動,或即使有松動跡象,但馬上又因為電鉆的工作而被夾緊,而且,內錐鉆夾頭相較于同樣具有自緊功能的自緊鉆夾頭,體積、重量都要小得多。上述問題似乎已被內錐鉆夾頭所解決了,但實際上還遠未結束。內錐鉆夾頭的優勢所在恰恰是其引發問題的所在,由于內錐鉆夾頭的鉆具越鉆越緊,再加上工作中的發熱,使內錐鉆夾頭與鉆具的螺紋結合力如此之高而產生了抱死現象,操作人員幾乎無法手握電鉆擰松鉆夾頭。隨著自鎖結構的廣泛應用,由于內錐鉆夾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而內錐鉆夾頭的優點所對應的功能,自鎖結構也能實現,因此,內錐鉆夾頭已沒有存在的基礎,被逐漸被打入冷宮被人遺忘,時至今日,具有自鎖結構的鉆夾頭盛行于市場,而內錐鉆夾頭幾乎看不到有批量產品出現。一切似乎已被定論,對于機床用的鉆夾頭由自緊鉆夾頭擔當,對于電鉆用的鉆夾頭,由手緊鉆夾頭和扳手鉆夾頭擔當,如需進一步提高性能,增加自鎖結構。但隨著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無繩電鉆也即由蓄電池供電的電鉆進一步流行,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無論蓄電池容量和電鉆電機功率都提高很快,但是手緊鉆夾頭乃至扳手鉆夾頭的夾持力卻成為了瓶頸,難以充分發揮電鉆電機的功率,制約了手槍電鉆的進一步發展。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為充分利用目前高功率的手槍電鉆電機的效能,促進手槍電鉆的進步,提供一種解決方案。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設有與驅動機器配合連接的連接體,連接體的后部設有用于與驅動機器連接的連接孔,所述連接體的前端為錐形頭并在錐形頭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與連接體同軸并套在連接體外的鉆體,所述鉆體的軸向位置被限定,在圓周方向可相對連接體轉動,鉆體中沿圓周方向分布設有夾爪孔,所述鉆夾頭的夾爪穿過所述夾爪孔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連接,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為左旋螺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由前后兩段構成,所述錐形頭處在連接體的前段,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前端具有中心定位圓柱,所述連接體前段具有與中心定位圓柱滑動配合的中心定位孔,所述中心定位圓柱插入在所述中心定位孔中;所述連接體前后兩段由圓周方向上的鍵槽配合結構連接傳動,所述鍵和槽之間具有空轉位。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同時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臺階上放置有圈件,所述鉆體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鉆夾頭在所述壓圈和圈件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圈件設有一一對應的放置滾珠的滾珠孔或槽,所述壓圈的下表面沿著周向具有一一對應所述滾珠的多個斜面,所述斜面在鉆體旋緊夾爪夾住鉆具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圈件上表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斜面在鉆體旋松夾爪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圈件上表面之間的第二距離均小于滾珠的直徑,且第一距離大于第二距離。壓圈下表面沿著圓周方向對應所述斜面設有多個槽,所述斜面處于所述槽的槽底。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臺階上放置有圈件,所述鉆體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壓圈和圈件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圈件上表面設有沿著周向一一對應所述滾珠設有多個斜面,面向圈件上表面的壓圈表面設有一一對應的定位滾珠的滾珠孔或槽,所述斜面在鉆體旋緊夾爪夾住鉆具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其上方壓圈表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斜面在鉆體旋松夾爪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其上方壓圈表面之間的第二距離均小于滾珠的直徑,且第一距離小于第二距離。所述圈件上表面沿著圓周方向對應所述斜面設有多個槽,所述斜面處于所述槽的槽底。