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20893閱讀:91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沖壓模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模具在注塑成形、沖壓成形和拉伸成形等工藝中都起著主導的地位。模具是用來成型產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一般情況下,在項目前期的模具設計階段,模具設計廠家往往在設計尺寸較小、形狀簡單且左右件對稱的制件的成型模具時,一般采用的是一套模具制造一個零件,比如一套模具只生產左件,另一套模具只生產右件。但是,這種模具結構,由于左右件是對稱結構,左件的模具結構與右件的模具結構在設計上也是完全對稱的,這就使得在加工及組裝模具結構時易出現裝錯的現象,且左右制件及板料極易弄混,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對于現有的能夠對左右件同時加工的模具,經檢索,發現有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左右對稱件共用的模具專利號ZL200520133005. 8 ;授權公告號CN2873348Y。這種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成形鑲塊和墊塊,其中成形鑲塊固定在上模或是下模上,墊塊固定在下模或是上模上,成形鑲塊與墊塊的位置相互對應,成形鑲塊的上表面與下表面的形狀相互對稱。這種模具可以同時加工生產左右完全對稱的左右對稱件。這種模具雖然可以同時加工兩個左右對稱件,但是對于此種模具中左右制件的定位通常是采用定位銷或者是定位銷和彈性擋料銷組合的方式來進行定位的。對于采用這種方式的定位通常存在定位不可靠的問題,而且采用這種定位方式定位的左右制件,一旦被定位在模具上,通常只能是定位一種左右制件,無法調節對于尺寸過大或者是過小的左右制件的定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該模具具有能夠同時加工左右對稱板料且能使左右對稱板料同時定位住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包括相互對稱的左板料和右板料,本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設置在兩者之間的若干根導柱,所述的導柱一端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的上模板套設在所述的導柱另一端上且可沿著導柱上下升降,所述上模板的下部固定有凸模,所述的凸模具有相對于凸模本體中心完全對稱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所述的下模板上固定有凹模,所述的凹模上具有分別與所述沖壓頭一和沖壓頭相匹配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的凹模上設有能將左板料和右板料對稱的定位在凹模上的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上模板是通過模柄與動力機構相連的,該動力機構能夠帶動本模具的上模板沿著導柱上下移動。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通過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分別將左板料和右板料定位在凹模上的凹槽一和凹槽二中,從而使凸模上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分別對應的對左板料和右板料進行沖壓。其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動力機構拉升模具的上模板,使上模板與下模板處于分開的狀態,模具處于開模狀態;然后,將需要加工的左板料和右板料通過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分別對應的定位在凹模的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接著,通過動力機構,使上模板沖壓下模板,對左板料和右板料同時進行沖壓,模具閉模,左板料和右板料成形;最后,打開模具,取出制件,分別將左制件放入相對應的盛放左制件的放件箱中,右制件放入相對應的盛放右制件的放件箱中,防止成形的左制件和右制件放錯位置,以致左、右制件混淆。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定位機構一包括將左板料橫向定位在凹模上的橫向定位機構一和將左板料縱向定位在凹模上的縱向定位機構一;所述的定位機構二包括將右板料橫向定位在凹模上的橫向定位機構二和將右板料縱向定位在凹模上的縱向定位機構二。通過橫向定位機構一和縱向定位機構一可以將左板料定位在凹模的凹槽一上,使左板料不會在凹模上發生橫向及縱向位移;通過橫向定位機構二和縱向定位機構二可以將右板料定位在凹模的凹槽二上,使右板料不會在凹模上發生橫向及縱向位移。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縱向定位機構一包括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所述的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對稱設置在凹模的一側上,上述的左板料能處于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并抵靠在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上;所述的縱向定位機構二包括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所述的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對稱設置在凹模的另一側上,上述的右板料能處于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并抵靠在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上。通過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可以將左板料縱向定位在凹模上,使左板料不會發生縱向位移;通過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可以將右板料縱向定位在凹模上,使右板料不會發生縱向位移。