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89068閱讀:1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
技術背景 工件的鏜孔和攻絲通常是采用鏜孔機和攻絲機分兩次加工來完成的,采用鏜孔機和攻絲機進行加工需要二次裝夾,操作麻煩、生產效率低,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市場上已有鏜孔攻絲復合機,在一臺設備上一次工件裝夾完成鏜孔和攻絲兩道工序,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但鏜孔攻絲復合機主要是采用鏜孔和攻絲兩個主軸進行加工,一次只能對單一工件的單一孔進行加工,無法對多個工件同時進行多孔加工,而在鏜孔工序中,鏜一個孔往往需要進行粗鏜、半精鏜和精鏜等多次進刀才能完成,因此,鏜孔攻絲復合機的生產效率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生產效率的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設置于機座上分割器、設置于分割器輸出軸上的八工位圓形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的對應工位上的工件夾具、設置于機座上并與工作臺的七個連續工位依次對應的第一臥式鏜孔裝置、第一立式鏜孔裝置、第二臥式鏜孔裝置、第二立式鏜孔裝置、第三臥式鏜孔裝置、立式攻絲裝置和臥式攻絲裝置、以及分別與分割器、各鏜孔裝置和各攻絲裝置連接的控制裝置。進一步的,所述立式鏜孔裝置包括設置于機座上的立柱、可垂直上下移動地設置于立柱上的主軸箱、垂直布置于主軸箱上的立式鏜孔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立式鏜孔主軸轉動的第一電機、以及設置于主軸箱與立柱之間的垂直傳動機構。進一步的,所述臥式鏜孔裝置包括通過十字滑臺設置于機座上的主軸箱、沿工作臺徑向布置于主軸箱上的臥式鏜孔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臥式鏜孔主軸轉動的第二電機。進一步的,所述立式攻絲裝置包括設置于機座上的立柱、可垂直上下移動地設置于立柱上的主軸箱、垂直布置于主軸箱上的立式攻絲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立式攻絲主軸轉動的第三電機、以及設置于主軸箱與立柱之間的垂直傳動機構。進一步的,所述臥式攻絲裝置包括通過十字滑臺設置于機座上的主軸箱、沿工作臺徑向布置于主軸箱上的臥式攻絲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臥式攻絲主軸轉動的第四電機。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裝置為PLC可編程控制器和人機界面。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對七個工件同時進行鏜孔和攻絲加工,且可同時加工工件的側面孔和頂面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效提高了工件加工效率,采用三個臥式鏜孔裝置可分別對工件的側面孔進行粗鏜、半精鏜和精鏜,使工件的側面孔達到攻絲要求,采用兩個立式鏜孔裝置可分別對工件的頂面孔進行粗鏜和精鏜,使工件的頂面孔達到攻絲要求,如此,不僅有效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質量,還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I和圖2所示,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包括機座I、設置于機座上分割器(圖中未示出)、設置于分割器輸出軸上的八工位圓形工作臺9、設置于工作臺9的對應工位上的工件夾具91、設置于機座I上并與工作臺9的七個連續工位依次對應的第一臥式鏜孔裝置2、第一立式鏜孔裝置3、第二臥式鏜孔裝置4、第二立式鏜孔裝置5、第三臥式鏜孔裝置6、立式攻絲裝置7和臥式攻絲裝置8、分別與分割器、各鏜孔裝置和各攻絲裝置連接的PLC可編程控制器、以及與PLC可編程控制器相連接的智能人機界面。第一、第二立式鏜孔裝置3、5的結構相同,以第一立式鏜孔裝置3為例,包括設置于機座I上的立柱31、通過立式滑臺32可垂直上下移動地設置于立柱I上的主軸箱33、垂直布置于主軸箱33上的立式鏜孔主軸(圖中未示出)、設置于主軸箱33上連接驅動立式鏜孔主軸轉動的第一電機34,其中,立式滑臺32由伺服電機通過絲桿和螺母連接驅動。第一、第二、第三臥式鏜孔裝置2、4、6的結構相同,以第一臥式鏜孔裝置2為例,包括通過十字滑臺22設置于機座I上的主軸箱23、沿工作臺徑向布置于主軸箱23上的臥式鏜孔主軸(圖中未示出)、設置于主軸箱23上通過皮帶輪和皮帶連接驅動臥式鏜孔主軸轉動的第二電機21。立式攻絲裝置7包括設置于機座I上的立柱71、通過立式滑臺72可垂直上下移動地設置于立柱71上的主軸箱73、垂直布置于主軸箱73上的立式攻絲主軸、設置于主軸箱73上連接驅動立式攻絲主軸轉動的第三電機74,其中,立式滑臺72由伺服電機通過絲桿和螺母連接驅動。