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空調器的加工過程中,在生產冷凝器的用于交換熱量的翅片時,一般每次沖壓雙排翅片,然后使用縱切刀從雙排翅片的中間將雙排翅片分離為兩個單排翅片,然后進行落料,即將單排翅片從沖壓模具下方落至其下方的頂針上,最終使翅片的口端對準下方的頂針以對單排翅片進行定位。但是單排翅片在下落的過程中,由于其體積較小經常或發生翻轉或者位移,導致下落過程不夠順暢,而且一旦其在下落的過程中發生翻轉或者位移,最終下落點也會發生變化,便不能將頂針插入到翅片的口端中,而且翅片的口端會發生碰撞 進而損壞翅片的口端的鋁箔,故增加了鋁箔的報廢率和加工成本。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加工過程中,還可以將雙排翅片沖壓完成后,使用點斷縱切刀在雙排翅片的中間切割,使兩個單排翅片之間局部被切斷局部仍相連接,然后再使雙排翅片從沖壓模具下方落至其下方的頂針上,最終使翅片的口端對準下方的頂針以對雙排翅片進行定位,雙排翅片在下落的過程中其體積大不易翻轉或者發生位移,最終下落點的偏差較小,故可防止翅片的口端發生碰撞損壞鋁箔的情況,而且雙排翅片的底面積較大,下落后較穩定。但是雙排翅片下落后還需將用于串連兩個相鄰的翅片的彎管安裝在翅片的口端,再利用手工用力向兩側拉彎管,使彎管帶動兩個單排翅片分離以達到將雙排翅片分離為兩個單排翅片的目的,但是在手工將雙排翅片分離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劃傷手指的情況,不但容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而且工作效率較低。綜上所述,如何提供有效地解決將雙層翅片分為兩個單層翅片時,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該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將雙層翅片分為兩個單層翅片時,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用于放置雙排翅片的工作臺;位于所述工作臺的一側的可置于雙排翅片的兩排彎管之間的上模和下模,且所述上模和下模至少有一個可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可驅動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間的距離增加的驅動裝置。優選地,所述下模固定連接于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模可向遠離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動。優選地,所述上模和下模包括用于固定連接的固定端和可置于雙排翅片的兩排彎管之間的上模和下模的工作端。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具體為氣缸,且所述氣缸的活塞與上模通過第一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下模上開設有供所述第一連接桿穿過的開孔。優選地,所述氣缸與上模之間還設置有支撐板,所述第一連接桿穿過所述支撐板并通過軸座與支撐板固定連接。優選地,還設置有多個一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上模固定連接 的第二連接桿,且所述下模上開設有供所述第二連接桿穿過的開孔。優選地,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氣缸的安裝板。優選地,還設有一端與所述安裝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下模固定連接的導桿,且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供所述導桿穿過的開孔。優選地,所述支撐板上供所述導桿穿過的開孔內還設置有直線襯套。優選地,還設置有急停按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用于放置雙排翅片的工作臺;位于工作臺的一側的可置于雙排翅片的兩排彎管之間的上模和下模,并且上模和下模至少有一個可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還包括可驅動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間的距離增加的驅動裝置。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時,將經過點斷縱切刀切割后的雙排翅片置于工作臺上,并使雙排翅片具有彎管的一側位于工作臺的靠近上模和下模的一側,將上模和下模置于雙排翅片的兩排彎管之間,然后利用驅動裝置驅動上模和/或下模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直至上模和下模分別頂緊雙排翅片的兩排銅管,此時雙排翅片不能再移動位置,然后上模和/或下模繼續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最終將雙排翅片分離形成兩個單排翅片。其中,若僅上模向遠離下模的方向移動,則驅動裝置驅動上模運動;若僅下模向遠離上模的方向移動,則驅動裝置驅動下模運動;若上模和下模同時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則驅動裝置驅動上模和下模運動。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不必再進行人工將雙排翅片分離,避免了發生劃傷手指的情況,而且使用該分離裝置僅驅動上模和/或下模進行移動就可以將雙排翅片分離成為兩個單排翅片,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側視圖;圖4為圖3中A區域的放大圖;[002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模的主視圖。附圖中標記如下I-機架、2-上模、3-下模、4-支撐板、5-氣缸、6_安裝板、7_導桿、8_直線襯套、9-第二連接桿、10-第一連接桿、11-工作臺、12-急停按鈕、13-雙排翅片、311-彎管、21-固定端、22-工作端。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該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將雙層翅片分為兩個單層翅片時,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側視圖;圖4為圖3中A區域的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模2的主視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包括機架I ;設置于機架I上用于放置雙排翅片13的工作臺11 ;位于工作臺11的一側的可置于雙排翅片13的兩排彎管311之間的上模2和下模3,并且上模2和下模3至少有一個可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還包括可驅動上模2和下模3之間的距離增加的驅動裝置。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時,將經過點斷縱切刀切割后的雙排翅片13置于工作臺11上,并使雙排翅片13具有彎管311的一側位于工作臺11的靠近上模2和下模3的一側,將上模2和下模3置于雙排翅片13的兩排彎管311之間,然后利用驅動裝置驅動上模2和/或下模3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直至上模2和下模3分別頂緊雙排翅片13的兩排銅管,此時雙排翅片13不能再移動位置,然后上模2和/或下模3繼續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最終將雙排翅片13分離形成兩個單排翅片。