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橫向定位機構一包括開設在上述凹槽一槽底處的并貫穿整個凹模的通孔一和定位銷一,所述的定位銷一的端部與一能使定位銷一的另一端伸出通孔一的彈性件一相連,所述的彈性件一的另一端與上述的下模板相連;所述的橫向定位機構二包括開設在上述凹槽二槽底處的并貫穿整個凹模的通孔二和定位銷二,所述的定位銷二的端部與一能使定位銷二的另一端伸出通孔二的彈性件二相連,所述的彈性件二的另一端與上述的下模板相連。通過固定在下模板上的彈性件一將定位銷一頂至與凹模的外端相平衡的位置,然后利用定位銷一將左板料橫向定位在凹模上,使左板料不會發生橫向位移;通過固定在下模板上的彈性件二將定位銷二頂至與凹模的外端相平衡的位置,然后利用定位銷二將右板料橫向定位在凹模上,使右板料不會發生橫向位移。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上設有能調節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的相對距離并將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定位在凹模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一,所述的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上設有能調節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的相對距離并將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定位在凹模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二。通過調節定位結構一可以適當調節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的間距,使左板料能夠合理的安裝在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通過調節定位結構二可以適當調節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的間距,使右板料能夠合理的安裝在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調節定位結構一包括開設在定位塊一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一、開設在定位塊二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二、螺栓一和螺栓二,所述的螺栓一穿過所述的定位孔一將定位塊一定位在凹模上,所述的螺栓二穿過所述的定位孔二將定位塊二定位在凹模上;所述的調節定位結構二包括開設在定位塊三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三、開設在定位塊四上呈條形的定位孔四、螺栓三和螺栓四,所述的螺栓三穿過所述的定位孔三將定位塊三定位在凹模上,所述的螺栓四穿過所述的定位孔四將定位塊二定位在凹模上。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 可分別通過在其上開設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套設在螺栓一與螺栓二上,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可分別相對螺栓一與螺栓二縱向移動,以調節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的距離,使左板料能夠合理的夾在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可分別通過在其上開設的定位孔三和定位孔四套設在螺栓三與螺栓四上,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可分別相對螺栓三與螺栓四縱向移動,以調節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的距離,使右板料能夠合理的夾在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通過以上操作步驟,可以實現對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與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間距的調節功能。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定位塊一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一、所述的定位塊二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二、所述的定位塊三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三和所述的定位塊四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四,所述的抵靠面二和抵靠面三與所述的抵靠面一對稱設置,且所述的抵靠面二和抵靠面三與所述的抵靠面四也對稱設置。抵靠面一和抵靠面二可以將左板料進行夾緊;抵靠面三和抵靠面四可以將右板料進行夾緊。由于抵靠面一和抵靠面二組合而成的間隙只適用左板料的安裝,而抵靠面三和抵靠面四組合而成的間隙只適用右板料的安裝,所以左板料只能安裝在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右板料只能安裝在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不容易裝反,即使裝反也能夠被及時發現,易于糾正。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下模板和凹模之間還設有墊塊,所述的下模板、墊塊和凹模三者之間通過若干螺釘相固連。通過螺釘連接的下模板、墊塊和凹模使得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更加安全可靠。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定位銷一和彈性件一之間還固連有壓料芯一,所述的定位銷二和彈性件二之間還固連有壓料芯二,所述的壓料芯一穿設在通孔一中,所述彈性件一的一端作用在壓料芯一上,彈性件一的另一端作用在墊塊上,所述彈性件二的一端作用在壓料芯二上,彈性件二的另一端作用在墊塊上。