臥式攻絲裝置8包括通過十字滑臺82設置于機座I上的主軸箱、沿工作臺9徑向布置于主軸箱上的臥式攻絲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通過皮帶和皮帶輪連接驅動臥式攻絲主軸轉動的第四電機81,十字滑臺82由伺服電機通過絲桿和螺母連接驅動。具體工作方式為將工件從第一臥式鏜孔裝置2與臥式攻絲裝置8之間的裝卸位置裝夾在工作臺9裝卸位置的夾具91上,分割器驅動工作臺9間歇性旋轉45°,并加每次旋轉45°后拆下裝卸位置工位上加工完成的工件并裝上新的工件,使工件依次進入第一臥式鏜孔裝置2、第一立式鏜孔裝置3、第二臥式鏜孔裝置4、第二立式鏜孔裝置5、第三臥式鏜孔裝置6、立式攻絲裝置7和臥式攻絲裝置8的對應工位,第一臥式鏜孔裝置2對工件側面進行粗鏜孔加工,第一立式鏜孔裝置3對工件的頂面進行粗鏜孔加工,第二臥式鏜孔裝置4對工件側面進行半精鏜孔加工,第二立式鏜孔裝置5對工件頂面進行精鏜孔加工,第三臥式鏜孔裝置6對工件側面進行精鏜孔加工,立式攻絲裝置7對工件的頂面孔進行攻絲加工,臥式攻絲裝置8對工件的側面孔進行攻絲加工,如此循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 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設置于機座上分割器、設置于分割器輸出軸上的八工位圓形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的對應工位上的工件夾具、設置于機座上并與工作臺的七個連續工位依次對應的第一臥式鏜孔裝置、第一立式鏜孔裝置、第二臥式鏜孔裝置、第二立式鏜孔裝置、第三臥式鏜孔裝置、立式攻絲裝置和臥式攻絲裝置、以及分別與分割器、各鏜孔裝置和各攻絲裝置連接的控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鏜孔裝置包括設置于機座上的立柱、可垂直上下移動地設置于立柱上的主軸箱、垂直布置于主軸箱上的立式鏜孔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立式鏜孔主軸轉動的第一電機、以及設置于主軸箱與立柱之間的垂直傳動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臥式鏜孔裝置包括通過十字滑臺設置于機座上的主軸箱、沿工作臺徑向布置于主軸箱上的臥式鏜孔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臥式鏜孔主軸轉動的第二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攻絲裝置包括設置于機座上的立柱、可垂直上下移動地設置于立柱上的主軸箱、垂直布置于主軸箱上的立式攻絲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立式攻絲主軸轉動的第三電機、以及設置于主軸箱與立柱之間的垂直傳動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臥式攻絲裝置包括通過十字滑臺設置于機座上的主軸箱、沿工作臺徑向布置于主軸箱上的臥式攻絲主軸、設置于主軸箱上連接驅動臥式攻絲主軸轉動的第四電機。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為PLC可編程控制器和人機界面。
專利摘要一種立臥式七軸鏜鉸攻絲復合機床,包括機座、設置于機座上分割器、設置于分割器輸出軸上的八工位圓形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的對應工位上的工件夾具、設置于機座上并與工作臺的七個連續工位依次對應的第一臥式鏜孔裝置、第一立式鏜孔裝置、第二臥式鏜孔裝置、第二立式鏜孔裝置、第三臥式鏜孔裝置、立式攻絲裝置和臥式攻絲裝置、以及分別與分割器、各鏜孔裝置和各攻絲裝置連接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可大大提高工件鏜孔攻絲的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B23P23/02GK202668064SQ20122034961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洪清德 申請人:福建宏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黔江区| 临江市| 大方县| 沾化县| 霸州市| 疏附县| 汕头市| 浦北县| 增城市| 靖宇县| 宾川县| 金阳县| 宜章县| 栖霞市| 扬州市| 霸州市| 三门峡市| 台江县| 会理县| 太康县| 睢宁县| 沁水县| 日喀则市| 讷河市| 同德县| 内江市| 韶山市| 时尚| 赫章县| 吉木萨尔县| 嘉荫县| 通渭县| 罗田县| 三台县| 东辽县| 徐闻县| 永仁县| 嫩江县| 荥经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