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結構的520軋機下輥軸承座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型鋼軋制中520軋輥換輥裝置,尤其是進行兩輥同時快速裝輥的機械裝置,屬于軋鋼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型鋼軋制生產線中的軋機是兼顧多種型材的生產工藝要求配置排布的,以使建成的生產線能夠適應多種型材的軋制使用。換而言之,即盡可能的利用一條生產線軋制生產多種型鋼。由于不同的型鋼,其生產工藝不可能完全相同。如生產小規格的角鋼于生產大規格的角鋼時所需要520軋機軋制出來的方坯規格不同,加之520軋輥的使用頻率較其它軋輥要高的多,所以520軋輥的磨損較大,需經常的更換、修復。目前遇到此種情況時,只能進行先安裝下輥再安裝上輥的單輥安裝,原因在于520 二輥閉口軋機推拉液壓油缸的行程僅為I. 5M,而要將520軋輥完全推出軋機機架需2. 3M,故不能直接從上方同時安裝上下 棍。同時由于安全塊的高度為80mm、上棍中心到安全塊的高度為285mm、上下棍的中心高為570_、下輥中心至軸承座調整塊總高為392_,總高度為1327_,而軋機牌方內高度僅為1300mm,故軋輥從側面也無法同時安裝上下兩輥。這無疑延長了換輥的時間,增加了生產耗時及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還會增加其它設備的磨損及能源損耗。如果能夠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進,使其能夠同時安裝上下輥,這將會完全解決上述問題,并能夠大大減少生產成本及工人的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結構的520軋機下輥軸承座調整裝置,該裝置可以調整裝配零件之間的位置幾何尺寸,以實現其能夠滿足快速安裝與拆卸上下輥的要求,減少換輥時間及工人的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所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的改進結構的520軋機下輥軸承座調整裝置,它包括由520軋輥下軸承座I與調整塊底座3通過螺栓2連接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上結構,同時還包括由調整塊4與換輥托板5通過螺栓6連接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下結構,上結構的改進滿足了快速安裝的要求,現安全塊的高度為80mm、上棍中心到安全塊的高度為285mm、上下棍的中心高為570mm、下棍中心至軸承座調整塊底座的總高為352mm,總高度為1287mm,小于軋機牌方內高度1300mm,從而可以從側面同時安裝上下輥,同時下結構的改進使得其調整塊仍保留了原有效果。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同一類型的軋機在更換軋輥時無法快速有效更換軋輥的問題,從而使得換輥時間大大縮短,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還減少了其它設備因等待換輥時空轉的磨損及能源損耗。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2,圖示實 施中改進結構的520軋機下輥軸承座調整裝置,7為調整塊所需安放的平臺,由于其平臺在牌方之中,所以安裝時上結構的最低點需高于換輥托板5的上端面,換而言之就是上下輥堆裝的總高度需小于牌方,將圖2中調整塊底座上兩側螺栓座去除,改為圖I中的調整塊底座3,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其安裝所需的尺寸,滿足了同時快速安裝上下輥的要求,即本實用新型的上結構,然而為了保證其調整塊的調整作用,故需將原換輥托板進行開孔并攻絲加工至圖I中換輥托板5,同時還需將原調整塊進行鉆孔處理至圖I中調整塊4并進行適當的倒角及去毛刺的處理,然后再加工圖I中的螺栓6,根據現場要求所定,此下結構的改進是為了調整塊保持其原有的調整作用,同時保證其不在安放平臺時不會脫落。
權利要求1. 一種改進結構的520軋機下輥軸承座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包括上結構和下結構,上結構由520軋輥下軸承座I與調整塊底座(3)通過螺栓(2)連接構成,下結構由調整塊(4)與換輥托板(5)通過螺栓(6)連接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結構的520軋機下輥軸承座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包括上結構和下結構,上結構由520軋輥下軸承座1與調整塊底座(3)通過螺栓(2)連接構成,下結構由調整塊(4)與換輥托板(5)通過螺栓(6)連接構成。該裝置解決了同一類型的軋機在更換軋輥時無法快速有效更換軋輥的問題,從而使得換輥時間大大縮短,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還減少了其它設備因等待換輥時空轉的磨損及能源損耗。
文檔編號B21B31/16GK202655344SQ20122034243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崔一備, 杭鎖亞, 楊敏文 申請人:安徽中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