通過彈性件一可以對處于壓縮狀態的壓料芯一在通孔一中進行上下運動并且實現壓料芯一恢復到原始位置的作用;通過彈性件二可以對處于壓縮狀態的壓料芯二在通孔二中進行上下運動并且實現壓料芯二恢復到原始位置的作用。在上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中,所述的彈性件一和彈性件二為圓柱彈簧。采用圓柱彈簧可以使壓料芯一和壓料芯二分別在通孔一和通孔二中的往復運動中更加穩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具有以下優點I、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凸模上具有左右相對稱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凹模上具有與凸模相對應的凹槽一與凹槽二,而對稱板料的尺寸又相對較小,在同一個模具上可以實現同時加工兩個對稱板料的功能,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產品的廢品率。2、本實用新型中的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具有與左板料相匹配的安裝間隙,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又有與右板料相匹配的安裝間隙,使得左板料只能安裝在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之間,右板料只能安裝在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之間,可以避免左板料和右板料裝反的現象。3、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塊一上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塊二上的定位孔二,可以使套設在螺栓一上的定位塊一相對螺栓一移動,套設在螺栓二上的定位塊二相對螺栓二移動,從而調節定位塊一和定位塊二的間距;通過定位塊三上的定位孔三和定位塊四上的定位孔四,可以使套設在螺栓三上的定位塊三相對螺栓三移動,套設在螺栓四上的定位塊四相對螺栓四移動,從而調節定位塊三和定位塊四的間距,實現本模具的調節功能。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同一個模具上實現兩個對稱板料的同時加工,降低了產品前期的模具開發成本,也縮短了后期調試的時間,此外,本模具還具有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左板料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右板料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上模板;2、下模板;3、凸模;4、凹模;5、壓料芯一 ;51、壓料芯二 ;6、定位銷一 ;61、定位銷二 ;7、導套;8、導柱;9、模柄;10、墊塊;11、左板料;12、右板料;13a、定位塊一 ;13b、定位塊二 ; 13c、定位塊三;13d、定位塊四;14a、螺栓一 ;14b、螺栓二 ; 14c、螺栓三;14d、螺栓四;15a、定位孔一 ;15b、定位孔二 ;15c、定位孔三;15d、定位孔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左右對稱板料包括相互對稱的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本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和設置在兩者之間的兩根導柱8,導柱8一端固定在下模板2上,上模板I套設在導柱8另一端上且可沿著導柱8上下升降,上模板I的下部固定有凸模3,凸模3具有相對于凸模3本體中心完全對稱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下模板2上固定有凹模4,凹模4上具有分別與沖壓頭一和沖壓頭相匹配的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模4上設有能將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對稱的定位在凹模4上的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具體來說,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上模板I是通過模柄9與動力機構相連的,該動力機構能夠帶動本模具的上模板I沿著導柱8上下移動。下模板2和凹模4之間還設有墊塊10,下模板2、墊塊10和凹模4三者之間通過若干螺釘相固連。通過螺釘連接的下模板2、墊塊10和凹模4使得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更加安全可靠。如圖2至4所示,定位機構一包括將左板料11橫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橫向定位機構一和將左板料11縱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縱向定位機構一縱向定位機構一包括定位塊
一13a和定位塊二 13b,定位塊一 13a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一,定位塊二 13b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二,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對稱設置在凹模4的一側上,左板料11能處于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之間并抵靠在定位塊一 13a的抵靠面一和定位塊二 13b的抵靠面二上;橫向定位機構一包括開設在凹槽一槽底處的并貫穿整個凹模4的通孔一和定位銷