其中,若僅上模2向遠離下模3的方向移動,則驅動裝置驅動上模2運動;若僅下模3向遠離上模2的方向移動,則驅動裝置驅動下模3運動;若上模2和下模3同時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則驅動裝置驅動上模2和下模3運動。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不必再進行人工將雙排翅片分離,避免了發生劃傷手指的情況,而且使用該分離裝置僅驅動上模2和/或下模3進行移動就可以將雙排翅片分離成為兩個單排翅片,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實施例中,為了簡化該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結構,可以將下模3固定連接于機架I上,將上模2設置為可向遠離下模3的方向移動,當然,還可以將上模2與機架I固定連接,將下模3設置為可向遠離上模2的方向移動,在此不作限定。優選地,上模2和下模3可以包括用于固定連接的固定端和可置于雙排翅片的兩排彎管311之間的上豐旲2和下|旲3的工作端,如圖5所不,上|旲2包括固定端21和工作端22,可以在固定端21上開設螺紋孔便于連接。其中,可以根據需要分離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型號確定上模2和下模3的工作端的厚度。其中,上模2和下模3可以通過螺紋配合與其他部件連接,以便對上模2和下模3進行更換和拆卸。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采用氣缸5作為驅動裝置,并且氣缸5的活塞與上模2通過第一連接桿10固定連接,同時在下模3上開設有供所述第一連接桿10穿過的開孔,即第一連接桿10可與下模3滑動配合,也可以使下模3的開孔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一連接桿10的橫截面積,第一連接桿10在運動的過程中與下模3不接觸,便于氣缸5通過第一連接桿10帶動上模2上下運動。其中,還可以在氣缸5與上模2之間還設置支撐板4,第一連接桿10穿過所述支撐板4并通過軸座與支撐板4固定連接,如此氣缸5帶動第一連接桿10在上下運動的過程中同時也帶動支撐板4上下運動,使得運動過程較平穩。另外,還可以設置有多個一端與支撐板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模2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桿9,且下模3上開設有供所述第二連接桿9穿過的開孔。如此設置,可以保證多個第二連接桿9和第一連接桿10共同支撐上模2向上運動,使得上模2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更加平穩。其 中,第二連接桿9可以設置兩個。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9可以為螺紋桿,可以在支撐板4和上模2上開設與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9螺紋配合的螺紋孔,以此將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9與支撐板4和上模2固定的連接,同時還可以在支撐板4的上側和下側均設置在緊固螺母,在上模2的上側也設置緊固螺母。優選地,還可以在機架I上設置用于放置所述氣缸5的安裝板6。同時,還可以在設置一端與安裝板6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下模3固定連接的導桿7,且支撐板4上開設有供導桿7穿過的開孔,如此設置通過導桿7和安裝板6將下模3進行固定,其中導桿7可以設置兩個,以使下模3的固定更加牢固。其中,還可以在支撐板4上供導桿7穿過的開孔內設置有直線襯套8,如此導桿7可以穿過支撐板4的開孔的直線襯套8進行上下移動。其中,為了保證人員操作設備的安全性,還可以在該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上設置可控制設備快速停止工作的急停按鈕12,一旦發生危急情況便可按壓急停按鈕12是該裝置停止運轉,以免對人員造成傷害。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I); 設置于所述機架(I)上用于放置雙排翅片(13)的工作臺(11); 位于所述工作臺(11)的一側的可置于雙排翅片(13)的兩排彎管(311)之間的上模(2)和下模(3),且所述上模(2)和下模(3)至少有一個可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 可驅動所述上模(2)和下模(3)之間的距離增加的驅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固定連接于所述機架(I)上,所述上模(2)可向遠離所述下模(3)的方向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和下模(3)包括用于固定連接的固定端和可置于雙排翅片(13)的兩排彎管(311)之間的上模(2)和下模(3)的工作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具體為氣缸(5),且所述氣缸(5)的活塞與上模(2)通過第一連接桿(10)固定連接,所述下模(3)上開設有供所述第一連接桿(10)穿過的開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5)與上模(2)之間還設置有支撐板(4),所述第一連接桿(10)穿過所述支撐板(4)并通過軸座與支撐板(4)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多個一端與所述支撐板(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上模(2)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桿(9),且所述下模(3)上開設有供所述第二連接桿(9)穿過的開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還設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氣缸(5)的安裝板(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有一端與所述安裝板(6 )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下模(3 )固定連接的導桿(7 ),且所述支撐板(4 )上開設有供所述導桿(7)穿過的開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4)上供所述導桿(7)穿過的開孔內還設置有直線襯套(8)。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急停按鈕(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包括機架(1);設置于所述機架(1)上用于放置雙排翅片(13)的工作臺(11);位于所述工作臺(11)的一側的可置于雙排翅片(13)的兩排彎管(311)之間的上模(2)和下模(3),且所述上模(2)和下模(3)至少有一個可向遠離對方的方向移動;可驅動所述上模(2)和下模(3)之間的距離增加的驅動裝置。該空調器的雙排翅片的分離裝置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將雙層翅片分為兩個單層翅片時,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
文檔編號B23P19/00GK202763388SQ20122038014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日
發明者高海濤, 王程, 陳建國, 方健, 汪志春, 李敏, 金柱友, 劉進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