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鉆體的后部在環形臺階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鉆夾頭在所述壓圈和環形臺階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一圈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所述鉆夾頭設有與連接體同軸的旋轉套,所述旋轉套處在鉆體之外,旋轉套和連接體后段之間設有自鎖結構,所述自鎖結構包括一圈棘齒、彈簧片、配在旋轉套上的控制彈簧片工作的凸輪,所述彈簧片設有鎖端和與凸輪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齒配在連接體后段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彈簧片配在鉆體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鉆體或壓圈上配置有轉位槽,所述旋轉套上被配有與轉位槽配合的鍵使得旋轉套在正反兩個方向上能帶動鉆體旋轉,所述轉位槽的長度使得所述旋轉套及所述鍵能夠相對鉆體轉過一個角度,使所述彈簧片的鎖端在插入所述棘齒間及從所述棘齒中退出這兩種狀態間轉換。所述鉆夾頭設有與連接體同軸的旋轉套,所述旋轉套處在鉆體之外,旋轉套和連接體后段之間設有自鎖結構,所述自鎖結構包括一圈棘齒、彈簧片、配在旋轉套上的控制彈簧片工作的凸輪,所述彈簧片設有鎖端和與凸輪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齒配在鉆體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彈簧片配在連接體后段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鉆體上具有轉位槽,所述旋轉套上被配有與轉位槽配合的鍵使得旋轉套在正反兩個方向上能帶動鉆體旋轉,所述轉位槽的長度使得所述旋轉套及所述鍵能夠相對鉆體轉過一個角度,使所述彈簧片的鎖端在插入所述棘齒間及從所述棘齒中退出這兩種狀態間轉換。由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體的前后兩段在鉆夾頭工作時通過鍵推動槽壁而實現完整連接體的功能,使得鉆夾頭能通過左旋螺紋實現在工作時的自緊功能。當需要拆除鉆具時,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體的后段能相對其前段空轉一個角度,緩解錐形頭螺紋面和夾爪螺紋面的頂緊狀態,從而防止了抱死現象的出現,使內錐鉆夾頭松 開鉆具的操作比較輕松。從而使鉆夾頭既具有較高的夾持力,防止受到沖擊時松動,又使內錐鉆夾頭松開鉆具的操作比較容易,在應用于高功率的手槍電鉆時,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使本已退出舞臺的內錐鉆夾頭起死回生,反而成為手槍電鉆適應新技術進步的一個行之有效、行至較易的解決方案。
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2的剖視圖。圖2為實施例I的結構爆炸圖,示出鉆夾頭的零部件的安裝順序和零部件的外形。圖3為實施例I和2中的A-A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2的剖視圖。圖5為實施例2的結構爆炸圖,示出鉆夾頭的零部件的安裝順序和零部件的外形。圖6為實施例2隱去旋轉套、后套及鉆體后的滾珠安裝效果圖。圖7為實施例2中,在夾緊狀態時的滾珠、斜面配合展開圖。圖8為實施例2中,在松開狀態時的滾珠、斜面配合展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參照附圖1-3。本實用新型設有與驅動機器配合連接的連接體,連接體的后部設有用于與驅動機器連接的連接孔11,所述連接體的前端為錐形頭并在錐形頭上設置有外螺紋201,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與連接體同軸并套在連接體外的鉆體2,所述鉆體2的軸向位置被限定,在圓周方向可相對連接體轉動,鉆體2中沿圓周方向分布設有夾爪孔21,所述鉆夾頭的夾爪4穿過所述夾爪孔21與所述外螺紋201螺紋連接,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為左旋螺紋;所述連接體由前后兩段構成,所述錐形頭處在連接體的前段200,所述連接體后段I的前端具有中心定位圓柱14,所述連接體前段200具有與中心定位圓柱14滑動配合的中心定位孔205,所述中心定位圓柱14插入在所述中心定位孔205中;所述連接體前后兩段1、200由圓周方向上的鍵槽配合結構連接傳動,所述鍵13和槽203之間具有空轉位206。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15,所述鉆體2的后部在環形臺階15上方連接有壓圈7,所述鉆夾頭在所述壓圈7和環形臺階15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一圈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9。本實用新型還具有自鎖功能,對應的結構為所述鉆夾頭設有與連接體同軸的旋轉套3,所述旋轉套3處在鉆體2之外,旋轉套3和連接體后段I之間設有自鎖結構,所述自鎖結構包括一圈棘齒16、彈簧片6、配在旋轉套3上的控制彈簧片6工作的凸輪31,所述彈簧片6設有鎖端61和與凸輪配合的凸起62,所述棘齒16配在連接體后段I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彈簧片6配在鉆體2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鉆體上配置有轉位槽22,所述旋轉套3上被配有與轉位槽22配合的鍵使得旋轉套3在正反兩個方向上能帶動鉆體2旋轉,所述轉位槽22的長度使得所述旋轉套3及所述鍵能夠相對鉆體2轉過一個角度,使所述彈簧片6的鎖端61在插入所述棘齒16間及從所述棘齒16中退出這兩種狀態間轉換。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棘齒16直接成型在連接體后段I上,也可將棘齒做成齒圈并固