一6,定位銷一 6的端部與一能使定位銷一 6的另一端伸出通孔一的彈性件一相連,彈性件一的另一端與下模板2相連,在定位銷一 6和彈性件一之間還固連有壓料芯一 5,壓料芯一5穿設在通孔一中,彈性件一的一端作用在壓料芯一 5上,彈性件一的另一端作用在墊塊10上。通過定位塊一 13a上的抵靠面一和定位塊二 13b上的抵靠面二將左板料11進行夾緊,使左板料11使縱向定位在凹模4上,不會發生縱向位移。由于抵靠面一和抵靠面二組合而成的間隙只適用左板料11的安裝,所以左板料11只能安裝在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之間,不容易裝反,即使裝反也能夠被及時發現,易于糾正。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一為圓柱彈簧。通過該圓柱彈簧可以將定位銷一 6頂至與凹模4的外端相平衡的位置,然后利用定位銷一 6將左板料11橫向定位在凹模4上,使左板料11不會發生橫向位移,該圓柱彈簧還具有對處于壓縮狀態的壓料芯一 5在通孔一中被壓縮后實現壓料芯一 5恢復到原始位置的作用。采用該圓柱彈簧還可以使壓料芯一 5在通孔一中的往復運動中更加穩定。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上設有能調節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之間的·相對距離并將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定位在凹模4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一。該調節定位結構一包括開設定位塊一 13a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一 15a、開設定位塊二 13b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二 15b、螺栓一 14a和螺栓二 14b,螺栓一 14a穿過定位孔一 15a將定位塊一 13a定位在凹模4上,螺栓二 14b穿過定位孔二 15b將定位塊二 13b定位在凹模4上。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可分別通過在其上開設的定位孔一 15a和定位孔二 15b套設在螺栓一 14a與螺栓二 14b上,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可分別相對螺栓一 14a與螺栓二 14b縱向移云力,以調節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之間的距離,使左板料11能夠合理的夾在定位塊一 13a的抵靠面一和定位塊二 13b的抵靠面二之間,從而實現對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
二13b之間間距的調節功能。定位機構二包括將右板料12橫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橫向定位機構二和將右板料12縱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縱向定位機構二 縱向定位機構二包括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定位塊三13c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三,定位塊四13d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四,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對稱設置在凹模4的另一側上,右板料12能處于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并抵靠在定位塊三13c的抵靠面三和定位塊四13d的抵靠面四上;橫向定位機構二包括開設在凹槽二槽底處的并貫穿整個凹模4的通孔二和定位銷二 61,定位銷二 61的端部與一能使定位銷二 61的另一端伸出通孔二的彈性件二相連,彈性件二的另一端與下模板2相連,在定位銷二 61和彈性件二之間還固連有壓料芯二 51,彈性件二的一端作用在壓料芯二 51上,彈性件二的另一端作用在墊塊10上。通過定位塊三13c上的抵靠面三和定位塊四13d上的抵靠面四將右板料12進行夾緊,使右板料12縱向定位在凹模4上,不會發生縱向位移。由于抵靠面三和抵靠面四組合而成的間隙只適用右板料12的安裝,所以右板料12只能安裝在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不容易裝反,即使裝反也能夠被及時發現,易于糾正。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二為圓柱彈簧。通過該圓柱彈簧可以將定位銷二 61頂至與凹模4的外端相平衡的位置,利用定位銷二 61將右板料12橫向定位在凹模4上,使右板料12不會發生橫向位移,該圓柱彈簧還具有對處于壓縮狀態的壓料芯二 51在通孔二中被壓縮后實現壓料芯二 51恢復到原始位置的作用。采用該圓柱彈簧還可以使壓料芯二 51在通孔二中的往復運動中更加穩定。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上設有能調節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的相對距離并將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定位在凹模4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二。該調節定位結構二包括開設定位塊三13c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三15c、開設定位塊四13d上呈條形的定位孔四15d、螺栓三14c和螺栓四14d,螺栓三14c穿過定位孔三15c將定位塊三13c定位在凹模4上,螺栓四14d穿過定位孔四15d將定位塊二 13b定位在凹模4上。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可分別通過在其上開設的定位孔三15c和定位孔四15d套設在螺栓三14c與螺栓四14d上,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可分別相對螺栓三14c與螺栓四14d縱向移動,以調節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的距離,使右板料12能夠合理的夾在定位塊三13c的抵靠面三和定位塊四13d的抵靠面四之間,從而實現對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間距的調節功能。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由于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相對于模具的中心對 稱設置的,所以抵靠面二和抵靠面三與抵靠面一對稱設置,且抵靠面二和抵靠面三與抵靠面四也對稱設置。定位塊一 13a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一和定位塊二 13b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二相對于模具的中心也是對稱設置的。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通過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13b配合定位銷一 6將左板料11定位在凹模4的一側,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配合定位銷二 61將右板料12定位在凹模4的另一側,從而使凸模3上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能夠分別對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進行同時沖壓,實現成型,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并且降低了產品的廢品率。本模具還通過定位塊一 13a上的定位孔一 15a和定位塊二 13b上的定位孔二 15b,使套設在螺栓一 14a上的定位塊一 13a相對螺栓一 14a移動,套設在螺栓二 14b上的定位塊二 13b相對螺栓二 14b移動,從而調節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的間距;通過定位塊三13c上的定位孔三15c和定位塊四13d上的定位孔四15d,可以使套設在螺栓三14c上的定位塊三13c相對螺栓三14c移動,套設在螺栓四14d上的定位塊四13d相對螺栓四14d移動,從而調節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的間距,實現本模具的調節功能。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動力機構拉升模具的模柄9,使上模板I與下模板2分開,模具處于開模狀態;其次,將需要加工的板料放在凹模4上,使左板料11用定位塊一 13a和定位塊二 13b及定位銷一 6定位在凹模4的一側,使右板料12用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及定位銷二 61定位在凹模4的另一側;接著,通過動力機構,使上模板I沖壓下模板2,對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同時進行沖壓,模具閉模,進行成形工序,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成形;然后,取出成形的制件,觀察其成形情況,如成形質量不好,需重新調整板料的位置及尺寸大小,即將固定定位塊的螺栓擰開,將定位塊的位置沿著定位孔移動,直到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再將螺栓擰緊,實現了重新定位,重新進行成形工序;最后,打開模具,取出成形制件,分別將左制件放入相對應的盛放左制件的放件箱中,右制件放入相對應的盛放右制件的放件箱中,防止成形的左制件和右制件放錯位置,以致左、右制件混淆。這種模具在加工生產左右對稱件時可以快速的區分左右件,操作非常方便,并且本模具的結構及定位塊的結構既簡單又方便實用,縮短了產品調試的時間。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 I、上模板;2、下模板;3、凸模;4、凹模;5、壓料芯一;51、壓料芯二 ;6、定位銷一 ;61、定位銷 二 ;7、導套;8、導柱;9、模柄;10、墊塊;11、左板料;12、右板料;13a、定位塊一 ;13b、定位塊二 ;13c、定位塊三;13d、定位塊四;14a、螺栓一 ;14b、螺栓二 ; 14c、螺栓三;14d、螺栓四;15a、定位孔一 ;15b、定位孔二 ; 15c、定位孔三;15d、定位孔四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包括相互對稱的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其特征在于,本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和設置在兩者之間的若干根導柱(8),所述的導柱(8) —端固定在下模板(2)上,所述的上模板(I)套設在所述的導柱(8)另一端上且可沿著導柱(8)上下升降,所述上模板(I)的下部固定有凸模(3),所述的凸模(3)具有相對于凸模(3)本體中心完全對稱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所述的下模板(2)上固定有凹模(4),所述的凹模(4)上具有分別與所述沖壓頭一和沖壓頭相匹配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的凹模(4)上設有能將左板料(11)和右板料(12)對稱的定位在凹模(4)上的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機構一包括將左板料(11)橫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橫向定位機構一和將左板料(11)縱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縱向定位機構一;所述的定位機構二包括將右板料(12)橫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橫向定位機構二和將右板料(12)縱向定位在凹模(4)上的縱向定位機構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定位機構一包括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13b),所述的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13b)對稱設置在凹模(4)的一側上,上述的左板料(11)能處于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13b)之間并抵靠在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13b)上;