定在連接體后段I上。所述凸輪可以直接成型在旋轉套的內表面。所述旋轉套3上對應彈簧片的鎖端61處在插入所述棘齒16間及從所述棘齒16中退出兩種狀態時旋轉套3所轉的角度設有兩個與凸起62相配的定位凹槽。本實用新型的壓圈7與鉆體螺紋連接,所述彈簧片通過凸起62卡在壓圈7的孔70中,從而與鉆體2相連,配在鉆體2上。附圖標號5為與連接體固定在一起的后套。附圖標號41為夾爪上的與外螺紋201配合的螺紋。附圖標號202為錐形頭上的割縫,也可起到防抱死的作用。使用過程中,連接體后段I的鍵13推著連接體前段200左旋運動,夾爪夾緊鉆具,在工作中,鍵13始終頂著槽203的壁,使得錐形頭的外螺紋和夾爪的內螺紋緊配,充分發揮自緊的功能;當在要松開工具時,由于連接體后段I的鍵13與連接體前段200的槽之間具有空轉位206,連接體后段I的鍵13右旋過所述空轉位,緩解錐形頭螺紋面和夾爪螺紋面的頂緊狀態,從而可以輕松拆下鉆具,防止抱死現象的出現。由此,使內錐鉆夾頭既具有較高的夾持力,防止受到沖擊時松動,又使內錐鉆夾頭松開鉆具的操作比較容易,在應用于高功率的手槍電鉆時,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使本已退出舞臺的內錐鉆夾頭起死回生,反而成為手槍電鉆適應新技術進步的一個行之有效、行至較易的解決方案。實施例2,參照附圖3-8本實施例具有雙重防抱死功能。在本實施例中,除了以下第二重防抱死結構之夕卜,其余與實施例I相同,在圖4-8中,附圖標號與圖1-3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含義。所述連接體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15,所述臺階15上放置有圈件10,所述鉆2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連接有壓圈7A,所述鉆夾頭在所述壓圈7A和圈件10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壓圈7A的滾珠9,圈件10設有一一對應的放置滾珠9的滾珠孔或槽91,滾珠9只能在安裝滾珠孔或槽91中,不能滑到另外的位置,所述壓圈7A的下表面沿著周向一一對應所述滾珠9設有多個斜面71,所述斜面在鉆體旋緊夾爪夾住鉆具的旋轉方向A上的那一端711與圈件上表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斜面在鉆體旋松夾爪的旋轉方向B上的那一端712與圈件上表面之間的第二距離均小于滾珠的直徑,且第一距離大于第二距離。所述壓圈7和鉆體2由螺釘78連接。壓圈下表面沿著圓周方向對應所述斜面設有多個槽710,所述斜面71處于所述槽710的槽底。本實施例設有與鉆體2同步轉動的內套8,所述彈簧片6通過其上的凸起62卡在所述內套上的孔81中,從而與鉆體2相連,配在鉆體2上。在本實施例中,實施例I中的轉位槽22由安裝在壓圈上的銷79形成。附圖標號X為斜面71的兩端711、712之間的高度差,本實施例中,通過所述斜面與滾珠的配合以及斜面兩端的所述高度差,使得鉆體和連接體之間在軸向上有微小的可調位移,在夾緊鉆具操作中,鉆體相對于連接體向上微調,使得夾爪也被帶著微微上升,夾爪的螺紋上表面緊緊貼靠在錐形頭的外螺紋下表面上,依舊保持內錐鉆夾頭的原來性能,在松開鉆具操作開始時,鉆體在旋轉的同時相對于連接體微微下降,使得夾爪的螺紋上表面和連接體的螺紋下表面從緊貼狀態微微松開,它們之間的摩擦力減小,從而在實施例I的防抱死結構的基礎上又實現了第二重防抱死功能,使內錐鉆夾頭能快速地進入松開鉆具操作狀態,防止抱死現象出現,使松開鉆具的操作更為輕松。此外,實施例2的第二重防抱死結構也可以采用下述結構實現 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臺階上放置有圈件,所述鉆體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壓圈和圈件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圈件上表面設有沿著周向一一對應所述滾珠設有多個斜面,面向圈件上表面的壓圈表面設有一一對應的定位滾珠的滾珠孔或槽,所述斜面在鉆體旋緊夾爪夾住鉆具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其上方壓圈表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斜面在鉆體旋松夾爪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其上方壓圈表面之間的第二距離均小于滾珠的直徑,且第一距離小于第二距離。
權利要求1.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設有與驅動機器配合連接的連接體,連接體的后部設有用于與驅動機器連接的連接孔,所述連接體的前端為錐形頭并在錐形頭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鉆夾頭還設有與連接體同軸并套在連接體外的鉆體,所述鉆體的軸向位置被限定,在圓周方向可相對連接體轉動,鉆體中沿圓周方向分布設有夾爪孔,所述鉆夾頭的夾爪穿過所述夾爪孔與所述外螺紋螺紋連接,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為左旋螺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由前后兩段構成,所述錐形頭處在連接體的前段,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前端具有中心定位圓柱,所述連接體前段具有與中心定位圓柱滑動配合的中心定位孔,所述中心定位圓柱插入在所述中心定位孔中;所述連接體前后兩段由圓周方向上的鍵槽配合結構連接傳動,所述鍵和槽之間具有空轉位。