所述的縱向定位機構二包括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所述的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對稱設置在凹模(4)的另一側上,上述的右板料(12)能處于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并抵靠在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定位機構一包括開設在上述凹槽一槽底處的并貫穿整個凹模(4)的通孔一和定位銷一(6),所述的定位銷一(6)的端部與一能使定位銷一(6)的另一端伸出通孔一的彈性件一相連,所述的彈性件一的另一端與上述的下模板(2)相連;所述的橫向定位機構二包括開設在上述凹槽二槽底處的并貫穿整個凹模(4)的通孔二和定位銷二(61),所述的定位銷二(61)的端部與一能使定位銷二(61)的另一端伸出通孔二的彈性件二相連,所述的彈性件二的另一端與上述的下模板(2)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 13b)上設有能調節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 13b)之間的相對距離并將定位塊一(13a)和定位塊二( 13b)定位在凹模(4)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一,所述的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上設有能調節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之間的相對距離并將定位塊三(13c)和定位塊四(13d)定位在凹模(4)上的調節定位結構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定位結構一包括開設在定位塊一(13a)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一(15a)、開設在定位塊二( 13b)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二( 15b)、螺栓一(14a)和螺栓二( 14b),所述的螺栓一(14a)穿過所述的定位孔一(15a)將定位塊一(13a)定位在凹模(4)上,所述的螺栓二( 14b)穿過所述的定位孔二(15b)將定位塊二(13b)定位在凹模(4)上;所述的調節定位結構二包括開設在定位塊三(13c)上呈條形的定位孔三(15c)、開設在定位塊四(13d)上呈條形的定位孔四(15d)、螺栓三(14c)和螺栓四(14d),所述的螺栓三(14c)穿過所述的定位孔三(15c)將定位塊三(13c)定位在凹模(4)上,所述的螺栓四(14d)穿過所述的定位孔四(15d)將定位塊二( 13b)定位在凹模(4)上。
7.根據權利要求3或5或6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塊一(13a)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一、所述的定位塊二(13b)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二、所述的定位塊三(13c)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三和所述的定位塊四(13d)上具有傾斜的抵靠面四,所述的抵靠面二和抵靠面三與所述的抵靠面一對稱設置,且所述的抵靠面二和抵靠面三與所述的抵靠面四也對稱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2)和凹模(4)之間還設有墊塊(10),所述的下模板(2)、墊塊(10)和凹模(4)三者之間通過若干螺釘相固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銷一 (6)和彈性件一之間還固連有壓料芯一(5 ),所述的定位銷二( 61)和彈性件二之間還固連有壓料芯二,所述的壓料芯一(5)穿設在通孔一中,所述彈性件一的一端作用在壓料芯一(5) 上,彈性件一的另一端作用在墊塊(10)上,所述彈性件二的一端作用在壓料芯二上,彈性件二的另一端作用在墊塊(10)上。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件一和彈性件二為圓柱彈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屬于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左右板料容易裝反且易于混淆的問題。本左右對稱板料共用的模具,左右對稱板料包括相互對稱的左板料和右板料,本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導柱,導柱一端固定在下模板上,上模板套設在導柱另一端上且可沿著導柱上下升降,上模板的下部固定有凸模,凸模具有相對于凸模本體中心完全對稱的沖壓頭一和沖壓頭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凹模,凹模上具有分別與沖壓頭一和沖壓頭相匹配的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模上設有能將左板料和右板料對稱的定位在凹模上的定位機構一和定位機構二。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容易使左板料和右板料裝反的作用,并且還可以調節左右板料的安裝位置。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752437SQ20122018627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隋軍, 李杰培, 李國林, 李宏華, 李功賦, 吳成明, 趙福全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西安市| 密云县| 文安县| 崇礼县| 仁化县| 晋中市| 城市| 邓州市| 治多县| 旌德县| 湾仔区| 泰州市| 永善县| 大名县| 南城县| 柳州市| 宿州市| 浠水县| 滨州市| 如东县| 梨树县| 方山县| 莫力| 潞西市| 芒康县| 芦溪县| 卢湾区| 锡林浩特市| 平昌县| 当涂县| 和硕县| 类乌齐县| 潮安县| 绍兴县| 榆林市| 梁山县| 乌兰察布市| 新津县| 娄底市|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