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臺階上放置有圈件,所述鉆體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鉆夾頭在所述壓圈和圈件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圈件設有一一對應的放置滾珠的滾珠孔或槽,所述壓圈的下表面沿著周向具有一一對應所述滾珠的多個斜面,所述斜面在鉆體旋緊夾爪夾住鉆具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圈件上表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斜面在鉆體旋松夾爪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圈件上表面之間的第二距離均小于滾珠的直徑,且第一距離大于第二距離。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臺階上放置有圈件,所述鉆體的后部在所述圈件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壓圈和圈件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圈件上表面設有沿著周向--對應所述滾珠設有多個斜面,面向圈件上表面的壓圈表面設有--對應的定位滾珠的滾珠孔或槽,所述斜面在鉆體旋緊夾爪夾住鉆具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其上方壓圈表面之間的第一距離和所述斜面在鉆體旋松夾爪的旋轉方向上的那一端與其上方壓圈表面之間的第二距離均小于滾珠的直徑,且第一距離小于第二距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外表面設有環形臺階,所述鉆體的后部在環形臺階上方連接有壓圈,所述鉆夾頭在所述壓圈和環形臺階之間沿著圓周方向設置有一圈支撐所述壓圈的滾珠。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壓圈下表面沿著圓周方向對應所述斜面設有多個槽,所述斜面處于所述槽的槽底。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圈件上表面沿著圓周方向對應所述斜面設有多個槽,所述斜面處于所述槽的槽底。
7.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夾頭設有與連接體同軸的旋轉套,所述旋轉套處在鉆體之外,旋轉套和連接體后段之間設有自鎖結構,所述自鎖結構包括一圈棘齒、彈簧片、配在旋轉套上的控制彈簧片工作的凸輪,所述彈簧片設有鎖端和與凸輪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齒配在連接體后段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彈簧片配在鉆體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鉆體或壓圈上配置有轉位槽,所述旋轉套上被配有與轉位槽配合的鍵使得旋轉套在正反兩個方向上能帶動鉆體旋轉,所述轉位槽的長度使得所述旋轉套及所述鍵能夠相對鉆體轉過一個角度,使所述彈簧片的鎖端在插入所述棘齒間及從所述棘齒中退出這兩種狀態間轉換。
8.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夾頭設有與連接體同軸的旋轉套,所述旋轉套處在鉆體之外,旋轉套和連接體后段之間設有自鎖結構,所述自鎖結構包括一圈棘齒、彈簧片、配在旋轉套上的控制彈簧片工作的凸輪,所述彈簧片設有鎖端和與凸輪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齒配在鉆體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彈簧片配在連接體后段上與其同步運動;所述鉆體上具有轉位槽,所述旋轉套上被配有與轉位槽配合的鍵使得旋轉套在正反兩個方向上能帶動鉆體旋轉,所述轉位槽的長度使得所述旋轉套及所述鍵能夠相對鉆體轉過一個角度,使所述彈簧片的鎖端在插入所述棘齒間及從所述棘 齒中退出這兩種狀態間轉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抱死的內錐鉆夾頭,它的連接體由前后兩段構成,所述連接體后段的前端具有中心定位圓柱,所述連接體前段具有與中心定位圓柱滑動配合的中心定位孔,所述中心定位圓柱插入在所述中心定位孔中;所述連接體前后兩段由圓周方向上的鍵槽配合結構連接傳動,所述鍵和槽之間具有空轉位。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體的前后兩段在鉆夾頭工作時通過鍵推動槽壁而實現完整連接體的功能,使得鉆夾頭能通過左旋螺紋實現在工作時的自緊功能。當需要拆除鉆具時,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體的后段能相對其前段空轉一個角度,緩解錐形頭螺紋面和夾爪螺紋面的頂緊狀態,從而防止了抱死現象的出現,使內錐鉆夾頭松開鉆具的操作比較輕松。
文檔編號B23B51/12GK202639438SQ20122017675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周文華, 趙強 申請人: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